简析哈代诗歌风格
thomas hardy the darkling thrush 赏析

thomas hardy the darkling thrush 赏析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主题深邃,笔触细腻,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The Darkling Thrush》是他众多诗歌中的一首,通过对一只在冬日暮色中鸣叫的暗淡的知更鸟的描绘,传达了深沉而独特的情感。
《The Darkling Thrush》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伤与希望并存。
在寒冷的冬日,知更鸟在暮色中唱出凄凉的歌声,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世界的冷酷。
然而,这只鸟儿“不顾九月的苍穹已不再看顾它的歌”,坚持歌唱,仿佛在冷酷的世界中找寻着希望。
哈代的诗歌常常通过自然和人类的困境来映射社会的冷漠和人生的苦难。
在这首诗中,他运用象征手法,将知更鸟的歌唱与人类的困境和挣扎紧密相连。
知更鸟的歌声不仅仅是自然的声响,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渴望和对苦难的抗争。
此外,哈代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世界。
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The Darkling Thrush》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哲理,让读者在欣赏其美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哈代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艺术才华。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哈代诗歌赏析

哈代诗歌赏析
哈代的诗歌分析
托马斯·哈代,一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在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哈代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著称。
他的诗歌常常以生活小事为题材,深入探索人类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他对人类和世间一切生物的深深关爱。
哈代的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是核心。
无论是哀怨、喜悦、低沉还是高歌,他都能以独特的笔触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是更注重情感的真实与深沉。
他的诗明白易懂,亲切感人,朴素自然,在淡雅中蕴含着深沉的韵味和诗意。
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哈代的诗歌中经常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的体现。
这种乡土情感与他的诗歌主题紧密相连,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与此同时,他的诗歌也经常探讨命运、社会等深层次的问题,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普遍意义。
除了抒情诗,哈代还写过一篇以拿破仑战争为题材的宏大的史诗《群王》。
这首诗以其宏大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而备受赞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哈代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注。
总的来说,托马斯·哈代的诗歌是英国文学的一块瑰宝。
他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著称。
无论是探讨人类情感、乡土情怀还是历史事件,他的作品都展现出他对人类和世间一切生物的深深关爱。
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

维普资讯
的 产 生 , 性 的 堕 落 , 根 到 底 是 爱 的 丧 失 。 因 此 哈 人 归
临 . 到人与人 之间最 完美 的“ 二 为一” 境界。 达 合 的 《 唤 》 是 其 中 一 首 。 请 读 开 头 一 节 : 我 思 念 的 女 呼 便 “
一
着 果 实 累 累 的 果 园 。有 时 却 感 受 到 另 一 番 情 景 : 当 “
我 进 入 林 中 , 大 大 小 小 的 植 物 / 示 出 与 人 类 的 相 / 显 似 — — / 个 都 在 角 逐 ! 美 国 梧 桐 推 挤 栎 树 .爬 藤 个 /
奴 役 纤细 的 幼 苗 ,强 壮 高 大 的榆 树 / 常 春 藤 掐 得 / 被 几 乎 死 掉 。 ( 在 林 中 》 大 自 然 和 人 类 一 样 处 于 一 种 ”《 )
相 互 对 立 和 争 斗 的 状 态 之 中 。 诗 人 不 禁 问 : 难 道 某 “ 种 莫 大的 愚 蠢 / 强 力 融 合 和 创 造/ 无 能 护 理 、 有 却 照 收 稿 日 期 :0 2一O 20 5一O 8
作者 简 介 : 国忠 (9 9 )男 , 苏无 锡人 , 州 师 范大 学外 国语学 院 副教授 。 诸 15 一 , 江 徐 李 珠 (9 2 ) 女 , 苏 无 锡 人 . 州 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副 教 授 。 16 一 , 江 徐
只 有 归 返 自然 , 鱼 相 忘 于 江 湖 那 样 无 为 于 天 地 之 像 间 , 得从 宗 法 的 压 抑 下 解 脱 , 么 对 哈 代来 说 , 才 那 走 进 自然 , 享 受 大 自 然 的 温 和 的 慰 藉 , 能 摆 脱 城 市 去 才 沉 闷 的 压 抑 , 离 人 世 间 的 纷 乱 。 但 在 自然 面 前 , 远 哈 代 的意识 又是 极 其 复 杂 的 , 有 对 自然 的分 裂 的感 他 受 力 。有 时 他 陶 醉 于 绿 树 成 荫 的 林 地 里 和 石 南 丛 生 的荒 原上 . 吸着 美 丽 的花朵 散 发 的 阵阵 清 香 . 望 呼 凝
谈哈代和及其抒情诗

从红岩来的女人,
你有天鹅般优美的颈项,
你骑马越过比尼山,不畏险峻,
你与我并辔挽缰,
你沉思着向我凝望,――
当生活正展示它最美好的一瞬。
为什么我俩近来无话可谈?Hale Waihona Puke 为什么不想想那逝去的生活?
不趁你离去前,努力实现
昔日的复活?我们本可以说:
“趁此明媚春光
让我们同去寻访
我们昔日访过的每个场所。”
[5]哈代.哈代文集--诗选[M].刘新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Discusses in my heart Hardy and his lyric poetry
Xingmengda
(BaichengNormalCollegeForeignLanguage DepartmentJilinBaicheng137000)
3、哈代的反战诗
哈代还写了不少反对战争的好诗。1899年,当英国发动对南非的侵略战争时,他愤然写下了《离别》。《离别》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离别》
当送别的乐声在远方消遁,
大型战舰乘风破浪去远征,
一艘艘战舰慢慢的隐没在灰暗的天边,
连舰上显眼的红色烟筒也变成了灰蒙蒙的点点。
到处是一片离别的气氛,
伴随着战士上船沉重的脚步声,
哈代的爱情诗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其重要原因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叙事可以把读者带到哈代和爱玛的爱情世界,而抒情则把读者带进了哈代的内心世界。也正是由于这种结合使他的爱情诗愈发真实可信。阅读哈代的爱情诗,似乎能进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也能够体验到诗人在思想感情表达上的坦诚。正如哈代的第二位妻子所说:“要了解哈代,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
2、哈代的憧憬诗
哈代在英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哈代在英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哈代,这个名字在英国文学史上可不简单,别看他写的小说被大家推崇得像黄金一样,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要知道,哈代可不仅仅是个小说家,他的诗歌也是相当有分量的,虽说相比起他的小说,诗歌可能不那么出名,但绝对不能小看。
哈代的诗歌啊,说它有种“透着一股英伦的孤独和忧伤”也不为过。
他的诗,不是那种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味道的写景抒怀的东西,而是充满了情感波动,带有对生活深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你读他的诗,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哲理的世界,情感是如此真切,思想又那么深邃。
哈代的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人和事的表面描绘,更多的是从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无常中挖掘出深层的意义。
他是个把人生的“悲哀”和“无奈”写得淋漓尽致的大师,尤其是在描写人性的时候,他的诗就像是一个镜子,把生活的阴暗面、苦涩面以及人类脆弱的本质照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是相当罕见的。
大家都知道,哈代活在19世纪末,那个时候英伦的社会正经历着剧变,很多传统的观念都开始动摇,人们开始质疑信仰、道德,甚至开始迷茫于人生的意义。
你想想,那个时候很多诗人都在用各种浪漫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哈代呢?他却用诗歌去揭示那些不太为人所见的阴暗面、人生的悲剧性。
他写得很直接,也很有冲击力。
说到哈代的诗歌,他的风格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与其说他是诗人,倒不如说他是个带着疑问的哲学家。
他不是那种一写诗就让你感觉温暖如春、心生向往的诗人,他的诗歌里有更多的是“失落”和“反思”。
他不像浪漫主义的诗人那样,用华丽的语言去包装美丽的风景,而是直接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揭示人性中的脆弱和矛盾。
他的诗歌中没有太多的修饰,反而让你感受到一种冷静的力量。
他关注的是生死、爱情的破裂、社会的虚伪,甚至是上帝的漠视。
哈代的诗不愿意给你任何“甜头”,你读完之后可能会心情低落,甚至会觉得自己好像也在某种层面上被他的诗歌击中了。
解读哈代诗作《灰色调》之张力美

解读哈代诗作《灰色调》之张力美英国著名作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歌作品主题包罗万象,内容极为丰富,浸透着浓厚的色彩。
他的早期爱情诗《灰色调》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萧瑟多变的意象以及深厚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为英语爱情诗中不朽的佳作。
本篇论文通过从艾伦·泰特的“張力说”的角度对诗歌中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进行细致解读,旨在挖掘出诗歌内饱满的张力美。
标签:哈代灰色调张力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以小说和诗歌创作成就卓著而享誉世界文坛。
他的小说,丰富和发展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
和他的小说一样,哈代的诗歌感情真挚,用词古拙朴实。
近年来,随着对哈代研究的逐渐深入,读者和评论家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他的诗歌。
本篇论文中涉及到的是哈代早期的作品《灰色调》(Neutral Tones)。
这首诗载于1989年出版的《威塞克斯诗集》。
本诗典型地体现了哈代爱情诗的的特点,即通过环境的烘托和对往事的凄迷回忆,表达诗人对爱情的精辟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本文以“张力”这一理论术语为视角,认为此首诗歌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意象和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揭示了张力美的存在。
对诗歌中张力的研究,始于新批评派的理论家艾伦·泰特(Allen Tate,1899-1979)。
他在1938年的一篇文章《论诗的张力》(Tension in Poetry)中写道:“我们公认的许多好诗——还有我们忽视的一些好诗——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为这种单一性质造一个名字,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诗。
这种性质,我称之为张力。
”这个概念后来又被其他新批评派成员延伸,成为诗歌中各种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的泛称。
但是“张力”这个概念现在已经远远超越了新批评的理论范畴。
新批评的主要观点文学本体论观点把批评的目光放在文本内部,把文本看成是独立自主的,完全和时代、社会、作者绝缘的超时空的永恒的实体。
哈代最有名的诗

哈代最有名的诗
【实用版】
目录
1.哈代的简介
2.哈代最出名的诗歌
3.哈代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4.哈代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
的作品主要描绘了英国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深刻的人性思考。
哈代最出名的诗歌包括《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女人》,这些作品以精细的笔触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悲剧。
哈代的诗歌风格以自然主义为主,他常常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和对比手法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的批判,更有对人性的反思。
哈代的诗歌不仅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哈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广泛地阅读和研究。
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对后世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纷纷效仿他的描绘手法和对比手法,他的作品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哈代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和小说家,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托马斯哈代爱情诗歌的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

托马斯哈代爱情诗歌的特点分析在美丽的大不列颠之岛,在阴雨天气之中的英格兰人或许有着天生的一种浪漫气质,而这种浪漫气质又是有别于法兰西人和意大利人的,她似乎是种保守,是种有些东方韵味的含蓄。
而诗歌更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气质吧。
托马斯哈代的爱情是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现实性爱情诗在英国文学中有着深厚的传统。
“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期,爱情是抒情诗人最重要的主题。
”这个时期的诗人多以抒情诗的形式歌颂爱情,歌颂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诗人更多关注的是爱情的丧失。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托马斯·哈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在歌颂爱情的纯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的同时,另一方面以冷峻的目光观照现实,揭示出现代社会中爱情丧失的悲剧,因而具有现代主义诗歌的思想情绪。
哈代的爱情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揭示出爱情给人们带来的无穷欢乐和精神充实,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而爱玛组诗真实地讲述诗人的恋爱经过,婚后的不和谐,爱玛去世后对她的眷恋以及因反思过去而产生的悔恨之情。
二、叙事性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是始终如一的,尤其贯穿着民谣的叙事风格。
他逐渐摆脱了过于直露的抒情方式,而更加注重感情表达的含蓄性。
例如在在《比尼崖》(BeenyCliff)中,哈代描述了四十年前他同爱玛一起访游比尼崖的情景:“啊,西部大海上蛋乳石般的白浪,/蓝宝石般的碧波,/一位女人骑着马,/秀发飘风,/矗立在悬崖处,/那是我深深爱的女人,/她也深深地爱着我。
”多么真挚的情怀,多么令人惋惜的经历。
哈代的爱情诗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其重要的原因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用极强的画面感冲击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仿佛自己和哈代此刻不分彼此,眼前的爱玛便是自己的爱妻,这个打动人心的叙述在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用极富生命力的词汇描绘了内心的感受。
使用“蛋乳石”和“蓝宝石”这样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波浪的颜色。
爱玛在临终前时常回忆起她与哈代相见的情景以及他们访游的经历,并对当时美妙的时光充满了眷恋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哈代诗歌风格
作者:高岚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4期
摘要:英国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一生著述丰富,他成名于以小说创作,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而其一生却钟情于其诗歌创作。
哈代的诗歌自成一格,在其诗歌创作中不断对节奏,韵律和词汇方面进行实验创新,对后世很多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拟从其诗歌主题及诗歌语言两方面对其诗歌风格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主题;平衡;悲剧;节奏;韵律
作者简介:高岚(1979-),女,汉,硕士,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托马斯·哈代(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诗人、小说家,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和诗歌创作受到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的影响,尤其是华兹华斯。
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代表作品有《韦塞克斯诗集》,《早期与晚期抒情诗》,《德伯家的苔丝》。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今天,在他去世近一个世纪以后,他的作品仍然在学校和读者中广泛被阅读。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诗歌特别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学者们认为,哈代在1898至1928年间发表了900首诗,而实际的数目可能更高。
在文学批评家中,关于哈代作为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中所应给与的地位,争论一直都是非常激烈的。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一个信仰与民族的大融合时代,生活在这个时期的诗人哈代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
这种复杂性在其诗歌作品中尤显突出。
因此,在阅读哈代的诗歌时,我们必须考虑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肯定已经意识到的社会事件和发展的语境。
而且除了那些影响19世纪90年代许多人生活的发展变化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哈代自己的生活背景,以及他在他的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
哈代的诗歌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独特的英国乡土气息。
都设置在他所说的“威塞克斯”地区,哈代似乎渴望回到过去,回到过去的样子。
尽管他对工业化将对英国的产生的作用持怀疑态度,但这种回到过去的经历也包含了一种渴望重温他和艾玛结婚的那些年,虽然他深知自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了。
然而,如果认为他的诗歌只关心个人问题,那就是错误的。
他的诗歌中也涉及诸如关于战争,自然,爱情,人性等的种种主题。
哈代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个悲观主义作家,但他本人对此却极其厌恶和抗拒。
在哈代看来他在其的作品中想表现展示的是无论处在何种困境中,人类都有能力去抗争甚至改进其所处的环境。
在他的作品里,尤其在他的诗歌中,虽然有表现痛苦与失望的作品,但也不乏表现幸福与欢乐的作品,尽管可能其表现方式是一种黑色幽默。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哈代的一些读起来极其晦暗的诗歌中实际上表现出的确是人类生存境况中某种可笑的荒谬。
哈代的大多数诗歌主题涉及美的没落,爱情的消亡,无法避免的厄运以及死亡的必然。
这可能也是造成读者对他悲观人生态度的武断观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真正欣赏哈代的诗歌就不能低估他的诗歌的复杂性。
在哈代所有作品的核心,有一种紧张的平衡,这种平衡深刻却又难以维持。
一个人的一生从外部看来,或者从历史角度看来,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所有人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渺小的存在,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获得短暂的爱情或者在别人心里激起一阵同情认可而已;但他的一生若从内部审视时,或者说对这个人自己而言却是其存在的全部,是他的存在的所有机会。
我们所有的人谁也无法逃避这种命运。
对于哈代这样敏感的诗人而言,人生中的欢乐与幸福总是无法避免的与其存在的短暂性与渺小感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
但是这种对比应是成比例的出现,在哈代某些极其晦暗的诗歌中其实是这种相应的互惠性的平衡短暂的消失。
哈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自成一格,而且这种语言风格的在他开始写作的早期就已经形成。
在哈代的艺术创作中,他一直遵循着一种传统:诗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艺术形式,诗人应该在创作时充分注意到诗歌的结构,音乐性,甚至诗歌形式。
哈代在其诗歌创作中,在不影响诗歌主题或者诗歌独创性的前提下,总是极其关注诗歌的表达技巧。
他经常在不断尝试新的诗歌韵律,节奏以及形式。
尽管在其早期创作的诗歌中多使用传统形式,但纵观其全部诗歌作品却极少能看到重复的诗歌表现形式。
哈代诗歌的诗节长短不一,有的诗节仅有两行,有的诗节却能包含十几行。
而且这些诗节中的每一行也长短不一,有的一行只有3个音节,有的却包含了20个音节。
哈代对节奏的实验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有的诗歌中全诗只使用了一种节奏,而在有的诗歌中节奏却变化多样。
哈代的诗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很接近普通朴素的口语用词,但却又同时带有他自己的风格印记。
在他的诗歌中,哈代会使用一些方言词汇,并会自己利用英语中的已有词汇创造组合出一些新的为读者所不熟悉的词语,这些词汇和简单朴素的口语用词组合在一起使哈代的诗歌语言产生了一种独特而新奇的风格。
哈代作为小说家已经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但他作为诗人也逐渐在英国文学史上得到不断的认可和赞扬。
他的诗歌影响了后世众多的诗人。
哈代的诗歌风格多变,主题深刻。
细读其诗歌作品不仅会给读者带来愉快的体验,也能引起读者对自身及其人类共同命运的深思。
在当今多变的社会形势下,他充满内省深思的诗歌作品读来更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哈代,飛白.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哈代诗选》[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何宁. 《哈代研究史》[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马弦,聂珍钊. 《哈代研究文集》[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4]聂珍钊. 《哈代学术史研究》[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