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有答案了

合集下载

川农17春秋《森林生态学(专科)》17年3月作业考核

川农17春秋《森林生态学(专科)》17年3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磷循环属典型(). 气态循环. 沉积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养分直接循环答案:2.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unki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为依据来划分的。

. 树木高度. 休眠芽高度. 枝下高度. 开花结实高度答案:3. 林业生产上划分龄级的标准因树种而异,针叶树种和硬阔叶树种常以()为期。

. 5年. 10 年. 20年. 30年答案:4. 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层次。

. 林木. 灌木. 草本植物. 灌木和草本植物答案:5. 酸雨是指()的降水或降雪。

. pH<5.0. pH<5.2. pH<5.4. pH<5.6答案:6.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气候顶级. 偏途顶级. 土壤顶级. 地形顶级答案:7. 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

对森林而言(). 气态水意义最大. 液态水意义最大. 固态水意义最大. 三者意义同等8. 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这种种群称为( ). 进展种群. 衰退种群. 稳定种群. 增长型种群答案:9. 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在生态学上称( ). 破坏. 干扰. 灾难. 失调答案:10. 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 种群暴发. 周期性波动. 不规则波动. 种群平衡答案:11. 我国青藏高原森林区主要乔木树种是(). 云杉、冷杉. 马尾松、杉木. 栎类. 桢楠、香樟、银木答案:12. 植物排放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称( ). 竞争. 共生. 异株克生. 对抗答案:13.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通气组织发达. 机械组织发达. 叶面积小. 根系发达答案:14. 授粉是生物之间的(). 对抗关系. 异株克生关系. 非连体互利共生关系. 连体互利共生关系15. 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立体结构. 群落的成层结构答案:16.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 草牧食物链. 腐生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 分解食物链答案:17. 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层次在(). 林木. 灌木. 草本植物. 灌木和草本植物答案:18. 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为(). 生理干旱. 冻裂. 冻害. 寒害答案:19. 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 乔木层. 草本层. 更新层. 活地被植层答案:20. 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 地表火. 地下火. 林冠火. 急进地表火答案: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便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很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很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很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肯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别环境D.需要特别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全部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立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全都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简单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学习网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群落交叉区的特征是(B)。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含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含答案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根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答案:D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答案:D3.光照缺乏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答案:C“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答案:D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答案:B6.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答案:D7.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答案:C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答案:B9.有效积温法那么公式K=N(T—C)中,N为( )答案:A10.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 )答案:C11.以下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答案:A12.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 )答案:A13.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于( )答案:B14.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 )答案:A15.板状根现象常见于( )答案:D16.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 )答案:C17.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 )答案:D18.以下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 )答案:A19.以下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A“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 )答案:C二、填空题:21~40小题。

每题2分,共4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生物生活的具体地段即栖息地,又称为__________。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106332--四川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0633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农田防护林应选择的主要树种是。

A.树冠大B.抗风能力强C.根蘖能力强D.材质好正确答案:B(2)需要补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围是_________。

A.40-85%B.≤40%C.≥85%正确答案:A(3)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 _。

A.因素之一B.次要因素C.较重要的因素D.决定因素正确答案:D(4)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对处于幼林郁闭前阶段的林分应采用____管理措施。

A.促进栽植苗木的成活B.抚育采伐C.施肥及松土除草D.以上A、B 、C正确答案:D(5)确定造林密度时_________。

A.阴性树种宜稀B.阳性树种宜稀C.慢生树种宜稀正确答案:B(6)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种间是一种_______。

A.互助关系B.生态关系C.偏利关系D.共生关系正确答案:B(7)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在多年前已采伐,原有的植被已被荒山植被所更替,土壤也丢失了森林土壤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这样的荒地称。

A.荒山荒地B.撩荒地C.采伐迹地正确答案:C(8)营造护火林带应选用。

A.桉树B.杉木C.木荷D.松树正确答案:C(9)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A.水土保持林B.水源涵养林C.防风固沙林D.农田防护林正确答案:B(10)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B.气候、地形、土壤C.气候、地形、植被D.地形、土壤正确答案:A(11)按森林法规规定我国的林种分为。

A.3种B.4种C.5种D.6种。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6春作业考核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6春作业考核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6春作业考核
1. 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
A. 相互竞争
B. 互利共生
C. 寄生
D. 偏害作用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 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
A. 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水平结构
C. 群落的立体结构
D. 群落的成层结构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 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的树种是()
A. 喜光树种
B. 耐荫树种
C. 长日照树种
D. 短日照树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的划分依据为()
A. 树木高度
B. 休眠芽高度
C. 枝下高度
D. 开花结实高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5.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 通气组织发达
B. 机械组织发达
C. 叶面积小
D. 根系发达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6. 霍普金斯物候定律说明:北美州温带植物每向北移动纬度1°,植物在春天和初夏的阶段发育(物候期)将各延迟()
A. 2天
B. 3天
C. 4天
D. 5天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A. 草牧食物链
B. 腐生食物链
C. 寄生食物链。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林学”《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4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林学”《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4

四川农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林学”《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按旱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可分为()A.避旱植物B.抗旱植物C.中生植物D.浮水植物E.湿生植物2.亚顶极指达到土壤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演替阶段。

()A.错误B.正确3.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称()A.进展演替B.逆行演替C.循环演替D.原生演替4.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A.根颈灼伤B.皮烧C.生理干旱D.冻举E.寒害5.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A.乔木层B.草本层C.更新层D.活地被植层6.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内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A.错误B.正确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A.错误B.正确8.一个树种的相对基面积是该树种基部底面积与()之比。

A.全部调查树种胸高断面积B.该树种胸高断面积C.所占土地D.全部树种基部底面积9.警戒色是指动物能在身体內储存有毒物质时即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以较鲜艳的色彩來告知捕食者。

()A.错误B.正确10.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之内。

A.二个龄级B.10年C.20年D.一个龄级11.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

这种种群称为()A.进展种群B.衰退种群C.稳定种群D.增长型种群12.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层次。

A.林木B.灌木C.草本植物D.灌木和草本植物1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4.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团块分布D.嵌式分布15.磷循环属典型()A.气态循环B.沉积循环C.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养分直接循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互利共生主要有()A.连体互利共生B.非连体互利共生C.防御性互利共生D.协同进化E.偏利共生2.酸雨对树木的危害()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3.森林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苔藓层E.层外植物4.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气候顶级B.偏途顶级C.土壤顶级D.地形顶级5.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V1.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称为()A.林德曼效率B.消费效率C.生产效率D.同化效率2.如果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A.单建种群落B.共建种群落C.建群种群落D.优势种群落3.植物群落分类基本单位是()A.群丛B.植被型C.群系D.种群4.林木种群随着年龄增长和个体增大而出现的种群密度减小的现象称为()A.自然稀疏B.正常死亡C.异常死亡D.非密度调节5.从繁殖体开始传播到新定居的地方为止,这个过程称为()A.迁移B.定居C.竞争D.反应6.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为()A.生理干旱B.冻裂C.冻害D.寒害7.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层次在()A.林木B.灌木C.草本植物D.灌木和草本植物8.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A.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水平结构C.群落的立体结构D.群落的成层结构9.两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称为()A.种内竞争B.种间竞争C.干扰性竞争D.利用性竞争10.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不能忍耐庇荫,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过程的树种是()A.喜光树种B.耐荫树种C.长日照树种D.短日照树种11.在寒冷地区土壤粘重、含水量过大、地表温度容易剧变的立地条件下,苗木最易受到的的伤害是()A.寒害B.冻裂C.冻举D.冻害12.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A.相互竞争B.互利共生C.寄生D.偏害作用13.大多数森林树种属于()A.r-选择B.C-选择C.K-选择D.S-选择14.在哈钦森生态位观点中,植物的生态位可分为四种,表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称为()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基础生态位D.实际生态位15.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的划分依据为()A.树木高度B.休眠芽高度C.枝下高度D.开花结实高度16.演替开始阶段和终阶段为同一群落的演替称()A.进展演替B.逆行演替C.循环演替D.次生演替17.我国青藏高原森林区主要乔木树种是()A.云杉、冷杉B.马尾松、杉木C.栎类D.桢楠、香樟、银木18.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19.林业生产上划分龄级的标准因树种而异,针叶树种和硬阔叶树种常一期为()A.5年B.10年C.20年D.30年20.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A.二个龄级之内B.10年之内C.20年之内D.一个龄级之内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实用3份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实用3份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 1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2016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正确答案】:D第2题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正确答案】:A第3题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正确答案】:D第4题在对某生物群落__中,共__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正确答案】:B第5题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正确答案】:D第6题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正确答案】:C第7题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正确答案】:C第8题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正确答案】:A第9题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正确答案】:C第10题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正确答案】:B第11题一片农田弃耕后,依次被杂草、灌丛乃至森林替代的过程属于()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水生演替【正确答案】:B第12题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A.青草→羊→狼B.羊→蚯蚓→鸡C.马→马蛔虫→原生动物D.动物尸体→秃鹫→微生物【正确答案】:A第13题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正确答案】:C第14题相同的群落类型()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正确答案】:B第15题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A.温度B.二氧化碳C.氧气D.风【正确答案】:A第16题下列不属于按__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D.种群生态学【正确答案】:C第17题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正确答案】:A第18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哪项()A.群落自身的特点B.群落受到干扰的方式C.干扰的时间D.估计稳定性的指标【正确答案】:C第19题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正确答案】:B第20题植物固定的目光能占其吸收的日光能的比率称为()A.同化效率B.净生产力C.生长效率D.维持价【正确答案】:C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 22016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鸟类C. 树木D. 哺乳动物2.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种作用不属于能量流动?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捕食作用D. 物质循环3. 森林的垂直结构通常包括哪几个层次?A.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B. 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C. 乔木层、灌木层、苔藓层D. 乔木层、灌木层、腐殖层4.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哪种生物?A. 顶级捕食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初级生产者5.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次级消费者?A. 树木B. 昆虫C. 鸟类D. 哺乳动物6.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物种数量B. 物种分布C. 物种功能D. 所有选项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物质循环最为关键?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磷循环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对土壤形成有重要作用?A. 昆虫B. 鸟类C. 树木D. 哺乳动物9.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哪个层次?A. 乔木层B. 灌木层C. 草本层D. 地被层1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作用是生物间能量转移的主要方式?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捕食作用D. 分解作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2.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结构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3.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

4.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层是生物量最大的层次。

5.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6.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层对土壤的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7.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物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体现。

8.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9. 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B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以下种群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A、干旱B、种群内的攻击行为C、病害D、食物供应正确答案:A第2题,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A、温差B、积温C、基础温度D、温度三基点正确答案:D第3题,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则:A、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B、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C、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正确答案:D第4题,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中,dNdt是指A、种群的起始大小B、种群增长率C、时间(代数)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正确答案:B第5题,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所绘出的图为A、J型不连续散点B、J型的连续曲线C、S型不连续散点D、S型的连续曲线正确答案:D第6题,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A、草鱼B、食用菌C、山羊D、小麦正确答案:D第7题,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即是A、黑雾现象B、豆芽现象C、黄化现象D、窘迫现象正确答案:C第8题,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即是A、种群密度B、种群大小C、生态位D、生境正确答案:A第9题,有关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少雨B、水土流失严重C、农田生产力高D、出产优质苹果正确答案:C第10题,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A、群落效应B、边缘效应C、邻接效应D、衰减效应正确答案:C第11题,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的不稳定性B、生物种类的繁殖常数C、种群增长率最高D、种群增长有周期性正确答案:A第12题,以下人类的疾病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A、扭伤B、糖尿病C、癌症D、流感正确答案:D第13题,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A、群落波动B、群落效应C、群落演替D、群落优势正确答案:C第14题,有关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水稻主产区B、土壤主要是水稻土C、不产小麦D、洪涝灾害加剧正确答案:C第15题,在一大段河滩上,有一些小水洼,小水洼里有黑斑蛙的蝌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
1.大多数森林树种属于(C)
Ar-选择
BC-选择
CK-选择
DS-选择
2.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为(C )
A生理干旱
B冻裂
C冻害
D寒害
3.霍普金斯物候定律说明:北美州温带植物每向北移动纬度1°,植物在春天和初夏的阶段发育(物候期)将各延迟(C)
A2天
B3天
C4天
D5天
4.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

对森林而言(B)
A气态水意义最大
B液态水意义最大
C固态水意义最大
D三者意义同等
5.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表示的种群密度称为(B )
A粗密度
B生态密度
C多度
D盖度
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7.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8.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9.两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称为(B )
A种内竞争
B种间竞争
C干扰性竞争
D利用性竞争
10.如果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A )
A单建种群落
B共建种群落
C建群种群落
D优势种群落
11.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D )之内。

A二个龄级
B10年
C20年
D一个龄级
12.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B )为依据来划分的。

A树木高度
B休眠芽高度
C枝下高度
D开花结实高度
13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A )
A草牧食物链
B腐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分解食物链
14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B )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立体结构
D群落的成层结构
15.喜温植物北移的主要障碍是(A )
A低温
B高温
C皮烧
D根颈灼伤
16.在哈钦森生态位观点中,植物的生态位可分为四种,表示在生物群落中,能够为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最大空间称为(C )
A空间生态位
B营养生态位
C基础生态位
D实际生态位
17.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A)层次。

A林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D灌木和草本植物
18.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C )
A乔木层
B草本层
C更新层
D活地被植层
19.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C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泊松分布
20.从繁殖体开始传播到新定居的地方为止,这个过程称为(A )
A迁移
B定居
C竞争
D反应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中性树种有(AC )
A红松
B水曲柳
C侧柏
D落叶松
E冷杉
2.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是指植被类型在三个方向上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三个方向分别是指(ABC )
A纬度
B经度
C海拔
D坡度
E高度
3.热带雨林植被特点(ABCE )
A种类组成极为丰富
B群落结构复杂
C乔木的特殊构造
D多昆虫传粉
E裸芽
4.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包括(AB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有机物
E气候
5.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CDE)
A根颈灼伤
B皮烧
C生理干旱
D冻举
E寒害
6.互利共生主要有(ABC)
A连体互利共生
B非连体互利共生
C防御性互利共生
D协同进化
E偏利共生
7.树种重要值是一个综合指标,与计算重要值相关的群落数量指标包括树种的(ABC )A相对密度
B相对频度
C相对基面积
D相对高度
E相对优势度
8.寄生可分为(CD )
A体外寄生
B体内寄生
C全寄生
D半寄生
E桑寄生
9.他感作用的物质主要有(ABCD )
A乙烯
B香精油
C酚及其衍生物
D生物碱
E醛
10.酸雨对树木的危害(ABCDE)
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
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
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
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
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演替是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种群被另一种生物种群所取代的过程。

B
A错误
B正确
2.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B A错误
B正确
3生活史指从生物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B
A错误
B正确
4.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B
A错误
B正确
5.群系指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B
A错误
B正确
6.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B
A错误
B正确
7.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
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B
A错误
B正确
8.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群落,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对方
的现象。

B
A错误
B正确
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非
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

A
A错误
B正确
10.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减小的趋势。

A
A错误
B正确
四、简答题共2题,20分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答:共包括三个方面:(1)、形态适应:在芽及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有鳞片,器官的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植株矮小,常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2)、生理适应: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3)、行为适应:休眠来增加抗寒能力。

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
答:(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3)、具有一定的外貌;(4)、形成群落环境;(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