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诗歌写作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第三编第五章南北朝诗歌一、单项选择题1.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是()。

A.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B.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C.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D.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解析】C 元嘉诗歌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2.“元嘉三大家”中,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

A.清水芙蓉之美B.典丽华赡之美C.热烈明畅之美D.平淡自然之美【解析】A 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清水芙蓉之美。

3.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发唱惊挺,操调险急【解析】B 鲍照曾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4.鲍照是()的著名诗人。

A.元嘉诗坛B.永明文学C.梁陈诗坛D.西晋诗坛【解析】A 鲍照是元嘉诗坛的著名诗人。

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A.谢朓的《观潮雨》B.曹操的《观沧海》C.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D.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解析】B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然而并未在建安诗坛蔚成风气。

6.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

A.山水诗B.田园诗C.玄言诗D.边塞诗【解析】A 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山水诗。

7.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

A.鲍照B.李白C.谢灵运D.孟浩然【解析】C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8.鲍照对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解析】C 鲍照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9.下列不属于鲍照的作品的是()A.《代白纻曲》B.《登池上楼》C.《代出自蓟北门行》D.《拟行路难》【解析】B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的作品。

10.鲍照的诗歌中以边塞征戍为题材,描写边塞的艰苦及将士卫国之决心的是()。

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课后作业-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课后作业-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课后作用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诚..致诚:表达诚意。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纯明:完全明白。

C.诚.知其如此诚:如果,果真。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何尤:怨恨谁。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不是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B.请归取其.等c.不克蒙其.泽矣 D.其.无知,悲不几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长.吾女与汝女C.吾书.与汝曰D:东亦客.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汝殁以六月二日B.惟兄嫂是依C.其又何尤D.何为而在吾侧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于雄婚断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⑥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A.①⑤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⑥⑦6.下列对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祭十二郎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B.其.传之非其真邪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C.未始以.为忧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平D.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盖东野之.使者不知向家人以月日8.对下列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弩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敛不凭其.棺,室不临其穴⑧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⑨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B.①⑤/②/③⑥/④⑨/⑦/⑧c.①/②⑦/③⑤/④⑨/⑥⑧D.①/②⑥/③⑤⑧/④⑨/⑦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得软脚病(等到)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接近)敛不凭.其棺(凭借)B.不省所怙.(依靠)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突然)使者妄称以应.之耳(答应)C.其又何尤.(怨恨)无涯之戚.(忧伤)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抚慰)D.远具.时羞(准备)止.一岁(停止)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然)10.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③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⑥将成家而致汝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11.翻译下列句子。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大历诗风)【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大历诗风)【圣才出品】

第5章大历诗风5.1 复习笔记一、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1.大历诗风(1)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大历诗风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2)这些诗人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的,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经过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盛唐士人昂扬的精神风貌。

(3)尽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2.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唐馀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1)早期韦应物早期所写的一部分作品,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如《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寄畅当》等。

这种气势壮大的诗作,明显地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

(2)后期韦应物后期的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如《温泉行》《与村老对饮》等。

他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如《滁州西涧》等。

3.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1)刘长卿①作品风格刘长卿的早期作品带有一种凄凉的心绪,后来就进一步沉积为进退失据、孤寂无助的茫然失落感,莫明的惆怅充斥于胸臆,如《送李录事兄归襄邓》等。

②“五言长城”刘长卿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五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

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如《江中对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

(2)“大历十才子”①“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5章 文学抒情)【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5章 文学抒情)【圣才出品】

第5章文学抒情1.华兹华斯的抒情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抒情理论从诗歌的定义到诗歌的抒情本质再到诗歌的创作题材和语言都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1)诗的定义①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定义。

在该定义中,诗人本身是创造诗歌的主要和决定性因素。

而且,对诗的判断要以诗人为依据,强调诗人情感表现的“表现说”。

②这一定义被认为是英国文学批评从“摹仿说”到“表现说”转变的一种标志,是西方抒情理论兴起的标志,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者关于诗的最有代表性的定义。

(2)抒情理论的主要特征①将诗歌作品的本质看成是诗人内心情惑的外化,是诗人强烈情感支配下的产物,诗人的情感是诗歌创造的决定性因素,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诗人主体对对象的审美关照中。

②诗取材来自“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但要使这些事件和情节“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强调心灵的想象力量对外物的“改变”,而这当中最为内在的因素,即是强烈的情感。

③诗学讨论的中心在于诗人,诗人应具备理想化的浪漫主义气质与心性,并且可以敏捷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3)诗的题材和语言特定的情感、题材与语言这三者,在诗中是相互适应的。

只要诗人把题材选得恰当,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热情,而由热情产生的语言,只要选择得正确和恰当,也必定很高贵而且丰富多彩,由于隐喻和比喻而充满生气。

①题材华兹华斯提出,他的诗要加以表现的题材是:微贱的田园生活,即“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

a.原因第一,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有“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少受拘束,并且有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第二,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更单纯的状态下,能让我们更确切地思考,更有力地把它们表达出来;第三田园生活的各种习俗都从这些基本情感萌芽,并且由于田园工作的必要性,这些习俗更容易为人了解,更能持久;第四,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B、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C、洎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

D、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不同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相同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也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相同类型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⑤、思厥先祖父..之理..之数,存亡..⑥、则胜负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5、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不赂者以.赂者丧C、斯用兵之.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B、抑本其成败之迹.(事迹,事情的始末)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D、乃凯旋而纳.之(收藏)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而皆背晋以归.梁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以一少牢告庙..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12、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梁,吾仇也B、请其矢,盛以锦囊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闽南师范大学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闽南师范大学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A:张衡《四愁诗》B:王粲《七哀诗》C:曹丕《燕歌行》D:曹操《观沧海》答案:王粲《七哀诗》2.阅读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找出诗人“言志”的诗句。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下列诗句,哪些是的写梅花?()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纵被春风吹作雪,决胜南陌碾成尘。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E: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案: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盛唐时两位著名诗人王维和杜甫分别为梨园弟子李龟年作过诗,请分别选出篇名。

( )A:《登高》B:《相思》C:《山居秋暝》D:《江南逢李龟年》答案:《相思》;《江南逢李龟年》5.阅读李清照词《一剪梅》《声声慢》《点绛唇》,找出其中共同的“词眼”()A:思B:念C:愁答案:愁第二章测试1.下列诗篇中以描写音乐为内容的是()A:《长歌行》B:《李凭箜篌引》C:《西洲曲》答案:《李凭箜篌引》2.唐诗猜成语:昔人已乘黄鹤去(诗句出处:崔颢《黄鹤楼》)()A:空中楼阁B:山高水长答案:空中楼阁3.唐诗猜唐诗: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诗一句)(谜面出处: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A:李白乘舟将欲行B:舟在空中行答案:李白乘舟将欲行4.以下哪些作品是辛弃疾创作的?(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清平乐•山居》D:《青玉案•元夕》E:《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山居》;《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清人方扶南推许的“摹写声音至文”的三首唐诗分别是:( )A:《李凭箜篌印》B:《听颖师弹琴》C:《春江花月夜》D:《琵琶行》答案:《李凭箜篌印》;《听颖师弹琴》;《琵琶行》第三章测试1.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思考如下哪些词句描写了赤壁壮观的景象。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讲解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讲解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写作2.写作的完整过程3. 广义写作4. 狭义写作5. 写作的客体二、简答题1. 写作的特性是什么?2. 写作的功能是什么?3. 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 提高写作修养的途径主要有哪些?5. 写作所必需的修养有哪些?6. 简答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7. 简答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8. 写前准备阶段要形成构想,试问构想应注意什么?三、写作题1.每位同学在中学都写过不少作文,有时写得顺利,有时也许就不那么顺利,甚至有时还可能感觉写得艰难。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对它作些梳理和总结,结合本章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写一篇《我学写作的经历》,1000字左右。

2. 写一篇回首自己写作经历,畅谈自己写作的甘苦的文章,参考题目:《美丽的写作》、《痛苦的写作》《我写作,是因为》《获奖以后》3. 离开父母来到大学校园,有很多事情也许是你第一次做。

比如,第一次与那么多陌生的同学住在一间宿舍,第一次自己去银行取钱,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第一次见到教授……在此之前,你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第一次;第一次学习游泳、跳舞、骑自行车、打字、发E-mail、制作电子贺卡,第一次唱卡拉OK、登台演讲、辩论、发表作品,第一次离家远行、坐卧铺车、乘飞机,第一次与女(男)同学拉手、约会、一起看电影……这些都是人生经历中很甜蜜的记忆。

请在你生活中的“第一次”里选择最有意味的内容,可以是最近的,也可以是以往的,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

4. 谈“眼力”与“笔力”5. 书趣第二章材料和主题一、名词解释1.主题2.题材3.材料4.问卷5.构思6.调查7.素材8.专题积累二、简答题1.文章应如何起草才会有好的效果?2.什么样的材料是发展材料?3.采集写作材料的方式有哪些?4.观察的方法有哪些?5.调查的作用是什么?6.阅读的类型有哪些?7.选材的原则是什么?8.确定主旨的方法是什么?三、写作题1.设计一份关于写作的调查问卷,发给全班同学,并将统计结果向大家公布。

诗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五首一.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二、课文揣摩与拓展1.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全诗体现了2.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内容:艺术手法: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3.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答:;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第1章:;第2章:;十五从军征xkb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舂.谷持作饭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2.按要求填空;1本诗选自,“乐府”原是的名称,后人把也称作“乐府”;2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3.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4.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5.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6.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7.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送别〉1.“杨柳、杨花”影射什么;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借问话,表达了;2、这首散曲可分为层;各层意思是什么3、这首小曲的思想内涵是:;4、这首散曲以一个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5、作者,字,号, 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的佳作,有;采薇答案一.D;二.1.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2.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2雄性的鸟兽牝牝鸡司晨、牝牡骊黄牡牝不分;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3.1D .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3略;十五从军征答案:新课标第一网1.才;连续不断的样子;把谷类的壳捣掉;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同时;送,赠送;2.1乐府诗集,音乐机关,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4;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能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5;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人民身受其害,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意思对即可6.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表达方式等任何一个角度去设题;7.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送别〉答案:1、以“杨柳、杨花”之“杨”谐“杨广”之“杨”,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影射讽刺“杨广”隋帝荒淫无道,祸国殃民;2、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清平乐村居〉答案:xkb11.茅屋;相互说喜爱要好的话;老妇人;顽皮2.D3.1幼安稼轩南宋爱国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4.卧剥5.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诗人不仅希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6.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朝天子·咏喇叭〉答案:1、抒情、写景、叙事,小令、带过曲、套数,小令、套数;2、三,第一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第三层: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3、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4、吹,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5、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王西楼乐府;xkb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写作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B 6,A 7,D 8,D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C 3,ABCD 4,DE 5,ABCDE 6,ABCD 7,ABCDE 8,BCDE 9,BCD 10,ABCD三、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人主体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赞的文学体裁。

2、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语句精练,它是诗人站在内视点(“以我观物”)的思维角度,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化”和“心象化”的艺术处理,来书写和表现世界的一种诗歌形式。

3、自由诗:表达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在语词和诗句组构中不受格律的影响和制约的诗歌。

4、现代诗:现代诗也被称作新诗,它是指使用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表达的语言系统,在二十世纪才出现在中国诗歌的历史舞台上的诗歌样式。

5、散文诗:是在近、现代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特点的文学样式。

6、意象: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影像。

7、灵感:诗歌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由于长期积累而偶然得到的一种激情迸射、活力无限的写作状态。

8、远比:所谓“远比”,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不明显,二者跨度很大,读者粗看起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比喻陌生化效果强烈。

9、通感:通感是诗人的艺术思维被调动起来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个时候,诗人的各种感官都沟通了,它们互相挪移、借用,把奇妙的心象描摹出来。

10、悖谬:悖谬就是将相反或相对的语词并排在一起,使诗歌出现一种语义含混和打破常规的审美效果。

四、论述题:1、简述中国古诗的发展历程。

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从古体诗向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变迁。

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唐代庞大的创作队伍中,不仅有光照千古的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还有成就颇高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及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等。

宋词就是宋代诗人在寻求艺术突围中创造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使宋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和美学趣味。

到了元代,小曲成为当时时代的主要诗歌形式,古诗创作也出现了最后一个高潮,此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衰微。

2、简述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早见诸报端的新诗作品,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的第一部诗集。

1921年郭沫若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第一个里程碑。

20年代诗坛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是象征诗派和新月派,前者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后者则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

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

同时,30年代艾青、藏克家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

4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收获季节,以胡风、冀汸、曾卓、鲁黎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以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为代表的九叶诗人,以及写出水平相当高的《十四行诗》(共27首)的西南联大代表诗人冯至,他们的相继出现,使40年代的诗坛呈现出群星璀璨、熠耀争辉的繁荣态势。

1949年后直到新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诗创作出现了相对的低潮期,这一时期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政治抒情诗较有影响。

新时期以后,中国新诗再度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创作局面,以艾青、流沙河、公刘等为代表的“归来诗人”,在“复出”后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以舒婷、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用现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勾勒了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灵世界,把中国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

随后,以海子、韩东、王家新、于坚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又称“第三代”)诗人,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演绎新诗,。

3、诗歌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点,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自由诗与格律诗、古体诗与现代诗、民歌与散文诗等多种类型。

4、把诗歌划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的依据是什么?二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把诗歌划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型,基本依据是诗歌的篇幅和表达内容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抒情诗篇幅短小,语句精练。

它是诗人站在内视点(“以我观物”)的思维角度,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化”和“心象化”的艺术处理,来书写和表现世界。

叙事诗中的抒情主体同时也是诗中故事情节的叙述者,与抒情诗相比,叙事诗一般篇幅较长,而且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叙事诗因为受到诗歌表达的制约,又比小说和戏剧等叙事文体更简洁,跳跃性更大,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比小说和戏剧单一。

5、诗歌的文体特征有哪些?诗歌的文体特征包括以下五点:(1)集中概括的抒情;(2)借助意象的想象;(3)复沓铺排的修辞;(4)分行排列的语言;(5)含蓄朦胧的意蕴。

6、举例说明动词的恰当使用对对诗情表达的重要作用。

对于诗意呈现来说,动态的意象比静态意象作用更大,它能使诗歌更显得情绪流溢,力度扩张,意蕴生动,充满饱满的内在张力。

动态意象还能抓攫住读者的阅读视线,撩发他们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

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

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藏克家的《难民》:“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溶”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夜幕慢慢降临的情形;还有“浓云把闷气写在天上。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写”与“扣”也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

7、诗歌中的词类活用有哪些?这种表达方式对诗意表达有什么作用?词类活用在诗歌作品中是相当平常的现象。

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一般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的词性转换,通过活用,扩大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空间,充分挖掘了词语的表达潜能,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表现力。

8、举例说明什么是诗歌写作中的色彩错杂,并谈谈它的表达效果是什么?诗人在组合诗歌意象时,常常将许多颜色错杂在一起,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里呈现繁复的诗意。

如何其芳的《欢乐》:“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以“红”与“白”两种颜色来比喻欢乐;穆旦的《野兽》:“在坚实的肉里那些深深的/血的沟渠,血的沟渠灌溉了/翻白的花,在青铜样的皮上!”三种颜色交错出一个极富野性的兽类来;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呈给你黄土地下紫色的灵魂。

”“黄色”的土地,“紫色”的灵魂,两种颜色非常富有艺术表现力,它们组合在一起,将贫寒土地上生存的、受尽了生活折磨和鞭打的保姆形象准确地描画出来。

9、悖谬和突反的差异是什么?它们在诗歌表达中各有什么作用?悖谬可以说是诗歌中独特的表达手段,所谓悖谬就是将相反或相对的语词并排在一起,使诗歌出现一种语义含混和打破常规的审美效果。

在悖谬中,语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并置在一处,表面看来似乎违反了生活世界的物理逻辑,但实际上符合了心理世界的体验真实,它们的出现,使诗歌呈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所谓突反,就是诗歌首先围绕一个核心的意象,使用若干相近的意象将诗意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等到核心意象的烘托和诗意的渲染到达一定程度后,再拈出一个与之相对或相反的意象,“卒章显意”,从而将前面的诗意全面颠覆。

突反的使用强化了诗歌语言的“出其不意”特征,也增强了其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10、散文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散文诗的写作方法包括以下三点:(1)注意对日常生活的关键细节和重要物象进行诗意聚焦;(2)句式整散结合,表意虚实相生;(3)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炉。

五、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网络文学写作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C 5,A 6,B 7,C 8,D 9,B 10,C二、多项选择1,ABCD 2,ABC 3,ABCE 4,CDE 5,ABDE 6,ACD 7,ACDE 8,ABCDE 9,AB 10,ABCDE三、名词解释1、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2、电子文本:网络文学的文本称为电子文本,是指通过数码化的技术处理,依靠网络进行发行与传播的文学形态。

3、超文本小说:超文本小说就是读者通过小说中的大量超文本链接,对阅读的进程、方向和结果拥有多种选择,通过不同的阅读进程呈现不同文本构造的小说。

4、多媒体:多媒体就是把多种造型媒介利用起来形成的集文字、声音、图像、图片、动画、录像、数码摄影、影视剪辑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

5、互联网:也就是英特网,网络文学得以发行和传播的主要载体。

6、临屏书写:面对计算机的电子显示屏,即兴写下自己的心情文字。

7、网络发表:到文学网站文学论坛或者BBS上粘贴,从而与读者见面。

8、超文本链接:即把图像、音乐和影视等融合在一个短小的篇章中,进行综合链接,使读者的阅读有多种选择性。

9、网络写手:以互联网作为基本的创作平台,在网络上创作、发表的专业或者业余写作人员。

10、痞子蔡:台湾著名的网络作家,代表作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四、论述题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哪些方式上有着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一般是以印刷技术为物质承载,借助纸质媒介将文学作品作书面表现的,读者在纸介文本面前也遵从着线形阅读的行为规则。

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创作方式、发表方式和传播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2、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界定有哪几种?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三种:一,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学作品都叫做网络文学;二,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创作出来的、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文学作品;三,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

3、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有哪些?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有四点:(1)依托网络的电子文本;(2)超文本链接的立体构成;(3)多媒体演绎的综合艺术;(4)追求简约的语言表达。

4、网络文学创作中可将哪些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网络文学创作可以将音乐、美术、影视与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组合在一起。

5、多媒体演绎使网络文学呈现了怎样的审美效果?多媒体演绎的网络文学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新的境界,读者面对这种多媒体演绎的网络文学,不再需要像面对传统文学的纸介文本那样,必须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穿越文字的迷宫获得审美启示,而可以随着文本的声音、色彩、图像同时调动各种感官来直接感触它的美学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