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奇妙的世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来进行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

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第二、学情分析教学本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平时有没有注意天空和大地的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大部分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然后聚焦“文章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和大地的?”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段话,激发学生去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

从生活入手,问题引导,再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的顺序和写到了哪些事物,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呈、蔚”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案、教学反思、片断实录及类文练习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案、教学反思、片断实录及类文练习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片段◆品味语句,感受世界的奇妙。

师: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生:(齐答)天空、大地。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8自然段,天空展示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到奇妙呢?(学生读文,同桌合作后交流)生1:天空中的早晚颜色的变化太奇妙了。

早上,天空由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傍晚天空中又呈现出金色红色和紫色。

生2: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各种形状,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生3:下雨后地上的小水洼如同有趣的镜子,多么神奇呀!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那么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事物写具体的吗?生1:从颜色变化来写。

生2:从形状上观察。

生3:按顺序来写,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除了这些事物,你还能说出天空中的哪些事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1:天空中飞来一群群小鸟,今天是鸟的联欢会吗?生2:我的风筝飞上了天空,好像要与白云比美呢。

类文练习:大自然畅想曲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

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

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秀发”指的是。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设计22我们奇妙的世界学生预学案设计容预习字词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

______énɡ______ú ______ánɡd______ h______ 呈烛芒雕辉2、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雕饰奇妙映射余晖变幻诱人圆润领略内容感知课文先写了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地上的______________,落日的______________和夜空中的______________;接着写了大地上______________的生长、各种______________诱人的颜色……冬天的______________等景色,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去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搜集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文章,并读一读。

阅读质疑1.例:怎样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

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紧扣中年段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

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出、日落天空变幻的图片,幼苗生长,蚕作茧,燕子造窝,雾凇等视频。

学生准备:观察大自然,发现奇妙的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3.导入: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一定会发现世界的奇妙之处。

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世界有什么奇妙之处,再对“奇妙”进行解释——奇特、美妙,然后结合课题发问:“我们奇妙的世界”“奇妙”在何处呢?4.出示课件:配乐播放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5.小结:奇妙的日出日落,有趣的云雾风雨,无不向我们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英国的彼得·西摩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吧。

(把课题补充完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同时,利用图片与音乐相融合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发现这些美好事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圈画出来,多读两遍,想办法弄懂这些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1)课件出示生字带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在读音上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呈、芒、型”是后鼻音,“幻”是前鼻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精品教案+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精品教案+习题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天空大地(留心观察,感悟奇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我们奇妙的世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内容1. 字词学习: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包括“诱”、“差”、“镜”、“伟”等字。

2. 内容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世界的奇妙,感悟生活的美好。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兴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和展示课文插图。

2. 学具:学生需准备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眼中的奇妙世界。

2. 新课导入: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讲解: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1. 《我们奇妙的世界》2. 重点生字词:诱、差、镜、伟等。

3.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三部分,分别描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家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书写生字词:要求学生书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每个字写三遍。

3.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并描述他们眼中的奇妙世界,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22《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22《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

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

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学情分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

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材教法分析】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学生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

所以,如果让学生来写,往往写不具体,难以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而本课教学,就是要结合课文,让学生也随作者感受到,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神奇,要真正领悟世界的奇妙,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还要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从第一课时的“初读”,到第二课时的“精读”“品读”,层层深入。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脉胳,领悟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这一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最新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呈现蜡烛诱惑湿润普通模型
2.幻想幼小连忙光芒捡起刀剑光辉挥舞
3.呈现(出现)奇妙(奇特)变幻(变化)普通(普遍)
4.开始(结束)普通(奇特)
第二课时
1. 奇妙的世界奇妙的形状奇妙的故事奇妙的幻想奇妙的声音奇妙的问题
2.(1)又黑又重又高又大又甜又香又大又圆又哭又闹又惊又喜又长又细
(2)噼噼啪啪叽叽喳喳呜呜咽咽嘀嘀嗒嗒叮叮咚咚乒乒乓乓叮叮当当(3)千千万万清清楚楚清清白白曲曲弯弯日日夜夜三三两两世世代代(4)翩翩起舞面面俱到窃窃私语滔滔不绝欣欣向荣源源不绝沾沾自喜3.在春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

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

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舞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堂实录
◆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如何写出普通事物的美。

(教学重点)
师:作者在描写天空时,写了哪些奇妙的事物?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事物和大家交流。

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美?
生:“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太阳升起来时很奇妙。

我通过“粉红色” “蔚蓝色”感受到天空的颜色很美。

师:你真会学习。

抓住了关键语句体会到了美感。

大家体会一下,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特征来写这种奇妙的?
生:作者抓住了颜色的变化写出了早晨天空这种奇妙的美。

师:是呀,作者多么善于观察,抓住事物颜色的变化,写清了事物特点。

真值得我们学习。

你还能找到哪些事物的奇妙之美?
生:我从作者描绘的云中找到了美:“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作者写了云彩有很多形状,让我感受到了美。

师:作者抓住事物的形状来突出其奇妙。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天空中的云彩有哪些形状吗?
生1:我见过的云彩有的像绵羊,有的像白马,有的像棉花糖。

生2:我见过的云彩有的像金鱼,有的像白色的海浪,有的像山峰。

师:是呀,正如作者所说——
生(齐):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师:落日的余晖也十分美妙,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美的?
生:我喜欢作者描绘的落日的余晖。

作者抓住了余晖色彩丰富的特点进行描写,如“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金色”“红色”“紫色”,这是多么美丽的颜色呀!
师:作者善于观察,捕捉到了颜色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生:我喜欢夜空中的星星,作者描写得特别优美,“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
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群星”比喻成“蜡烛”。

师:你还发现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事物的美,你很会学习。

赏析:教者紧扣中年级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品味普通事物身上的美。

在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后,教师启发学生找到能体现事物奇妙的词句,反复品味,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进行描写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作者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从而把事物的美写得具体、生动。

在巧妙的引领中,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