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工程训练二、课程编码130101三、学时、学分学时:105学分:四、适用专业准械类五、编制者工程训练中心六、编制日期2004年6月10日七、课程开设的意义本课程是必修课程,课程性质是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基础课和工程实践课,是重要的工程实践训练环节之一。
通过工程训练,使学生初步接触机械制造生产实际,了解机械制造生产工艺过程,学习机械制造生产工艺的基础知识,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运作方式有初步的认识。
并在生产实践中,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塌实、勤奋的学习精神和工作作风,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工程训练要求学生先修《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同时进行《机械制造基础》,并为今后开设的《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九、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一)铸工工程训练(14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铸造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特点和应用。
3)了解型砂、芯砂的组成及性能要求。
4)掌握手工造型的基本方法及其选择,能够独立完成普通铸件的铸型制备。
5)一般了解机器造型的过程及其工艺特点与应用。
6)一般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性能、特点、应用、熔炼设备及基本操作规程。
7)一般了解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与应用。
8)了解浇注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9)分析和制定简单结构零件的铸造工艺。
10)一般性了解其他非金属工程材料铸造成型特点及方法。
11)能辨别和分析铸件常见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重点:1、手工造型与制芯的操作。
2、冲天炉熔炼铸铁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难点: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概述讲课:(2学时)1)铸造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安安全操作规程。
2)铸造生产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3)铸造生产的分类。
4)砂型铸造生产工艺过程。
5)铸造合金的种类及其熔化方法与设备。
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A》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2.教学日历3.授课教师信息一览表4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及安全教育教学要求1、了解工程训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特点;2、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概念;3、了解各工种的训练内容、基本要求及该课程成绩评定方法;4、了解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6、各班级领取课表、胸卡及材料消耗表等。
教学重点1、工程训练的目的、性质和特点;各工种的教学内容;课程成绩评定方法;2、工程训练过程中的着装要求和纪律要求,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程训练的重要性;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工程训练中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铸造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芯)砂的组成及应用。
3、掌握常见砂型结构及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4、了解常用的造型方法,熟悉手工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三箱)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5、了解金属熔炼、浇注、落砂和清理的工艺过程及注意事项。
6、熟悉常见的铸造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7、熟悉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掌握铸造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8、了解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铝合金压力铸造、消失模铸造)的设备、工艺过程及应用。
9、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
10、能对铸件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
教学要求----基本技能1、能正确使用手工造型工具。
2、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活块、挖砂)的操作技能。
3、能绘制简单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4、了解铝合金浇注充型过程。
5、了解压力铸造、消失模操作步骤及工艺过程。
6、能对简单铸件进行初步的工艺分析。
教学重点铸造的定义,特点及应用;砂型结构;典型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手工造型的方法;常见的铸造缺陷。
教学难点铸造工艺图的绘制;设计及开挖浇注系统;常见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锻压教学要求----基本知识1、熟悉锻压生产常见生产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工程训练”课程 教学大纲

普通车
16
根据实际情况择其一
钳工
16
质量管理基础
4
特种加工
8
合计
40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5.1工程训练导论(2学时,含动员课)
工程训练导论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1)工程与重大工程成就简介。
(2)工程师职业与工程师素质简介。
(3)工程训练的目的、内容和安排。
(4)安全教育和相关规章制度。
5.2参观(4学时)
(2)常用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毛坯选择的基本原则;铸造的主要方法,砂型铸造的基本过程。
(3)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法、设备和工艺装备;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般生产过程。
(4)产品基本的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
(5)陶艺的几种造型手法,并能使用一种或多种造型手法来制作陶艺。
4.2能力目标
经过训练后,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该门课程共分为3个部分,总学时为1周,各部分的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1)第1部分是工程训练动员,主要讲述工程训练的目的、内容、工程师的职业简介与安全教育等;时间为2学时,不占用训练时间。
(2)第2部分是参观,通过参观铸造、焊接、热处理、普通车削、铣削和磨削、钳工、特种加工、CAD/CAM等训练环节,知道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形成对机械工程的初步认识,时间为4学时。
“工程训练”课程
教学大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二○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认识”课程教学大纲………………
3
二、“工程训练A”课程教学大纲……………
17
三、“工程训练B”课程教学大纲……………
41
四、“工程训练C”课程教学大纲……………
60
五、“工程训练D”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Ⅰ)课程学时:40学分:1开课专业: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开课学期:4、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由11个实训项目组成。
㈠.普通车削(8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
了解车床的型号,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
(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3)演示、讲解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㈡.铣削(2学时)1、教学要求:(1)认识螺旋槽的铣削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
(2)了解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㈢.刨削(1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
《工程训练》课程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 课程性质金工实习(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各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其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生产过程,熟悉常用零件的毛坯制造和切削加工的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及结构、工夹量具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课程的特色是课程知识体系系统、完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实验与实习一体化;能为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的学生奠定工业知识背景和制造技术基础;本课程还全面加强了实践与创新训练密切联系,形成了知识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实践训练孕育创新意识的课程特色。
(二) 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生产过程,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主要的技术文件、加工精度、产品质量、公差与技术测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熟悉常用零件的毛坯制造和切削加工的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结构、工夹量具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主要加工设备的切削运动、用途,了解机械传动方面的初步知识;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课程目标2:具有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会操作主要设备和工具,加工简单零件;对简单零件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及制定工艺过程、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工程意识的能力。
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与刀具、夹具及相关加工参数;课程目标3: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注重生产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爱护国家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及操作规范;通过创新类项目的训练,提高对学习新知识、新工艺的兴趣,拓展视野,培养工程情感,更深刻的理解现代工程设计与制造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工程意识和能力。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理论讲解32 +实操训练48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具有通识性基础工程实践教学特征,给大学生以工程实践的教育,工业制造的了解,工业文化的体验,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本科阶段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必修课。
2、课程任务(1)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了解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机构、工夹量具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
初步建立现代制造工程的概念。
(2) 熟悉常用机械制造技术和方法。
包括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使用的设备、适用范围、刀具的选择、工装、量具的使用等及主要设备的操作。
(3) 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技能。
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进行工艺分析和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形面、整体零件加工的实践能力。
(4)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初步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成本等工程意识。
3、课程目的学习工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学时为理论讲解+实操训练)(一).工程训练实训概论课 (4+0)学时1、教学要求:(1) 了解工程训练和工程训练中心。
(2) 熟悉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
(3) 掌握工程训练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
2、教学内容:(1) 认识工程训练及工程训练中心。
(2) 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
(3) 工程训练的教学环节、安排、要求。
(4) 实训安全动员。
(二).常规切削加工概述(4+0)学时1、教学要求:(1)了解切削加工的原理(2)熟悉切削加工机床,常规切削加工方法2、教学内容:(1)讲解切削加工机床的分类、型号(2)讲解车削工艺、机床、刀具(三).普通车削 (2+6)学时1、教学要求:(1) 了解普通车削基本要素、车床的型号、刀具材料性能及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4周类)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1)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与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的基础课程。
(2)工程训练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应进行独立操作,在训练过程中有机地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学生工艺实践技能的提高。
2.教学目的(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在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以及遵守安全技术操作、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教学内容(一)工程训练概论课(2学时)1.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过程,工程训练的内容和安排;2.工程训练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3.工程训练的主要规章制度;4.工程训练安全教育。
(二)基本制造技术训练(2.5周)1.铸造训练2.塑性加工训练3.焊接训练4.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训练5.车工训练6.铣工训练7.刨工训练8.磨工训练9.钳工训练10.检测训练(三)先进制造技术训练(1.5周)1.数控车训练2.数控铣训练3.数控线切割训练4.特种加工训练三、教学基本要求(一)基本制造技术训练1.铸造训练(1)基本知识①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
③了解铸型(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间的差别。
④了解型芯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
⑤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特点、应用。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

授课时间安排
周一:上午8:00-10:00,下午 2:00-4:00
周五:上午8:00-10:00,下午 2:00-4:00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周二至周四:上午8:00-12:00, 下午2:00-5:30
授课地点:工程训练中心
实验时间安排
周一上午: 机械制造技 术基础实验
周一下午: 电子工艺实 习
考试时间:一般 为2小时
成绩评定:根据 考试成绩评定学 生的理论考试成 绩
实践操作考核
考核目的: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考核方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 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并撰 写实践报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考核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选取 典型实践操作题目进行考核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操作熟练度、 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报告质量等 方面进行评分
实验报告评价
实验报告的撰 写要求
实验报告的评 分方式
实验报告的评 价标准
实验报告的提 交时间与地点
课程设计报告评价
报告内容:完整 性、准确性和规 范性
报告格式:符合 要求,清晰易读
报告创新性:体 现独立思考和创 新能力
报告答辩:表达 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及参考书目
主教材:《工程训练Ⅱ》 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基础》、《材料科学基础》
周二上午: 计算机控制 技术实验
周二下午: 机器人技术 实验
周三上午: 材料力学性 能实验
周三下午: 热工基础实 验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第1周:机械制造基础介绍 第2周:车削加工技术 第3周:铣削加工技术 第4周:钳工与装配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4周类)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1)工程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与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本知识的基础课程。
(2)工程训练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应进行独立操作,在训练过程中有机地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学生工艺实践技能的提高。
2.教学目的
(1)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在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以及遵守安全技术操作、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二、教学内容
(一)工程训练概论课(2学时)
1.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过程,工程训练的内容和安排;
2.工程训练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3.工程训练的主要规章制度;
4.工程训练安全教育。
(二)基本制造技术训练(2.5周)
1.铸造训练
2.塑性加工训练
3.焊接训练
4.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训练
5.车工训练
6.铣工训练
7.刨工训练
8.磨工训练
9.钳工训练
10.检测训练
(三)先进制造技术训练(1.5周)
1.数控车训练
2.数控铣训练
3.数控线切割训练
4.特种加工训练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基本制造技术训练
1.铸造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型砂、芯砂应具备的主要性能及其组成。
③了解铸型(砂型)的结构,分清零件、模样和铸件间的差别。
④了解型芯的作用、结构及制造方法。
⑤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特点、应用。
了解三箱、刮板等造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及造型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⑥了解浇注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⑦了解熔炼设备及浇注工艺。
⑧了解铸件的落砂和清理,熟悉常见铸造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⑨了解几种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
⑩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成形方法(主要了解注塑成形方法的设备、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
⑩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掌握手工两箱造型的操作技能,并能对铸件初步进行工艺分析。
2.塑性加工训练
(1) 基本知识
①了解塑性加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坯料加热的目的和方法、常见加热缺陷、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锻造加热炉大致结构和操作、锻件冷却的方法。
③了解自由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自由锻基本工序的特点。
了解轴类和盘套类锻件自由锻工艺过程。
④了解胎膜锻的工艺特点和胎膜结构。
⑤了解冲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冲压基本工序和冲模结构。
⑥了解常见锻造和冲压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⑦了解数控冲压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冲压的编程方法及数控冲床的操作。
⑧了解锻造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掌握简单自由锻锻件的操作技能,并能对自由锻锻件初步进行工艺分析;熟悉数控冲压编程方法,并能操作数控冲床制作冲压件。
3.焊接训练
(1) 基本知识
①了解焊接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焊条电弧焊机的种类、结构、性能及使用。
③了解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酸性和碱性焊条的性能特点。
熟悉结构钢焊条的牌号及其含义。
④了解常用焊接接头型式和坡口型式,了解不同空间位置的焊接特点。
⑤熟悉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⑥了解气焊设备的组成及作用、气焊火焰的种类和应用、焊丝与焊剂的作用。
⑦熟悉氧气切割原理、过程及金属气割条件。
⑧了解其它常用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钎焊等)的特点和应用。
⑨了解熔焊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⑩了解焊接生产安全技术及简单经济分析。
(2) 基本技能
能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及调整火焰,独立完成手弧焊、气焊的平焊操作。
4.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热处理的基本操作过程。
②了解碳钢热处理后的性能特点。
③了解硬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基本技能
能对45钢试件进行正火、淬火和回火(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实测45钢试件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后的硬度值。
5.车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车床、车刀、量具和主要附件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②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工一般轴类和盘套类零件,并初步熟悉其基本工艺过程。
③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操作卧式车床加工一般的轴类、盘套类零件(外圆、端面、孔、槽、普通螺纹、锥面),并能正确使用刀具、夹具和量具。
6.铣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掌握铣削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铣床主要附件的大致结构与使用方法。
②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操作铣床铣削平面、沟槽、齿轮和进行分度工作。
③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操作常用铣床加工平面、沟槽和齿轮。
7.刨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掌握刨削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刨床、刨刀的使用方法。
②掌握刨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工平面和沟槽,并初步熟悉其基本工艺过程。
③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操作牛头刨床加工一般的平面和沟槽。
8.磨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掌握磨削的基本加工方法和磨削特点。
②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操作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磨削外圆、锥面及平面。
③了解液压传动的概念。
④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操作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磨削外圆、外锥面及平面。
9.钳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钳工工作在机械制造及设备维修中的作用。
②掌握钳工主要工作(锯、锉、钻、攻螺纹、套螺纹、划线)的基本操作及所用的工、夹、量具。
了解钻、扩、铰、刮削和研磨等方法。
③掌握机器部件装配和拆卸方法。
④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进行锯、锉、钻、攻螺纹、套螺纹的操作。
10.检测训练
(1)基本知识
①熟悉测量中常用量具和工具,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②了解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等形位公差的含义及其误差的测量方法。
③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其测量方法。
(2)基本技能
实测工件的直径、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圆跳动等形位误差。
(二)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1.数控车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②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③了解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④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⑤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数控车床,加工一般的轴类或盘套类零件;完成给定毛坯的零件的自行设计、编程与加工。
2.数控铣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②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③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独立、正确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一般零件;完成给定毛坯的零件的设计、编程与加工。
3.数控线切割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数控线切割的编程方法和格式。
③了解计算机辅助加工的概念和加工过程。
④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操作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零件,并自觉遵守线切割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4.特种加工训练
(1)基本知识
①了解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
②了解激光雕刻机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
③了解上述两种特种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输入方法。
④熟悉上述两种机床的基本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基本技能
能进行电火花加工盲孔、激光打标。
四、课程考核办法
1.工程训练为必修课,每次训练完毕经考查不及格者,由教务处安排补习后再进行考查,如缺少工程训练成绩学校不予毕业。
2.各专业学生因故在规定训练期间不能参加工程训练的,一概不给成绩,待补习合格后方可给予工程训练成绩。
3.工程训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1) 实践操作:它是按工种分数最后评定,每工种根据考核件、训练态度、动手能力、文明生产、安全操作等各项由指导教师和检测人员给予记分。
(2) 训练报告:每工种训练结束后,学生按要求总结,最后予以评定。
以上两项中,缺任何一项都按工程训练无成绩处理,缺什么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