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年寒假,小秦的表弟小海从上海来陕做客。

作为东道主,小秦打算带表弟进行一系列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活动,让表弟了解陕西,记住陕西。

【不夜城里恍穿越】小秦带表弟夜游大唐不夜城,表弟感触极大,边走边记录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请你帮小海解决文字问题。

从大雁塔东西两侧向里走,林影婆娑,烂漫的灯火缀在树梢,火树银花连绵如织,道路wǎn若两条熔金的河。

走近一看,垂下来的点点光晕.来自一句句古诗词形成的灯,一步一景,句句都是大唐风貌,字字都是人间烟火,好一个“诗意长安路”。

大街上不断穿梭着身着汉服、优美宜人的小娘子们,拍照录像、直播互动,这古韵和现代相互碰撞,是古人穿越来到了千年后的西安,还是今人梦回到了古代的长安?熟悉的诗词句句入耳,我猛地惊醒,曾经背过的古诗还记忆犹新。

我不禁感慨,唐诗千古的风采,随意吟诵,便是长安;guī 丽夺目的诗牌,飘扬至今,这便是长安!1.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婆娑.( ) 光晕.(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wǎn 若( ) guī 丽( )【芙蓉园里对唐诗】3.【在第(1)~(7)题中,任选5题;在第(8)~(10)题中,任选1题】(6分)在大唐芙蓉园里,看到唐代诗人群雕,小秦打算用下面一段文字为表弟介绍唐代诗歌文化,请你帮他完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诗中有李白“(1),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2) ”的博大胸襟;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3) ”的无我奉献;有刘禹锡“(4),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我慰勉;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5) ”的依依惜别;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6) ”的爱国壮志;有王湾“乡书何处达?(7) ”的思乡情切。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定心卷)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定心卷)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相识犹如昨日,离别却又在即。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不舍三年情谊,难忘岁月如歌。

作为班长,你承担了班级毕业纪念册《我们的初中生活》的编辑任务,请根据提示完成纪念册。

【成员初聚·同游秦岭植物园】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重要分界线,也是历史上秦文化、汉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回想刚刚升入初中的那个秋天,同学们一同去秦岭国家植物园研学,大家都写下了自己的研学日记。

你挑选此篇编入“班级大事记”,请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5分)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的秦岭国家植物园。

从大巴车上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秋阳成了大自然的调色板,橙黄jú绿令人神往。

下车和同学们行走在山林中,看见松鼠在树梢间跳跃,忙着收集松子;鸟儿在空中áo翔,唱出悠扬的歌声。

此次研学之旅,我们深入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价值,收获了珍贵的知识与友谊。

这是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班级活动,我们定下了“知行合一学思共进”的班级座右铭。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分)(1)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的秦岭国家植物园。

( )(2)从大巴车上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橙黄jú 绿( ) (2) áo翔( )3.请将“知行合一学思共进”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1分)【文学建班·兴庆湖畔赛诗会】兴庆宫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宫内建有兴庆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等建筑物。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选聘(pìn)什物(shí)气氛(fèn)气冲斗牛(dòu)B. 校对(jiào)憎恶(zēng)军帖(tiè)燕然勒功(yān)C. 亘古(gèn)默契(qì)晌午(shǎng)深恶痛绝(wù)D. 田垄(lǒng)殷红(yīn)埋怨(mán)潜心贯注(qián)【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气氛(fèn)——fēn,气冲斗牛(dòu)——dǒu;B.军帖(tiè)——tiě;D.殷红(yīn)——yān;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点辍长途拔涉缥缈轻歌曼舞B. 捷报耐人寻味契合神采奕奕C. 龙统天伦之乐飘逸心犷神怡D. 聪颖丰攻伟绩犀厉天衣无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点辍——点缀,长途拔涉——长途跋涉;C.龙统——笼统,心犷神怡——心旷神怡;D.丰攻伟绩——丰功伟绩,犀厉——犀利;故选B。

3. 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 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丹东模拟试题)(本试卷共23 道题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绯闻(fěi)记载(zǎi)抑扬顿措(cuò)B.忌讳(huì) 翘首(qiáo)炽热(zhì)令请高明(lìng)C.胆怯(què)要挟(xié)悄然(qiǎo)诚皇诚恐(huáng)D.拘泥(nì) 狡黠(xiá) 诘责(jié)不屑置辩(bià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______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______和补充。

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______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______良好的精神气质。

A.推进延伸不仅塑造B.推动延伸不仅培养C.推动延展不但塑造D.推进延展不但培养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②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就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A.“观察”“不断”“ 逐渐深入”“ 胸有成竹”分别是动词、副词、偏正短语与主谓短语。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是转折关系复句。

广西2024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广西2024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2024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学问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D)A.懦.夫(muò)诓.骗(kuāng)前仆.后继(pú)草长莺.飞(yīng)B.锵.然(qiāng)吸取..(xí) 舍.身求法(shě) 行.将就木(xíng)C.豢.养(huàn)眼眶.(kuàng) 锲.而不舍(qì) 怒不行遏.(è)D.中.伤(zhòng)郁闷(mèn) 根深蒂.固(dì) 强.词夺理(qiǎ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C)A.惭愧绽开迥然不同争先恐后B.贪欲懊悔茅塞顿开拈轻怕重C.诅咒和霭热泪盈眶黯然失色D.抵达渊博以身殉职混为一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C)A.汉字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爱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B.桂林名扬天下....的缘由,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如同天崩地裂之势。

D.桂林生活网发起“找寻桂林工业记忆”征集活动,保藏家纷至沓来....。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D)A.桂林兴安第十届葡萄节暨“长征精神·点亮兴安”活动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

B.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C.一场主题为“让更多肢残人走出家门”的爱心捐赠仪式在桂林市叠彩区残疾人联合会门口成功举办。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索和鉴别的实力。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D)A.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其诗多咏山水田园。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碎首黄尘燕 (yān)然勒功至今热血犹(yān)红B.小雨希望读出雄视天下的伟人气概和视通万里的宏阔气象,他这样处理节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小雨想读出春天里人们欢快兴奋的心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D.小雨想强调总理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这样处理重音:啊,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2.(2分)小雯写了个“乔”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揉造作B.江山如此多□C. □兵必败D.爱国华□3.(2分)小雨看到黄鹤楼正厅门柱上的联,觉得联末两个词“愁”和“憾”值得反复吟咏。

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4.(3分)小雯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①某报刊消息标题:《新疆队有望横扫广东队染指总冠军》②某报刊文章写道:这部电影铺设了足够多的喜剧桥段,精准打击观众笑点。

③某报刊消息标题:《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5.(3分)小雨在大街上搜集了一些商家广告,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骑”乐无穷(自行车广告)、一“明”惊人(眼镜广告)、一见钟“琴”(钢琴广告)、步步“糕”升(蛋糕广告)……小雨认为用语巧妙,小雯却认为这是词语滥用。

请结合一两个具体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6.(8分)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

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海日生残夜,①(《次北固山下》)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己亥杂诗(其五)》)沉舟侧畔千帆过,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3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渲.染xuān 河蚌.bàng 迥.jiǒng然不同俨.然yǎnB、血渍.zì蓦.然mò庇荫..yìn 纤.细xiānC、深谙.ān 伎俩.liǎng 楹.联yíng 掳.掠lǚD、诘问..jié殷.红yān 叱咤.chà剽.悍piāo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恣睢惧惮闲情逸致漠不关心B、隽永杀戮锋芒必露循循善诱C、恻隐睿智罪魁祸首暗然失色D、驽钝遐想一愁莫展冥思苦想3.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2分)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请找出下面文字的两处语病,然后进行修改。

(2分)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第句有语病,修改:(2)第句有语病,修改:5.名句填空。

(5分)(1)、《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消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平时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活自如,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作证:“,。

”(3)、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才成为今天优秀的航天员的。

(要求用《〈孟子〉二章》原句回答)(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6.名著阅读。

(5分)A、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

(2分)(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2分)B、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分)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名著引领我们的人生。

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在《繁星﹒春水》中对母爱的深情歌颂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遇到挫折磨难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填人名)的不屈意志激励我们去勇敢面对。

7.阅读下面这个小故事,请用简单的话概括两封信的内容:(2分)据说,歌德在《浮士德》这一著作完成后,稿件发给出版商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的:“?------歌德”不久出版商也写了同样形式的一封信:“!------出版商”结果可想而知,时间不长,这部文学著作终于问世了。

歌德是意思是:出版商的意思是:第二部分阅读(40分)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8题。

(共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三、阅读《桃花源记》,回答9~l2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2)向:10、(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填序号)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见渔人,乃大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③既出,得.其船④设酒杀鸡作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极狭,才通人。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2、(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

(9分)麦黄黄杏黄黄李翔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

”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

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

“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

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

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

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

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

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

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

“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

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

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

父亲对我们苦涩..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地笑一笑,淡淡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

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

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

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

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

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

”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

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

”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

”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

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

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

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

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

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

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

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摘自《散文百家》第1期,有删改)13.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3分)14.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3分)15.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

(8分)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①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

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

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

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

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③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

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

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

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

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

④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

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

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⑤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

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

⑥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

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