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汤
止咳化痰有什么偏方

止咳化痰有什么偏方润肺止咳偏方感冒咳嗽偏方1:香菜汤:香菜30克,焦糖30克,米饭100克。
先将米饭洗净,加水煮沸,取三汤匙米汤,加入芫荽和麦芽糖搅拌,蒸10分钟,趁热服用一次,注意避风避寒;出汗,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
偏方2:红糖姜枣汤: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在三碗水中煎至超过一半,服用后微微出汗。
驱除寒风;治疗感冒和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冷性腹泻;邪阴等。
风寒咳嗽Folk公式1:白萝卜蜂蜜: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发汗散寒、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偏方2:萝卜葱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
连渣一次服。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肺虚咳嗽羊蜜膏: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黄汁500毫升。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
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或做粥食亦可。
补虚润肺、祛风化毒、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嗽肺痿、还有润肺润肤的功效。
咳嗽肺痈鲜梨贝母: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
早晚分食,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清热止咳饮马乳: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
据《唐本草》介绍,马乳“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肺虚慢性咳嗽冰糖燕窝粥: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萝卜葱白汤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萝卜葱白汤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风寒感冒是外感风寒所致,但是西医治疗感冒咳嗽,所用之药全部是寒凉之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些蔬菜实际上都是治疗风寒感冒风寒咳嗽
的良药呢。
今天为大家介绍风寒咳嗽五宝:葱白、白萝卜、大蒜子、生姜、香菜根。
下面这些偏方我都使用过,确保有效:
1、香葱饮:香菜根、葱白葱须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
2、萝卜葱白汤: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3、大蒜水:取2、3瓣大蒜拍碎放入碗内,加1粒冰糖和半小碗水,加盖上锅烧开后用小火蒸15分钟,晾到温时喝下,一天2、3次。
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对风寒咳嗽、肾虚咳嗽非常有效。
大人也可以用此法,但大蒜要7、8瓣,冰糖要2粒。
4、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
加水煮10分钟,饮汤。
5、单独以葱白葱须煮水也可以。
半夏茯苓汤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

半夏茯苓汤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半夏茯苓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功效。
它是由半夏和茯苓两味中药组成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半夏茯苓汤的起源、药材的功效以及适应症等内容。
半夏茯苓汤是由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录的,被誉为伤寒方的开山之作。
它具有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
半夏茯苓汤是中药理论中痰湿病证的经典代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半夏,又名天南星,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呕吐不止等症状。
茯苓,又称茯神,是一种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安神的药材。
它能够解除痰湿的困扰,舒缓胸闷症状,并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湿热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半夏茯苓汤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
痰热咳嗽是指因肺热痰浊引起的咳嗽症状。
痰热咳嗽常伴有胸闷、口燥咽干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半夏茯苓汤以其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让人们重拾健康和舒适。
半夏茯苓汤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
首先,取半夏10克,用清水洗净后捣碎;然后取茯苓15克,同样用清水洗净备用。
接下来,将半夏和茯苓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
煎煮完成后,将药汁倒出来,分为几次服用,每次服用5毫升左右。
半夏茯苓汤的服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服用3次,每次5毫升;儿童则减半。
同时,也可根据病情的轻重,适当增减剂量。
在服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咨询。
尽管半夏茯苓汤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对于有湿证而无痰热证的患者,也不宜使用半夏茯苓汤。
总之,半夏茯苓汤作为一种经典的方剂,以其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功效,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是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的良方,同时也是中药理论中痰湿病的经典代表。
10款止咳化痰汤饮

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增多,与天气变化不无关系,干燥寒凉,痰多、爱咳嗽,症状多种多样。
秋冬季节的咳嗽,不论有痰无痰,总是伴随咽喉明显干燥感,特性就是寒重,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化痰止咳汤。
1、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做法: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
一次吃完,连服4次。
适用: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2、玉米须橘皮治咳嗽做法: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
适用:止咳化痰。
治风寒咳嗽,痰多。
3、萝卜猪肺止咳汤做法:萝卜1个,猪肺1个,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
适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糖水冲鸡蛋补虚止咳做法: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
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汁,调匀。
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5、芝麻冰糖水治夜嗽做法: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适用:润肺,生津。
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6、香油炒羊肝治久嗽做法:羊肝60克,香油30克,盐少许。
将羊肝切片,锅内放入香油至八成热,下羊肝及盐翻炒即成。
适用:润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7、蒸梨蜂蜜治久咳咽干做法:梨1个,蜂蜜50克。
先把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
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适用:生津润燥,止咳化痰。
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8、燕窝银耳治干咳盗汗做法: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将燕窝先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
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适用: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9、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做法: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三黄石膏汤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三黄石膏汤清热润燥止咳化痰三黄石膏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黄芩、黄连和石膏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治疗方案中。
本文将介绍三黄石膏汤的成分、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使用方法。
一、成分介绍三黄石膏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黄连和石膏。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止泻的作用;石膏则可以清热解毒、润燥化痰。
三者合用可以协同作用,对于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药理作用1. 清热解毒:黄芩和石膏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热毒的水平,减轻炎症症状。
2. 燥湿化痰:黄芩和黄连皆属于苦寒药物,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减轻痰湿带来的不适感。
3. 止咳化痰:三黄石膏汤对于咳嗽、痰多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并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三、适应症三黄石膏汤在临床上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因其可以清热解毒,减轻咽部红肿疼痛的症状。
2. 支气管炎:对于黏液过多、咳嗽咯痰较多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三黄石膏汤能够有效润燥化痰,缓解咳嗽等症状。
3. 急性肺炎:三黄石膏汤能够发挥其清热解毒、润燥化痰的功效,对于急性肺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使用方法三黄石膏汤通常以药粉或药丸的形式服用,每次口服剂量为3-5克,每日3次。
对于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整剂量和用药频次。
总之,三黄石膏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良好效果。
不过,在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选用适当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康复。
希望本文对于你了解三黄石膏汤的治疗作用和使用方法有所帮助。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4g
仁 不 去 皮 尖 、甘 草 不 炙 ,故 取 名 为 “三 拗 汤 ”。
三拗 片 作 为济 川药 业 的独 家 品种家、庭国 巾医药 嚣熊
三拗 汤 作为 经 典 中药 复 方 ,是历 代 医 家 医保产 品 ,凭 借在止咳 、平喘 、祛 痰方面
家通 过 长 期 临 床 实 践 总 结 得 出 的 智 慧 结 晶 , 的确 切疗 效 ,先 后荣 获 国 家教 育部 “科 学
济川药 业的产品三拗片便是 由经典古方三拗 指 南 》,成 为儿童 、成人治 疗 “咳”“喘”“痰”
汤化 裁而来 ,三拗 片在三拗汤基础上加上一 的优选药物。 0 味 生 姜 。 生 姜 具 有 发 汗 解 表 、温 肺 止 咳 的 功
效 。加入生姜增 强了原方宣肺散寒的功效 。
编 辑 I申 申
平喘 、止 咳化痰 的功效。
临 床研 究表 明 ,三拗 片 可 以有 效 缓解
急 性支 气 管炎 及慢 性 支气 管 炎急 性发 作期
三 拗 汤 ,源 于 东汉 医 圣 张仲 景 ,收 录 的 “咳 ”“喘 ”“痰” 等 症 状 ,对 咳嗽 变 异
于北 宋 《太 平惠 民和剂 局方 》, 由麻 黄、杏 -I生哮 喘、慢 性 咽 炎 引起 的 咽 干、咽 痒 、干
201 8年 7月第 7期 匿】见病防治
此 外 ,生 姜 还 能 温 中止 呕 ,能 调 和 方 中麻 黄
对 胃肠 道 的 刺 激 。
组 方 中麻 黄 宣肺 散 寒 平 喘 ;杏 仁 降气
化痰 ,止 咳平喘 ;生姜散 寒解 表 ,化痰止 咳 ;
甘 草缓 急 止 咳 ,调 和诸 药 ,全 方具 有 宣肺
在 呼 吸 系统疾 病 的治 疗 中得 到 了非 常 广泛 技 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 6
想清燥润肺、化痰止咳?来个梨花双杏猪肺汤

梨花双杏猪肺汤
食材
秋梨2只(约300克),霸王花150克,苦、甜杏仁各15克,无花果4只,猪肺1个。
做法
先将梨子洗净,每只切为6块;霸王花洗净、切段,用清水浸泡2小时;猪肺洗净、切块,用铁锅爆炒,收干水。
然后,连同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汤食材中,梨子性味甘微酸凉,善于清肺化痰、生津止渴;霸王花性味甘微寒,长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肿;甜、苦杏仁功善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无花果性味甘凉,善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搭配性味甘平,功擅补肺止咳的猪肺。
诸物合烹,汤性清凉滋润,有良好的清燥润肺、化痰止咳、健脾开胃、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作用。
既适用于秋季一般人群服食以御秋燥;亦可用于燥热犯肺,咳嗽气喘,热病烦渴及肠燥便秘等的辅助治疗。
常用止咳化痰中药方有什么

常用止咳化痰中药方有什么受到秋燥、秋凉的影响,不少人有咳嗽痰多的症状。
这时中医该怎么治疗好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方1.麦门冬汤《金匮要略》组方:麦冬25克半夏15克粳米15克大枣3枚人参10克甘草10 克 (人参可单煎同服)适应症:用于气滞虚症的少阳病,伴有痉挛性咳嗽病症如急慢性喉炎,急慢性友气管炎,肺炎、喘息,百日咳、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溢血、妊娠咳嗽等。
方解:麦冬味甘、有滋润作用,可将上逆之气引而下行;半夏有理气作用,人参、半夏、半夏协同、有润燥解燥作用;甘草利气调味;大枣润胸、缓解逆之气;粳米补虚润胃。
药物功效:麦冬为滋阴药,半夏为化痰药,具有止呕和镇咳。
2.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组方:麻黄15克甘草10克 (先煎麻黄后入甘草)(避风寒)适应症:用于喘息发作,并呼吸困难时顿服。
对于咳喘呼吸困难者施用。
效果很好,亦可用于喘息并胸闷胀者。
方解:麻黄止咳止喘;甘草调味,协同止咳利痰。
药物功效:麻黄为止咳平喘药,治咳喘病的简便良方对支气喘息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良的疗效。
3.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方:半夏15克麻黄10克芍药10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细辛10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麻黄入先煎)适应症:用于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所致引起的咳喘、浮肿。
流感、支气管炎、喘息、肺炎、温性胸膜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以及急慢性肾炎和过敏性鼻炎等。
方解:麻黄、桂枝解表证、桂枝抑制水毒上冲,麻黄治咳喘;细辛干姜、半夏去胃内积水、芍药和五味子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药物功效:麻黄为固表止喘药、半夏为化痰、桂枝温中药,细辛为解表药。
4.神秘汤《外如秘要》组方:麻黄15 杏仁15 厚朴15 陈皮15 甘草10 柴胡10 苏叶10 适应症:用于呼吸困难痰少而兼有气郁的支气管喘息。
方解:麻黄发汗;祛风寒;治喘息;杏仁和麻黄协同;治风痰咳喘;陈皮顺气逐痰;厚朴利气镇静,兼痉治喘、苏叶去风寒解表;厚朴下气;柴胡祛表里之热,祛胸胁之邪、消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解郁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