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许多大人和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燕鸥不是甚至是感冒咳嗽的症状了。
那么究竟止咳中成药哪个好,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1、橘红痰咳液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化橘红、苦杏仁、甘草、百部、白前、半夏、茯苓、五味子等。
功效: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对于痰多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风寒感冒引起,还是咽喉炎或者支气管炎引起的,都可以选择橘红痰咳液来达到一个化痰、镇咳的效果。
尤其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重、痰多而且粘稠,服用橘红痰咳液是最好不过的。
可能会有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轻微的恶心、便秘情况,是正常的。
2、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一般情况下的表现是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的适合痰多、不易咳出,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来进行化痰止咳。
由于成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甚至是孕妇咳嗽严重的时候也是可以少量服用的。
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甚至远销美国,并且大受欢迎。
3、肺力咳合剂成分:白花蛇舌草、前胡、梧桐根、黄芩、红管药、红花龙胆、百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以及支气管哮喘和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所以不适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肺力咳合剂算是比较常用的止咳用药,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一般成人用量是一次20毫升,每天三次;七岁以内的儿童是一次10毫升,而7-14岁之间的则是一次15毫升。
服用前记得摇匀。
4、复方鲜竹沥液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热咳,不适宜风寒咳嗽。
一般咳嗽如果痰液多,而且发黄还很粘稠的时候,就非常适合服用复方鲜竹沥液来进行治疗。
成分都是纯天然,所以不存在什么副作用,味道也比较清爽,一般一次喝20毫升,一天三次就足够了,但仍不建议长期服用。
祛痰药有哪些

祛痰药有哪些祛痰是指通过服用药物来消除体内痰液的积聚,常见于咳嗽、胸闷等症状。
在中医传统治疗中,有许多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祛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祛痰药物。
首先,羚羊感冒胶囊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祛痰药物。
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具有消炎、解毒、祛痰的作用。
羚羊感冒胶囊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退热,祛除体内的痰湿,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痰多、咳嗽等症状非常有效。
另一种常见的祛痰药物是川贝枇杷膏。
川贝枇杷膏由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药材制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川贝枇杷膏味甘苦微寒,可清肺热、润燥痰,对于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祛痰药物,葛根粉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药物。
葛根粉由葛根研磨而成,具有祛痰、利咽的作用。
葛根粉具有清热解毒、开膈散痰的功效,能够缓解由痰湿引起的喉咙痛、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
此外,化痰止咳胶囊也是一种常用的祛痰药物。
它主要由海葱白、杏仁、川贝,苏子、天花粉等中药制成。
化痰止咳胶囊具有祛痰、清肺、止咳的作用,对于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最后,锁阳固精丸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祛痰药物。
它由锁阳、杜仲、石韦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肾阳,固精涩精的作用。
锁阳固精丸能够调理脾肾,祛除湿痰,对于男性因痰湿引起的阳痿早泄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总结来说,祛痰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祛痰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润肺化痰药物百合固金膏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润肺化痰药物百合固金膏的适应症及使用说
明
百合固金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
许多与肺病相关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
本文将介绍百合
固金膏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适应症:
1. 慢性咳嗽:百合固金膏可以舒缓患者的咳嗽症状,特别是患有慢
性咳嗽的人群。
其药性可以润肺止咳,改善肺部功能。
2. 咳痰粘稠:一些患者咳嗽时会感觉咳出的痰液较为粘稠,百合固
金膏能够帮助化痰,使痰液更易咳出,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3. 慢支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百合固金膏中的有效成分能够缓解
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炎症引起的肺部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使用说明:
1. 外用:百合固金膏为外用药物,使用前先将受患部位清洗干净。
然后取适量的百合固金膏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以帮助药物吸收。
2. 安全使用:使用百合固金膏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避免
将药膏涂抹在破损的皮肤上,以免引发感染。
同时,如果使用过程中
出现过敏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 使用频率:使用百合固金膏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每天涂抹一次,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能够显著改善症状。
4. 孕妇及儿童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在使用百合固金膏前请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使用。
总结:
百合固金膏是一种适用于润肺化痰的药物,适用于慢性咳嗽、咳痰粘稠以及一些与肺部疾病相关的症状。
在使用百合固金膏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9种常用祛痰药适应证及注意事项(附正确选择与应用祛痰药)

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痰液的过度分泌可以加重感染,还会使气道阻塞加重,引起喘憋、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篁息,因此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的尽快排出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不同的祛痰药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恶心性及刺激性祛痰药此类药物口服后通过刺激胃黏膜的的迷走神经引起轻度的恶心,反射性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
由于这些腺体中浆液腺占多数,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这类祛痰药主要包括氯化钱、碘化钾、愈创甘油酸等。
此类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剂量过大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目前临床上较少单独应用此类祛痰药,一般多用其复方制剂。
1、氯化钱适用于呼吸道炎症的初期,如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
常与其他镇咳祛痰药配成复方制剂应用。
亦有利尿和降低体内碱储备、酸化体液及尿液作用,用于心肾性水肿及碱血症、泌尿系统感染需酸化尿液时。
注意事项:①氯化钺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故剂量不宜过大;②服用时应多饮开水;③大剂量可产生酸中毒;④代谢性酸血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⑤因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
2、愈创木酚甘油酸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痰、干咳及呼吸道痰液引起的咳嗽。
一般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多痰咳嗽,多与其他镇咳平喘药联用或配成复方应用。
注意事项:肺出血、急性胃肠炎、肾炎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3、复方甘草合剂适用于一般性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咳嗽。
4、碘化钾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痰少而黏稠者,剂量宜小,疗程宜短。
注意事项:①不宜用于青少年,以免发生或加重瘗疮或影响甲状腺功能;②大剂量服用可能发生心律失常;③原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可能诱发黏液性水肿。
黏液溶解调节剂该类药物能激活蛋白水解酶,使黏痰中的黏多糖纤维分解,或抑制黏液腺、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同时分解黏蛋白,从而使痰液的黏度降低,易于咳出。
该类药物主要包括澳己新、乙酰半胱氨酸、氨湿索、脱氧核糖核酸酶、糜蛋白酶等。
临床祛痰药物氨溴索剂型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祛痰药物氨溴索剂型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氨溴索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
药品有咀嚼片、糖浆、片剂、分散片、胶囊、口服液、吸入剂、口腔崩解片、颗粒、泡腾片等多种剂型。
剂型用法用量咀嚼片:成人一次2片(30mg),每日2次,这一服法对于急性呼吸道疾病治疗及慢性病的初始治疗是恰当的,14天后剂量可以减半。
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糖浆:成人一次10mL(60mg),每日2次。
这一服法对于急性呼吸道疾病治疗和慢性病的初始治疗是适当的,14天后剂量可以减半,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
片剂:口服。
成人,一次1-2片(30-60mg),一日3次,饭后服。
分散片:口服。
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成人,一次1-2片(30-60mg),一日3次,饭后服。
胶囊:饭后口服,成人每次30mg(1粒),每日3次,长期服用者可减为每日2次。
口服液:口服,成人通常在治疗的最初2-3天,一次10mL(30mg),一日3次;然后减少为一次10mL(30mg),一日2次。
吸入剂:成人:每次2-3mL,一日吸入1-2次(15-45mg/日)。
口腔崩解片:口服:将药物置于口腔中,不需用水或仅用少量水,饭后服用。
成人:一次1片(30mg),一日3次;若一次2片(60mg),一日2次服用,可提高疗效。
颗粒:成人:在治疗的最初2-3天,一次口服30mg,一日3次(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90mg),然后一次口服30mg,一日2次(相当于每天口服盐酸氨溴索60mg)。
在饭后服用。
注意:药物的祛痰作用可以随着补液而增加。
根据疾病类型及其严重性,决定服用药物的时间。
泡腾片:温开水溶解后口服。
药物最好在进餐时间服用,成人及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2片,一日2次。
用药注意事项禁止药物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注意配伍用药,应特别注意避免与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应用。
中药学第57讲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

禹白附的第二个功效,息风止痉。这个和天南星一样,而且常常配伍在一起,主要是用于治疗风痰引起的口眼㖞斜、破伤风或者癫痫这一类的都可以使用。这个没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另外呢,它也能够消肿散结,但习惯上这个禹白附多数说它是解毒散结,就是认为它攻毒或者解毒的效果比天南星或者半夏要略强一点,因为它常常治疗毒蛇咬伤,半夏、天南星很少在这方面使用,所以就认为它的攻毒作用明显一些,实际上在这方面区别不大,对于疮痈肿痛。
下面的一个药,皂荚。这个不要求,但是大家简单地了解这个是豆科的植物。过去主要是用它结的皂荚来洗衣服。这个药作为一个祛痰药它是比较峻猛的,所以有的时候咳嗽痰多非常顽固,把它祛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少量的让他引起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有利于痰的祛除,(所以)说它类似于西药当中的那种恶心性的祛痰药,那么现在呢,由于它是有毒的药,尤其是口服,很少使用,所以现在一般都不用它,我们对这个药就不要求。
下面我们介绍另一味燥湿化痰的药物,禹白附。通过前面的半夏和天南星的介绍,这个禹白附就作一个一般的了解。这个禹白附也是天南星科的植物,药用的部位也是块茎,禹白附比半夏大一些,比天南星块头要小一些,它们的毒性都是相似的,属于同一类的药。
禹白附的第一个功效也是燥湿化痰,禹白附燥湿化痰的作用最弱,比天南星还弱得多,当然也没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禹白附是可以用于湿痰咳嗽和寒痰咳嗽的,所以我们书上在“应用1”里面就谈了这方面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临床医生主要选择半夏来治疗寒痰和湿痰的咳嗽证,有时候可以选用天南星,很少有选禹白附的。那么我们这里的“应用1”之所以这样子来写是便于同学们学这三味相同的药,在他们学习的时候进行比较,便于记忆,也就是说它的燥湿化痰在治疗湿痰、寒痰咳嗽方面,它的实用价值不大,根本不常用。所以这一点在其它的教材里面没有相应的(说明),这个功效没有相应的主治,这也是可以的。那么有,是便于大家记忆,没有,就说明它不重要。这个加以说明,不然见到不同的教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大家就知道这个原因。
化痰药:痰证(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所致的病证)

3.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
(全)瓜蒌
瓜蒌皮:偏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仁:偏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竹茹
天竹黄(天竺黄)
竹茹、竹沥、天竺黄
竹茹
除烦止呕:胃热呕吐,痰火内
扰之心烦失眠。
竹 沥 清热化痰:性热寒滑滑痰利,,定祛惊痰利力窍强,,适善用能于中清 痰热诸证。风痰迷,惊痫癫狂等证。
天竺黄
清热化痰之功似竹沥而性缓,兼 能清心定惊,多用于小儿惊风; 也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热病神 昏等。
海藻
昆布
海 藻、昆 布
均性味咸寒,功能消痰软坚、利水 消肿,为治瘿瘤、瘰疬之要药(海藻玉 壶汤),也用于脚气浮肿及水肿。
黄药子
黄药子
1.化痰软坚,散结消瘿:主治瘿瘤。 2.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毒蛇咬伤。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使用注意:本品不良反应较大,用时 宜慎,详见教材。
3. 消痞散结:本品味辛,能散能开而消痞散结。
心下痞证:配黄连、干姜等(半夏泻心汤)。 痰热互结的小结胸证:配黄连、瓜蒌(小陷胸汤)。 气滞痰凝的梅核气:配厚朴(半夏厚朴汤)。
4. 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瘰疬痰核,痈疽
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见教材。 使用注意:见教材。
•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 法半夏:温性较弱,长于燥湿。
前胡
前胡
白 前、前 胡
白前 降气化痰止咳: 性微温,内伤寒痰
肺气上逆之咳嗽 咳喘尤宜。
痰多,寒热均可。
前胡 常相须为用。
性微寒,外感、内
伤均可。兼能宣散
风热,外感风热、
肺气失宣者尤宜。
桔梗
桔梗
桔梗
1.宣肺祛痰:本品专归肺经,性升散,长于
13、 化痰药

【中药学教研室】
胸痹——薤白、栝楼——栝楼薤白白酒汤 痰热结胸——黄连、半夏——小陷胸汤 肺痈——鱼腥草、芦根 肠痈——败酱草、红藤 乳痈——当归、乳香、没药——神效栝蒌散 3、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火麻仁、郁李仁 【用法用量】煎服,全栝蒌10-20克;栝蒌皮6-12克; 栝蒌仁10-15克,打碎用。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虚便溏、及寒痰、湿痰者忌用。
【中药学教研室】
旋 覆 花
《神农本草经》+
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生、蜜 炙用 【图】 【性 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降气化痰:咳喘痰多、痰饮、胸膈痞满 寒痰——苏子、半夏 热痰——桑白皮、栝楼 顽痰——海浮石、海蛤壳 2、降逆止呕:噫气、呕吐 痰阻噫气、呕吐——半夏、生 姜——旋覆代赭汤
【中药学教研室】
第二节
清 化 热 痰 药
特点:味多甘、苦、咸,性寒凉 功效:清化热痰 应用:热痰、燥痰证:咳喘,痰黄粘稠或痰稠难咯, 唇舌干燥。 痰热的癫痫、中风痰厥、瘿瘤、痰火瘰疬等 配伍:清热、养阴药
【中药学教研室】
川 贝 母
《神农本草经》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 的鳞茎。生用 【图】 【性 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化痰:热痰、燥痰——知母——二母散 2、润肺止咳:虚劳咳嗽——沙参、麦冬 3、散结消痈:瘰疬、乳痈、肺痈 瘰疬——玄参、牡蛎——消瘰丸 乳痈、肺痈——蒲公英、鱼腥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虚、痰湿者不宜。
【中药学教研室】
浙 贝 母 《轩歧救正论》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生用 【图】 【性 味】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化痰:风热、痰热咳嗽——桑叶、栝楼、知母 2、散结消痈: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瘰疬——玄参、牡蛎——消瘰丸 瘿瘤——海藻、昆布 疮毒——连翘、蒲公英 肺痈——鱼腥草、芦根、桃仁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同川贝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痰药
概述
第一、化痰药的含义
1以祛痰或者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2三个不同功效的概念
祛痰----对狭义之痰的治疗作用。
消痰----对广义的痰的治疗作用。
化痰----祛痰和消痰两种不同功效的统称。
3了解中医学对痰的认识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痰,是属于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
而这种水液停留在人体的局部,进一步的变得比较浓稠或者变得比较稠浊,而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统称为痰。
狭义的痰===一般就是指储存在肺窍里面能影响呼吸畅通,引起咳喘的这样一类痰。
广义的痰===根据中医的理论,狭义的痰一旦形成了以后,“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除了肺窍以外,分散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痰。
痰不管在肺窍或者在其他的部位,都是有形的。
能否看见只是在里在外。
由于中医学痰的个特殊性,所以化痰功效是针对整个痰而言的。
痰在中医学当中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继发的引起其他病证的病因。
第二、化痰药的主治
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以在脏腑,也可以在经络。
因此主治范围非常广泛。
痰的分类
湿痰---一般来讲,如果肺窍的痰比较清稀量而且比较多,容易咯出,加上有其他的湿象,比如说舌苔比较腻,身体比较沉重,像这样的一些症状,我们把它叫做湿痰。
寒痰---在湿痰的基础上,痰进一步的清稀如水,加上全身的寒象加重,比如说舌质很淡,舌苔比较薄,畏寒,脉较沉这样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寒痰。
(实际上寒痰和湿痰有共通的,都是量比较多,比较清稀。
只不过寒痰更加清稀,量更加多,更容易咯出,全身的寒象更为明显。
)热痰---从狭义的痰来说,比较粘稠色黄的,加上全身有热象,比如说舌质偏红,口渴,或者舌苔黄腻,或者有其他的热象,心烦这样的一些症状,就称为热痰。
燥痰---从狭义的痰来说,不容易咯出,比较粘滞,兼有口燥咽干,这种痰就称为燥痰。
风痰---在有肝风的同时又有痰多的就叫风痰。
燥痰一般只见于狭义的痰。
风痰一般只见于广义的痰。
寒痰、湿痰、热痰,狭义和广义的痰都可见到,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因此针对不同的痰证,就需用不同功效的化痰药。
第三、化痰药的性能特点
主治不同的痰证,就会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1药性
燥湿化痰或者温化寒痰的药,一般药性是温性或者温燥的。
清热化痰,清肺祛痰或者润肺化痰,润燥化痰,一般药性是偏于寒凉或者偏于凉润的。
所以化痰药的药性没有统一的规律性。
掌握药性是偏温、偏寒的,对于临床应用就很重要。
2药味
化痰药的药味主要取决于它的真实滋味。
温燥性的化痰药一般都强调它的辛味,
清热或者润燥的化痰药,有的是甘味,有的是苦味。
有一些消痰的药,治疗瘿瘤、痰核、瘰疬这一类,是咸味,符合咸能软。
3归经
化痰药的主要归经是肺经。
只有其中少数的归经没有肺,比如昆布、海藻、黄药子不治肺窍之痰,主要是治疗广义之痰的。
另外治广义之痰,就看它主要作用哪一类的痰,比如说主要用于癫狂,这一类的它肯定是归心经的,因为痰阻心窍。
治疗风痰的,肝风夹痰那主要是归肝经的。
有的能够治疗痰引起的痞满,恶心,这样主要是归脾胃经的。
4升降浮沉
偏于升浮,不是非常典型。
第四个问题,关于配伍应用,主要是寒热虚实。
次要的是补气健脾、活血除湿、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