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张图表帮你选择化痰中成药(痰的分类及中成药用药选择)

合集下载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8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实用药物手册(中成药)

实用药物手册(中成药)

中成药1 内科类1 . 1呼吸系统用药药物通用名痰咳净片[成份]桔梗、远志、苦杏仁、甘草、五倍子、冰片等。

[功能与主治]通窍通气、消炎镇咳、促进排痰。

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胸闷、咽喉炎、肺气肿等所引起得咳嗽多痰、气促气喘等症。

[用法与用量]含服:一次0.2g, —日3~6次。

[注意事项]不宜吞服,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含服剂:0.2g×24片/盒。

药物通用名固本咳喘片[成份]人参、川贝母、五味子、细辛、白芥子等。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健脾补肾。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制剂规格]片剂:15片x3板/盒。

药物通用名恒制咳喘胶囊[成份]法半夏、红花、生姜、白芨、佛手、甘草、紫苏叶、薄荷、香橡、陈皮、红参、西洋参、砂仁、沉香、丁香、豆蔻、肉桂、赭石(懒)。

[功能与主治]镇痰化咳。

用于咳嗽痰饮、胸满痞闷及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 ~4粒,每日2次。

[制剂规格]胶囊剂:0.25gx24粒/盒。

药物通用名桂龙咳喘宁胶囊[成份]桂枝、龙骨、半夏、黄连等。

[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隆逆平喘。

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咳喘病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5粒,小孩1岁一粒,2岁二粒,3~7岁三粒,八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服用,每日2 ~ 3次。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一月为一疗程,可连服1~ 2个疗程, 以减少或防止复发。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酒、烟、猪肉和生冷食物。

[制剂规格]胶囊剂:0.3g×50⅛/瓶。

药物通用名蛇胆川贝胶囊[成份]三蛇胆汁、川贝、半慕、枇杷叶、桔梗、薄荷等。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除痰。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2粒,每日2~3次。

[注意事项]偶可引起药疹、急性喉头水肿。

对于风寒咳嗽、痰湿犯肺、身体素弱之咳嗽或久咳不已、大便澹泄的患者禁用。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的辨证使用PPT课件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的辨证使用PPT课件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的辨证使 用ppt课件
目录
• 中成药概述 •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 • 中成药的辨证使用方法 •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与配伍禁忌 •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01
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 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 制品。
特点
方便使用、便于携带、疗效稳定 、副作用小等。
药性调和
选择药性调和的中成药和西药进行联合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 险。
注意事项
联合应用中成药和西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遵循医生的指导。
05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注 意事项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等, 处理方法为饭后服用或
减少药量。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呼吸困难 等,处理方法为立即停
药并就医。
肝肾损伤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可 能导致肝肾损伤,处理 方法为定期检测肝肾功
能。
其他不良反应
头痛、眩晕、心悸等, 处理方法为根据症状轻 重决定是否停药或就医。
中成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01
02
03
04
孕妇慎用
某些中成药成分可能对胎儿造 成影响,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
医生意见。
过敏体质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使用中成药前应先 进行过敏试验,避免过敏反应
药性相反
某些中成药的药性相反,如果盲目配伍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或降低疗效。
功效相左
某些中成药的功效相左,联合应用时可能相互拮抗,影响治疗效果。
成分冲突
某些中成药成分之间可能存在化学反应或相互拮抗作用,导致药效 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

第十七章化痰药图

第十七章化痰药图

海藻 马尾藻科海蒿子或羊栖菜的藻体。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 海带科海带或翅藻科昆布的叶状体。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麻木、口眼喎斜
痰阻脾胃——恶心、呕吐
二、功效主治 1.共有功效主治 化痰-----痰证 化痰:是指祛除或消散痰浊,以缓解或消 除痰证的治疗作用。 动词多变。
祛痰:排出肺窍狭义的痰
消痰:消除其它广义的痰
温化寒痰药: 功效:温化寒痰/燥湿化痰,主要用于寒痰/湿痰
证 狭义: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舌苔白腻等 广义:全身有寒、湿征象的眩晕、肢体麻木、阴
【功效】清化热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梭砂贝母
浙贝母 百合科浙贝母的鳞茎“大贝”、“珠贝” 【功效】清化热痰,散结消肿。
瓜蒌 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成熟果实。
【功效】清化热痰,润化燥痰,利气宽胸, 润肠通便。
竹茹 禾本科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中间层。 【功效】清化热痰,除烦止呕。
竹沥 源同竹茹。新鲜的淡竹和青秆竹等竹秆经火烤灼
“白芥子”、 “黄芥子”
【功效】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止痛。
旋覆花 菊科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功效】 降气化痰,止咳止呕。
白前萝藦科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茎及根。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
砂贝母的鳞茎。 “松贝”、“青贝”、“炉贝”。 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2.药味 多以兼有功效和滋味确定 第一节多辛味,第二节多苦味,咸味
3.归经 主归肺经(大 都能治疗狭义之痰) 其余归经因所治之痰不同而异
半夏、天南星、白附子、黄药子有毒
四、配伍应用 寒痰证:里寒/表寒----温里/发散风寒药 热痰证:里热/表热----清热/发散风热药 虚:脾虚生湿,配健脾益气药

老中医:清气化痰丸,既能清肺,又能化痰,还能止咳

老中医:清气化痰丸,既能清肺,又能化痰,还能止咳

今天我们讲一首化痰的方子,它就是清气化痰丸。

清气,是清哪里的气呢?很显然,这里的清气,是清肺里的气。

肺主气,司呼吸,如果肺里有热,就会导致肺气不降,从而发生咳嗽,甚至出现呼吸不畅。

另外,如果肺里持续有热,就会熏灼肺里的津液,这样一来,原本清稀的津液就会被烧成黏腻的痰浊。

就像是煮粥一样,时间越长,粥就越粘稠。

在热和痰的双重压迫下,肺就遭殃了,不但不能顺利呼吸,还会咳嗽不断、咳痰不断、呼吸不畅。

临床上,像是一些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气肿合并感染,都会出现这种咳嗽、吐黄痰的“痰热”症状,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痰热的治法。

怎么才能把肺里的热和痰给消除掉,还肺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呢?清气化痰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子。

清气化痰丸(中成药)成分如下:黄芩100克瓜蒌仁霜100克半夏150克胆南星150克陈皮100克苦杏仁100克枳实100克茯苓100克。

既然叫“清气化痰”,那它一定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清肺热,另一部分化肺痰。

1.化痰:陈皮、半夏、茯苓、瓜蒌仁、胆南星。

陈皮、半夏、茯苓是二陈汤的底子,我们之前已经详细介绍过二陈汤,说它是化痰之祖方,各种各样的痰,都可以用二陈汤来化,是化痰的基础方。

比如,其中的茯苓能够健脾利湿,脾为生痰之源,脾强壮了,才能减少水湿停留,减少痰液。

又比如,其中的半夏很燥,可以燥湿化痰,把痰湿给中和掉。

现在,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了瓜蒌仁、胆南星,毫无疑问,就增强了化痰的能力。

那么,什么叫瓜蒌仁呢?什么又是胆南星呢?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瓜蒌仁,其实就是瓜蒌的种子。

瓜蒌,是一种类似西瓜的植物,它有一个硕大的果实,这个果实里面也长满了种子,它的种子就是瓜蒌仁。

瓜蒌仁,《本草正》记载,可以“降实热痰涎”,就是说,它既能清热,又能化痰,针对那种热痰,它有很好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做热痰呢?比如,一个人频繁吐痰,而且痰的颜色发黄,这就是一种热痰。

而胆南星,就是用猪胆汁拌的天南星。

猪胆汁是很凉的,可以清热。

常见祛痰剂中成药

常见祛痰剂中成药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忌食 生冷、辛辣食物
化痰息风剂——半夏天麻丸
功能
• 健脾祛湿,化痰 息风
主治
• 脾虚湿盛、痰浊内阻导致的眩 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 闷
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平素大便干燥者 慎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所致头痛、眩晕慎用;忌食 生冷、油腻、海鲜类食物
化痰散结剂——消瘿丸
功能
• 散结消瘿
主治
• 痰火郁结导致的瘿瘤初起;单 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出现以上 症状者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中成药
祛湿化痰、行气健脾 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 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 清泻肺热、化痰止咳 痰热阻肺导致的咳嗽 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
平肝息风、化痰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导致的眩晕头痛,甚至昏厥不语
或发癫痫 半夏天麻丸 软坚散结、化痰 痰火互结导致的瘰疬、瘿瘤
消瘿丸
燥湿化痰剂——二陈丸
功能
• 燥湿化痰,理气和 胃
主治
• 痰湿内停导致的咳嗽痰多、 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
• 辛香温燥易伤阴津,故不 宜久服;肺阴虚导致的燥 咳、咯血忌用;忌食辛辣、 生冷、油腻食物
燥湿化痰剂——橘贝半夏颗粒
功能
• 化痰止咳,宽中下 气
主治
• 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 闷气急
祛痰 剂
含义
• 凡以消痰化饮,治疗 痰湿或痰饮导致的各 种病症为主要作用的 中药制剂
注意 事项
• 本类中成药使用时应区分 痰饮性质,有咯血倾向者 慎用辛燥的祛痰剂;有心 脏病、高血压者应慎用含 有麻黄的祛痰剂
分类
• 燥湿化痰剂 • 清热化痰剂 • 化痰息风剂 • 化痰散结剂

什么是化痰药 化痰药主要有哪些

什么是化痰药 化痰药主要有哪些

什么是化痰药化痰药主要有哪些中医中的化痰药很多,有不少的种类都是中医治疗中的常用药。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化痰药,以及化痰药主要有哪些。

一、什么是化痰药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药物叫做化痰药。

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

中医上咳嗽有痰常分为寒痰和热痰。

二、化痰药主要有哪些1、半夏:性温,味辛。

有毒。

燥湿化痰,健脾胃,和中降逆而止呕吐。

姜半夏偏用于治呕吐;清半夏、法半夏偏用于化痰燥湿健脾胃;半夏曲化痰兼能助消化。

2、天南星:性温,味苦、辛。

有毒。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可分为制南星和胆南星。

3、白芥子:性温,味辛。

利气豁痰,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用于寒痰壅肺,亦可用于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关节肿痛,阴疽流注。

4、旋复花:性微温,味苦、辛、咸。

下气化痰,止呕降逆。

用于咳嗽痰多,痰饮气促,胸胁痞满,噫气呕吐。

5、白前:性微温,性辛、苦。

清肺降气,化痰止嗽。

用于咳嗽痰多,肺气壅塞,胸胁逆满,上气喘促,喉中痰呜。

6、前胡:性微寒,味苦,辛。

疏风清热;下气化痰。

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烦热胸痞。

7、桔梗:性平,味苦、辛。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利咽。

用于外邪犯肺,肺气失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肺痈胸痛。

8、川贝:性微寒,味甘、苦。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还可用于瘰疬、乳痈、肺痈及疮痈等。

9、浙贝:性寒,味苦。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用于治疗咳嗽、瘰疬痰核等证。

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寒清泄,以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功见长。

治风热、燥热,痰热郁肺之咳嗽。

10、瓜蒌:性寒,味甘、微苦。

清热化痰,宽胸降气,润肠通便。

能涤荡胸中的郁热,消除肺经的痰结,清上焦之火,并能治乳痈(包括急性乳腺炎在内)。

11、竹茹:性微寒,味甘。

清热除烦,化痰止呕。

用于治疗咳喘、呕逆等证。

12、海蛤壳:性微寒,味苦、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

痰是产生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辨痰性选药物?即临床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者在疾病的症状中有无痰、咯痰的难易程度、痰的颜色、痰的黏稠和清稀(根据痰的黏稠或清稀分为痰和饮)、痰量的多少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以便对痰做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定性,临床指导辨痰性选药物进行治疗。

七辨痰性选药物,化痰止咳来治病:
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

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

可选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

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

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

可选二陈丸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

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

选化风丹治疗。

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

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

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

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