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清热化痰的中成药推荐
治疗慢性咽炎的20种中成药

治疗慢性咽炎的20种中成药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症状常见为咽喉不适、咳嗽、痰多或干燥等。
中成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慢性咽炎的治疗。
下面将为您介绍20种常见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成药。
1. 杏梁痰咳胶囊:具有润燥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痰咳症状。
2. 藤黄清凉喉片:含有藤黄、黄芩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润喉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症状。
3. 金黄葛根颗粒: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药子,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不适。
4. 金匮止咳颗粒:主要成分为桑白皮、蜜炙川贝等,可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症状。
5. 萧红丸:主要成分为苦杏仁、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痰咳症状。
6. 五子衍宗丸:主要成分为党参、麦冬等,具有益气滋阴、润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症状。
7. 莲子清痰颗粒:主要成分为莲子、麦冬等,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痰咳症状。
8. 通鼻透痰丸:含有通草、桂枝等成分,具有解表散寒、祛痰通窍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鼻塞、痰多等症状。
9. 蜜炙牛黄丸:主要成分为牛黄、雄黄等,可清热解毒、润燥化痰,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干咳嗽等症状。
10. 气愈丸:含有川贝母、防风等成分,具有清热止咳、平喘敛肺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症状。
11. 補骨脂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補骨脂、珍珠粉等,具有清热化痰、滋阴润喉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痛、痰多等症状。
12. 杏膏丸:主要成分为杏仁、白芥子等,可润燥化痰、平喘止咳,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痰咳症状。
13. 半夏泻心丸:主要成分为半夏、泽泻等,具有清热除烦、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症状。
14. 茯苓合脉丸:含有茯苓、姜半夏等成分,可利水渗湿、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15. 麻杏止咳颗粒:主要成分为麻杏仁、杏仁石膏等,具有平喘止咳、清热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症状。
治肺炎的中成药一览表

治疗肺炎的中成药一览表肺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的肺炎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有效治疗肺炎,现代医学结合传统中医药的理念,研发了许多中成药用于治疗该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成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治疗肺炎的选择。
何首乌片【成分】首乌藤。
【功效】温肺化痰,润燥止咳。
适用于因肺热或肺阴不足导致的咳嗽痰多、咳嗽声嘶、咳痰难出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杏仁清肺丸【成分】苦杏仁、薏苡仁、半夏、杏仁汁。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适用于因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咳嗽咳痰声重、胸闷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慢性咳嗽患者慎用。
光明首乌膏【成分】首乌制品。
【功效】益气养阴,清痰润肺。
适用于因阴虚燥咳引起的咳嗽痰少、咳嗽干燥、咽干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外用。
取适量膏体涂敷于胸前或涂抹于舌面,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体质虚弱者慎用。
川贝枇杷膏【成分】冰糖、淡豆豉、枇杷叶等。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适用于因肺热痰热引起的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麦冬【成分】麦冬。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适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咳嗽痰少、口干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体质虚弱者慎用。
参苏咳喘丸【成分】人参、苏叶、薄荷、冰片等。
【功效】开窍散寒,止咳平喘。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盗汗、气促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前胡通窍丸【成分】麦冬、光杏仁、百部、防风等。
【功效】清热化痰,宣通窍。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痰多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眉鳞透疮丸【成分】眉鳞、大黄、黄连等。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散结。
适用于痈疮引发的咳嗽、胸痛、痰黄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许多大人和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燕鸥不是甚至是感冒咳嗽的症状了。
那么究竟止咳中成药哪个好,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1、橘红痰咳液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化橘红、苦杏仁、甘草、百部、白前、半夏、茯苓、五味子等。
功效: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对于痰多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风寒感冒引起,还是咽喉炎或者支气管炎引起的,都可以选择橘红痰咳液来达到一个化痰、镇咳的效果。
尤其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重、痰多而且粘稠,服用橘红痰咳液是最好不过的。
可能会有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轻微的恶心、便秘情况,是正常的。
2、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一般情况下的表现是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的适合痰多、不易咳出,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来进行化痰止咳。
由于成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甚至是孕妇咳嗽严重的时候也是可以少量服用的。
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甚至远销美国,并且大受欢迎。
3、肺力咳合剂成分:白花蛇舌草、前胡、梧桐根、黄芩、红管药、红花龙胆、百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以及支气管哮喘和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所以不适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肺力咳合剂算是比较常用的止咳用药,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一般成人用量是一次20毫升,每天三次;七岁以内的儿童是一次10毫升,而7-14岁之间的则是一次15毫升。
服用前记得摇匀。
4、复方鲜竹沥液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热咳,不适宜风寒咳嗽。
一般咳嗽如果痰液多,而且发黄还很粘稠的时候,就非常适合服用复方鲜竹沥液来进行治疗。
成分都是纯天然,所以不存在什么副作用,味道也比较清爽,一般一次喝20毫升,一天三次就足够了,但仍不建议长期服用。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散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润
肺
止
咳
剂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纳
气
平
喘
剂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发
表
化
饮
平
喘
剂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在古代的时候药物并没有西药,只有中药,可以说,中药是从古流传至今的。
在现代,很多人咳嗽的时候喉咙里面都有痰,也有人吃了干燥上火的食物后,喉咙有痰,让人非常不舒服,而现在很多医生都会给人开西药,却往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中药却更有效。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2)瓜蒌—甘、微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
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以上就是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内容介绍。
其实痰很多时候是由咳嗽引起的,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人们吃了太多干燥的食物,引起人们喉咙不舒服,从而感觉喉咙里面有痰,其实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吃药化痰,还可以通过吃水果,多吃哈密瓜和无花果,也可以化痰的。
常见中成药介绍范文

常见中成药介绍范文中成药是指通过中草药的提取和制备技术获得的一种药物形式,常见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
相比于中草药煎剂,中成药具有剂型规范、用量方便、易于保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成药。
一、黄连素片黄连素片是以黄连为主要药物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由湿热毒引起的病症,如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
黄连素片可通过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方式来发挥药效。
二、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是一种集中草药提取物制成的中成药,主要包含牛黄的有效成分。
具有解毒清热、消炎止痛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急性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等疾病。
牛黄解毒片可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等方式来具有疗效。
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多种中草药提取物制成。
具有清热解毒、平喘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咽炎等症状。
感冒清热颗粒中的草药成分可以发挥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从而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
四、妇炎洁口服液妇炎洁口服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妇科感染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有黄柏、苦参、诃子等。
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作用,广泛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等妇科感染病症的治疗。
妇炎洁口服液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五、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以参、苓、白术为主要药物的中成药,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中的草药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以上介绍的中成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成药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病症可以选择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与疗效。
中成药功效分类

中成药功效分类
中成药,即由中成药厂家使用传统中药材组方制成的药物。
根据其功效,中成药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一、清热解毒类:此类中成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发热、中暑、口腔溃疡、喉咙炎等症状。
代表药品有葛根清肺汤、银翘解毒片等。
二、润肺止咳类:此类中成药以润肺止咳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
代表药品有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等。
三、补益养生类:此类中成药以补益养生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代表药品有六味地黄丸、人参片等。
四、活血化瘀类:此类中成药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代表药品有川芎嗪片、逍遥丸等。
五、调理气血类:此类中成药以调理气血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
代表药品有补血口服液、养血生发胶囊等。
以上是中成药功效分类的简要介绍,但具体选用应根据个人症状和医师建议来确定。
使用时要注意药品的剂量和用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种清热化痰的中成药推荐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身边有人咳嗽,而且经常会咳出一些黄痰、浓痰,这种表现在中医里是认为是痰热症。
对于治疗痰热,今天就介绍几种清热化痰的中成药给大家。
清热化痰的中成药
1、橘红丸
成分:主要成分有化橘红、浙贝母、苦杏仁、麦冬、桔梗、半夏、瓜蒌皮等十几种药材。
功效:有很好的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口干、痰多且颜色发黄、性质粘稠、咳嗽气喘等系列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如果是气虚阴亏导致的干咳就不适用了。
正常情况下一天服药两次,一次2丸就足够了,如果是服药期间患者出现了发烧、高热情况,达到38.5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了。
2、蛇胆川贝液
成分:主要成分就是蛇胆汁、川贝母、薄荷脑和杏仁、蜂蜜等。
功效:蜂蜜滋阴润燥,薄荷脑清热,蛇胆、贝母止咳化痰,所以蛇胆川贝液有很好的清热化痰功效。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的人群,对于风热导致的痰多、气喘、咳嗽都有很好的疗效,主要针对的症状就是这一类人群的痰多痰脓,一般是一天服药两次,一次10毫升,如果持续服药一周症状还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应该停药后去医院就诊。
3、清肺化痰丸
成分:主要成分有苦杏仁、胆南星、麻黄、川贝母、款冬花、法半夏等十几味药材。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化痰、行气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因为肺热导致的咳嗽、痰多、喘气不畅,如果本身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的情况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其余情况只需要每日服药两次,一次一袋即可,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忌油腻、辛辣。
连续用药三天症状都没什么改善的欧化,应该停药就医。
4、五味沙棘散
成分:栀子、沙棘膏、甘草、白葡萄干、木香。
功效:能够清热祛痰、止咳平喘,当中的沙棘、栀子都是很好的清热化痰的药材。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多咳嗽、胸闷气喘,在确定对本药的成分没有过敏的情况下,一般是一天喝一次左右就足矣,每次3克,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烟酒。
如果服药后发现痰液变多、咳喘加重,要及时就医,持续三天得不到缓解,也要去医院就诊。
5、虫草清肺胶囊
成分:主要成分有蛤蚧、冬虫夏草、百合、沙棘膏、牡蛎、百部、南五味子、枇杷叶、白及、甘草。
功效:清肺化痰、补气平喘。
在成分中有大家十分熟悉的枇杷叶、虫草、蛤蚧等等,这些都是补肺润肺、镇咳化痰的上品。
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本身体质气虚阴亏的人群,对于支气管炎导致的喘咳、胸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气虚阴亏容易肺内痰积、热盛,导致的胸闷、痰多咳嗽、气喘,也都通过服用虫草清肺胶囊来达到清肺化痰的效果。
6、清肺抑火丸
成分:主要成分有桔梗、知母、黄芩、大黄、苦参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清肺止咳,桔梗化痰止咳,当中的大黄、知母、苦参都有清热的作用。
适宜人群:对于肺热导致的咳嗽、浓痰、口干有非常好的疗效,但不适合用于风寒咳嗽。
除了孕妇、儿童、老人体弱要小心服用之外,其余适宜人群一天两次左右,每日6克,要严格按照这个正确的用量服药,也不宜长期服用此药。
7、二母宁嗽丸
成分:茯苓、五味子、知母、炒栀子、炒瓜蒌子、川贝母等多味药材。
功效:清肺、化痰、清热润燥、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燥热、肺内热气裕盛导致的痰多咳嗽、且痰液不易咳出,常常会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痊愈,久咳之后嗓子干哑肿痛。
但是对于风寒感冒就不适用了,像是出现的流鼻涕、咳痰偏白、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就不建议服用。
服药前要注意把表面的蜡皮去掉,一般是每日两次,一次一丸。
结语:上面就介绍了这7种清热化痰的中成药,大家如果平时因为上火、风热导致的肺热情况都可以通过选择上面提到的这些药材来进行服用,能很好的改善痰多咳嗽、清热降噪,避免久咳引起的喉咙嘶哑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