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咳平喘化痰中成药
复方桔梗止咳片的功能主治及用量

复方桔梗止咳片的功能主治及用量一、复方桔梗止咳片的功能复方桔梗止咳片是一种中成药,采用复方制剂,主要由桔梗、连翘、紫苏子等草药组成。
该药物具有多功能,广泛应用于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复方桔梗止咳片的功能特点:1.止咳化痰:复方桔梗止咳片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作用。
桔梗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效果。
连翘具有疏风散寒、化湿和胃止呕的功效。
紫苏子能够健脾和胃、行气和胃、化湿和中。
这些草药的组合使复方桔梗止咳片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的功效。
2.清热解毒:复方桔梗止咳片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的效果,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
桔梗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的功效,可以起到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3.改善症状:复方桔梗止咳片还可以改善咳嗽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咳嗽频繁、咳嗽剧烈等。
该药物能够缓解喉咙干燥、痒痛、咳嗽无力等症状,促使病情的缓解。
二、复方桔梗止咳片的主治复方桔梗止咳片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症状。
其适用症主要包括:1.感冒引起的咳嗽:复方桔梗止咳片对感冒引起的咳嗽有良好的疗效。
感冒导致的喉咙痛、喉炎、咳嗽等症状可以通过服用该药物得到缓解。
2.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症状之一就是咳嗽。
复方桔梗止咳片可以改善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症状,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
3.慢性咳嗽:复方桔梗止咳片也适用于慢性咳嗽的治疗。
慢性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服用该药物可以减少慢性咳嗽的发作次数和咳嗽持续时间。
三、复方桔梗止咳片的用量根据复方桔梗止咳片的说明书,以下是成人和儿童的用量:1.成人用量:每次口服2片,每天3次。
建议在饭后服用,可增加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2.儿童用量:年龄在12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按照成人用量服用。
年龄在6岁到12岁的儿童,每次口服1片,每天3次。
年龄在6岁以下的儿童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用量。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的辨证使用

•
止嗽定喘丸
• 成份: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 • 适应症:清肺热,平喘咳。用于发 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 次。 •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 禁忌: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虚喘者忌用,其表现为咳声低弱, 动则气喘气短,自汗怕风。有支 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结核、肺 心病、高血压的患者,应在医师 指导下服用。服用三天,症状无 改善,应去医院就诊。按照用法 用量服用,... •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 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十味龙胆花颗粒
• • 成份:龙胆花、烈香杜鹃、甘草、矮 紫堇、川贝母、小檗皮、鸡蛋参、 螃蟹甲、藏木香、马尿泡。 适应症: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 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喘鸣、痰黄, 或兼发热、流涕、咽痛、口渴、尿 黄、便干等症;急性气管炎、慢性 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 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毒理研究:本品对小鼠有止咳、祛痰 作用;对豚鼠有平喘作用。对大鼠 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并 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的 辨证使用
昌平区中医医院肺病科 林鸿春
百令胶囊
• • 成份:发酵冬虫夏草菌粉(Cs-CQ80) 适应症: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 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 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 能不全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6粒,一日3 次。慢性肾功能不全:一次4粒, 一日3次;疗程8周。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咽部不适。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三拗片
• 成份:三拗成方 麻黄、苦杏仁、甘草、生 姜 • 适应症:宣肺解表。用于风 寒袭肺证,证见咳嗽声重, 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急 性支气管炎病情轻者见上 述症候者。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 一日3次,7天一疗程。 •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 禁忌: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运动员慎用。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许多大人和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燕鸥不是甚至是感冒咳嗽的症状了。
那么究竟止咳中成药哪个好,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1、橘红痰咳液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化橘红、苦杏仁、甘草、百部、白前、半夏、茯苓、五味子等。
功效: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对于痰多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风寒感冒引起,还是咽喉炎或者支气管炎引起的,都可以选择橘红痰咳液来达到一个化痰、镇咳的效果。
尤其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重、痰多而且粘稠,服用橘红痰咳液是最好不过的。
可能会有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轻微的恶心、便秘情况,是正常的。
2、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一般情况下的表现是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的适合痰多、不易咳出,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来进行化痰止咳。
由于成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甚至是孕妇咳嗽严重的时候也是可以少量服用的。
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甚至远销美国,并且大受欢迎。
3、肺力咳合剂成分:白花蛇舌草、前胡、梧桐根、黄芩、红管药、红花龙胆、百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以及支气管哮喘和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所以不适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肺力咳合剂算是比较常用的止咳用药,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一般成人用量是一次20毫升,每天三次;七岁以内的儿童是一次10毫升,而7-14岁之间的则是一次15毫升。
服用前记得摇匀。
4、复方鲜竹沥液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热咳,不适宜风寒咳嗽。
一般咳嗽如果痰液多,而且发黄还很粘稠的时候,就非常适合服用复方鲜竹沥液来进行治疗。
成分都是纯天然,所以不存在什么副作用,味道也比较清爽,一般一次喝20毫升,一天三次就足够了,但仍不建议长期服用。
内科常用中成药--祛痰剂、止咳平喘剂

散
寒止Biblioteka 咳剂通宣理肺丸
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9
杏苏止咳颗粒
宣肺散寒,
止咳祛痰
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苦杏仁、陈皮、紫苏叶、桔梗、前胡、甘草。
10
15
强力枇杷露
清热化痰,
敛肺止咳
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6
润
肺
止
咳
剂
养阴清肺膏
养阴润燥,
清肺利咽
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地黄、玄参、麦冬、川贝母、牡丹皮、白芍、薄荷、甘草。
17
二母宁嗽丸
25
纳
气
平
喘
剂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
温肾纳气
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炒紫苏子、厚朴、前胡、甘草、姜半夏、陈皮、沉香、当归。
26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
涩精止遗
肾不纳气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黄、山药、泽泻。
27
固本咳喘片
19
发
表
化
饮
平
喘
剂
小青龙合剂
解表化饮,
止咳平喘
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在古代的时候药物并没有西药,只有中药,可以说,中药是从古流传至今的。
在现代,很多人咳嗽的时候喉咙里面都有痰,也有人吃了干燥上火的食物后,喉咙有痰,让人非常不舒服,而现在很多医生都会给人开西药,却往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中药却更有效。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2)瓜蒌—甘、微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
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以上就是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内容介绍。
其实痰很多时候是由咳嗽引起的,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人们吃了太多干燥的食物,引起人们喉咙不舒服,从而感觉喉咙里面有痰,其实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吃药化痰,还可以通过吃水果,多吃哈密瓜和无花果,也可以化痰的。
常用中成药

12.小儿牛黄清肺片 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效。每片重0.25克。口服,1岁以内每次2丸,1~3岁每次2~4片,每天2次,或遵医嘱。
13.儿童清肺丸 具有清肺,化痰,止嗽之功效。每丸重3克。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3岁以下每次半丸。
5.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 具有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每袋装10克;口服液10毫升。冲剂用开水冲服,2岁以内每次1克,3~4岁每次1.5克,5~7岁每次2克,每天3或4次。口服液,口服,2岁以内每次5毫升,3~4岁每次7.5毫升,5~7岁每次10毫升,每天3或4次。
11.小儿清肺止咳片 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之功效。本品为片剂。口服,周岁以内1次1~2片,1~3岁每次2~3片,3岁以上1次3~5片,每天2次。
12.解表清肺丸 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本品蜜丸,每丸重3克。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周岁以内小儿减半。
13.小儿久嗽丸 具有疏风解表,止嗽化痰之功
5.小儿金丹片 具有祛风化痰,清热解毒功效。每片重0.3克。周岁小儿1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每天3次。
6.解表清金散 具有清热解表,镇咳祛痰功效。每袋2克。1周岁每次服1克;2~3周岁每次服2克;周岁以下酌减,每天2次。
7.小儿百寿丸 具有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功效。每丸重3克。每次1丸,每天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6.小儿麻甘冲剂 具有平喘止咳,利咽祛痰之功效。小儿麻甘冲剂每袋装10克。1岁以下小儿每次0.8克,1~3岁每次1.6克,4岁以上每次2.5克,每天4次。
咳喘感冒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咳喘感冒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咳喘感冒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喘息和感冒等症状。
下面将分两篇文章详细介绍咳喘感冒片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第一篇文章:咳喘感冒片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调理气息、祛痰止咳、化痰平喘的功能主治。
它适用于那些咳嗽、喘息和感冒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主要成分包括半夏、贝母、杏仁、苏子、陈皮等中草药,这些药材具有清热、化痰、平喘的药性。
咳喘感冒片的主要功能在于调理气息。
在中医理论中,咳嗽和喘息都与气息的运行不畅有关。
咳嗽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肺部气息受阻而引起的,而喘息则是由于肺部有痰湿阻滞引起的。
咳喘感冒片中的药材能够舒通气息通道,调理气息的运行,从而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
此外,咳喘感冒片中的药材还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痰湿是导致咳嗽和喘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咳喘感冒片中的药材含有一些化痰的成分,能够稀化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咳嗽和喘息的症状。
另外,咳喘感冒片中的药材还有化痰平喘的作用。
当痰液积聚在肺部时,容易导致喘息等症状。
咳喘感冒片中的药材能够帮助化解痰液,减轻痰湿引起的喘息。
在使用咳喘感冒片时,一般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2片,每天3次;儿童可以酌情减量。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减量使用;如果症状较重,可以加大剂量,但不得超过药品说明书上的最大剂量。
总之,咳喘感冒片具有调理气息、祛痰止咳、化痰平喘的功能主治。
它能够缓解咳嗽、喘息和感冒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使用时,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第二篇文章:咳喘感冒片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喘息和感冒等症状。
它具有调理气息、祛痰止咳、化痰平喘的功能,其中的药材成分有着相应的用量规定。
对于咳嗽症状,每次服用咳喘感冒片2片,每天3次。
成人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适量增减用量,但不得超过药品说明书上的最大剂量。
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用量,一般来说可以参考成人剂量的50%至70%。
居家常备中成药15宣肺止嗽合剂

居家常备中成药15宣肺止嗽合剂居家中药具备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宣肺止嗽合剂。
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有效缓解咳嗽和排痰。
宣肺止嗽合剂由多种草药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下面介绍15种常备的宣肺止嗽中药,以及其正确使用方法。
一、淡竹叶淡竹叶是一种清热利湿、开窍醒脑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将淡竹叶适量放入热水中泡茶,每日饮用,对缓解咳嗽有明显效果。
二、百草枯百草枯是一种润肺止咳的有效中药,对于各类咳嗽病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将百草枯与蜂蜜混合搅拌成糊状,每日服用3次,每次一勺,连续服用数天即可见效。
三、苏合香丸苏合香丸是一种古老的中药配方,功效强大,可用于治疗各种咳嗽症状。
将苏合香丸放入开水中冲泡,每日饮用,能够有效缓解咳嗽。
四、枇杷叶枇杷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将枇杷叶用开水冲泡,每日饮用,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五、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清热利尿的中药,可用于治疗湿热型咳嗽。
将薏苡仁研磨成粉末,每日服用,能够缓解咳嗽症状。
六、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将川贝母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搅拌饮用,能够有效缓解咳嗽。
七、百部百部是一种清热化痰、祛湿止咳的中草药,常用于治疗湿热型咳嗽。
将百部研磨成粉末,每日用温水冲服2次,每次一小勺,连续服用数天即可见效。
八、梨膏糖梨膏糖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由梨汁和白糖制成。
将梨膏糖用温水冲服,每日数次,能够缓解咳嗽症状。
九、辛夷杏辛夷杏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化痰、祛湿止咳的功效。
将辛夷杏研磨成粉末,每日用温水冲服2次,每次一小勺,连续服用数天可见效。
十、款冬花款冬花是一种常见的清热化痰中药,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将款冬花用温水冲泡,每日饮用,可缓解咳嗽。
十一、枇杷膏枇杷膏是一种经典的中成药,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将适量枇杷膏含入口中,缓解咳嗽症状。
十二、葵花蜜葵花蜜是一种润肺止咳的天然草药,用于治疗干咳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固金丸
名称百合固金丸
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
用于肺肾阴虚之燥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或自汗盗汗,或潮热、手足烦热、便秘尿赤等症。
现代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小蜜丸剂:120g/瓶。
大蜜丸9g/丸,内服,9g/次,2—3次/日。
注意忌油腻、腥冷、辛辣、烟、酒。
备注暂无
桔贝半夏曲
名称桔贝半夏曲
组成橘红、川贝母、半夏、桔梗、远志、紫苏子、紫苑、冬花、枇杷叶、麻黄、肉挂、天花粉、苦杏仁霜、木香、甘草。
功用化痰止咳,宽中下气。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气急等症。
剂量曲剂:12g/块,内服,3—6g/次,2次/日。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小青龙合剂(冲剂、糖浆、口服液)
名称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糖浆)
组成麻黄、挂枝、白芍、半夏(制)、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细辛,功用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等
剂量暂无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蛇胆陈皮末
名称蛇胆陈皮末
组成暂无
功用清化热痰,熄风解痉。
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及小儿痰热惊风、惊搐、神昏等症。
现代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剂量]散剂:o.3g/瓶,内服,0.3—0·6g/次,2—3次/日。
注意孕妇禁用。
备注暂无
固本喘咳片
名称固本咳喘片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麦冬、甘草。
功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
用于慢性交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剂量片剂:100片/瓶,内服,4—5片/次,3次/日、3个月为1个疗程,常年服用疗效更佳。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鸡苏丸
名称鸡苏丸
组成麻黄、苦杏仁,紫苏叶、紫苏子(炒)、黄芩、石膏、远志(制)、白芍、天门冬、紫苑、五味子、知母、法半夏、麦门冬、款冬花、桑白皮、草房子、瓜萎仁、桔梗、北沙参、前胡、桔红、马兜铃、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清肺平喘,润燥止咳,化痰除痞。
用于阴虚肺热咳嗽、气喘痰粘、胸膈满闷,亦可用于兼有外感风寒者。
现代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咽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水丸剂:12g/袋,约l00粒,内服,6g/次,2—3次/日。
注意停饮凡痰湿堕盛、寒痰犯肺所致的气喘咳嗽均应忌用。
备注暂无
秋梨膏
名称秋梨膏
组成秋梨、生地黄、白茅根、麦冬、浙贝母、青萝卜、鲜藕。
功用[功用]润肺止咳,生津利咽。
用于阴虚肺热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膈满闷、口燥咽干、烦躁声哑。
对肺热久嗽伤阴者尤佳。
剂量煎膏剂:60g,190g/瓶,15g/次,2次/日,温开水冲服。
注意忌食辛辣。
备注暂无
养阴清肺丸
名称养阴清肺丸(膏)
组成地黄、玄参、麦冬、浙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用养阴清肺,止咳化痰。
用于肺肾阴虚、燥热内生所致之咳嗽、口渴咽干、失音声哑、痰中带血、咽喉肿痛,或腰膝酸软、心烦少寐、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等症。
现代多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上述见症者。
剂量内服。
蜜丸剂:9g/丸;①膏剂:30一60g/瓶。
15g /次,2—3次/日。
注意食辛辣、油腻之物。
咳嗽痰多,或舌苔厚腻者慎用。
备注暂无
急支糖浆
名称急支糖浆
组成金芥麦、枳壳、鱼腥草、紫菀、麻黄、甘草、四季青、前胡等。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宣肺解表。
用于风热犯肺、痰热阻肺、肺热望盛等症。
现代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
剂量糖浆剂:100m1/瓶,内服,20—30m1/次,3—4次/日。
小儿酌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咳嗽属寒者忌服,
备注暂无
橘红痰咳冲剂(口服液、煎膏)名称橘红痰咳冲剂(口服液、煎膏剂)
组成橘红、茯苓、苦杏仁、五味子、半夏(制)、甘草、白前、百部、蔗糖等,
功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
用于痰湿引起的咳喘、痰饮等,症见咳嗽白痰、息不得卧、喉中痰鸣、苔白脉滑之象。
现代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矽肺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内服、冲剂:10g/袋,1袋/次,2次/日,温开水冲服;
②口服液:10ml/支、10—30m1/次,2次/日;③煎膏剂:100g /瓶,10—20g/次。
3次/日。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