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的中成药

合集下载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关于《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嗓子有痰,针对烟民而言并不会觉得到生疏,由于抽烟越多,这类状况出現的概率便会越高。

当然,也是有可能是别的的病症造成的。

喉咙有痰得话,就需要将痰立即咳出,假如不可以保证这一点,就应当运用药品来协助自身,不然痰愈来愈多,便会影响到吸呼。

那麼,健脾胃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都有哪些?1、川贝枇杷露成份: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薏苡仁、化橘红、橘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杏仁、姜片、甘草、甜杏仁水、薄荷脑。

作用与主冶:清肺润肺、止咳平喘、护喉利咽。

适用伤风咳嗽、痰稠、咳嗽痰多喘气、咽喉干痒。

2、治咳枇杷露成份:枇杷叶、百部、前胡、橘梗、桑白皮。

功效与作用:清肺润肺、止咳化痰、化痰。

用以风寒风热侵肺造成的口干舌燥作渴,咳逆咳嗽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3、祛痰灵原浆、油类(成份:鲜竹沥、鱼腥草根。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止咳化痰。

用以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成份:化橘红、百部(蜜炙)、薏苡仁、半夏(制)、白前、甘草、杏仁、五味子。

功效与作用:行气化痰,止咳润肺。

用以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造成的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桔红的中药方剂也有:橘红丸(片、颗粒物、胶襄)、止咳化痰橘红口服液(丸)等。

5、枇杷叶膏成份:枇杷叶。

功效与作用:润肺润肺,化痰止咳。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中枇杷叶的成药也有:枇杷止咳胶襄、川贝枇杷糖浆等。

6、止咳化痰丸成份:乌药、甘草、半夏、茯苓、细辛、五味花、郁金、炮姜、橘梗、射干、葶苈子、猪牙皂、百部、大枣。

功效与作用:化痰止咳,止喘。

用以哮喘,痰盛,气短喉鸣等。

7、止咳化痰胶襄成份:紫花杜鹃、党参、甘遂(醋制)、水半夏、芫花(醋制)、食用碱。

功效与作用:健脾胃化湿,止咳化痰。

关键用以漫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拼肺气肿、肺心病所造成的咳嗽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7款用于止咳化痰的中成药许多大人和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燕鸥不是甚至是感冒咳嗽的症状了。

那么究竟止咳中成药哪个好,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治咳嗽最好的中成药1、橘红痰咳液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化橘红、苦杏仁、甘草、百部、白前、半夏、茯苓、五味子等。

功效: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对于痰多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风寒感冒引起,还是咽喉炎或者支气管炎引起的,都可以选择橘红痰咳液来达到一个化痰、镇咳的效果。

尤其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重、痰多而且粘稠,服用橘红痰咳液是最好不过的。

可能会有极少数人服药后出现轻微的恶心、便秘情况,是正常的。

2、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枇杷叶、川贝母、款冬花、北沙参、桔梗、五味子、杏仁水、水半夏、薄荷脑等。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平喘。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一般情况下的表现是咽喉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的适合痰多、不易咳出,这种时候就比较适合用蜜炼川贝枇杷膏来进行化痰止咳。

由于成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甚至是孕妇咳嗽严重的时候也是可以少量服用的。

而且蜜炼川贝枇杷膏甚至远销美国,并且大受欢迎。

3、肺力咳合剂成分:白花蛇舌草、前胡、梧桐根、黄芩、红管药、红花龙胆、百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引起的痰多咳嗽以及支气管哮喘和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所以不适宜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肺力咳合剂算是比较常用的止咳用药,而且大人小孩都能用,一般成人用量是一次20毫升,每天三次;七岁以内的儿童是一次10毫升,而7-14岁之间的则是一次15毫升。

服用前记得摇匀。

4、复方鲜竹沥液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化痰、止咳。

适宜人群:适用于热咳,不适宜风寒咳嗽。

一般咳嗽如果痰液多,而且发黄还很粘稠的时候,就非常适合服用复方鲜竹沥液来进行治疗。

成分都是纯天然,所以不存在什么副作用,味道也比较清爽,一般一次喝20毫升,一天三次就足够了,但仍不建议长期服用。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相信大家对于止嗽化痰丸这种药丸肯定是不会太过于陌生
的吧。

止嗽化痰丸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中成药,止嗽化痰丸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所以大家不妨学习一些关于止嗽化痰丸的知识。

我们不但要了解一下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而且也应该知道一
下止嗽化痰丸的用法和用量,一起看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吧。

止嗽化痰丸,中成药名。

为祛痰剂,具有清肺化痰,止嗽定喘之功效。

用于热阻肺,久嗽,咯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主要功效: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适用病症:热阻肺,久嗽,咯血,痰喘气逆,喘息不眠。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5丸,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

药性分析:
方中葶苈子、马兜铃泻肺平喘;石膏、知母、桑叶清肺润燥;五味子、罂粟壳敛肺平喘;紫苏叶、苦杏仁、瓜蒌仁、陈皮、枳壳、木香、半夏理气化痰;川贝母、前胡、桔梗、款冬花、百部
止咳;天冬、麦冬、玄参养阴生津;大黄、密蒙花清热泻火,化痰止血;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共用,以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成药,那就是止嗽化痰丸了,我们知道止嗽化痰丸在临床上面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我们可以采用止嗽化痰丸来起到清肺化痰等效用,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止嗽化痰丸的主要功效。

燥湿化痰的中成药

燥湿化痰的中成药

燥湿化痰的中成药关于《燥湿化痰的中成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内湿气对一个人的身体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尽管绝大多数人到生活起居上都忽略了自身人体里体内湿气存有的这类情况。

而当身体里的体内湿气堆积到一个情况严重的情况的情况下,此刻造成的身体病症反映也会许多。

比如有的人咽喉里常常会造成痰液,便是由湿寒堆积过多造成的。

因此有什么能够化湿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呢?化湿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有什么1、牡荆油胶丸:取果胶100g、凡士林30g、水130g,按基本配得粘度为2.8~3.2度的黏剂,另取牡荆油与食用油按药方使用量配出液压油,按滴制作方法制取,干躁即得。

2、治湿平胃丸:赤芍(炒)400g、姜厚朴(制)200g、茯苓200g、甘草(炙)150g。

以上四味,破碎成细粉,筛粉,搅拌,另取红枣100g、姜片50g煎汁泛丸,干躁,即得。

3、二陈丸:茯苓250g、半夏(制)250g、薏苡仁150g、甘草75g。

以上四味,破碎成细粉,筛粉,搅拌。

另取姜片50g,捣烂,放水适当,榨取取汁,与所述粉末状泛丸,干躁,即得。

4、甜杏仁止咳糖浆:甜杏仁水40Ml、百部流浸膏20Ml、远志流浸膏22.5ml、茯苓流浸膏15ml、橘梗流浸膏20Ml、甘草流浸膏15ml。

以上六味,另取绵白糖244g,放水加温使融化,放冷,添加苯甲酸钠适当,先后添加远志流浸膏、橘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百部流浸膏、茯苓流浸膏、甜杏仁水,搅拌,放水至1000Ml,加轻钙粉适当,搅拌,静放使沉定,滤取上清液,罐装,即得。

化湿化痰的食物有什么化湿止咳化痰主要是偏重于在去湿气上,因此能够多吃一些具备去湿气功效的食材,再配搭以能够化痰的食物,可以具有很好的化湿止咳化痰的实际效果的。

化湿化痰的食物有什么化湿化痰吃什么蔬菜水果一般的水果和蔬菜针对化湿止咳化痰全是有一些益处的,大伙儿要是留意不必吃辛辣食物刺激性、寒性性较为重的蔬菜水果就可以了。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

化痰中成药物分类在古代的时候药物并没有西药,只有中药,可以说,中药是从古流传至今的。

在现代,很多人咳嗽的时候喉咙里面都有痰,也有人吃了干燥上火的食物后,喉咙有痰,让人非常不舒服,而现在很多医生都会给人开西药,却往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而中药却更有效。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2)瓜蒌—甘、微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

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以上就是化痰中成药物的分类内容介绍。

其实痰很多时候是由咳嗽引起的,也有的时候是因为人们吃了太多干燥的食物,引起人们喉咙不舒服,从而感觉喉咙里面有痰,其实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吃药化痰,还可以通过吃水果,多吃哈密瓜和无花果,也可以化痰的。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11.贝羚胶囊 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每粒0.3克。口服,1次0.6克,每天3次;小儿每次0.15~0.6克,周岁以内酌减,每天2次。大便溏薄者不宜服用。
12.小儿牛黄清肺片 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效。每片重0.25克。口服,1岁以内每次2丸,1~3岁每次2~4片,每天2次,或遵医嘱。
13.儿童清肺丸 具有清肺,化痰,止嗽之功效。每丸重3克。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3岁以下每次半丸。
5.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 具有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每袋装10克;口服液10毫升。冲剂用开水冲服,2岁以内每次1克,3~4岁每次1.5克,5~7岁每次2克,每天3或4次。口服液,口服,2岁以内每次5毫升,3~4岁每次7.5毫升,5~7岁每次10毫升,每天3或4次。
11.小儿清肺止咳片 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之功效。本品为片剂。口服,周岁以内1次1~2片,1~3岁每次2~3片,3岁以上1次3~5片,每天2次。
12.解表清肺丸 具有解表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本品蜜丸,每丸重3克。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周岁以内小儿减半。
13.小儿久嗽丸 具有疏风解表,止嗽化痰之功
5.小儿金丹片 具有祛风化痰,清热解毒功效。每片重0.3克。周岁小儿1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每天3次。
6.解表清金散 具有清热解表,镇咳祛痰功效。每袋2克。1周岁每次服1克;2~3周岁每次服2克;周岁以下酌减,每天2次。
7.小儿百寿丸 具有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功效。每丸重3克。每次1丸,每天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6.小儿麻甘冲剂 具有平喘止咳,利咽祛痰之功效。小儿麻甘冲剂每袋装10克。1岁以下小儿每次0.8克,1~3岁每次1.6克,4岁以上每次2.5克,每天4次。

中成药配方详解:橘红化痰丸

中成药配方详解:橘红化痰丸

药典中药材:化橘红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 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 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 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 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 皮,压制成形,干燥。
药典中药材:化橘红
性状:
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 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 28cm,厚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 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 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 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 微辛。柚: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性味: 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功效: 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 肛,脘腹疼痛。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用法: 3~6g。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存储: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注意: 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 运动员慎用。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性状: 小点。体轻,质脆。气微清香,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罂粟壳
炮制:
罂粟壳:除去杂质,捣碎或洗净,润透, 切丝,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丝或块。外 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偶 见残留柱头。内表面淡黄色,有的具棕黄 色的假隔膜。气微清香,味微苦。蜜罂粟 壳:取净罂粟壳丝,照蜜炙法(通则0213) 炒至放凉后不粘手。本品形如罂粟壳丝, 表面微黄色,略有黏性,味甜,微苦。
药典中药材:白矾详解>>>
白矾
药典中药材:白矾
来源: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 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i(SO4)2~ 12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痰的中成药: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常见化痰的食物: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

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作用,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

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

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

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

“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

”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20、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清热,止咳,消痰。

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

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银贝雪梨汤:主料:白木耳20克,川贝母5克,梨200克辅料:川贝母5克调料:冰糖30克1. 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质,洗净,撕成小片。

2. 将雪梨洗净削去皮,除去核与籽,切成小丁块。

3. 川贝母洗净,泡好。

4. 将处理好的银耳、雪梨、川贝母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糖和水1杯,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即成。

健康提示:1. 银耳功能滋阴补肺,润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川贝母功能补肺清肺,化痰止咳。

2. 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补肺,止咳化痰之功;3. 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肺虚,肺气肿,肺功能不佳所致胸闷气短,干咳无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食物相克:川贝母:川贝母反乌头、矾石、莽草,恶桃花。

干贝萝卜球汤功效:咳喘食谱利尿食谱理气调理食谱滋阴食谱祛痰食谱主料:白萝卜500克辅料:干贝25克调料:料酒10克,大葱5克,姜5克,盐3克,味精2克1. 干贝洗净,蒸好,备用;2. 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3. 将白萝卜冲洗净,刮去皮,用小刀削成12个均匀的小球;4. 将萝卜球入开水锅中略烫一下,捞在凉水中冲凉;5. 取小碗一个,把蒸好的干贝码在碗底,萝卜球在上面,加料酒、精盐、味精、鸡清汤和蒸干贝的原汤,上放葱段、姜片,上笼蒸半小时;6. 将蒸烂的萝卜球、干贝取出,拣去葱、姜,滗汤于锅内;7. 将干贝萝卜球翻扣在大汤盆内;8. 原汤锅上火,倒入鸡清汤煮;9. 待煮沸,撇净浮沫,加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徐徐地倒在大汤盆内即成。

健康提示:1. 干贝萝卜球汤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烦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二便的萝卜为主料,配以养阴滋补的美味海鲜之品干贝而成。

2. 无论是从营养和保健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医食疗的食性理论分析,萝卜可作为蔬菜中对人体十分有益之品。

3. 二物配合,共具养阴滋补、化痰止咳、顺气消食之效。

小帖士-食物相克:白萝卜:白萝卜忌人参、西洋参同食。

北杏炖雪梨:主料:苦杏仁20克,梨500克辅料:白砂糖50克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炖1小时。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健康提示:效用: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

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及肠燥便秘等症。

按语:北杏含多种皂甙和微量氰酸,有镇静呼吸中枢、止咳平喘的作用。

与雪梨同炖能除其寒性,增润肺平喘之功效,且能生津化痰。

清热祛燥,为四季镇咳之佳品。

肺调养药膳小帖士-食物相克:苦杏仁:本品与黄芩、黄芪、葛根相克;川贝冰糖炖梨简单安全,润燥化痰效果佳,而且不热不寒,副作用少,可常食用,一般以五天为一疗程,方法详述如下:川贝冰糖炖梨,选黄皮较粗之梨子,洗净后,不用削皮,中间梗挖空,塞入冰糖约10至30克,放入碗内,隔水蒸煮 30至60分钟后,梨子会自然出水,用金属汤匙,挖果肉,连同汤汁一起吃下。

痰黏严重者可加用2至6克之“川贝母粉”,先用100至200c.c沸腾之水,煮约5至10分钟后,再与上述冰糖水梨共同蒸煮后,连同汤汁一起吃下。

以上为成人50公斤之剂量,小孩则依体重,按比例服用,例如小孩体重25公斤,25/50=1/2份), (小儿可弄成梨泥喂食,婴儿可用汤汁喂服即可。

注:为节省时间,依个人需求,可一次炖煮2至3份,要吃时再隔水蒸煮温热吃即可,(不建议用微波炉加热),若食物有化痰作用,但属性温者,就疏导疗法而言,还是不宜服用;除非病人的痰已化很久,而成水水的泡沫状时,才能用这类食物,稍微收敛减少一些痰,但如杏仁或白果等都有微毒,则不宜久服,化痰食物:属性,功用1.水梨:性寒,润肺、消痰、止咳、降火、2.白萝卜:性寒,顺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3.百合:性微寒,润肺、止咳、4.荸荠:性寒滑,清热、化痰、益气、开胃、消食、5.白木耳:性平,化痰、止咳、6.杏仁:性温,润肺、止咳、化痰、(杏仁有微毒,不宜久服)7.白果(银杏):性温,温肺、益气、镇咳、袪痰、(白果有一定毒性,要小心,儿童不宜吃)8.橘皮(陈皮):性温,理气、燥湿、化痰、止咳、健胃、9.海哲皮(去盐):性温,软坚、化痰、10.麦芽糖:性甘温,润肺、止咳、选用鲜竹沥、止咳糖浆、氯化氨合剂等常见化痰药,其中的鲜竹沥每次一定要服用10~15毫升,每日3次。

《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告诉我们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藏有关。

若三藏功能失调,水液积聚成痰,由痰作崇,即生百病。

可从痰论治,收标治本。

化痰的方法:1、温化寒痰:如半夏、白芥子、陈皮、干姜、苦杏仁等2、清化痰热:如川贝、栝楼、冬瓜仁、竹茹、枇杷叶等3、润燥化痰:如川贝、桔梗、麦冬、橘红、干地黄等4、治风化痰:如天麻、白附子、胆南星、法半夏等5、开窍除痰:如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白矾、竹沥等6、化痰消坚:用于瘰疬、甲状腺肿块、肿瘤等。

药物有夏枯草、浙贝、昆布、海藻、山慈姑、天南星等。

此法治疗时若选用1、2味虫类药,如炮山甲、地鳖虫、全蝎、蜈蚣等,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赤小豆根据历代医家地经验,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地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地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故无论急慢性皮肤湿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圆满。

若将赤小豆研为极细粉末,撒患处或用鸡蛋清调跟涂患处,亦颇适宜圆满。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地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圆满。

《本草新编》云: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阴阳不伤,湿病易去圆满。

……用薏仁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圆满。

薏苡仁甘淡利湿而健脾,利湿而不伤正,补脾而兼能利湿,药食兼用,最为有益圆满。

白扁豆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圆满。

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圆满。

《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跟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圆满。

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愈湿疹顽症圆满。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地作用圆满。

古代医家认为它行的意思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痈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圆满。

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跟清热作用圆满。

丝瓜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行的意思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地效果圆满。

《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圆满。

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地目地圆满。

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地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圆满。

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饮,同样行的意思可以收到清利湿热地效果圆满。

山药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圆满。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圆满。

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圆满。

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圆满。

白茯苓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圆满。

《用药法象》中说茯苓淡能利窍,益脾逐水,除湿之圣药圆满。

《药品化义》中说它: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圆满。

这些都与下肢皮肤湿疹一样,同为湿热为患,故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圆满。

枸杞子性凉,味甘苦圆满。

《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散疮肿圆满。

皮肤湿疹患者就像如感到皮肤瘙痒或发出红疹,小便不利,尿色赤黄,口鼻火热地现象(有时是表面的),可能是血热所致,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圆满。

黄瓜性凉,味甘,可除热、利水、解毒圆满。

《滇南本草》载:解疮癣热毒圆满。

《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圆满。

故湿热为患地皮肤湿疹病人,宜常吃黄瓜,生吃、凉拌、烧食皆可圆满。

金针菜俗称黄花菜圆满。

有清热利湿地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还有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圆满。

《日华子本草》云:金针菜治小便赤涩圆满。

《本草纲目》说它消食,利湿热圆满。

实质皆取金针菜凉降之性,湿去热清,湿疹自愈圆满。

近代有学者认为,常吃金针菜,能增强皮肤韧性跟弹力,保护表皮与真皮组织细胞,加速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抵御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对皮肤地刺激侵蚀,对皮肤起到一点保护作用圆满。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圆满。

唐·孟诜说它消风毒圆满。

《本草再新》记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圆满。

前人还有用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圆满。

这些都说明荸荠有消风、清热、利湿地功效,故皮肤湿疹患者宜食之圆满。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呼吸道感染宜吃梨,枇杷,橙子,杏子,罗汉果等水果,可化痰,止咳.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罗汉果又称“长寿果”,为我国名贵特产,因其具有特殊的清肺止咳,防癌抗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