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计算书
完整版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完整版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完整版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计算书⽬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 1 - GUI⽅式 .................................................................................. - 3 -⼀、打开ANSYS ........................................................................ - 3 -⼆、建⽴模型 .............................................................................. - 3 -1、定义单元类型................................................................... - 3 -2、定义单元实常数............................................................... - 3 -3、定义材料特性................................................................... - 3 -4、定义截⾯........................................................................... - 4 -5、建⽴⼏何模型................................................................... - 4 -6、划分⽹格........................................................................... - 5 -7、建⽴弹簧单元................................................................... - 6 -三、加载求解 .............................................................................. - 7 -1、施加位移约束................................................................... - 7 -2、施加荷载........................................................................... - 8 -(1)计算结构所受荷载................................................... - 8 -(2)施加结构所受荷载................................................. - 10 -(3)施加重⼒场............................................................. - 13 -3、求解.................................................................................. - 14 -四、查看计算结果.................................................................... - 14 -1、添加单元表..................................................................... - 14 -2、查看变形图..................................................................... - 15 -3、查看各内⼒图................................................................. - 16 -4、查看内⼒列表................................................................. - 16 -单元内⼒表..................................................................................... - 18 - APDL⽅式............................................................................ - 41 -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铁道⼯程(隧道组)题⽬明挖地铁车站内⼒结构分析⼀、设计的⽬的熟悉ANSYS软件,练习课堂所学知识,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电算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计算书

XX市城市轨道交通XX线工程XXX站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专业:结构计算书XX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年月XX市城市轨道交通XX线工程XXX站主体结构施工图设计专业:结构计算书XX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年月一.工程概况XXX站位于XX路与XX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北侧,顺XX路呈南北向偏东布置。
XX路规划宽43m,道路现已形成,路面车流量大,交通繁忙。
十字路口东北象限为海雅百货、世博广场;东南象限为夏威夷阁住宅小区;西南象限为中惠华庭住宅小区、中国移动;西北象限为华润万家购物广场和XX老饭店。
车站四周商业建筑多,较繁华,客流量大。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1、《XX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XX线工程详细勘察阶段XXX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铁XX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月2、业主、总体组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3、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 02-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2006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国家及广东省、XX市的其它现行相关规范、规程。
三.计算原则及计算标准1、车站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按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
2、车站主体结构可按底板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时宜考虑所有构件的弯曲、剪切和压缩变形的影响。
某轨道交通某地铁站主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某轨道交通某地铁站主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2章岩土物理力学特性指标 (1)第3章计算依据及原则 (1)3.1 主要设计规范 (1)3.2 计算基本原则 (1)3.3 计算方法 (2)第4章2轴断面结构计算 (3)4.1 抗浮验算 (4)4.2主要计算参数 (4)4.3 荷载标准值计算 (6)4.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7)4.5 内力计算结果 (8)4.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12)第5章3轴断面结构计算 (14)5.1 抗浮验算 (14)5.2主要计算参数 (15)5.3 荷载标准值计算 (15)5.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7)5.5 内力计算结果 (18)5.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21)第6章6轴断面结构计算 (23)6.1 抗浮验算 (24)6.2主要计算参数 (24)6.3 荷载标准值计算 (25)6.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27)6.5 内力计算结果 (27)6.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31)第7章8轴断面结构计算 (33)7.1 抗浮验算 (33)7.2主要计算参数 (34)7.3 荷载标准值计算 (35)7.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36)7.5 内力计算结果 (37)7.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41)第8章11轴断面结构计算 (43)8.1 抗浮验算 (44)8.2主要计算参数 (44)8.3 荷载标准值计算 (45)8.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49)8.5 内力计算结果 (51)8.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57)第9章19轴断面结构计算 (59)9.1 抗浮验算 (60)9.2主要计算参数 (60)9.3 荷载标准值计算 (61)9.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62)9.5 内力计算结果 (63)9.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68)第10章22轴断面结构计算 (70)10.1 抗浮验算 (70)10.2主要计算参数 (71)10.3 荷载标准值计算 (72)10.4 主体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73)10.5 内力计算结果 (74)10.6 主体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78)某轨道交通某地铁站主体结构设计计算书第1章工程概况本站主体双层单柱双跨箱形结构,总长189.6m。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计算书

四、计算模型因车站主体是一个狭长的建筑物,纵向很长,横向相对尺寸较小。
主体计算取延米结构,作为平面应变问题来近似处理,考虑地层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平面杆系有限元单元法。
计算模型为支承在弹性地基上对称的平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底板下用土弹簧模拟土体抗力,车站结构考虑水平及竖向荷载。
按荷载情况、施工方法,模拟开挖、回筑和使用阶段不同的受力状况,按最不利内力进行计算。
中柱根据等效EA 原则换算墙厚。
本站围护桩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柔性防水层,按重合墙考虑,即围护结构与内衬墙之间只传递径向压力而不传递切向剪力,SAP 计算时,采用二力杆单元来模拟围护桩与内衬墙的这种作用。
车站断面的计算模型如图2-1-1所示。
图2-1-1 车站断面计算模型五、荷载组合与分项系数5.1、荷载分类荷载类荷载名称 荷载取值 永久 荷载结构自重按实际重量 覆土重 土容重按18~20kN/m 3侧水、土压力 施工阶段按主动侧土压力计算,使用阶段按静水浮力 按地质资料提供的稳定水位计算设备重量 设备区荷载按8kPa 计,当设备荷载大于8kPa 可变荷载基本可 变荷载 地面超载20kPa 均匀活载 地面超载引起的侧向土压力 按土压力侧向系数确定 人群荷载 公共区人群荷载按4kPa 计 地铁车辆荷载及其动力作用列车荷载按列车满载条件确定 其他可 温度变化影响5.2、荷载组合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和《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的规定,按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荷载组合,各种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见下表。
荷载组合表六车站结构断面计算6.1 结构主要尺寸车站标准段横断面盾构井段横断面主体外挂段横断面6.2标准段断面计算6.2.1 计算的钻孔资料计算采用钻孔M7Z3-SXSZ-013。
相应土层的地质参数如下:6.2.2 计算过程设计中考虑地震和人防等荷载偶然组合,并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工况验算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结构受力。
某地铁车站内部结构设计计算书

(18x3.3+8x17)x0.65=127 Kpa; 2、活载计算:
地面超载:20 Kpa; 中板活载:4Kpa(设备区 8Kpa) ;
3、水反力计算: 10x17.7=177 Kpa。 4、计算结果包络及配筋:
2
弯矩包络图(KN·M)
剪力包络图(KN)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轴力包络图(KN)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截面配筋及裂缝验算如下表 (中板按照上下中板最不利进配 筋) 。
构件 顶板跨中 顶板中支座 顶板边支座 中板跨中 中板中支座 中板边支座 底板跨中 底板中支座 底板边支座 侧墙跨中 侧墙上支座 侧墙上中支座 侧墙下中支座 侧墙下支座 计算弯矩 M (KN·m/m) 337 340 457 66 123 209 1306 717 1693 653 457 228 788 1683 剪力 Q (KN/m) —— 217 283 —— 66 99 —— 209 793 —— 244 181 757 1110 板厚 h (mm) 600 600 600 400 400 400 1100 1100 1100 800 600 700 800 800 配筋方式 25@150 28@150 28@150+28@300 22@150 22@150 22@150 32@100 28@100 28@100+28@150 32@150 28@150+28@300 28@150 28@150+28@300 28@100+28@150 裂缝宽度 (mm) 0.238 0.178 0.129 0.04 0.08 0.235 0.214 0.08 0.123 0.229 0.129 0.06 0.143 0.123
构件 顶纵梁 下中纵梁 底纵梁 跨中 端部 跨中 端部 跨中 端部 截面 900 800 1000 1800 1000 2200 弯矩 (kN﹒m) 2465 4198 521 1014 2158 5945 支座剪力 (kN) 0 3332 0 768 0 4051 裂缝宽度 (mm) 0.114 0.174 0.16 0.141 0.08 0.161 配筋数量 13φ28 18φ28 9φ25 9φ28 12φ32 20φ32
sap模型--武汉某地铁站主体结构及楼梯计算书_secret

项目名称:主体结构及楼梯计算计算:复核:一.计算原则1.主体结构构件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进行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稳定、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的最不利组合进行结构设计。
2.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定为一级,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取1.1。
3.主体结构,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L0/400~L0/300,悬臂构件的允许挠度值取L0/200~L0/150。
4.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定为三级,即构件允许出现裂缝。
裂缝宽度限值根据构件所在周边环境决定:结构顶、底板及侧墙(及其梁、壁柱等)外侧(迎土侧),裂缝允许宽度不大于0.2mm,其它部位不大于0.3mm。
人防荷载工况裂缝不控制。
二.计算参数及荷载1.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永久荷载):本计算地质资料是根据中冶集团武汉xx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武汉市xx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详层号岩土名称天然重度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基床系数渗透系数凝聚力(建议值)内摩擦角(建议值)泊松比静止侧压力系数垂直水平垂直水平γfak K V K X Kv K H c φv k0 kN/m3kPa MPa/m MPa/m m/d m/d kPa °——1-1 杂填土19.7 10 8 3.2 4.5 8 18 0.62 1-2 素填土19.5 110 15 13 0.15 0.30 14 12 0.60 6-1 粉质粘土19.5 150 24 23 0.0008 0.0008 26 14 0.50 7-2 粉质粘土19.8 360 52 50 0.0007 0.0007 37 17 0.4410-2 含碎石粘土19.9 400 58 57 0.05 0.20 39 18 0.3913-3 粉质粘土19.6 230 44 43 0.05 0.20 30 16 0.4120a-1 强风化砂岩20.4 45090(150)20(26)0.3020a-2 中风化砂岩22.4 1300100(200)24(27)0.1820a-3 微风化砂岩24.3 2100120(700)27(32)0.13层20a-1取0.3/(1-0.3)=0.43,中风化岩层20a-2取0.18/(1-0.18)*0.85=0.19,微风化岩层20a-3取0.13/(1-0.13)*0.65=0.1。
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板

明挖结构
(七)几点说明
1、严格地说,主体结构也应模拟开挖、回筑的全过程,按增量法进行计 算。经比较主体结构采用一次加载计算的结果与采用增量法计算的结果, 两者差别不大,计算结果都可用于设计。因此,主体结构可以采用一次 加载计算。 2、主体结构计算时,可以不分恒载、活载,统一按标准值输入结构模型 一次加载计算,得到内力的标准值。近似地用此标准值乘以结构重要性 系数(1.1)乘以荷载分项系数(1.35)得到内力设计值。按此处理得到 的计算结果能满足安全、经济的要求,已为多数设计院采纳。 3、空间结构的设计一般需要基于断面计算的结果做调整。但是应进行必 要的空间分析,以校核结构的安全性。 4、地铁车站结构应视为板式框架结构,板墙配筋及节点的配筋构造应等 同框架。
暗挖结构
此种车站一般为分离岛式站台,需在站台层每隔一定距离设置 横通道联系两个分离的站台。双层隧道的上层可作为乘客通道或站厅 层。
一、常见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
1)常见结构型式 (7)双层双跨车站
暗挖结构
双层双跨车站适用于围岩条件较好的地段,在软岩、土 质地层中采用,应有可靠的辅助措施,并经过充分的可行性分 析与论证。
二、主体结构计算
(二)计算图式-柱尺寸的输入
明挖结构
沿车子纵向取1米按横向框 架计算时,由于柱子主要承受 轴力作用,弯矩很小,因此输 入软件里的柱尺寸按等截面积 折算到每延米上。
如左图中柱横向尺寸h,纵 向尺寸b ,柱跨为L。 输入软件的柱尺寸:
h=图中的h b=图中的b/L
二、主体结构计算
(三)计算荷载及组合 荷载(略) 荷载分项组合系数
其中,复合墙结构应用最为广泛;叠合墙结构在上海市应用比较普遍,也可 用于逆筑法施工的地下结构。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计算书

地下铁道车站建筑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4年10月目录1车站建筑计算............................................................................................. . (1)1.1车站选址说明..........................................................................................11.2出入口、风亭设计 (1)1.3设计客流及车站规模..............................................................................12车站建筑设计 (6)2.1车站各层建筑布置及功能分区 (6)2.2车站客流组织..........................................................................................72.3车站无障碍设计......................................................................................82.4车站防灾设计 (9)1 车站建筑计算1.1 车站选址说明香港路道路宽20m,为双向四车道,交通较繁忙,车流量较大。
规划道路目前尚未实施。
菱角湖路与三眼桥北路道路宽10m,为双向二车道,交通较繁忙,车流量较大。
规划道路目前尚未实施。
菱角湖路、三眼桥北路与香港路相交成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周围主要为大型的社区。
东侧为菱角湖公园,西侧为唐家墩菱角湖社区,北侧为香港丽都,南侧为鹏飞湖庭。
经调查,江城大道路中下埋两根Φ1200雨水管为车站控制性管线,埋深3.1-3.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鸽笼站主体结构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详勘阶段百鸽笼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8年3月)(2)《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2008年4月)(3)《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与内容》(2008年4月)(4)《深圳地铁5号线全线线路平、纵断面图》(2008年4月)(5)百鸽笼站建筑施工图(6)《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百鸽笼站初步设计》(2008年1月)(7)业主、总体组及其它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8)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国家及广东省、深圳市的其它现行相关规范、规程。
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未对本站车站主体结构提出具体意见。
3、工程概况(1)百鸽笼站是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的中间站,并为远期小交路折返站,位于龙岗区企岭北路东侧,在规划翔鸽路、创富南路、荣华路(均未实施)的交口,沿规划的翔鸽路南北布置。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0m,规划创富南路道路红线24m,规划荣华路道路红线30m。
现状道路较为杂乱,车站北端为高帆家私厂,西侧依次为布吉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星木业(吉隆五金厂)、联兴电子厂、罗岗工业区管理处的混凝土房屋和简易房,东侧是金星玻璃有限公司、工厂宿舍等旧村和旧工业区。
由于本站所处地面条件复杂,车站范围内,地面高程约为34~44m,地面高差较大,需对场地整平后再进行车站施工。
(2)百鸽笼站站台计算长度中心里程DK33+018.356,为地下两层一岛一侧站台车站,设折返线。
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DK32+825.558,终点里程为DK33+211.155,车站总长度(结构外缘)为385.597m,有效站台长度为140m,标准段外包尺寸(结构外缘)为27.60m(宽)×13.09m(高)。
车站范围内无地下管线,因此车站覆土不受管线控制。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轨面设计标高为25.301m,规划地面标高为40.8m,顶板埋深3.969m,底板埋深约17.059m;车站起点处顶板埋深约为4.5m,终点处顶板埋深约为3.5m。
整个车站设2‰纵坡,呈北高南低。
(3)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为地下双层三跨结构,由于本站地质条件纵向差异较大,围护结构型式较多,采用分离式结构型式。
本站共布设4个出入口,1个消防疏散通道,另设两个预留出入口,为远期商业开发预留条件。
本站左右线起终点均为矿山法到达井,均按照道岔限界要求加宽、加深。
车站结构从两端由双层单跨过渡到双层两跨再过渡到双层三跨,非有效站台范围车站外包尺寸为22.90m(宽)×13.09m(高)。
本站设置牵引变电所,在2/1~○6轴设置电缆夹层,内净空为1.4m,夹层底板底至轨顶面净高4.55m。
(4)按照5号线总体筹备计划,本站设铺轨基地。
根据本站的围护结构型式,选择在○39~○43轴于主体结构上设置轨排井。
○39~○43轴左线侧围护结构为长锚索,右线侧为土钉墙+网喷岩质边坡,铺轨期间围护与主体结构间不回填,待铺轨结束,井孔做后浇板且强度达到100%后进行回填及路面恢复。
左、右线侧轨排井尺寸分别为27.0m×5.0m、27.0m×4.0m。
(5)地下管线:百鸽笼站基坑开挖范围内无地下管线。
(6)设计范围:本套图册为百鸽笼站(含站后折返线)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拟建深圳地铁5号线百鸽笼位于龙岗区百鸽笼村,所在地区原始地貌为台地,地形起伏较大,现主要为道路和工厂,场地开阔,地势稍有起伏,地面高程33.80~55.31m,拟建站点北端主要建筑有高帆傢俬厂、东端主要有布吉消防站、研展电子厂及一些民用建筑等。
本站设计范围内无地下管线。
4.1 工程地质本车站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坡积层(Q3dl)、残积层(Q el),下伏侏罗系角岩(J2),局部穿插发育少量砂岩(J2)。
根据岩土的时代成因及其工程特征,本场地的地层分为6个主层23个亚层,具体分层如下:4.1.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按照成分分为①1素填土、①4素填土、①5杂填土、①6种植土4个亚层。
①1素填土:主要成分粘性土,夹少量砂或碎石颗粒,褐黄、褐红、黄褐等色,可塑~坚硬,土质较均匀,属高压缩性土层。
该层分布于拟建场地的绝大部分地段,除ZD-BGL-03、ZD-BGL-33、ZD-BGL-36、ZD-BGL-38、ZD-BGL-39孔未见,其余孔均有揭露,厚度0.80~9.80m,平均厚度4.45m,层顶高程34.74~55.31m,层底高程30.45~51.78m,层顶埋深0.00~3.40m,层底埋深0.80~10.80m。
①4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碎块石,色杂。
碎块石主要由中、微风化的花岗岩、角岩及砂岩等组成,棱角状,块径2~20cm不等,含量50%以上,稍密~中密,局部密实。
该层仅在SZM5-Z1-047、ZD-BGL-36、ZD-BGL-39钻孔有所揭露,厚度1.90~4.00m,平均厚度3.20m,层顶高程38.72~43.10m,层底高程34.72~41.20m,层顶埋深0.00~0.00m,层底埋深1.90~4.00m。
①5杂填土:主要成分由碎块石、建筑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组成,褐、褐黄色、杂色等,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土质不均,属高压缩性土层。
分布于拟建场地零星地段,仅ZD-BGL-29、ZD-BGL-33、ZD-BGL-41、ZD-BGL-43钻孔揭露,厚度0.50~9.30m,平均厚度3.93m,层顶高程39.16~43.59m,层底高程33.98~41.09m,层顶埋深0.00~0.00m,层底埋深0.50~9.30m。
①6种植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砂或碎石,褐、褐黄色,可塑,属高压缩性土层。
分布于拟建场地零星地段,仅ZD-BGL-10、ZD-BGL-14、ZD-BGL-45钻孔揭露,厚度0.70~2.20m,平均厚度1.40m,层顶高程31.05~32.71m,层底高程30.35~30.67m,层顶埋深6.80~7.50m,层底埋深7.50~9.00m。
4.1.2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按照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④2淤泥质粘土、④3淤泥质粉质粘土、④4粘土、④6粉土、④8细砂5个亚层。
④2淤泥质粘土:灰、灰黑色。
轻度污手,可塑,平均压宿系数a0.1~0.2=0.45MPa-1,平均压宿模量Es=4.0MPa,属中~高压缩性土层。
以透镜体形式发育,仅在ZD-BGL-31钻孔揭露,厚度0.70m,层顶高程29.51m,层底高程28.81m,层顶埋深5.50m,层底埋深6.20m。
④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灰褐色。
均匀含有中、细砂粒,含量5%左右,可塑,平均压宿系数a0.1~0.2=0.45MPa-1,平均压宿模量Es=4.0MPa,属中~高压缩性土层。
以透镜体形式发育,仅在ZD-BGL-32钻孔揭露,厚度1.00m,层顶高程31.19m,层底高程30.19m,层顶埋深3.80m,层底埋深4.80m。
④4粘土:褐、褐灰、灰黑等色。
土质均匀,切口光滑,干强度高。
平均压宿系数a0.1~0.2=0.4MPa-1,平均压宿模量Es=4.5MPa,属于中~高压缩性土,以透镜体形式发育,仅在ZD-BGL-30、ZD-BGL-32钻孔揭露,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1.45m,层顶高程29.99~31.74m,层底高程29.24~29.59m,层顶埋深3.00~5.00m,层底埋深5.40~5.50m。
④6粉土:黄褐、褐灰、灰色等。
约含5~10%左右的砂粒,局部含粘性土团块或透镜体。
饱和,稍密~密实。
平均压宿系数a0.1~0.2=0.38MPa-1,平均压宿模量Es=5.0MPa,属于中~高压缩性土。
该层以条带或透镜体形式发育,仅在ZD-BGL-29、ZD-BGL-31、ZD-BGL-33钻孔揭露,厚度1.40~3.20m,平均厚度2.43m,层顶高程32.21~33.98m,层底高程29.51~31.39m,层顶埋深2.80~10.80m,层底埋深5.50~12.50m。
④8细砂:灰色。
粘粒含量高,芯呈柱状,饱和,稍密。
以透镜体形式发育,仅在ZD-BGL-32钻孔揭露,厚度0.2,层底高程29.99m。
4.1.3 第四系上更新统坡积层(Q3dl)按塑性指数可分为⑥1粘土、⑥2粉质粘土2个亚层。
⑥1粘土:褐黄色,可~硬塑,局部含少量砂粒,土质均匀,平均压宿系数a0.1~0.2=0.34MPa-1,平均压宿模量Es=6.0MPa,属中~高压缩性土层。
该层分布于拟建场地局部地段,在SZM5-Zc-046、SZM5-Zc-047、ZD-BGL-18、ZD-BGL-24、ZD-BGL-26、ZD-BGL-38、ZD-BGL-43钻孔揭露,该层主要分布于右线局部地段,呈透镜体分布,厚度1.10~6.20m,平均厚度3.06m,层顶高程33.26~45.89m,层底高程30.80~41.79m,层顶埋深0.00~5.90m,层底埋深3.00~7.40m。
⑥2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土质较均,平均压宿系数a0.1~0.2=0.46MPa-1,平均压宿模量Es=4.5MPa,属中~高压缩性土层。
ZD-BGL-03、ZD-BGL-04、ZD-BGL-13、ZD-BGL-17钻孔揭露,面向小里程一侧呈尖灭体状分布;厚度0.90~8.00m,平均厚度3.80m,层顶高程35.17~40.11m,层底高程28.37~37.31m,层顶埋深0.00~4.70m,层底埋深2.80~11.40m。
4.1.4 残积层(Q el)由角岩或砂岩风化残积形成,按照室内试验定名为⑦4粘土、⑦5粉质粘土、⑦6粉土3个亚层。
⑦4粘土:以褐红、褐黄、灰绿色为主,可塑~坚硬。
平均压宿系数a0.1~0.2=0.35MPa-1,平均压宿模量Es =6.0MPa,属中~高压缩性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