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B.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代的李清照属婉约派,但她也创作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词作。
C. 郑振铎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猫》。
他在文中抓住三只猫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D.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后者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变色龙》。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请按要求默写。
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
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
(1) 山水可造意境。
《诗经》中“蒹葭苍苍,______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
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 ,山岛竦峙”两句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山岛耸立的样子。
此诗苍茫浑然,境界壮阔。
(2) 山水可纵豪情。
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______ ,______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
辛弃疾登上北固楼俯视江水,不禁思接千载,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写下“______ ?______ 。
______ ”的句子。
全词表现了作者沉郁悲怆、雄壮豪迈之情。
(3) 山水可蕴哲理。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时序的交替,气势宏大,将山水景象赋予哲理意味。
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 山水可显品格。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 ,______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点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简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写得含蓄不露。
【中考真题】云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中考真题】云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题。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的靓(liàng)丽名片。
巧夺天工....的剑川木雕、闻名遐迩的鹤庆银器、流传久远的腾冲皮影戏、跻身国际时装展的楚雄彝族刺绣……它们是历久弥新的文化印记,是融入云岭儿女____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皆有传习..声,非遗繁花缀(zhuì)云南。
近年来,云南不断发掘出一批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盟县的佤族织锦____古法技艺,一经一纬循环往复,色彩以黑、红为主,黄、绿、白、蓝、粉、棕相间(jiān),像极了挂在佤山苍穹(qióng)下的彩虹。
佤族织锦融入了绿水青山、彩霞云霓等元素,以丰富的色彩和纹样形成独竖一帜....的风格。
贡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的独龙毯“约多”,以连续的直线条纹拼接而成,同样色彩绚丽..。
编织毯子的独龙族妇女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德昂酸茶分饮用茶和食用茶,食用茶是德昂餐桌上一道____的美食……不论现在还是未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在世界舞台上____。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靓(liàng)B.缀(zhuì)C.间(jiān)D.穹(qióng)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巧夺天工B.传习C.独竖一帜D.绚丽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血液承载不可或缺大放异彩B.血脉承载不可多得精彩纷呈C.血液传承不可或缺精彩纷呈D.血脉传承不可多得大放异彩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风味。
B.芒市德昂族的酸茶,运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使它具有独特的风味。
C.芒市德昂族的酸茶,经过传统工艺制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味。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2023 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6.0 分〕1.请选出以下说法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之一。
B.王维,字摩话,宋代诗人。
他的诗作颜色鲜亮,意境恬淡。
苏轼赞扬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莫言,当代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红高粱》《蛙》等作品。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卖白菜》。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2.【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当。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家书》〕注释:①日:一每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任凭支使人的骄傲神气。
请选出以下加下划线词意思、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3.形神兼备中国画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进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绚烂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中国画的颜料由自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想象奇特,善用典故,人称“诗鬼”。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雁门太守行》。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元代的张养浩,“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D.《三峡》作者是北魏时期的哪道元,他所著的《水经注》既是一部地理学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② 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4.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人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云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云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转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
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
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
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
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的身上。
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
云南普洱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普洱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依次为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A.qíng xián hé qiānB.qín xuán huó qiānC.qín xián hè xiānD.qíng xuán huà xiā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
(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B. 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C. 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
(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D. 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
(心理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3.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A.你欢迎,我不欢迎。
B. 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 你欢迎我,不欢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5.依次在下列语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濛,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云南省曲靖市语文中考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拮据(jū)襁褓(qiǎng)锲而不舍(qiè)B. 嗤笑(chī)剽悍(piāo)嗔视(zhēn)恪尽职守(kè)C. 缄默(jiān)媲美(pì)哂笑(shěn)拈轻怕重(zhān)D. 蓦然(mù)啜泣(chuò)嗔怪(chēn)鳞次栉比(zhì)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项,全部正确;B项,“嗔视”的“嗔”应读“chēn”,故B项错误;C项,“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故C项错误;D项,“蓦然”的“蓦”应读“mò”,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 这个人对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很不负责任。
C. 听到这个噩耗,他惊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D.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令人流连忘返。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A项,“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大笑”重复,使用不恰当;B项,“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C项,“惊惶失措”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D项,“流连忘返”形容留恋美好的景致或事物,舍不得离去,与句意相符,使用恰当。
综上所述,不恰当的是A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家乡的初春,冰雪开始消融,万物苏醒,草长莺飞,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 走进科技馆,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琳琅满目,使人应接不暇。
C. 同学们来到郊外,看到满山的红叶,情不自禁地齐声吟诵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D. 父亲经常告诫我,刚步入社会,与人交往要小心翼翼,不能过于张扬。
云南大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云南大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l~7小题,其中I~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大自然是多情的.南归的燕子带来春的柔情,翻滚的麦浪携.( )来夏的炽烈,飒飒的清风送来秋的爽朗,纷飞的白雪飘来冬的欢畅.于是,草长.( )莺飞问,鸟啼虫鸣间,山 luán( )苍松间,我们用心聆听天lài( )。
A.xí cháng 栾籁B.xié zhǎng 峦籁C.xí cháng 峦赖D.xié zhǎng 栾赖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遇迩....。
答案c(“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以_梦寐以求”之类的成语加以陈述)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福娃”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答案A(B句主语残缺。
C句词序不当,“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应为“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
D句动宾搭配不当,“降低”应为“减轻”)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固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2日考试前绝密云南省2009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6小题,每小题2分,第小题,其中17小题8(本大题含17分,共20分)1、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诗有精品,花有奇葩()。
“花中君子”菊花向来为志qù()高洁的.仁人志士所钟爱。
诗人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地将菊花作为生命的汁液啜饮,写出了菊的极致气yùn();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柔姿。
黄”,点染出菊的婀娜(. nuóā气蕴óA.pā趣韵 nuB.bC.pā气蕴 nàD.b ā趣韵 nà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就写作而言,细节来自观察,语感源于积累,能力出于实践。
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日复一日地积累,冥思苦想地实践,才能妙笔生花,用极精炼的语............言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A.日复一日 B.冥思苦想 C.妙笔生花 D.栩栩如生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的建筑技术熔于一炉,进而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3)不要靠你的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用你的爱去赢得友谊。
(4)我省山区面积广,气候多样,开展山区物候非常重要。
A.完成关注诚挚观测B.完成关照诚实观察C.形成关照诚实观察D.形成关注诚挚观测1 / 1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丽江神奇的东巴文字、浓郁的纳西风情,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B.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认真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5....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D...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6....《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A. 断,有胆有识,嫉恶如仇。
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
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残忍、野心勃勃。
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
7.根据提示填空。
(①~⑤题必做,⑥⑦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③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2 / 13是句子后辈的贵在创新并激励创诗⑥赵翼在《论》中,主张诗歌作”。
,“⑦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
(课内外均可)分)(6二、语文综合运用)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毕业前夕,初三(28. 2分)(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请你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卡”上,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为自己设定的具体(2 分)目标。
(2人生目标卡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要求使3( 2分)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小题,共4424分)~三、阅读(本大题含9(一)(3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 / 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分)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有人说“)(2 2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12(二)(题。
~14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送东阳马生序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4 / 13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被:(2)同舍生皆被绮绣腰:(3)腰白玉之环(4)媵人持汤沃灌汤: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分)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分)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3分)14分)(三)(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漫话溜索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岸,也称“索桥”。
5 / 13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
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
《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
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
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援。
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
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进既省力,又迅速。
在怒江、澜沧江、金沙6 / 13 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
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5、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2分)16、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3分)18、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3分)(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4题。
与植物相处李汉荣①人们养猫、养狗、养鸟,养一些温驯可爱的动物,动机之一恐怕就是想在与“异类”的相处中感受一种无忧的情趣。
与这些动物相处,人可以回复到一种简单的心境。
动物只要你喜欢它,它就给你回报:猫偎在你的怀里,狗向你撒娇,鸟向你歌唱……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会变得简单、纯洁,会以从容、宁静、无邪的心境,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
7 / 13②但是人能与之相处的动物的种类还是太少了。
人不能和狼相处,麻雀好像只喜欢给人类制造一些小麻烦,好像压根儿不想与人类建立什么亲近的关系,至于虎、豹子等凶猛的动物,人们就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铁栅栏远远地欣赏它们的英姿了。
这样,我们就格外关注大自然中的植物了,于是我来到植物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
③这泛绿的青草可是从白居易的诗里生长出来?蒙蒙细雨里,我几步就走进了唐朝,隐约间仿佛看见了李商隐、王维们的背影,青草绿了他们的诗,绿了古中国的记忆。
我看见了车前草,还是在《诗经》里那么优美地摇曳着。
三叶草,三片叶子指着三个方向,哪一个方向都通向蝴蝶的翅膀。
野百合悄悄地开了,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似乎谢绝与我相握。
它嫌我的手太粗糙,嫌我的气息太浑浊?太阳花开了,这么灿烂的笑。
我看见太阳的颜色了,我比天文学家看得清楚,我不用到天上去看,太阳的亲生女儿都告诉我了。
④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
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声呼叫它们。
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玉兰,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
静静地守着昙花凝神注视吧,夏夜清风中的悠悠开放,是它漫长一生里难得的灿烂瞬间。
竹子正直地生长着,芭蕉捕捉了风的动静,孤独的仙人掌用一手的刺拒绝着轻薄的同情,青苔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⑤有一小块自己的庄稼地多好啊!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
书里的思..想抖落进泥土,会开出奇异的花;泥土的气息漫进诗,诗会有终年不散的充沛的春墒。
看青翠挺拔的玉M怎样抱起自己心爱的娃娃,看聪明的辣椒怎样[注]在寒冷的土里找到一把一把的火,看豆豆躺在小床上如何构思,看韭菜排列得8 / 13那么整齐,像杜甫的五律……⑥与植物呆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