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磅礴(bó)矜持(jīn)言简意赅(gāi)B. 襁褓(qiǎng)缄默(zhēn)琐屑(xiè)抑扬顿挫(cuò)C. 荫庇(yīn)归省(xǐng)酝酿(niàng)鲜为人知(xiān)D. 亘古(gèn)蝉蜕(tuì)撺掇(cuān)鞠躬尽瘁(cuì)(答案:A)二、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懊悔分歧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 奥秘取谛疲倦不堪美不甚收C. 搓捻企盼浑为一谈油然而生D. 惭愧烂漫翻来复去人声鼎沸(答案:A)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是引人入胜。

B.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受益匪浅。

D. 这场音乐会如梦初醒,让观众们陶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答案:D)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他平时努力学习的结果。

(答案:D)五、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该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答案:A,《论语》并未记录孔子的所有言行,主要记录的是他和弟子的言行以及对话,且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精品解析: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 辨析与修改。
“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属语序不当,可把“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与“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调换位置。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注意结合“植物保护理念”,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词。
2.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所以“整合”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错字。
故选丙。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光彩夺目:色彩鲜明耀人眼目。本处指沙漠玫瑰色彩耀人,符合语境;
B.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多指恶行。本处指芦荟为了扩大生存范围拼尽全力,不符合语境;
C.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本处指王莲让人赞叹不已,符合语境;
D.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本处指牡丹仪态万方,符合语境;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北京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北京语文中考试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mdash;(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追溯(shuograve;)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B.追溯(sugrave;)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C.追溯(sugrave;)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D.追溯(shuograve;)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

(2分)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在2024年北京中考中,一位考生在作文中使用“有点意思”、“有点创意”、“有启发性”等语言,被阅卷老师认为“不是标准汉语”而扣分。

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阅卷老师扣分合理,也有人认为考生使用“网言网语”扣分不公平。

二、文章结构1、引言:引入话题,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2、第一部分:分析问题,探讨使用“网言网语”扣分的原因。

3、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探讨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合理性。

4、第三部分:解决方案,提出公正评价考生作文的方法。

5、结论:总结全文,强调观点,呼吁关注。

三、精彩句子1、在2024年北京中考中,一位考生因为使用“网言网语”而被扣分,引发了人们对作文评价标准的思考。

2、对于考生来说,使用“网言网语”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并不应该成为扣分的原因。

3、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4、我们应该重视考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评价考生作文的标准应该是内容是否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而不是语言是否规范。

四、引用1、“网言网语”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阅卷老师不应该因为这种语言而扣分。

2、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3、评价考生作文的标准应该是内容是否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而不是语言是否规范。

五、结尾对于中考作文的评价,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虽然已经成为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公正评价考生的作文,鼓励考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更加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文章。

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jiá)解剖(pāo)浑身解数(xiè)B. 汲取(jī)档案(dàng)蓦然回首(mù)C. 哽咽(yè)亵渎(xiè)谆谆教诲(zhūn)D. 沏茶(qī)畸形(jī)豁然开朗(huò)答案:C解析:A项中“剖”应读“pōu”;B项中“蓦”应读“mò”;D项中“沏”应读“qì”。

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2022!4"18#$%&'()*+,-./0123456&789:;<2=>$=>?@A$ BCDEFG<2#H1IJKLBMNOPQRP?STUVWXYZ[\1]1. 你用正楷字书写“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国家植物园概述%&'()^_`)Z+)$a*b%c2d'(<efg`)hZ+,'()g+)hijklm.n.oDi$pqr..i$Ky ..Wst600uv1`+w)xyz{$|}~•1`)a€•'(‚ƒ……†;‡ˆ‰ZŠƒ'(;‡‹1+)'Œ•Ž$'(•ƒ•‘..$’6i“”P•–i—”˜™yš1mU)‹›yœ•žŸ$ y¡D¢£1]2. 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所以“整合”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错字。

3. 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摘抄自园区展板,你想弄明白“天成之趣”的意思。

查《现代汉语词典》,“天”的主要义项有:①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②季节;③天然的,天生的。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内容预览:202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捕捉(pǔ)单薄(b&oacute;)不由自主(j&igrave;n)B.翘首(qi&aacute;o)脂肪(zhǐ)追本溯源(shu&ograve;)C.诘责(ji&eacute;)俯视(k&agrave;n)谆谆教诲(zhūn)D.闲适(xi&aacute;)机械(ji&egrave;)惩恶扬善(ch&eacute;ng)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说明,判定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色——变本加厉说明:“本”有“原先”的意思。

判定:“本色”指原先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先更加严峻。

B.兴致——用心致志说明:“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定:“兴致”指爱好实现了;“用心致志”指用心地去实现志向。

C.推测——变化无常说明:“测”有“估量”的意思。

判定:“推测”指预先估量;“变幻莫测”指千变万化,难以估量。

D.畅游——畅所欲言说明:“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定:“畅游”指尽情地游玩;“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3.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这幅描画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因此然而B.不仅而且然而C.尽管然而因此D.由于而且因此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爱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以后。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北京市中考是学生们拼搏多年的结果,也是学生们展现自我的舞台。

语文作为学生们的重要科目,其考试更是备受关注。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的参考资料。

一、试题解析1. 选择题选择题是语文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此次试卷中,共设有14道选择题,分别覆盖了诗歌、文言文、现代文等多个知识点。

其中不乏一些较为难度较大的题目,需要学生们在考前多加复习和练习。

举例来说,第2题要求考生在“到哪天才明白”这句话中找出动词的交际意义,对于一些语义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一题目难度可能比较高。

而另一方面,第5题要求学生们在文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可以考察其对文字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2. 填空题在从试卷中,填空题的数量相对较多,一共有7道题目需要学生们填写答案。

由于填空题涉及到语文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准确熟记相关知识点,并在考试中迅速辨认出所填入的短语和句子是否能够符合题目要求。

在此次试卷中,填空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但仍需要学生们在考前反复练习和复习。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常见于中考和高考的题型。

在此次试卷中,共设有3道阅读理解题,其中第24题还涉及到实用类文字的解读。

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的题目,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阅读材料,并从中归纳提炼出相关信息。

此外,阅读理解也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学生在考前进行充分的阅读练习。

二、试题答案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备考,下面为大家提供此次试卷的部分参考答案。

1. 选择题1-5:BBAAB6-10:BACCB11-14:CCAB2. 填空题15. 路其16. 逍遥派17. 急如风18. 禁止19. 开花20. 八21. 组合3. 阅读理解22-23:BACC24. 略以上为部分参考答案,具体以实际试卷为准。

三、试题解析此次试卷在题目设计上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1. 下列词语中,错字的一组是()
A. 宁静
B. 扇子
C. 浪费
D. 邻近
解析:选B。

正确的词语是"扇子",其他三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

2. 小明说:“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请问这句话中的“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是小明的()
A. 自信
B. 抱怨
C. 迷糊
D. 夸奖
解析:选D。

根据句子的语境可以推断,小明在夸奖自己的妈妈。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题(共4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过去,人们常常使用木炭来取暖和做饭。

但现在科技发展了,我们除了煤气、电、太阳能等方式取暖外,还发明了电饭煲等一系列厨房电器。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的限制,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家庭使用“三石灶”来做饭。

问题:为什么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家庭使用“三石灶”来做饭?
解析:由于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家庭无法使用现代化的厨房电器,只能使用简单的“三石灶”来做饭。

第三部分:作文题(共2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用不少于80字的时间,写一篇作文。

提示:你在游览北京长城时,遇到了一个外国游客迷路了,请你描述你如何帮助他,并发表你的感受。

解析:在作文中,可以描述你如何向外国游客提供帮助,如询问他的需求、给予指引,并提及你的感受,展示你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以上是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及答案解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共5分)(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____笔的“(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分)(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A. 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 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 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2.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共10分)(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名人故居分布图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朝花夕拾》展品图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2分)【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_____①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______②______》乃历史剧先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

从上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默写(共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1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分)(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2分)委而去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依据全文,下面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只要有划定的边疆界限,有险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要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的强大是不行的。

7.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3分)【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

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

②[更]改正。

③[节]节制。

④[劝]勉励。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

⑦[没]古地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着阅读8. 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4分)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③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⑤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

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______①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从_____②______(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

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______③______(限20个字以内)。

(3分)10.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

在他们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

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3题。

(共9分)【材料一】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据推测,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几十亿年。

因此,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