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六(第七章)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盐酸羟氨(NH2OH·HCl)可用溴酸钾法和碘量法测定。
量取mL KBrO3溶液与KI反应,析出的I2用溶液滴定,需用mL。
1 mL KBrO3溶液相当于多少毫克的NH2OH·HCl称取含KI之试样1.000g溶于水。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第六、七章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七章、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课后练习题1、三通公司拟发行5年期、利率6%、面额1000元债券一批;预计发行总价格为550元,发行费用率2%;公司所得税率33%。
要求:试测算三通公司该债券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1000*6%*(1-33%)/550*(1-2%)=7.46%2、四方公司拟发行优先股50万股,发行总价150万元,预计年股利率8%,发行费用6万元。
要求:试测算四方公司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其中:=8%*150/50=0.24=(150-6)/50=2.88=0.24/2.88=8.33%3、五虎公司普通股现行市价为每股20元,现准备增发8万份新股,预计发行费用率为5%,第一年每股股利1元,以后每年股利增长率为5%。
要求:试测算五虎公司本次增发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1/19+5%=10.26%4、六郎公司年度销售净额为28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00万元,固定成本为3200万元,变动成本为60%;资本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比例占40%,平均年利率8%。
要求:试分别计算该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DOL=1+F/EBIT=1+3200/8000=1.4DFL=8000/(8000-20000*40%*8%)=1.09DCL=1.4*1.09=1.535、七奇公司在初创时准备筹集长期资本5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备选筹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筹资方式筹资方案甲筹资方案乙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公司债券普通股800120030007.08.514.0110040035007.58.014.0合计5000 —5000 —要求:试分别测算该公司甲、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据以比较选择筹资方案。
参考答案:(1)计算筹资方案甲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第一步,计算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长期借款资本比例=800/5000=0.16或16% 公司债券资本比例=1200/5000=0.24或24%普通股资本比例 =3000/5000=0.6或60%第二步,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Kw=7%*0.16+8.5%*0.24+14%*0.6=11.56%(2)计算筹资方案乙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第一步,计算各种长期资本的比例:长期借款资本比例=1100/5000=0.22或22% 公司债券资本比例=400/5000=0.08或8%普通股资本比例 =3500/5000=0.7或70%第二步,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Kw=7.5%*0.22+8%*0.08+14%*0.7=12.09%由以上计算可知,甲、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分别为11.56%、12.09%,可知,甲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低于乙,因此选择甲筹资方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的溶液中6.1计算在H2SO4介质中,H+/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1.00V)VO22+-浓度为0.0106.2根据Hg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 -1mol·L,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6.2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0.390V,pH=7,抗坏血酸pKa1=4.10,pKa2=11.79。
6.3在1mol.L-1HCl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1 6.4计算pH=10.0,cNH3=0.1mol.L 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的溶液中Zn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1=2.27,lg2 +的离解常数为K a=10-9.25。
=4.61,lg3=7.01,lg4=9.067;NH4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0.024846.5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1mol·L,求用(1)Fe;(2)Fe2O3;(3)FeSO4.7H2O表示的滴定度。
6.6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g纯Na2C2O4充分-1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反应,最后以0.02000molL·30.0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3+还原为Fe2+,用K2Cr2O76.8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 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7章

⼤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7章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7-1处于平衡状态的⼀瓶氦⽓和⼀瓶氮⽓的分⼦数密度相同,分⼦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B)温度相同,但氦⽓压强⼤于氮⽓的压强(C)温度,压强都相同(D)温度相同,但氦⽓压强⼩于氮⽓的压强3分析:理想⽓体分⼦的平均平动动能τk= kT,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和氮2⽓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
⼜由理想⽓体的压强公式p =nkT ,当两者分⼦数密度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
故选( C)O7-2理想⽓体处于平衡状态,设温度为T,⽓体分⼦的⾃由度为i ,则每个⽓体分⼦所具有的[](A)动能为-kT (B)动能为丄RT2 2(C)平均动能为^kT (D)平均平动动能为^RT分析:由理想⽓体分⼦的的平均平动动能3 kT和理想⽓体分⼦的的平均动能2T⼆丄kT ,故选择(C)O27-3三个容器A、B、C中装有同种理想⽓体,其分⼦数密度n相同,⽽⽅均根1/2 1/2 1/2速率之⽐为V A : V B : V C 1:2:4 ,则其压强之⽐为P A : P B : P C[](A) 1:2:4 (B) 1:4:8 (C) 1 : 4 : 16 (D) 4:2:1分析:由分⼦⽅均根速率公式= J3RT,⼜由物态⽅程p = nkT ,所以当三容器中得分⼦数密度相同时,得p1: P2: P3 =T1 :T2 :T3 =1:4:16 O故选择(C)O7-4图7-4中两条曲线分别表⽰在相同温度下氧⽓和氢⽓分⼦的速率分布曲线。
如果(VP O和(V P 分别表⽰氧⽓和氢⽓的最概然速率,则[](A)图中a表⽰氧⽓分⼦的速率分布曲线且V P O z V P H= 4(B) 图中a表⽰氧⽓分⼦的速率分布曲线且V P O/ V P H? =1/4(C) 图中b表⽰氧⽓分⼦的速率分布曲线且V P O / V P H=1/4(D) 图中b表⽰氧⽓分⼦的速率分布曲线且V P O/ V P H2 =4分析: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由最概然速率公式'..P=I j2RT及氢⽓与氧⽓的摩尔质量M H2£M o2,可知氢⽓的最概然速率⼤于氧⽓的最概然速率,故曲线a对应于氧分⼦的速率分布曲线。
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5.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
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 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 MAC 帧里面。
MAC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帧的首部是不同的。
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层上是看不到的。
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
使用IP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进行通信。
6.(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台主机?(1)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bit的8bit,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2)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3)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
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5)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值。
第七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七章证券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证券的 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 C )。
A.无风险B.有非常低的风险C.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一致D.比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大1倍2.某种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年增长率为5%,预期一年后的股利为6元,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16%,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2,那么,该股票的价值为( A )。
A.50B.33C.45D.303.投资短期证券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 D)。
A.发行公司的经营理财状况的变动趋势B.证券市场的现时指数C.发行公司当期可分派的收益D.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4.证券投资者的购买证券时,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是( C )。
A.出卖市价B.风险价值C.证券价值D.票面价值5.一般而言,金融投资不是( B )。
A.对外投资B.直接投资C.证券投资D.风险投资6.非系统风险( B )。
B.归因于某一投资企业特有的价格因素或事件C.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得以分散D.通常以 系数进行衡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国库券没有利率风险B.公司债券只有违约风险D.国库券没有违约风险,但有利率C.国库券和公司债券均有违约风险风险8.如果组合中包括了全部股票,则投资人( A )。
A.只承担市场风险B.只承担特有风险C.只承担非系统风险D.不承担系统风险9.债券的价值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各期利息的现值,二是( C )的现值。
A.票面利率B.购入价格C.票面价值D.市场价格10.A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10%,期限五年,且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的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B投资者有能力投资,但想获得8%以上的投资报酬率,则B投资者投资该债券的投资报酬率为( B)。
A.8%B.7.4%C.8.25%D.10%11.某企业于1996年4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额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A )。
课后习题-Ubuntu Linux 操作系统与实验教程(第2版)-微课-马丽梅-清华大学出版社

Ubuntu linux 操作系统与实验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习题一1、判断题(1)在一台主机上只能安装一个虚拟机。
(2)在一个虚拟机下只能安装一个操作系统。
(3)格式化虚拟机下的操作系统就是格式化主机的操作系统。
(4)虚拟机的安装有三种安装类型。
(5)VMware Workstation 15 默认分配的推荐虚拟机的存是1G。
(6)Ubuntu 有两种安装方式:即Ubuntu和安装Ubuntu。
(7)解压vmware-install.pl文件安装VM tools。
(8)VMtools安装完成后可以在主机和虚拟机之间任意拖动和复制文件。
2、简答题(1)请简述在虚拟机的安装过程中,四种网络类型的特点?(2)简述.vmdk 和.vmx 文件的不同点?(3)Ubuntu应该建立几个分区?每个分区的大小是多少?(4)虚拟机捕获屏幕有什么作用?3、实验题(1)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Pro 15。
(2)为安装ubuntukylin-16.04.06创建虚拟机。
(3)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kylin-16.04.06。
(4)在Ubuntu下安装VM tools。
(5)上述实验完成后创建快照,如果使用Ubuntu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恢复快照。
(6)更改虚拟机的内存、添加硬盘。
第二章习题二1、判断题(1)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 年8月。
(2)Linux是一个开放源的操作系统。
(3)Linux是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
(4)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也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5)Ubuntu Linux 16.04默认的桌面环境是Gnome。
(6)Ubuntu每一年发布一个新版本。
(7)ubuntu Linux 16.04包含LibreOffice套件。
2、简答题(1)什么是Linux?(2)简述Linux系统的产生过程?(3)简述Linux系统的组成?(4)什么是Linux 内核版本?举例说明版本号的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习题(第七章)
1、为了缩短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应采用( B )寻址。
A、立即数
B、寄存器
C、直接
D、间接
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B )
A. 可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B. 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实现程序控制
D. 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3、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源自( C )
A. 立即数和栈顶
B. 暂存器
C. 栈顶或隐含约定的位置
D. 存储器
4、单地址指令中,为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译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采用( C )
A. 堆栈寻址方式
B. 立即寻址方式
C. 隐含寻址方式
D. 基址寻址方式
5、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安排,描述正确的是( C )
A. 两个主存单元(且依然在现指令系统中采用)
B. 栈顶和次栈顶
C. 主存单元或寄存器
D. 两个同时为寄存器不允许使用
6、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的寻址方式称为( C )寻址
A. 直接
B. 立即
C. 寄存器直接
D. 寄存器间接
7、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 C )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主存单元
D. I/O外设中
8、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 C )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B.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 形式地址本身
9、采用基址寻址可扩大寻址范围,且( B )
A.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
B.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一般不可变
C.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随意变化
D.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可随意变化
10、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有效地址形成方式类似,但是( C )
A. 变址寄存器内容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是不可变的
B.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和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可以随意变化
C.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可随意变化
D. 以上均不对
11、堆栈寻址中,设A为累加器,SP为栈顶指针,[SP]为其指向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的动作顺序是(SP)-1→SP,(A)→[SP],那么出栈的动作顺序是( A )
A. [SP] →(A),(SP)+1→SP
B. (SP)+1→SP,[SP] →(A)
C. (SP)-1→SP,[SP] →(A)
D. [SP] →(A),(SP)-1→SP
12、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变址再主存间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
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C )
A. EA=(X)+D
B. EA=(X)+(D)
C. EA=((X)+D)
D. EA=((X))+D
13、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某机具有先主存间址再变址的寻址方式,则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 B )
A. EA=(X)+D
B. EA=(X)+(D)
C. EA=((X)+D)
D. EA=((X))+D
14、运算型指令的寻址和转移类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A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B. 前者计算转移地址,后者取操作数
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
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
1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C )
A. 程序的条件转移
B.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C. 程序的条件转移和无条件转移
D. 以上均不对
16、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若CPU每当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 PC。
设当前PC的内容为2000H,要求转移到2008H地址,则该转移指令第二个字节的内容应为( B )
A. 08H
B. 06H
C. 0AH
D. 0CH
17、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则转移的地址空间大小为( A )
A. 256
B. 255
C. 254
D. 无法确定
18、下列几种寻址方式中,执行速度最快的是( B )
A. 直接寻址
B. 立即寻址
C. 主存间接寻址
D. 基址寻址
以下为书上相关例题
19、某机器字长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2字节组成,第一个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二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
假设取指令时,每取1字节PC自动加1。
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移后的目的地址是( C )
A. 2006H
B. 2007H
C. 2008H
D. 2009H
20、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
下列寻址方式中,不属于偏移寻址的是( A )
A. 间接寻址
B. 基址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变址寻址
21、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RISC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
B. RISC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C. RISC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多
D. RISC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
问答题
23、某机主存容量为4M×16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指令系统可完成78种
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变址﹑基址﹑相对﹑立即等六种寻址方式,
(1)试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
(2)该指令直接寻址和一次间接寻址的寻址范围为多大;
(3)相对寻址的位移量为多大;
(4)立即数的范围(十进制数表示);
(5)上述六种寻址方式的指令哪一种执行时间最短?哪一种最长?哪一种便于程序浮动?哪一种最适合处理数组问题?
(6)如何修改指令格式,使指令的直接寻址范围可扩大到4M ?
(7)为使一条转移指令能转移到主存的任意位置,可采取什么措施?请简要说明。
2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
每当CPU 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 )+1->PC 。
(1)设当前PC 值为3000H ,试问转移后的目标地址范围是什么?
(2)若当前PC 值为2000H ,要求转移到201BH ,则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是什么?
(3)若当前PC 值为2000H ,指令JMP*-9(*为相对寻址特征)的第二字节的内容是什么?
25、某模型机共有64种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一地址或二地址格式;
(2)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和相对寻址(位移量为-128-+127)三种寻址方式;
(3)有16个通用寄存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结果也在寄存器中;
(4)取数/存数指令在通用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
(5)存储器容量为1MB ,按字节编址。
要求设计算术逻辑指令、取数/存数指令和相对转移指令的格式,并简述理由。
26、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 ,按字编址,采用单字长指令格式,指令各字段定义如下:
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寻址方式定义如下:
注:(X )表示有存储器地址X 或寄存器X 的内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指令系统最多可有多少条指令?该计算机最多有多少个通用寄存器?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和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至少各需要多少位?
(2)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是多少?
(3)若操作码0010B 表示加法操作(助记符为ADD ),寄存器R4和R5的编号分别为100B 和101B ,R4的内容为1234H ,R5的内容为5678H ,地址1234H 中的内容为5678H ,地址5678H 中的内容为1234H ,则汇编语句“ADD (R4),(R5)+”(逗号前为源操作数,逗号后为目的操作数)对应的机器码是什么(用十六进制表示)?该指令执行后,哪些寄存OP Ms Md Rs Rd 15 12 11 6 5 0 源操作数 目的操作数
器和存储单元的内容会改变?改变后的内容是什么?
教科书P92,例3-4
答:(1)操作码4位,最多含16条指令;寄存器编号3位,通用寄存器8个;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128KB,按字(16位)编址,则寻址空间64K,即MAR为16位;字长16位,则MDR为16位。
(2)用通用寄存器放偏移地址,通用寄存器为机器字长16位,所以偏移范围:仅正偏,为0~65535,如可正可负,为-32768~32767
(3)ADD (R4),(R5)+ 汇编为
0010 001 100 010101
[R4]=5678H,[R5]=1234H,计算5678H+1234H=68ACH,送地址5678H内即:地址1234H内容未变(源),地址5678H内容变为68ACH,寄存器R5内容加“1”,变为5679H,其余寄存器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