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妙对故事

合集下载

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的小故事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国文人雅士常以对对联切磋作乐,因此产生许多关于对对联的小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一)明代文学家杨慎幼年时才思敏捷,出言不凡。

有一年元宵节,杨慎的父亲大宴宾客,当夜恰逢乌云满天,不见星月光辉,有位来客便出一联道: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

众人拍掌称妙,可一时间竟无人续出下联。

正在为难之际,杨慎想到当天恰好是惊蛰,又听到隔壁传来阵阵鼓声,于是上前对出下联。

众人听了,称为佳对。

到底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请你猜一猜。

(答案: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二)明代文学家杨慎,自幼勤奋好学。

一次,他遵旨随父进京面见皇上。

时值寒冬,火盆中炭火正红,皇上出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

说完,笑望群臣,等候回答。

顿时,殿前一面沉寂。

杨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的白米饭,便说:“我来对!”只见他上前施礼,从容对出下联。

皇上听了拍手叫好,众臣也齐声夸赞。

请你猜一猜,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谷黄米白饭如霜。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三)清代文学家李调查元年轻时即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

一年春天,李调元随父亲李化楠出外散步。

父亲有意考考儿子,便对儿子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对看。

”随即念道:蜘蛛有网难罗雀。

李调元以为父亲问他的抱负,便以蚯蚓为题对出下联。

李化楠听了,不禁点头微笑。

你猜猜,李调元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蚯蚓无鳞欲成龙。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四)申时行是明代江苏长洲人,曾受聘为塾师。

主人见他贫寒不想用他,还出句讥讽说:何方野鸟,敢从梅树借栖身。

申时行不甘受辱,便以“蛟龙”自比,怒而作答。

主人一听,觉得他不仅有才学,而且抱负不凡,于是谢罪请他留下来。

请你想一想,申时行的对句是怎样的?(答案:有志蛟龙,偏向海门来现爪。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

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

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

”解缙笑笑说:“行。

”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

”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4、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6、明朝时期,江南有一知府,姓贾名文通。

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擅续对。

一次,城中一间档铺贴出一幅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名人妙对趣味对联

名人妙对趣味对联

5个名人妙对趣味对联1.纪晓岚妙对乾隆联乾隆皇帝想取笑一下纪晓岚,于是出对说:“两碟豆。

”纪晓岚听后,毫不思索地回答:“一瓯油。

”乾隆帝佯装正经地说:“我念的是:‘林间两碟豆。

’”纪晓岚立即应道:“我念的是:‘水上一瓯油。

’”2.郭沫若妙对老师联郭沫若幼年时,其家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教他识字、作诗、写对联。

一天,私塾先生出了一句上联:“犬吠鸡鸣,如龙吟凤哕。

”让他对了下联。

郭沫若想了想,然后对出了下联:“花开花落,是雨顺风调。

”先生听后非常满意。

3.郑板桥妙对盐商联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去赶庙会,在路上看到一个盐商用对联招揽顾客,上联是:“有客常来人未走”,下联是:“无钱莫买店休开”。

郑板桥联想到老百姓的生活贫困,疾恶盐商的盘剥敲诈,怒气难平,便提笔续上了下联:“经常费用无根米,日日防火要谨防。

”这副对联反映了旧社会盐商重利盘剥的残酷和百姓防火的意识的淡薄。

4.冯玉祥妙对乞丐联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想在自己的庭院里修建一座小花园。

一位乞丐知道了这件事,便主动来为冯玉祥将军帮忙搬砖运瓦。

冯玉祥将军为了表示感谢,便给乞丐端来了一碗大肉面。

乞丐吃完面后,感到非常感激,便说了句“大恩不言谢”,然后走了。

冯玉祥将军听了,便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他是想和我对对子呢!看我怎么‘弄’他。

”于是冯玉祥将军便说了句上联:“大恩不言谢。

”乞丐听了,也明白了冯玉祥将军的意思,于是便说了句下联:“小事不过明。

”冯玉祥将军听后大笑起来。

5.老舍妙对侵略者联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在沦陷区与一日本侵略者辩论。

侵略者妄图以所谓“对联”的形式来比试,于是出了个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单戈独战!”老舍先生回答道:“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合手擒拿!”。

趣味对联故事

趣味对联故事

趣味对联故事1、李白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2、花甲串对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

这上联是个串“花”对: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联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

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持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3、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古今神童妙联故事八则,小小年纪,智慧非凡

古今神童妙联故事八则,小小年纪,智慧非凡

古今神童妙联故事八则,小小年纪,智慧非凡王安石父子对谜联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

有—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

王雱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文天祥妙对考官宋代,江西某地举行县试。

主考官别出心裁,规定笔试前先口试。

最后进考棚的是—个袖子里拢着一朵桃花的年幼的考生。

主考官见状,脱口吟出上联:小童生暗藏春色。

幼童从容地施礼答道:老宗师明察秋毫。

主考官大喜过望,拍案叫绝,记下他的姓名,结果取为秀才第一。

这位才思敏捷的小童生,便是后来举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于谦少年怀大志明代于谦,七八岁时就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

有一年清明节,父亲于彦昭领着于谦及其叔父前去祖坟扫墓。

他们边走边吟诗作对。

当他们路过一个名叫凤凰台的地方时,叔父兴致勃勃,登台高声吟出一联:今朝同上凤凰台。

于谦随口对道:他年独占麒麟阁。

二位长者听了,又惊又喜,异口同声地夸赞道:“有抱负啊!”李调元出口成对清代才子李调元,五岁时便能吟诗作对。

一次老师问他:“养蚕何用?”李调元顺口答出一联: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

老师一听暗暗称奇,便索性叫他对出下联。

李调元略一思忖,对出下联:狼生毫,毫制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

后来李调元果然不凡,中了进士,成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

林则徐妙语解围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拥挤,父亲就扛着林则徐进了考场。

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子将父作马。

周围人哄然大笑。

林则徐的父亲一脸窘态,十分尴尬。

林则徐当即大声对道:父愿子成龙。

笑声突然停止,满场人为之惊叹称奇。

魏源对联惊县令清代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魏源,自幼聪慧无比,遐迩闻名。

魏源九岁时应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自己茶杯中画的太极图吟出一条上联:杯中含太极。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一、老秀才巧写(改)从前,有一位老秀才经常乐于助人,常给乡亲们写,喜联,寿联,等对联,乡亲们找他从不推辞,再加上他根据你的家景,事由编写的妙趣横生。

有一次,村里过春节,他更忙的不可开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别贫困户连门联都没贴,心想大过年的,在穷也得贴付对联啊,于是就请老秀才去写。

老秀才根据他的家竟情况,提笔编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吃一升,籴一升,升升不断。

下联:花一个,借一个,债债无穷。

横批是:一贫如洗,穷人很满意的谢过了。

还有一次,村里一位双目失明的青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对象,也是双目失明,倒是门当户对,条件相当,择日要拜堂成亲。

于是便找到老秀才写婚联。

老秀才略加思索写了一付婚联。

上联:恩爱夫妻难见面。

下联:到了晚上省灯油。

横批是:瞎摸。

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给儿子结婚,就请他写了婚联,谁知刚拜完天地,家中年过八十岁的老爷子就咽气了,接下来红事,白事同时出现,怎么办?管事的说:“红事照常进行,暗中筹备白事”。

于是就急忙搭灵棚,准备办丧事,显然大门的婚联不太适当。

于是老秀才灵机一动,又写了一付对联,将原来的婚联换了下来,上联是:“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 下联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 横批是:“悲欢离合”。

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绝。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卖豆芽的生意,开业时便让老秀才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也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 此对联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读法,自有妙处。

开张之后,人们好奇,都来看对联,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再加上他本人有佳,工艺严格,质量第一,为此生意越做越大,远近闻名。

原来妙联也是财富啊!二、三句话不离本行春节期间,张·王·李·赵四位老干部聚在一起,饮酒聊天,谈古论今,甚是快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有些醉意。

有人提出:咱们喝酒是否行个酒令,以便活跃活跃气氛,大家都说可以;又有人提出咱们吟诗作对,对好了奖一杯,对不好罚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于是就借着酒兴对起了对联。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对联是*文化的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对联故事,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1、施耐庵以对联治心病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施耐庵以对联治心病的启示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

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

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

”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夕夕多。

”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

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2、林则徐智对对联民族英雄林则徐,从小聪明好学。

林则徐八岁那年,正月十五那天,邻居家的小伙伴都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但林则徐没有去。

原来这些天他有些贪玩,父亲怕耽误了他的学业,故意不让他出去的。

眼看天*渐渐暗了下来,林则徐心急如焚,他跑去对父亲说:“爹,邻居叔叔说今晚的灯会非常好看,你带我去好吗?”林则徐的父亲说:“你爱看灯,想出去开开眼界,这是好事,但是你这些天太贪玩,功课都耽误了。

”“没有。

我学得很好呢。

”林则徐急忙说道。

关于对联故事大全

关于对联故事大全

关于对联故事大全导读:本文关于对联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对联故事大全1、杨继盛巧对趣话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

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

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

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

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

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

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

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

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

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

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

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

当时奸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

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

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2、卖柴童妙对进家塾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

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

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妙对故事
趣味语文
1022 1046
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从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4、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9、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10、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11、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

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
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12、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

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

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

“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

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

“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

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