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孩子的十二篇文章
家长会总结语(十二篇)

家长会总结语(十二篇)家长会总结语篇一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孩子的生活习惯。
①我们的孩子应当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孩子晚上睡觉晚了,在课堂上就会精神不好,甚至出现打瞌睡的情景。
②我们应当好好抓抓孩子生活自理本事的培养。
一年级孩子,自理本事还是比较弱的,孩子自我整理书包,准备明天要带的学习用具。
美术课上要带教师布置的美术用品,上体育时要穿运动鞋,运动裤。
习惯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需要我们家长耐心指导、配合。
“陪伴是优质的教育”。
刘教师了我们很多启发。
作为家长,我们都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与鼓励。
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忙于自我的事情,而责怪孩子成绩不优秀,不如其它的孩子,没有自觉性……“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成长的贵人”,刘教师的一课,让我们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尤其是父亲在陪伴孩子的过程重要性,传统观念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养育者,陪伴者。
实际上,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其影响力比母亲要大得多.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足见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之大。
很遗憾,康彦堃的爸爸错过了儿子一年级家长会。
今日我也把桑爸爸和任爸爸写的心得体会发给康彦堃的爸爸.期望他能从两位爸爸的体会当中能感受到刘教师给我们的感悟,弥补下他昨日没有参加家长会的遗憾,今后,不管有多忙,多累,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让孩子健康成长,行动起来,放下我们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游戏和酒桌饭局,好好陪陪孩子运动,游戏,倾听他的诉说.三.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很好:(1)好父母是有学问的。
(2)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3)良好习惯的养成。
(4)成绩好有帮助。
(5)良好的沟通是听到的。
(6)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会和老师一起培养好孩子。
同时也看到自我在教育孩子上的误区:1。
当孩子不会做题目或者不会解释一两遍的时候,我会忍不住对他发脾气,但我不知道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学习。
从现在开始,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多表扬孩子。
父母的教育作文范文(通用3篇)

父母的教育作文范文(通用3篇)父母的教育作文篇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知道我的父母对我很好,没错!据我调查,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同学,都有过被父母打骂的亲身经历。
唯独我,生活在一个环境宽松、家庭民主的氛围中,从没被父母打骂过,因此,让我觉得学习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乐趣。
我的父母不会因为考试的分数不理想,而批评我。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我因为考试时马虎粗心,又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复查,只得了班级第六名。
回到家,我哭了,父母见状,走了过来,和蔼地对我说:“幸幸,别难过了,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输了一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在我们的心中,你永远是最棒的,我们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
”是父母的话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让我又恢复了往日的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仅从课堂上吸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就会拼命地让自己的孩子做大量的辅导资料。
我的父母就不会这样,反而他们会更注重培养我的兴趣和爱好,让我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长期以来,我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许多,充实了许多,让我在多方面受益,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边玩边学。
我的父母和天下父母一样,对我也抱有成才梦想,可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梦想强加于我,而是顺其自然,创造条件,帮助我发挥特长和天赋。
我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很快乐。
父母的教育作文篇2父母给予的财富是何物?父母给予的财富不就是父母给予的教育吗?当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我们来以后,什么是物都是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的。
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而我认为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的无私。
其实,从妈妈怀胎十月到生下我们,就已经是一个莫大的恩惠,不算供书教学,还把我们样的高高大大想尽办法个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但是,欢乐的的同时也有着不少的教育呢!记得那时今年五月国庆节黄金周假期,我们一家四口和叔叔家四口来到香港探望自己的亲戚,其实,是去打扰他们才是呢!那是和二伯去海滨公园时,我们租了几辆自行车,我选了一辆没等他们就飞驰在自行车径上,都怪我一时兴奋、疏忽大意,不小心摔在地上,还磕断的两颗门牙。
描写父爱的作文(精选15篇)

描写父爱的作文描写父爱的作文(精选1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父爱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父爱的作文1“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大家应该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但今天我要写的是父爱。
我的爸爸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黑黑的眉毛,戴着一副眼镜。
他是一名教师,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对待我的学习也如此。
他是我心中最最最好的老师,和最最最最好的爸爸。
下面我向大家举几个例子:好老师:回家还一直想着学校和学生,坐在被窝里还在备课……最值得我说的就是我那最最最最好的爸爸,在班上,我的爸爸可是出了名的负责任。
有一次,爸爸值班。
要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
我钻在被窝里,睡不着,直到爸爸来时。
我钻在被窝里想:爸爸一定会坐下来休息会再给我改作业的,可我没想到,爸爸居然连一口水都没喝就给我改作业了。
这是,我不禁泪满面,心想:爸爸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上课说小话,我这样对得起他吗?那时,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不辜负爸爸对我的期望,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学,让爸爸高兴。
这就是我最最最最好的爸爸,也是我最最最最崇拜的爸爸,更是我最最最最爱的爸爸,此时此刻,我只想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描写父爱的作文2《用父爱挖就的鱼塘》讲的是非洲中刚果草原一个村庄的村民伊朗。
穆榜坝用铁锹挖了一个2700英尺的鱼塘。
伊朗兄弟。
穆邦巴是一个极其贫穷的父亲。
从生活环境来看,他住的房子是用泥土建成的;从他的衣服来看,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满是破洞,几乎遮不住身体;从劳动生产工具的角度来说,他得向别人借一把铲子;就食物而言,他吃蛋白质极其缺乏的食物。
由此可见伊朗兄弟。
穆邦巴有多穷。
但是伊朗。
慕邦巴是一个有毅力的父亲。
在刚果炎热的环境下,他花了三个月挖了5000多次,只为了给孩子一个鱼塘。
父亲教育孩子的十二篇文章

教子十二篇(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故事一则:饮水机在家中,儿调皮常拧开关,妻怕烫孩,反复叮咛,儿无所谓。
一日,我则在饮水机加热时,用手试过微烫,但不至于烫伤,叫孩来玩,果然,热水出,孩子手本能缩回,面露痛苦之情。
我则对孩子说:这还没烧热呢。
烧烫的时候,还会掉皮呢。
要不试一试?自此,儿一遇热水,则小心谨慎。
二则:妻唤儿吃饭,连呼三遍,儿不应答。
我对妻子说,“不要唠叨!说第一遍他不听,说明他听力有问题;第二遍他不听,说明他腿脚有问题;第三遍他不听,说明你俩智商都有问题。
”儿笑,匆忙落座。
自此,儿学会了父母唤,应勿缓。
三则:儿两岁。
某日,头撞到桌角,短一包,痛哭。
一分钟余,我迈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就是谁把你撞到难受了?哭得这么伤心?”儿终了大哭,泪眼看看我。
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到难受了桌子?”“我,爸爸,我撞到的!”“哦,就是你撞到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谏,说道对不起!”儿含泪,致意,说道:“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负起!四则:儿三岁。
某天因为不愿吃白粥躺到了地上。
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他空气。
妻则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儿躺的地方时,对他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
于是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
”他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
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
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他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
至今,儿18岁,很少任性和妄为!五则:儿5岁。
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到底,暗流滚滚。
儿转头看看我:“爸爸,小河不好美,我想要掉下去游泳。
”我一愣:“不好吧,爸爸跟你一起冲。
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去,儿换衣许,见到一盆水在面前,疑惑。
“儿子,上岸游泳得把脸掩埋损坏里,这你懂得吧?”儿摇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一下,看一看你能够掩埋多久。
我的父亲作文15篇

我的父亲作文15篇我的父亲作文1人人都知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这些爱是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这些人也是一生一世值得你爱的。
——题记我虽然是农村家庭的孩子,但收到的教育也能和城市相提并论,我亲爱的爸爸对我要求严格,他教育我做人、出事,想让我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他整天为了我们而操劳,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他和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还要培养我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要我们上最好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而自身却……每每我做错事的时候,你总时有严厉的目光看着我,直到我知错为止;每每我考不好时,您便用最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头,亲切的说:“没关系,一次考砸并不代表永远考砸啊。
”当我考好时有便对我说:“这次的考试已成为过去,可以说是以成为历史,你不能骄傲,一定要为下一张试卷而努力啊!”其实爸爸为我费口舌我理解,因为我也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嘛,是爸爸给我自信,是爸爸给我上进心……在爸爸的心目中我们一定能成功。
爸爸让我练书法,参加军训……这些都表明了他对我的那份无私的爱啊!他让我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道理,让我理解“苦尽甘来”的意思,让我懂得“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意义。
亲爱的爸爸,您用自身的劳动征服了我;您用自身的笑容感动了我;您用最伟大的爱激励我。
我爱您—慈祥的爸爸。
我的父亲作文2“父亲已经上了六十岁了,还想做一点事业,积一点钱,给我造起屋子来。
”一个朋友从北方来,告诉了我这样的话。
他的话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正是和他的父亲完全一样的。
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我造了屋子,买了几亩田地。
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
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
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身就可积起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
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3篇

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 3 篇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孩子,应该怎样教育都说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小天使,那么小天使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孩子顽皮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接下来我说的话各位父母仅供参考。
现在已经早已不是严父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年代了。
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尊,我们跟孩子是平等的,要懂得尊重孩子。
我认为,要打的原因也是要像犯法、玩火这一类影响一生的事情,打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因为小错误动不动打孩子只会让孩子表面顺从,内心依然叛逆,应该轻柔的问清楚原因,然后给孩子讲道理,之后让孩子承担后果就好了。
我知道,现在父母都要上班、都很忙,但是请你们一定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不一定要最好的物质条件,但绝对希望父母多陪陪他们,希望各位父母抽时间多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有人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说话太直,让他/ 她委婉一点、圆滑一点怎么教都教不会之类性格上的问题的话。
我的建议是父母教给孩子是非观,教孩子认清是非、有责任、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孔融让梨、学习等就可以了。
其他性格上的问题就随孩子天性吧!有人说,孩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嘛,我认为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生来就注定的,你没有办法改变多少,既然这样不如就顺着这种性格来发展优点,例如如果孩子说话特别直,那就教孩子正义,想说什么就表达出来,不必太圆滑。
如果孩子特别爱哭,那就要耐心的对待、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必粗鲁对待。
总而言之,建议不要想改造孩子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既然这样不如发展优点,收敛缺点!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从镜子看见里面的东西有灰尘,大家都会去擦东西而不是擦镜子,反过来也一样,不要去抱怨孩子说脏话,那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听见过脏话,孩子又怎么会说?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好榜样,孩子也会模仿、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问自己我是从哪里来的话题,请大家慎重回答,避免给孩子留下阴影甚至可能是终生的伤害。
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5篇

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5篇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篇1:高考满分作文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成长的必备经历。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要经历家庭教育,在母亲和父亲的影响下学习和成长。
而家庭教育又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息息相关。
在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同学因为考的分数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待遇。
在第一次考试中,甲同学获得满分,因而获得母亲表扬,乙同学因为没有及格,而被甩了巴掌。
第二次考试中,甲同学考了98分,而被父母批评被甩了巴掌。
乙同学考了61分,进步了,及格了,因而获得了家长的表扬。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家庭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弊端。
首先,就甲同学来说,100分与98分相差两分,分数差距很小,并不能由此推断出甲同学退步了,甲同学仍旧处于优秀同学的行列。
但在其父母眼中,甲同学退步了,因而给予了他巴掌和批评。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造成甲同学的受挫,一蹶不振。
或者心理扭曲,为得一百分不择手段。
这是这种教育观的不合理之处。
其次,就乙同学而言,他的成绩进步了,虽然只进步了六分,但足以跨越档次,让他从不及格变成及格。
父母对其采取的鼓励表扬的方式,鼓舞了乙同学的信心,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长久的影响,乙同学很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
这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可取之处,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漫画中的这种家庭教育观有其弊端,也有可取之处。
究其原因,与我国的教育的教育现状有着很大的联系,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对于其中的弊端我们要结合教育法规,教育现状不断改进,争取使其更加完善。
对于其中的可取之处,我们要继承发扬。
教育问题关乎祖国接班人的优劣,是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大事,应该予以重视。
家长教育孩子的文章篇2:关于父母爱的作文700字智慧型家长关于父母爱的作文700字智慧型家长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天底下的家长有时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
曾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须由新生一代去承当,而父母亲们就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十二篇(一)“自己爬起来”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
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
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
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
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
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
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
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
(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
例外的是,我的儿子摔倒了,虽然我近在咫尺,却从来不拉他,总用一种命令的语气喊:“自己爬起来”。
记得他刚满周岁,我按老习惯,带他上街“冻一冻”。
这时他已获得了自己走路的相对自由。
可是,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大马趴。
我在旁边喊:“爬起来”。
儿子勇敢地自己爬了起来。
旁边一位过路妇女狠狠地瞅了我一眼,愤愤不平地说:“没见过这样的爹,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拉一把”。
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自己摔倒了,总是先抬头看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爸爸,我又犯错误了。
然后自己爬起来,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儿子因自己摔倒了,摔疼了,而大哭大叫的时候,连小哭小叫也没有过。
我猜想,在他那小小的脑袋瓜里,摔倒了,是个错误,没有哭的权利。
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
大约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他举着苍蝇拍,学着奶奶的样子,追打着几个苍蝇。
那苍蝇一点也不懂事,我儿子要打你,你老实呆着,让他拍死,不就完了吗?可是不,那几个贼苍蝇,东飞飞,西停停。
我儿子东追追,西拍拍,一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下趴到地上了。
我也没太在意,爬起来不就得了。
谁知这一次,他居然没有抬头看我,趴在那儿不动,足有一分钟,我这才感到大事不妙,赶紧跑过去,拉起来一看。
天!头上起了一个大蘑菇。
我这才有点慌神,赶紧找出红药水,给儿子搽上,疼得他直咧嘴。
可是,我的儿子,我小小的儿子,勇敢的儿子,仍然没哭!!! 倒是我,这个冷酷的父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我不知道,如果,让我重来一次,重新对儿子从头教育,我,还有没有勇气,像当年那么做。
可是!我相信!我的儿子!不管摔了多少跤!都会! 自己爬起来!!!(二)残忍还是仁慈儿子会走了,这是好事。
可是,冬天快到了,又是愁事。
愁什么呢?就我住的那草窝,两间屋,共十四平方,当时也算不错了。
可一生炉子,这炉子只能放在交通要道上。
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如果限制他的行动,那是愚蠢的;如果任他自由行动,让炉火烫伤,不用说夫人,就是他奶奶姥姥也会把我吃了。
毕竟,我儿子是双方老人所见到的第三代第一人。
面对如此难题,尽管我自视颇高,很为自己的足智多谋骄傲。
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高招,真是愁煞个人了。
冬天到了,火炉生起,屋里暖和了,可儿子的自由也受到了严格约束,更苦的是老子,天天担惊受怕不说,自尊心也受不了。
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枉读了几十车书了。
一日,炉旁读书,一是暖和,一是负有重大责任。
忽然,“条件反射”四字映入眼睑。
“有了”。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
我想起了巴甫洛夫,他老人家训练小狗,不是用的这个法子吗?儿子虽然不是小狗,但条件反射的原理也肯定适用。
我没敢声张,我想的这法子太损了。
夫人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是周日,夫人打早班,早早上班走了。
我开始着手自己的伟大创意。
生起炉子,不断用手试试,待自觉温度差不多了,把儿子招到炉旁,让他用手去摸炉盖,这小子,手一碰炉盖,就感觉大事不妙,赶快往回缩,那哪儿成呢?我抓着他的两手,就往炉盖上放,他拼命往回缩,最里还哇哇叫,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拉着他的手往上放。
越往前拉,他越往后缩,如此折腾了五六分钟,老子也有点累了。
就放开了他,嘿!这小子,一挣开我的手,就赶紧跑到里间去了。
嘴里还叽里咕噜,也不知发表什么高见。
休息了一会儿,又把他拉出来,再次把他往炉前推。
这次小子学鬼了,离炉子还有老远,就死活不往前走了,其实,我也不敢再把他的手往炉子上放了。
训练几分钟,又放开他。
过一个多小时再拉出来演当演当。
直至夫人快下班了,才罢手。
夫人回来了,儿子远远躲开炉子,扑进妈妈的怀抱。
夫人还纳闷儿,这小子,怎么不走直道。
我在一边,偷偷的乐。
第二天,下班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往炉前拉,小子坚决不干。
第三天第四天……,如此一直折腾了一个星期。
当然,没有再瞒着夫人。
从此,儿子视炉子为最可怕之物,总是远远绕着走。
直到三岁多,才敢远远的试探着用火钩去碰碰炉子,以满足其儿童的好奇。
这件事,我曾多次用来说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每当讲到我如何训练儿子,总有同学小声或大声地说:“太残忍了”。
残忍乎!仁慈乎!是非自有公论。
我只知道,我的儿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为熊熊的炉火烫伤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三)给奶奶送去儿子两岁多了。
已经能端着一个小碗,自己吃饭了。
从那时起,我家只要做一点好吃的,或不常吃的东西,总是盛在一个小铁碗里,让儿子给奶奶去送。
(那时,我与母亲同住一院,是自家的院子)在这方面,他的妈妈是个很明理的人。
儿子第一次给母亲送东西吃,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找出糖果,奖赏她的宝贝孙子。
乐得她逢人就说:“我的孙子比个小狗管用了,能给奶奶送好吃的了,有点好吃的总想着奶奶。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儿子总是先想着奶奶,有时我们两口子忘记了或觉得没必要送的东西,只要他奶奶那边没有,儿子总是及时提醒:“还没给奶奶送呢?”我妻子就赶紧盛好,让他去送。
每当看到儿子用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端着那个小铁碗,摆动着两条小腿,往母亲屋里走去。
听着从隔壁传来的祖孙俩的笑声,我感到欣慰。
老母亲一生多病,受尽苦难。
能享受到孙子的一点孝心,也不枉了老人家辛苦一生。
时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给母亲送东西的任务仍由儿子来完成。
不过,现在,儿子能为母亲干的事情更多了。
母亲的电视不清晰了,儿子去调。
母亲的电话不响了,儿子去修。
母亲生病了,经常由儿子背着到附近的小医院去打针。
每当全家聚会时,从楼上将奶奶背到楼下他姑姑家的任务,多是由儿子来完成。
聚会时,儿子虽然早早就吃完饭,虽然着急要回自家上网,但总是耐心地等到母亲吃完了,尽兴了,说要回去睡了,才把母亲背回去。
然后才自己上网,从来没见不耐烦过。
在母亲的心目中,有许多事情,儿子的地位已经比我还高了。
但愿,儿子的儿子也能这样。
(四)三岁看老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
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俗话说:“三岁看老”。
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
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
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
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
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
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
这些可怜的孩子被人分头领养了,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都不能具有正常人的思维了,他们已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了。
在此,我们不讨论这一试验的人道主义问题。
我要说明的是,从零岁开始教育的重要性。
三岁的小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那判断的能力,有他自己的体验,但最重要的是父母灌输给他的观念。
记不清是那位先哲说过:“给我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可以把他教育成任何一种人”。
这话说得绝对化了,但决非没有道理。
以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来看,父母的素质,几乎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观察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及家长,一般来说,父母素质高(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学生素质也高;父母素质低,学生素质也低。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却是多数情况。
小孩子三岁前形成的世界观,是他以后接受新的世界观的内因。
曾见到,两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打架,有一个吃了点小亏,其母见了,大声呵斥:“你真无能,去打回来”。
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为了这个小孩子。
这种教育继续下去,这个小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吗?他能学会和别人相处吗?他长大了,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认识一个学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却是很没有道德的人,从小就教育他,一点亏都不能吃,如果与人打架,吃了亏,他的父亲会帮他打回来。
从初一开始,他就是教导处的常客,后来成为学生中“老大”,而且足智多谋。
成为除了警察,任谁不怕的角色,多次出入派出所,仅仅因为年龄小,还没有进监狱。
他初三刚毕业,已经没有学校敢收留他了。
我很为他担忧,因为,他随时都能进去。
为人父母者,想一想吧!你爱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真的爱,那就首先教会他做人吧!不要以为“树大自然直”,如果在三岁之前,他撒泼耍赖,而你又放任他的话。
有一天,他会无法无天的。
而那时,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改变他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个“计”,是要从零岁开始的。
(五)有鉴于贾政的无奈《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
看到《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
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
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
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