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可以分为风能转化和电能转化两个过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装置。

一、风能转化过程风力发电机首先需要将自然界中的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如风轮、转轴和变速机构等装置完成。

1. 风轮:风轮是风力发电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风能转化为旋转动能。

风轮通常由数片叶片组成,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风轮的转速和效率。

一般来说,叶片越大、旋转速度越快,风能转化效率就越高。

此外,风轮上还配备了定位装置,可以根据风的方向调整叶片的角度,以便尽可能地捕捉到更多的风能。

2. 转轴和传动系统:叶片转动时,它们会带动转轴一起旋转。

转轴是将叶片旋转动能传递给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它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除了转轴外,风力发电机还配备了传动系统,用于调整风轮和发电机之间的转速差异。

传动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风轮的旋转速度能够匹配发电机的工作要求,二是提高发电机的转速并输出更高的电能。

二、电能转化过程风力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需要通过发电机和变流器等装置完成。

1. 发电机:风力发电机选用的是特殊的发电机,称为风力发电机或风能发电机。

这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普通的发电机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旋转运动来驱动转子产生磁场,然后通过磁场和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产生电能。

与普通发电机不同的是,风力发电机需要具有更高的转速、功率因数和效率。

2. 变流器:由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是交流电,需要将其转换为适应电网输送的直流电。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变流器完成,变流器主要功能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电压和频率控制,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以适合的形式输送到电网中。

总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风能转化和电能转化两个过程,通过风轮、转轴、变速机构、发电机和变流器等装置的协同工作,将自然界中的风能转化为电能。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机理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机理

永磁同步风⼒发电系统的组成、⼯作原理及控制机理永磁同步风⼒发电系统的系统基本组成、⼯作原理、控制模式论述1.系统的基本组成:直驱式同步风⼒发电系统主要采⽤如下结构组成:风⼒机(这⾥概括为:叶⽚、轮毂、导航罩)、变桨机构、机舱、塔筒、偏航机构、永磁同步发电机、风速仪、风向标、变流器、风机总控系统等组成。

其中全功率变流器⼜可分为发电机侧整流器、直流环节和电⽹侧逆变器。

就空间位置⽽⾔,变流器和风机总控系统⼀般放在塔筒底部,其余主要部件均位于塔顶。

2.⼯作原理:系统中能量传递和转换路径为:风⼒机把捕获的流动空⽓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直驱系统中的永磁同步发电机把风⼒机传递的机械能转换为频率和电压随风速变化⽽变化的不控电能,变流器把不控的电能转换为频率和电压与电⽹同步的可控电能并馈⼊电⽹,从⽽最终实现直驱系统的发电并⽹控制。

3.控制模式:风⼒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

它不仅要监视电⽹、风况和机组运⾏参数,对机组运⾏进⾏控制。

⽽且还要根据风速与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优化控制,以提⾼机组的运⾏效率和发电量。

风⼒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保证风⼒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获取最⼤能量,提供良好的电⼒质量。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变距系统、运⾏主控制器、功率输出单元、⽆功补偿单元、并⽹控制单元、安全保护单元、通讯接⼝电路、监控单元。

具体控制内容有: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变桨控制、转速控制、⾃动最⼤功率点跟踪控制、功率因数控制、偏航控制、⾃动解缆、并⽹和解列控制、停机制动控制、安全保护系统、就地监控、远程监控。

⼀、系统运⾏时控制:1、偏航系统控制:偏航系统的控制包括三个⽅⾯:⾃动对风、⾃动解缆和风轮保护。

1)⾃动对风正常运⾏时偏航控制系统⾃动对风,即当机舱偏离风向⼀定⾓度时,控制系统发出向左或向右调向的指令,机舱开始对风,当达到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动对风停⽌。

2)⾃动解缆当机舱向同⼀⽅向累计偏转2~3圈后,若此时风速⼩于风电机组启动风速且⽆功率输出,则停机,控制系统使机舱反⽅向旋转2~3圈解绕;若此时机组有功率输出,则暂不⾃动解绕;若机舱继续向同⼀⽅向偏转累计达3圈时,则控制停机,解绕;若因故障⾃动解绕未成功,在扭缆达4圈时,扭缆机械开关将动作,此时报告扭缆故障,⾃动停机,等待⼈⼯解缆操作。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添加项标题
风电成本问题:目前风电成本较高需要降低风电成本提高风电 的经济性。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将更加高效、可靠降低成本提高发电量。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将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市场竞争:随着风力发电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领先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 份额。
风力发电原理和控制技 术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风 力 发 电 原 理
03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控 制
技术
05 风 力 发 电 技 术 的 发
展趋势和挑战
04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控 制 技术的应用
P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风力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风能捕获:风能通过风力发电 机叶片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换:机械能通过发电 机转化为电能
电压与电流控制:通过控制系 统调节电压和电流使其稳定并 输送到电网
并网发电:与电网并联运行实 现风能的高效利用
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
风轮:捕获风能 并将其转换为机 械能
传动系统:将风 轮的机械能传递 到发电机
发电机:将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
Prt Three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 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
风速传感器:测量风速为控制系统提供风速信息 控制系统:根据风速和发电机状态调节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 偏航系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发电机组的迎风角度提高风能利用率 制动系统:在异常情况下对发电机组进行制动确保安全停机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风力发电构造及原理

风力发电构造及原理

风力发电构造及原理
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风轮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的方法。

风力发电主要由以下几个构造组成:
1. 风轮:也称风能转换装置,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风轮通常由多个叶片组成,具有较大的面积,可以更好地捕获风能。

风轮形状一般为高度弯曲的螺旋状,以提高风能转换效率。

2. 风轮轴:连接风轮和发电机的轴道,负责传递风能转换的机械能。

3.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当风轮转动时,风轮轴会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中的磁场和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4.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风速和发电机负荷情况,自动调整风轮的转速和方向,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风流通过风轮时,风轮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旋转。

风轮上的叶片被风力推动,使得整个风轮转动。

风轮转动的机械能通过风轮轴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通过磁场和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交流电,经过整流等处理后,最终输出为可用的电能。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风力发电,顾名思义,是利用风力产生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也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源。

本文将介绍风力发电的原理、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风力发电的原理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风轮(也称为风机)旋转发电。

当风流过风轮时,将推动风轮转动,风轮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其中,风轮是由叶片和轴组成的,叶片是承受风力的部分。

叶片的形状、数量和大小等因素将影响风轮的转速和转动效率。

虽然风力发电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首先,风轮需要在合适的风速下才能转动产生电能,而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又会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选址成为了风电站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一般会选择海拔高、风力稳定的地区来建立风电站。

另外,为了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还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风轮的材质、结构和设计等方面的因素。

二、风力发电的应用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球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6.32亿千瓦,占全球电力供应的5%。

其中,中国、美国和德国是全球三大风力发电大国。

风力发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商业化利用,另外一个是小规模的分布式利用。

大规模的商业化利用通常指的是建立风电站来大规模地利用风力发电。

风电站可以有不同的容量,从几百千瓦到几十兆瓦不等。

风电站的建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选址、设备采购和调试等。

但是,在商业化利用中,由于需要建设大型的风电站,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并且存在地域和季节限制。

小规模的分布式利用则是将风力发电技术应用于家庭、企业和社区等小规模场景中。

一般通过安装风力发电设备,如小型风轮或风能发电机组,在小规模的场景中产生清洁的电力。

分布式利用具有灵活性、可持续性和可控性等优点,并且适合于人口分散的区域。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方式操作如下:
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传动系统增速来达到发电机的转速,然后驱动发电机发电。

在这一过程中,风能被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操作方式:
安装风力发电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确保风力充足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在风力发电机运行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其机械部件和电气系统正常。

启动时,需要通过控制柜或者遥控器开启发电机,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风力发电机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运行结束后,需要通过控制柜或者遥控器关闭发电机,并对其进行必要维护保养。

风能发电的物理原理及应用

风能发电的物理原理及应用

风能发电的物理原理及应用引言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风能发电作为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风能发电的物理原理以及其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

物理原理风能发电的物理原理基于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1.风的起源:风是由于地球表面受到不均匀的太阳辐射而产生的。

由于太阳辐射照射的角度和强度产生地表空气的温度差异。

温度差异导致空气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形成气流,即风。

2.风的动能:风在流动过程中具有动能,其大小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

风能的大小可以通过风速来估计,风速越大,风能越大。

3.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风轮、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风轮通过叶片的转动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转动,最终产生电能。

4.发电机的转化过程: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发电机转动时,通过磁场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电流可以通过导线传输,并用于供电。

应用领域风能发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发电:风能发电是最常见的应用方式。

风力发电机可以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组成风力发电场。

风力发电场可以提供大范围的电力供应,包括家庭用电、工业用电以及城市的电力供应。

2.农村电气化:对于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供电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由于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利用风能发电可以为这些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3.海上风电:海上风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风能发电方式。

由于海上风力资源更加稳定和丰富,海上风电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4.船舶动力:利用风能驱动船舶前进是古老的航行方式,如帆船。

如今,风能发电可以用于船舶的动力系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更环保的航行。

5.冷却系统:风能可以用于冷却系统中的风扇。

通过利用风能提供强制风流,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温度,并提高能效。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一、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能转换成电力的一种清洁能源,其基本原理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因此,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能转化系统和发电系统两大部分。

风能转化系统风能转化系统一般由风轮、变桨机构和转速限制器组成。

具体来说,风轮是通过风能驱动旋转,变桨机构可以改变风轮叶片的角度以便控制风轮的旋转速度和转向,而转速限制器则可以限制风轮的旋转速度,以防风轮过快损坏风力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由发电机、变流器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到电网中,变流器则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控制电能输出的电压和频率。

电子控制系统则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监控和维护。

二、风力发电的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恒功率控制恒功率控制是指在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通过调节风轮的旋转速度来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以便让发电机输出恒定的电功率。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保证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当风速超过一定限制时,风轮的旋转速度会超过允许范围,从而导致发电系统的停机或受损。

2. 变桨控制变桨控制是指通过改变风轮叶片的角度来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风力发电系统会自动调节叶片角度,以减小叶片受到的风力,从而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确保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其控制精度相对较低,且需要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运动部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 惯性控制惯性控制是指通过测量风轮旋转速度和转向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惯性控制系统会立即闸掉风轮,以避免风力发电系统受到损坏。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使风力发电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太适合长期运行。

三、风力发电系统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和核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有以下几个优点:1.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更加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
风力涡轮机特性:
1,风能利用系数Cp
风力涡轮从自然风能中吸取能量的大小程度用风能利用系数Cp表示:
P---风力涡轮实际获得的轴功率
r---空气密度
S---风轮的扫风面积
V---上游风速
根据贝兹(Betz)理论可以推得风力涡轮机的理论最大效率为:Cpmax=0.593。

2,叶尖速比l
为了表示风轮在不同风速中的状态,用叶片的叶尖圆周速度与风速之比来衡量,称为叶尖速比l。

n---风轮的转速
w---风轮叫角频率
R---风轮半径
V---上游风速
在桨叶倾角b固定为最小值条件下,输出功率P/Pn与涡轮机转速N/Nn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看,对应于每个风速的曲线,都有一个最大输出功率点,风速越高,最大值点对应得转速越高。

如故能随风速变化改变转速,使得在所有风速下都工作于最大工作点,则发出电能最多,否则发电效能将降低。

涡轮机转速、输出功率还与桨叶倾角b有关,关系曲线见图2 。

图中横坐标为桨叶尖速度比,纵坐标为输出功率系统Cp。

在图2 中,每个倾角对应于一条Cp=f(l)曲线,倾角越大,曲线越靠左下方。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上升段和下降段,其中下降段是稳定工作段(若风速和倾角不变,受扰动后转速增加,l加大,Cp减小,涡轮机输出机械功率和转矩减小,转子减速,返回稳定点。

)它是工作区段。

在工作区段中,倾角越大,l和Cp越小。

3,变速发电的控制
变速发电不是根据风速信号控制功率和转速,而是根据转速信号控制,因为风速信号扰动大,而转速信号较平稳和准确(机组惯量大)。

三段控制要求:
低风速段N<Nn,按输出功率最大功率要求进行变速控制。

联接不同风速下涡轮机功率-转速曲线的最大值点,得到PTARGET=f(n)关系,把PTARGET作为变频器的给定量,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使风力发电实际输出功率P=PTARGET。

图3是风速变化时的调速过程示意图。

设开始工作与A2点,风速增大至V2后,由于惯性影响,转速还没来得及变化,工作点从A2移至A1,这时涡轮机产生的机械功率大于电机发出的电功率,机组加速,沿对应于V2的曲线向A3移动,最后稳定于A3点,风速减小至V3时的转速下降过程也类似,将沿B2-B1-B3轨迹运动。

中风速段为过渡区段,电机转速已达额定值N=Nn,而功率尚未达到额定值P<Pn。

倾角控制器投入工作,风速增加时,控制器限制转速升,而功率则随着风速增加上升,直至P=Pn。

高风速段为功率和转速均被限制区段N=Nn/P=Pn,风速增加时,转速靠倾角控制器限制,功率靠变频器限制(限制PTARGET值)。

4,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示意见图4,绕线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直接连接电网,转子经四象限IGBT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接电网。

转子电压和频率比例于电机转差率,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变频器把转差频率的转差功率变为恒压、恒频(50HZ)的转差功率,送至电网。

由此可知:
P=PS-PR;PR=SPS;P=(1-S)PS
P是送至电网总功率;PS和PR分别是定子和转子功率
转速高于同步速时,转差率S<0,转差功率流出转子,经变频器送至电网,电网收到的功率为定、转子功率之和,大于定子功率;转速低于同步转速食,S>0,转差功率从电网,经变频器流入转子,电网收到的功率为定、转子输出功率之差,小于定子功率。

5,双馈异步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
系统的运行分为两个阶段:
同步阶段:在此过程中风机已经开始转动,当其转速大于启动转速后,充电回路先闭合,使变频器直流电容电压升高,当电压大于80%额定值后,转子回路主接触器闭合,并且同时断开充电回路接触器。

母线电压不断升高至额定值,这时变频器逆变器开始工作,电机转子中有电流,所以在定子中有电压产生,变频器检测电网电压和电机定子电压,通过调节住转子的电压电流,使这两个电压同步,并且闭合定子主接触器,系统便完成了同步切入。

运行阶段:同步切入结束后便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个时候通过上述的三阶段控制方法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最大的额定功率。

在实际运行中,变频器接收主控制传输过来的两个主要控制信号:功率因数和电机力矩。

功率因数信号使变频器输入端的输入功率因数始终为1,电机力矩使风力发电系统始终随着风速变化而输出最大的额定功率。

主要的控制方式可以通过矢量控制和直接力矩控制都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双馈系统在变频器中仅流过转差功率,其容量小,通常按发电总功率的25%左右选取,投资和损耗小,发电效率高,谐波吸收方便。

由于要求双向功率流过变频器,它必须是四象限双PWM变频器,由两套IGBT变换器构成,价格是同容量单象限变频器的一倍。

而且只能使用双馈电机,效率较低,而且有滑环和碳刷,维护工作量较大。

6,永磁同步全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全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采用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同步电动机输出的频率和电压随转速变化的交流电,经一台双象限IGBT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接至恒压、恒频电网。

目前,永磁同步全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可至5MW,而且采用低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并且取消了中间的齿轮变速箱,变频器采用双PWM型的中压变频器,主要应用在离岸的风力发电场中。

永磁同步全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运行和双馈系统基本类似,也通过同步切入过程,和正常运行阶段,控制方式也采用上述的三段式控制。

永磁同步全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发电机发出的全部电功率都通过变频器,变频器容量需按100%功率选取,比双馈系统容量大,投资和损耗大,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电机轻,取消变速齿轮结构减轻了整机重量,变换器增加的投资可以从机械结构的节约中得到补偿。

7,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辅助控制系统
这些辅助控制系统由风力发电系统的主控制器控制,主要包括:
桨叶倾角控制系统:桨叶倾角控制通过液压执行机构来实现,在转速随风速增加升至额定转速后,通过加大倾角来维持转速不变,目前工程上使用线性PID控制器来进行控制。

偏航控制系统:偏航系统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使风轮跟踪变化稳定的风向,二是当风力发电机组由于偏航作用,机舱内引出的电缆发生缠绕时,自动解除缠绕。

偏航系统一般通过控制电机实现。

风机制动系统:风叶的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的盘式刹车系统,一般安排在高速轴上。

具有三种刹车方式:正常停机方式;安全停车方式;紧急停车方式。

其他安全保护系统:其他安全保护系统主要有:超速保护、电网失电保护、电气保护(过压,过流)、雷击保护、机舱机械保护、桨叶保护、紧急安全链保护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