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小型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

1 引言1.1本课题的意义1.1.1 风力发电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供电持续性和供电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煤炭、石油的日趋减少,开发新能源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风能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有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被人们称为“绿色资源”受到青睐[1]。
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而风力发电与其它再生能源相比,更具竞争潜力,因而发展迅速。
我国幅员辽阔,居民分布东多西少。
考虑到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农、牧民以及沿海地区岛屿上的渔民、边、海防哨所、通讯塔站及微波中继站等居民的用电特点,用常规电网覆盖他们十分困难,而且也很不经济。
因此在我国的许多边远地区,电力短缺造成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严重落后。
但由于这些地区一般风力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在这些地区大力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系统的应用也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策略[2]。
1.1.2 目前户用小型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风力发电是涉及电机、电力电子、电化学、机械、空气动力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气象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课题,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直接并到电网上,向电网馈电;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将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用除能设备储存起来(一般用蓄电池),需要时再提供给负载(可直流供电,亦可用逆变器变换为交流供给用户)。
常见的独立运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3]。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以及负载的随时变化使得现有小型风电系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效率较低,现有系统一般采用发电机输出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没有对风电转换环节进行控制,使得风能利用系数比较低,一般在0.3左右。
据贝茨理论风能利用系数的极限值为0.593,如果控制风力机总是以最佳叶尖速比运行,年发电量可以提20%~30%。
2、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不尽合理,使得其寿命短暂,一般两三年就得更换,增加了整机维护成本,不合理使用主要是充电方式与蓄电池可接受特性相距甚远。
电池使用寿命短,则会使得度电成本居高不下,从而使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难于推广应用。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论文).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电源由风力发电机组、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架、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卸荷器、并网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这是因为自然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切入(电网)和切出(电网)、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风以及对运行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
同时,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都是海岛或边远地区甚至海上,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要求能够无人值班运行和远程监控,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与一般工业控制过程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
它不仅要监视电网、风况和机组运行参数,对机组进行并网与脱网控制,以确保运行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且还要根据风速与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发电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风力发电市场的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问题和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采用了软并网技术、空气动力刹车技术、偏航与自动解缆技术,这些都是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由于功率输出是由桨叶自身的性能来限制的,桨叶的节距角在安装时已经固定;而发电机转速由电网频率限制。
因此,只要在允许的风速范围内,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由于风速变化引起输出能量的变化是不作任何控制的。
这就大大简化了控制技术和相应的伺服传动技术,使得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商业化运行。
20世纪90年代后,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已经不是问题,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开始进入风力发电市场。
采用全桨变距的风力发电机组,起动时可对转速进行控制,并网后可对功率进行控制,使风力机的起动性能和功率输出特性都有显著和改善。
800MW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一版

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800MW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系别自控系班级电自091学生姓名王太勇学号 2009333113指导教师王森职称助教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图书馆 F-520任务下达时间: 2012年 2 月28 日起止日期:2012 年 2 月28 日起—至 2012年 6 月 17 日止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一、设计任务发展和利用风能是国际的大趋势,风力发电产业已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是实现风力发电系统有效经济运行的关键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
近年来,国家采用三叶片、定桨距、失速型、双速发电机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研究并掌握了总装技术和关键部件叶片、电控、发电机、齿轮箱等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初步掌握了总体的设计技术。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对800kw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速恒频控制单元的设计来实现发电机组大范围内调节运行转速,来适应风速变化而引起的风力机功率的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吸收风能,提高效率。
具体有如下要求:1.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时必须与电网相序一致,电压标称值相等,三相电压平衡。
2.风力发电机组应具有宽广的调速运行范围,来适应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风力机功率的变化,进而最大限度的吸收风能,从而提高效率。
控制要灵活,可以较好的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3.风力发电机组应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具有高的效率,更好的提供电能。
另外还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好,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工作,结构简单可大批量生产,运行时噪声低,使用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
4.具体指标如下表风速(ms\s)转速(r\min)功率(kw)温度(。
C)电压(V)频率(Hz)压力(MPa)3-25 >40 8000 0-30 380 50 >100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且详细的介绍风力发电机组各个控制部分原理,功能及其在整个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由于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倍加关注,因此清洁绿色的风力发电技术已深受全世界的重视。
本设计主要研究的偏航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偏航机构安装在机舱底部,通过偏航轴承与机舱相连。
当风向改变时,风向仪将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小齿轮在大齿圈上转动,从而带动机舱旋转,是风轮对准风向。
当机舱的旋转方向有接近开关进行检测,当机舱向同一方向达到极限偏航角度时,限位开关会及时将信号传到控制装置内,控制装置会迅速发出信号使机组快速停机,并反转解缆,经过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偏航控制使风轮始终保持迎风状态。
根据边行系统的工作原理本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1、实现自动偏航控制及手动偏航控制的双控制系统设计2、设计偏航系统的制动装置以及扭缆、解缆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3、了解偏航液压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4、编写驱动控制程序、扭缆、解缆保护程序。
关键词:风向,自动偏航,风向仪,偏航电机Design of Yaw Control System for Wind Motor Based onPLCABSTRACTClean and green wind power technology has gotten great attention by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ly exhausted fossil resources and the more attention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is design mainly researches the yaw system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ind turbine. Because the yaw mechanism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ngine room and connected to the engine room through the yaw bearing. When the wind changes, wind vane will send the signal to the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the drive work. The pinion rotated on the big gear ring, which can turn the engine room to make the wind wheel turbines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wind. When the revolving direction of the engine room is closed to the switch to do detection and the engine room reaches the maximum yaw angle to the same direction, the limited switch will send the signals to the control device in time. Then the control device could quickly send a signal to make the set quick stop and turn over the cast loop. After above the process, it will realize the yaw control and make the wind wheel keep the state of facing the win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dge system, this design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 as follow.1、Realizing the double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yaw control and manual yaw control;2、Designing the brake device of yaw system and the controlling methods of protection device of the button cable and the cast loop;3、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yaw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ntrolling methods;4、Writing the controlling program of drive and the protection program of button cable and cast loop.KEY WORDS: Wind Direction, Automatic Yaw, Yaw Angle, Yaw Motor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风力发电的介绍 (2)1.2 风力发电的发展历史 (2)1.3 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4)第2章风力发电机及偏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4)2.1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介绍 (4)2.1.1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4)2.1.2 风力发电机的基本构成及及原理 (5)2.2 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介绍 (5)2.2.1 偏航系统的分类 (5)2.2.2 偏航系统的组成 (6)2.2.3 偏航系统的功能及原理 (6)第3章风电机偏航系统总体设计 (7)3.1 风电机偏航系统基本设计思路 (7)3.2 设计方案选择 (8)3.3 偏航系统硬件的选型 (8)3.3.1 电动机选型 (8)3.3.2 限位开关选型 (9)3.3.3 接近开关选型 (10)3.3.4 风向传感器的选型 (11)3.3.5 PLC选型 (12)第4章风电机偏航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4)4.1 风电机偏航系统工作过程 (14)4.2 系统硬件设计 (14)4.2.1 PLC I/O地址分配 (14)4.2.2 PLC端子连接图 (15)4.2.3 偏航电机主电路设计 (15)第5章风电机偏航系统软件设计 (15)5.1 风电机偏航系统整体流程图 (15)5.2 风电机手动偏航系统流程图 (16)5.3 风电机手动偏航梯形图 (17)结论 (18)谢辞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外文资料译文 (24)前言能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物资基础。
基于plc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全球人口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可能翻番甚至增加两倍。
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依赖于能源和碳循环。
能源对经济级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但这也带来了环境方面的挑战。
我们必须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各个方面,包括提高能效、清洁能源、全球碳循环、碳资源、废弃物和生物质,还要关注它们与气候和自然资源问题之间的关系。
风力发电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基于PLC为主控制器的设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设计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旨在保证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齿轮箱、液压系统、发电机正常工作;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使系统能更加稳定的运行,进而可以有效提高风力利用率。
设计中主要对发电机控制电路、偏航控制电路、齿轮箱及液压站的运行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设计,并绘制了相应的电气原理图。
在控制电路中还说明了PLC、电动机及相应低压器件的型号选择,绘制了I/O接线图;在发电机控制电路中,设计了发电机的转速控制方面;偏航电路中,设计了对风、解缆功能;在液压系统中,设计了温控、压力控制功能;在齿轮箱系统中,设计了油位控制功能。
同时在设计中还详细编写了各部分的控制程序,并进行了相关调试,另外利用S7-200仿真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偏航;液压系统;控制系统;风力发电ABSTRACTGlobal population growth and developing economic expansion, to 2050, world energy demand may double or even increased two times. The whole of life on earth depends on both the energy and the carbon cycle. Energy for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are crucial, but it has also brough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We must explore the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all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clean energy,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carbon resource, waste and biomas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m and climate and natural resource problems between.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In the wind powe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mainly is the design of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ased on the design of PLC wind power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windmill generator yaw system, gear box, hydraulic system, the generator work; by selecting appropriate control method, making the system more stable oper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ind power.Design of the main generator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gearbox and hydraulic station runn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draw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schematic diagram. The control circuit also shows PLC, motor and corresponding low voltage devices model selection, rendering the I / O wiring diagram; in generator control circuit, design of the generator speed control; yaw circuit, design of wind, starting function;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emperature control, pressure control function; in the gear box system, design the level control function.In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ed written parts control program, and the relevant debugging, while using S7-200 simul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Yaw;Hydraulic system;Control system;Wind Power目录1引言1.1选题目的和意义....................................1.2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 1.2.1国外风力发电现状............................. 1.2.2国内风力发电现状.............................. 1.2.3风电机组发展趋势............................. 1.2.4海上风电场的兴起..........................1.3 研究设想及方法.............................1.4 预期成果及意义..............................2系统整体方案设计...................................2.1 系统工作原理................................2.2 系统工艺流程................................2.2.1控制模式介绍...............................2.2.2各部分控制介绍.............................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4本章小结.....................................3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1 PLC概述..................................3.1.1 PLC的发展历程............................3.1.2 PLC的工作原理...........................3.1.3 控制系统的I/O通道地址分配.................3.1.4 PLC系统选型...........................3.2 扩展模块选型...........................3.2.1 数字量输出扩展模块EM222................3.2.2 数字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EM223...........3.2.3 模拟量输入扩展模块EM231...........3.2.4 模拟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EM235........3.3 电机及驱动器选型与应用设计................3.3.1 电机及驱动器选型........................3.3.2 偏航电机主电路设计......................3.4 检测元件选型与应用设计....................3.4.1 温度传感器选型.......................................3.4.2 压力传感器选型......................................3.4.3 液位传感器选型......................................3.4.4 偏航角度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选型......................3.4.5风向标、风速仪选型..................................3.5 低压电器选型..........................................3.5.1 接触器选型..........................................3.5.2 断路器选型..........................................3.5.3 熔断器选型..........................................3.5.4 主令电器选型........................................3.5.5 信号电器选型....................................... 3.6 系统配电及电源选型...................................3.7 本章小结............................................. 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4.1 程序流程图的设计.....................................4.1.1 启停控制流程图....................................4.1.2 偏航解缆控制流程图................................4.1.3 齿轮箱系统控制流程图..............................4.1.4 发电机系统控制流程图..............................4.1.5 液压系统控制流程图.................................4.2 控制程序设计.........................................4.3 组态界面设计.........................................4.4 程序调试.............................................4.5本章小结..............................................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第1章引言1.1 目的和意义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可能翻番甚至增加两倍。
毕业设计正文(风力发电)

毕 业 论 文题 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202学号: 020******* 学生姓名: 周 超 导师姓名: 邓 秋 玲 完成日期: 2006年6月10日毕 业 设 计题 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202学号: 020******* 学生姓名: 周 超 导师姓名: 邓 秋 玲 完成日期: 2006年6月1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姓名 周超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202 学号 020*******指导老师 邓 秋 玲 职称 副 教 授 教研室主任 石 安 乐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基本数据:额定功率 600=N P KW 连接方式 Y额定电压 V U N 690= 额定转速 min /1512r n N =相数 m=3 功率因数 88.00=ϕs c效率 96.0=η 绝缘等级 F极对数 P=22、本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完成以下设计内容:(1) 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2) 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3) 电机主要零部件图的绘制;(4) 说明书。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2月20日——3月10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3月13日——4月25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3月27日——5月30日:毕业设计 4月中旬:毕业设计中期抽查6月1日——6月14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6月15日——6月17日:修改、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并将电子文档上传FTP6月17日——6月20日:毕业设计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 1 -1.1 开发利用风能的动因·························································································· - 1 -1.1.1 经济驱动力······························································································· - 1 -1.1.2 环境驱动力······························································································· - 2 -1.1.3 社会驱动力······························································································· - 2 -1.1.4 技术驱动力······························································································· - 2 -1.2 风力发电的现状·································································································· - 2 -1.2.1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 2 -1.2.2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13] ·············································································· - 3 -1.3风力发电展望 ····································································································· - 3 -第2章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 - 5 -2.1 风力发电系统······································································································ - 5 -2.1.1 恒速恒频发电系统··················································································· - 5 -2.1.2 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 - 6 -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 9 -2.2.1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 - 9 -2.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 9 -2.2.3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的总体方案····································· - 19 -第3章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 - 25 -3.1 概述[11]················································································································ - 25 -3.2 风力发电机········································································································ - 25 -3.2.1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 25 -3.2.2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 26 -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 27 -3.3.1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设计的特点························································· - 27 -3.3.2 三相异步发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差异[2]······································ - 27 -3.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 - 28 -3.3.4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计算程序····························································· - 29 -结束语 ·················································································································· - 40 -参考文献 ·············································································································· - 41 -致谢 ·················································································································· - 43 -附录 A 定子冲片图附录 B 转子冲片图附录 C 总装图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摘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也逐渐成为了时下的朝阳产业。
本论文详细阐明了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和电能的变换及继电控制电路做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风力发电机组带动单相交流发电机,然后通过AC—DC—AC变换为用户需要的标准交流电,并且考虑到风力的不稳定性,在系统中并入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的监控实现系统的控制,保证系统在风能充足时可蓄能,在风能不充足时亦可为负载供电。
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继电控制电路监控和切换。
本论文的重点在于继点控制电路的设计,并对各种不同风力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而严谨的分析,最后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了系统仿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整流——逆变;继电控制目录摘要 (1)目录 (2)引言 (4)第一章绪论 (4)1.1风力发电概述 (5)1.1.1风力发电现状与展望 (5)1.1.2风力发电的原理和特点 (6)1.2论文系统概述 (6)第二章风力机原理及其结构 (8)2.1风力机的气动原理 (8)2.2风力机的主要部件 (8)2.3风力机的功率 (9)第三章电气设计部分 (10)3.1发电机 (10)3.1.1发电机结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10)3.1.2励磁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11)3.2整流部分 (12)3.2.1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13)3.2.2参数选择 (15)3.3蓄电池 (16)3.3.1蓄电池的性能 (16)3.3.2充放电保护电路 (17)图3-8充放电保护电路 (17)3.3.3蓄电池组供电控制设计 (18)3.4逆变电路 (18)3.4.1逆变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18)3.4.2 IGBT的驱动电路 (19)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引言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能源消耗逐渐增加,全球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造成气候异常、灾害增多、恶性疾病的多发,因此,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
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风机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主控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变频系统。
1、蓬勃发展的风电技术风力发电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风力发电行业仍然不断的加大投资。
在2008年,风力发电仍然保持着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包括Vestas、Gem sa、GE、国内的金风科技、华锐、运达工程等其订单交付已经到2011年后。
国内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的控制系统均是由欧洲专用控制方案提供商提供的专用系统,价格高昂且交货周期较长。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必须要提上日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差异化而使得未来竞争中的透明度过高,而造成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平台开发自主的风电控制系统将使得制造商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获得先手。
然而,风电控制系统必须满足风电行业特殊的需求和苛刻的指标要求,这一切都对风力发电的控制系统平台提出了要求,而B&R的控制系统,在软硬件上均提供了适应于风力发电行业需求的设计,在本文我们将介绍因何这些控制器能够满足风力发电的苛刻要求。
2、风力发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2.1高级语言编程能力由于功率控制涉及到风速变化、最佳叶尖速比的获取、机组输出功率、相位和功率因素,发电机组的转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包含了复杂的控制算法设计需求,而这些,对于控制器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B&R PCC产品提供了高级语言编程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以下一些关键技术:2.1.1复杂控制算法设计能力传统的机器控制多为顺序逻辑控制,而随着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复杂控制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器,而机器控制本身即是融合了逻辑、运动、传感器、高速计数、安全、液压等一系列复杂控制的应用,PCC的设计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发展方向而设计了PCC产品来满足这一未来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PCC设计为基于Automation Runtime的实时操作系统(OS)上,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对于风力发电而言,变桨、主控逻辑、功率控制单元等的算法非常复杂,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控制器来实现对其高效的程序设计,并且,代码安全必须事先考虑,以维护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风机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主控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变频系统。
1、蓬勃发展的风电技术风力发电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风力发电行业仍然不断的加大投资。
在2008年,风力发电仍然保持着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包括Vestas、Gem sa、GE、国内的金风科技、华锐、运达工程等其订单交付已经到2011年后。
国内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的控制系统均是由欧洲专用控制方案提供商提供的专用系统,价格高昂且交货周期较长。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必须要提上日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差异化而使得未来竞争中的透明度过高,而造成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平台开发自主的风电控制系统将使得制造商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获得先手。
然而,风电控制系统必须满足风电行业特殊的需求和苛刻的指标要求,这一切都对风力发电的控制系统平台提出了要求,而B&R的控制系统,在软硬件上均提供了适应于风力发电行业需求的设计,在本文我们将介绍因何这些控制器能够满足风力发电的苛刻要求。
2、风力发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2.1高级语言编程能力由于功率控制涉及到风速变化、最佳叶尖速比的获取、机组输出功率、相位和功率因素,发电机组的转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包含了复杂的控制算法设计需求,而这些,对于控制器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B&R PCC产品提供了高级语言编程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以下一些关键技术:2.1.1复杂控制算法设计能力传统的机器控制多为顺序逻辑控制,而随着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复杂控制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器,而机器控制本身即是融合了逻辑、运动、传感器、高速计数、安全、液压等一系列复杂控制的应用,PCC的设计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发展方向而设计了PCC产品来满足这一未来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PCC设计为基于Automation Runtime的实时操作系统(OS)上,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对于风力发电而言,变桨、主控逻辑、功率控制单元等的算法非常复杂,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控制器来实现对其高效的程序设计,并且,代码安全必须事先考虑,以维护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安全。
2.1.2功能块调用PCC支持PLCopen Motion、PLCopen Safety和PLCopenHydraulic库的调用,这对于风电这一集合了变桨运动控制、安全逻辑设计、液压控制的综合系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变桨控制将考虑多个伺服的定位和同步关系,而safety为机组提供了多种安全回路设计以保护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液压控制被极其容易的集成到系统中而无需购置专用的液压控制模块。
同时,PCC支持用户自定义库的封装设计,用户可以将其自身的核心算法封装为功能块来调用,这使得一方面代码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而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针对不同机组的系统调用,大大简化了软件的重构,支持快速开发。
2.1.3All In One的设计理念- Automation Studio™Automation Studio™设计初衷是建立在一种放眼整机控制而不是局部(只关心驱动或者逻辑,独立组件),30年的丰富OEM控制设计使得B&R深刻理解“整体”的意义,因此,其软件包设计为面向整个机器的各个对象(逻辑、运动、测量、通信、显示)和过程(配置、项目规划与管理、诊断、调试、维护)。
对于B&R Automation Studio而言,控制器的设计、变桨伺服、液压控制、Safety技术、通信均在一个”All In One”的工具包Automation Stduio中实现,对于风力发电这样的综合多种控制需求的系统而言,Automation Studio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与应用的平台,它使得代码生成、仿真分析、远程诊断与维护集成为一体,难道还有什么需要不能满足吗?抛开技术的因素,对于用户而言,一套软件即可实现所有的应用需求,这降低工程师的学习成本,也作为一个平台,为用户提供了长期持续创新的软件平台基础。
风力利用史: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初主要是利用风力提水灌溉,及海水晒盐和风力驱动的磨坊。
这在当时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利用风力和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来驱动工作机械,提高了生产力。
至于人类利用风能来驱动船只航行,则可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国内小型风力发电机概况: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发和应用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始于70年代,当时研制的风力提水机用于提水灌溉和沿海地区的盐场,研制的较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应用于浙江和福建沿海,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适应了当地自然资源和当地群众的需求,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和推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解决边远地区居住分散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用电和部分生产用电起了很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视,各国都竞相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将风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中的一种选择,不论对并网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和适用于边远地区农牧户的离网型小型风力发电机都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我国目前已有安装并网的风力机的风力田24 处,总装机容量26.8万千瓦。
小型风力机的保有量超过14万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小型风力发电机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由下列几部分组成:风轮、发电机、调速和调向机构、停车机构、塔架及拉索等,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等。
①风轮:小型风力机的风轮大多用2-3个叶片组成,它是把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部件。
目前风轮叶片的材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玻璃钢材料,一般用玻璃丝布和调配好的环氧树脂在模型内手工糊制,在内腔填加一些填充材料,手工糊制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变截面的叶片但手工制作费工费时,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国外小风机也采用机械化生产等截面叶片,大大提高了叶片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②发电机: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的是永磁式交流发电机,由风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变成可以储存在蓄电池中的直流电。
③调向机构、调速机构和停车机构:为了从风中获取能量,风轮旋转面应垂直于风向,在小型风机中,这一功能靠风力机的尾翼作为调向机构来实现。
同时随着风速的增加,要对风轮的转速有所限制,这是因为一方面过快的转速会对风轮和风力机的其他部件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发电机的功率输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小型风力机的结构比较简单,目前一般采用叶轮侧偏式调速方式,这种调速机构在风速风向变化转大时容易造成风轮和尾翼的摆动,从而引起风力机的振动。
因此,在风速较大时,特别是蓄电池已经充满的情况,应人工控制风力机停机。
在有的小型风力机中设计有手动刹车机构,另外在实践可采用侧偏停机方式,即在尾翼上固定一软绳,当需要停机时,拉动尾翼,使风轮侧向于风向,从而达到停车的目的。
诚远风力发电最新研制出世界最小型风力发电机,其体积与600ML百事可乐瓶子一般大,重量仅为两公斤,而功率却达到了100w,绝无仅有,堪称世界之最小型风力发电的市场潜力巨大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宏观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为有力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政府加大了对交通、能源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
作为节能环保的新能源,风电产业赢得历史性发展机遇。
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仍存在缺点、无电居民的地区加快小型风电发展步伐,加大了解决边远地区群众供电难问题的投资力度,有力推动了小型风电的进一步推广。
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风电设备的国产化,风光互补系统等新型技术的日渐成熟,小型风力发电的成本可望再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小型风力发电市场潜力巨大。
小型风电机组相关设备制造、小型风电技术研发、风电路灯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1.课题提出的背景经济发展推动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要求不断开发新的能源。
人类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要求减少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优先发展清洁能源。
我国地域辽阔,广大边远山区、沿海岛屿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利用大电网的延伸解决供电问题非常困难,而这些地区风力资源往往又比较丰富。
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风力资源来解决无电、缺电问题,对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地方经济非常重要。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风力发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简化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及实现系统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控制的扰动法本文给出由定浆距风力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不控桥式整流电路、boost斩波器、蓄电池、逆变器等组成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风力机直接耦合永磁同步发电机, 二极管整流桥路将永磁同步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整流后由电容滤波,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斩波器将脉动的直流电变换成恒压输出的直流电。
在充电控制电路的作用下,斩波器输出的电流对蓄电池充电,直至使蓄电池充电到额定容量,同时斩波器对逆变器供电。
在发电机发出的电不足时,蓄电池向逆变器放电,来补充电力。
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成额定频率的交流电直接供给用电负载或送给电网。
由于风能是一种具有随机性、爆发性、能量密度低、不稳定性特征的能源,风速的变化会引起风力机转速的变化。
用于风能捕获的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有一个最佳运行转速,此时对风能的捕获效率最高,为了优化系统功率输出,风力发电机组需作变速恒频运行。
在直接控制负载功率方法实现最大功率输出中,风力机与发电机输出特性相互匹配是提高风力发电系统转换效率的必要条件。
本文提出实现最大功率控制的小信号扰动法。
利用小信号扰动法可以实现系统平均功率达到最大值,而且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3.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状态平均建模与分析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包含开关组件,文中利用状态平均建模方法对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建模,对得到的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理论分析线性化后系统的静特性和频率特性,通过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分析,给出了扰动信号幅值和频率的选取原则。
4.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扰动法的仿真研究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重点考察最大功率控制策略及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最大功率控制策略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讨论了积分系数k对系统的影响。
本文的工作为最大功率控制扰动法在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风力发电机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控制系统贯穿到每个部分,相当于风电系统的神经。
因此控制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安全。
目前风力发电亟待研究解决的的两个问题:发电效率和发电质量都和风电控制系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