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正文

合集下载

小型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

1 引言1.1本课题的意义1.1.1 风力发电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供电持续性和供电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煤炭、石油的日趋减少,开发新能源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风能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有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被人们称为“绿色资源”受到青睐[1]。

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而风力发电与其它再生能源相比,更具竞争潜力,因而发展迅速。

我国幅员辽阔,居民分布东多西少。

考虑到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农、牧民以及沿海地区岛屿上的渔民、边、海防哨所、通讯塔站及微波中继站等居民的用电特点,用常规电网覆盖他们十分困难,而且也很不经济。

因此在我国的许多边远地区,电力短缺造成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严重落后。

但由于这些地区一般风力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在这些地区大力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系统的应用也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策略[2]。

1.1.2 目前户用小型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风力发电是涉及电机、电力电子、电化学、机械、空气动力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气象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课题,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直接并到电网上,向电网馈电;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将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用除能设备储存起来(一般用蓄电池),需要时再提供给负载(可直流供电,亦可用逆变器变换为交流供给用户)。

常见的独立运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3]。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以及负载的随时变化使得现有小型风电系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效率较低,现有系统一般采用发电机输出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并没有对风电转换环节进行控制,使得风能利用系数比较低,一般在0.3左右。

据贝茨理论风能利用系数的极限值为0.593,如果控制风力机总是以最佳叶尖速比运行,年发电量可以提20%~30%。

2、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不尽合理,使得其寿命短暂,一般两三年就得更换,增加了整机维护成本,不合理使用主要是充电方式与蓄电池可接受特性相距甚远。

电池使用寿命短,则会使得度电成本居高不下,从而使小型风力发电系统难于推广应用。

小型风力发电机动力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小型风力发电机动力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述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枯竭、环境恶化、气温升高等问题,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是一种永久性的本地资源,可为人类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她安全、清洁,没有燃料风险,更不会在使用中破坏环境。

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以缓解越来越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

在当前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3.8%,石油占18.6%,天然气占2%,其余为水电等其它资源。

在电力的能源消费中,也是以煤炭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

但是,能为人类所用的石化资源是有限的,据第二届环太平洋煤炭会议资料介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采掘速度计算,全球煤炭资源还可开采200年。

此外,石油探明储量预测仅能开采34年,天然气约能开采60年。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如果不趁早调整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势必形成对数亿年来地球积累的生物石化遗产更大规模的挖掘、消耗,由此将导致有限的石化能源趋于枯竭,人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电力部己制定“大力发展水电,继续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则,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跨世纪的战略发展目标①。

表1-1 1996-2005年世界风电市场增长从表1-1可以看出,世界上的风电能源增长的非常迅速,1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9.77。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1000字一、设计内容本次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台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能够在一个家庭中使用。

此发电机可产生电流,将电力储存到电池中,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为交流电供应家庭用电。

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选择合适的风轮尺寸和型号。

2. 选出合适的发电机和电路。

3. 逆变器的设计与制作。

4. 发电机和逆变器的控制系统。

5. 外壳的设计和制造。

二、设计原理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当环境中的风吹在旋转的叶片上时,通过叶轮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发电机会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其后逆变器会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以供应各项家庭电力需求。

三、设计细节1. 风轮:通过大气压力的力量,使叶片旋转,最终达到发电目的。

在此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一种直径为0.9米,叶片数为三的风轮。

2. 发电机:发电机是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的核心。

在此设计中,采用了一台带有稳定器的直流发电机。

发电机输出电流的功率为250W。

3. 逆变器: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应家庭用电。

我们选择了一台可以将12伏直流电转换为220伏交流电的逆变器。

4. 控制系统:我们需要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是根据风速来控制发电机的转速,将飞轮的转速保持在一个稳定范围内。

5. 外壳:外壳是保护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内部设备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选择了一种轻质的、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材料来制作外壳。

四、设计结果这款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是发电机和逆变器。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在不同风速下保持转速的稳定。

外壳可以保护内部设备,同时也起到状觉上的美观作用。

通过此设计,我们发现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是最佳可持续能源选择之一。

它可以为家庭提供一定量的电力,同时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300W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300W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摘要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以风力的发动机。

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而购买风机的广大农牧民经济收入有限,因此企业销售价不能随着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很小,无利可图,促使有的企业开始转产。

如原内蒙古商都牧机厂现在已开始生产并网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大型电焊机、卷扳机已经到货,正准备投产。

有的配套件质量不稳定,性能差,特别是蓄电池,逆变控制器,影响整机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尽管目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推广应用很快、需要量大,但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太高(每WP30~50元)。

如果不是目前国家大量补贴,农牧民自购有较大困难,所以说太阳能电池组价格制约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

本设计主要设计的是300W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小型风力发电机风力垂直轴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the development of a wind engine. As a result of rising raw material prices, small wind turbine production costs, is also rising, and the purchase of the majority of fans with limited i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so as the sales price can not rise, corporate profits is very small, unprofitable, to have Transferring the business started. Such as animal husbandry are the original factory in Inner Mongolia have already started to produce large-scale grid-based wind turbine's tower, a large welding machine, delivery volumes have been the trigger is ready for production. Matching the quality of some pieces of instability, poor performance, especially the battery, the inverter controller, the impact of the whole power system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Despite the current landscape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generating system very quickly, the demand for large, but the solar cell component costs are too high (per WP30 ~ 50 million). If it is not currently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subsidies, farmers and herdsmen have a more difficult since the purchase, so that the price of solar battery power constraints scenery complementary system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design is 300W small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Key words:Wind turbines small wind turbines wind vertical axis第1章绪论随着中国对“三农”投入力度加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广大农、牧、渔民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解决生活用电的迫切要求,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主要支柱之一的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论是参与开发、研制、生产的单位,还是产品产量、国内外销售以及推广应用范围,与上年相比都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摘要基于开发风能资源在改善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对风力发电机的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且对风力发电机的各种参数和风力机类型作了必要的说明。

在此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和结构作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对风力发电机的总体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并且设计了限速控制系统。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新型的立式垂直轴小型风力发电机,由风机叶轮、立柱、横梁、变速机构、离合装置和发电机组成。

这种发电机有体积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的特点,适合在有风能资源地区的楼房顶部,供应家庭用电,例如照明:灯泡,节能灯;家用电器: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

关键词:风力发电限速控制系统小型风力发电机AbstractExploiting wind energy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energy structure. In the discourse,the characters of wind generator are introduced briefly,while parameters and types of wind generators are also narrated. Base on these,the theory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wind generator are meticulously analyzed. Firstly,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wind-driven generator's overall mechanism, And has designed the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What I design is one kind of new vertical axis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 by the air blower impeller, the column, the crossbeam, the gearshift mechanism, the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gear and the generator is composed. This kind of generator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the noise is small,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the price low characteristic, suits in has the wind energy resources area building crown, the supply family uses electricity, For example illumination: The light bulb, conserves energy the lamp;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Television, radio, electric fan, washer, electric refrigerator.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ion,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前言 (1)1 概述 (2)1.1 开发利用风能的动因 (2)1.1.1 经济驱动力 (2)1.1.2 环境驱动力 (3)1.1.3 社会驱动力 (3)1.1.4 技术驱动力 (4)1.2 风力发电的现状 (4)1.2.1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4)1.2.2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 (4)1.3 风力发电展望 (5)2 风力机理论 (7)2.1 基本公式 (7)2.1.1 风能利用系数 (7)2.1.2 风压强 (7)2.1.3 阻力式风力机的最大效率 (7)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8)2.2.1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效率 (8)2.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9)2.2.3 启动风速和额定风速的选定 (9)2.3 风能利用与气象 (12)2.3.1 风的观测对风能利用的意义 (13)2.3.2 风能利用中需要的气象调查 (13)2.4 风的观测 (13)3 风力发电机方案和结构设计 (14)3.1 小型垂直式风力发电机方案设计 (14)3.2 风叶 (15)3.3 行星齿轮加速器设计计算 (16)3.3.1 设计要求 (16)3.3.2 选加速器类型 (16)3.3.3 确定行星轮数和齿数 (17)3.3.4 压力角(α)的选择 (17)3.3.5 齿宽系数的选择 (18)3.3.6 模数选择 (18)3.3.7 预设啮合角 (18)3.3.8 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的传动计算 (18)3.3.9 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传动计算 (19)3.3.10 行星排各零件转速及扭矩的计算 (20)3.3.11 行星排上各零件受力分析及计算 (20)3.3.12 行星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计算 (21)3.4 电磁离合器设计计算 (25)3.4.1 选型 (25)3.4.2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的动作特性 (26)3.4.3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 (26)3.4.4 离合器的外径 (26)3.4.5 离合器牙间的压紧力 (26)3.4.6 线圈槽高度 (27)3.4.7 磁轭底部厚度 (27)总结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前言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能源消耗逐渐增加,全球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造成气候异常、灾害增多、恶性疾病的多发。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样本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样本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注重,风力发电也逐渐成为了时下朝阳产业。

本论文详细阐明了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设计方案,对风力发电机组构造和电能变换及继电控制电路做了进一步研究。

本文提出解决方案为,风力发电机组带动单相交流发电机,然后通过AC—DC—AC变换为顾客需要原则交流电,并且考虑到风力不稳定性,在系统中并入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监控实现系统控制,保证系统在风能充分时可蓄能,在风能不充分时亦可为负载供电。

系统运营状况采用继电控制电路监控和切换。

本论文重点在于继点控制电路设计,并对各种不同风力状况下系统运营状况进行了全面而严谨分析,最后电气控制某些进行了系统仿真。

核心词:风力发电机组;整流——逆变;继电控制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风力发电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正文(风力发电)

毕业设计正文(风力发电)

毕 业 论 文题 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202学号: 020******* 学生姓名: 周 超 导师姓名: 邓 秋 玲 完成日期: 2006年6月10日毕 业 设 计题 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0202学号: 020******* 学生姓名: 周 超 导师姓名: 邓 秋 玲 完成日期: 2006年6月1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姓名 周超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202 学号 020*******指导老师 邓 秋 玲 职称 副 教 授 教研室主任 石 安 乐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基本数据:额定功率 600=N P KW 连接方式 Y额定电压 V U N 690= 额定转速 min /1512r n N =相数 m=3 功率因数 88.00=ϕs c效率 96.0=η 绝缘等级 F极对数 P=22、本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完成以下设计内容:(1) 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2) 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3) 电机主要零部件图的绘制;(4) 说明书。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2月20日——3月10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3月13日——4月25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3月27日——5月30日:毕业设计 4月中旬:毕业设计中期抽查6月1日——6月14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6月15日——6月17日:修改、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并将电子文档上传FTP6月17日——6月20日:毕业设计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 1 -1.1 开发利用风能的动因·························································································· - 1 -1.1.1 经济驱动力······························································································· - 1 -1.1.2 环境驱动力······························································································· - 2 -1.1.3 社会驱动力······························································································· - 2 -1.1.4 技术驱动力······························································································· - 2 -1.2 风力发电的现状·································································································· - 2 -1.2.1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 2 -1.2.2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13] ·············································································· - 3 -1.3风力发电展望 ····································································································· - 3 -第2章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 - 5 -2.1 风力发电系统······································································································ - 5 -2.1.1 恒速恒频发电系统··················································································· - 5 -2.1.2 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 - 6 -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 9 -2.2.1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 - 9 -2.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 9 -2.2.3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的总体方案····································· - 19 -第3章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 - 25 -3.1 概述[11]················································································································ - 25 -3.2 风力发电机········································································································ - 25 -3.2.1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 25 -3.2.2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 26 -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 - 27 -3.3.1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设计的特点························································· - 27 -3.3.2 三相异步发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差异[2]······································ - 27 -3.3.3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 - 28 -3.3.4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计算程序····························································· - 29 -结束语 ·················································································································· - 40 -参考文献 ·············································································································· - 41 -致谢 ·················································································································· - 43 -附录 A 定子冲片图附录 B 转子冲片图附录 C 总装图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到目前为止,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经济的能源支柱,然而化石资源的有限和对环境的危害性,已经日益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发展。

充足的能源、洁净的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长50%到100%,由此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将会增加45%到90%,从而带来灾难性后果。

”为了制止地球的温暖化,为了人类尽快走出燃煤时代,构建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各国都在不断追求不排放CO2,不污染环境的清洁能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风力发电以其资源无尽,成本低廉,便于利用,成为目前再生新能源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发展前景看好的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已经开始从“补充能源”向“战略替代能源”的方向转变。

“让风能带动世界,舞动全球”,已经由梦想成为现实可能。

风力发电作为一个新型朝阳产业,目前还存在着众多制约因素,“让风能带动世界,舞动全球”的构想从理念到现实仍有巨大的差距。

虽然自《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风力发电发展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仍需以国家支持为引导、市场拉动为主体,重点支持研发,并解决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三大瓶颈,即资源评价问题、电网问题和自主创新问题,实施稳步发展的战略,为日后大规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风力发电将会“让风能带动世界,舞动全球”。

一、风力发电机原理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

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

风力发电利用的是自然能源。

相对柴油发电要好的多。

但是若应急来用的话,还是不如柴油发电机。

风力发电可视为备用电源,但是却可以长期利用。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
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含程序)
第一章绪论 4
1.1 引言 (4)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4)
1.3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概述 (6)
1.3.1 风力机定桨距控制技术 (6)
1.3.2 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 (6)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7)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7)
1.6 本章小结 (8)
第二章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理论9
2.1 引言 (9)
2.2 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 (9)
2.3 风力发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理论 (10)
2.3.1 风力发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理论基础 (10)
2.3.2 风力机风轮空气动力学分析 (13)
2.4 风力机变桨距调节原理 (15)
2.4.1 变桨距控制理论简述 (15)
2.4.2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17)
2.5 本章小结 (18)
第三章变桨系统的总体方案及机械机构设计19
3.1 风力发电的工作状态分析 (19)
3.2 现有的几种变桨系统比较 (20)
3.3 总体方案的设计 (21)
3.4 方案的选取 (22)
3.5 变桨系统的机构设计 (22)
3.5.1 轮毂 (23)
3.5.2 变浆轴承 (24)
3.5.3 变浆齿轮箱 (26)
3.5.4 电机 (27)
3.5.5 UPS (33)
3.5.6 变浆中心润滑系统 (36)
3.5.7 润滑剂 (38)
3.6 本章总结 (39)
第四章变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40
4.1 变桨系统的功能概述 (40)
4.2 变桨距系统的控制原理 (40)
4.2.1 变距控制 (41)
4.2.2 转速控制A(发电机脱网) (41)
4.2.3 速度控制B(发电机并网) (42)
4.2.4 功率控制 (42)
4.3 控制系统实现方案 (47)
4.3.1 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 (47)
4.3.2变桨系统的设计步骤 (48)
4.4 变桨系统的硬件设计 (48)
4.4.1 逆变电路的设计 (48)
4.4.2 基准电压设计 (49)
4.4.3 传感器 (50)
4.4.4 转速传感器的选用 (54)
4.5 PLC的设计 (57)
4.6 PLC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32 (61)
4.7 PLC软件程序设计 (62)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65
(页码共96页,因特殊情况未调整,若需图纸发邮件:
xuyeyin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