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洋洲的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课程的非洲与大洋洲

幼儿园课程的非洲与大洋洲

幼儿园课程的非洲与大洋洲1.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接触多样化知识的重要阶段,丰富多彩的课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幼儿园课程应当包含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课程中关于非洲和大洋洲的内容设计,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地区。

2. 目标与重点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而非洲与大洋洲课程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地理、文化、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非洲与大洋洲课程应着重培养幼儿的以下方面能力和兴趣:•地理概念与空间意识:通过地理地图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幼儿了解非洲与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念。

•文化多样性:介绍非洲与大洋洲的艺术、音乐、服饰、食物等方面的文化特点,培养幼儿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动植物世界: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非洲与大洋洲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引发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并开展相关的观察与实践活动。

•语言与人物:介绍非洲与大洋洲的主要语言、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

3. 课程内容3.1 地理概念与空间意识•介绍非洲与大洋洲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通过地图教具,让幼儿了解非洲与大洋洲是位于地球的哪个区域,与中国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学习非洲与大洋洲的地形和气候: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幼儿了解非洲与大洋洲的地形特点,比如沙漠、草原、山脉等,以及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3.2 文化多样性•艺术体验:介绍非洲与大洋洲的艺术形式,如非洲的彩绘工艺和大洋洲的土著艺术,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和手工制作。

•音乐与舞蹈:带领幼儿欣赏非洲与大洋洲的音乐和舞蹈表演,鼓励幼儿模仿并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食物体验:介绍非洲与大洋洲的传统食物,并组织幼儿参与简单的烹饪活动,体验异域风味。

3.3 动植物世界•动物世界:通过图片、视频和模型,向幼儿展示非洲的大象、长颈鹿、狮子等动物和大洋洲的袋鼠、考拉、鸸鹋等动物,引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模仿动物的行为。

学前教育:认识地球仪

学前教育:认识地球仪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认识地球仪
教具构成
地球仪
适用年龄
4.5岁以上
教育目的
1、让幼儿了解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帮助发展清晰的空间方位感,让孩子你能接
受其他国家的风俗文化,有一个广阔的宇宙观,培养自己本土化的认识。

2、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了解大自然。

操作方法
1、出示地球仪,介绍“这是地球仪,是一个缩小了的地球。

我们就住在地球上。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告诉幼儿地球是个球体,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分别在地球的最北边和最南边。

2、介绍地球仪:在地球仪上,黄色的部分是陆地,蓝色的部分是海洋。

地球仪
上面大部分都是蓝色的,说明地球上的海洋占地球的很大一部分。

3、教师带领幼儿找一找七大洲: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南极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并告之名称。

4、教师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一找最大的海洋是哪个,再找一找最大的陆地是哪
一块?
5、反复寻找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变化与延伸
利用地球仪进行方位练习。

如:在地球的哪个位置所有的方向都是朝南的,在地球的南极还一直往南走就走到哪里了?方向还是向南吗?。

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

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

• 卡夫卡:我瘦削、赢弱、窄肩膀,你强壮、 高大、宽肩膀。在更衣间里我已觉得自己 很可怜了,不单单在你面前,在整个世界 面前也是如此,因为你是我衡量万物的尺 度。
3.1930年后学前教育的发展(出现一些重要机构) (1)澳大利亚幼儿协会(AECA)—儿教育工作者协会 (2)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以解决与贫穷相关的儿童营养不良与健康问题
4.儿童保育的开端 最早:1906 志愿组织 1920—1930 缓慢发展 5. 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学前教育 20世纪40~50年代,学前教育重心开始转移,从为贫困家庭服务的慈善事 业,转变为为所有儿童服务的教育事业。
(一)历史
1.幼儿园的创立及其特色 (1)志愿组织作为主要支持者 1896年志愿组织在悉尼创办澳大利亚第一所幼儿园。此后直到政府提供资助之前,志愿组 织都是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主要支持者,长达50多年,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部分费用都 是他们支付,家庭只花少量的钱或者不花钱。 (2)外国化 澳大利亚长期依赖外来经验,在最近20年,人们开始克服这种“文化不安全感”,开始承 认自己人民的成就。 (3)资金来源与教育责任分开。教育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而公立教育教育却是州的责 任。 (4)学前教育机构重视物质环境和规范标准 2.早期教师培训的历史 它的第一民幼儿教师由美国培养,之后,志愿组织建立了幼儿教师学院。独立后,学前师 资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来自两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术上也居于领先地位。如英国教 育工作者苏珊,她把儿童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基础的观念,成为澳大利亚幼儿 教育的核心问题。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比较重视 身体锻炼 激发兴趣 培养独立性 劳动习惯 陶冶情操
*中心招收从出生到小学入学年龄,即零到五六岁的儿童。幼儿中心根据儿童的 年龄和发展情况将儿童 分班,但幼儿中心里混合年龄的班级是普遍存在的。根 据有关幼儿中心的法规规定,一个幼儿中心的幼儿总数限制在75名以内。以 年龄分班的幼儿 中心,每个年龄班的幼儿人数规定如下: 10月~2岁8人 15个月~2岁半10人 2岁~3岁 12人 2岁半~3岁半16人 3岁~5岁 24人 混合年龄班的幼儿人数也有明显规定。一个7个~14个幼儿的混合班里,至 少应有两名保教人员;在一个14人以上的混合班里,至少应有三名保教人员 负责。 幼儿中心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每周工作五天。大部分的中心 为孩子们提供上午和下午的 茶点及午饭,这些费用都计在每周50小时的托幼 费之中,其它的食品和看护需要家长另外缴费。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02p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02p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02p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外国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第二节:外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 第二章: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第二节:美国的学前教育第三节:法国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德国的学前教育3. 第三章:亚洲国家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日本的学前教育第二节:韩国的学前教育第三节:印度的学前教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2. 使学生掌握欧美和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3. 培养学生对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分析。

2. 教学重点: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国学前教育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 讲解: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详细讲解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3. 例题讲解:分析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国家的学前教育特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国家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 内容:外国学前教育发展脉络欧美国家学前教育特点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特点各国学前教育比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请分析欧美国家学前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请谈谈亚洲国家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2. 答案: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简述。

欧美国家学前教育制度特点及启示的分析。

亚洲国家学前教育借鉴意义的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第一节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第六章第一节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第六章第一节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第六章第一节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比较发达,早已建立了为8岁以下儿童服务的学前教育服务网。

这些服务机构受到政府资助,社区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地方分权,教育由各州负责,学前教育有各种术语。

* (一)历史* 1、幼儿园的创立及其特色* (1)志愿组织作为主要支持者* 1896年,志愿组织在悉尼创办澳大利亚第一所幼儿园。

此后直到政府提供资助之前,志愿组织都是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主要支持者,长达50多年,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部分费用都由它们支付,家庭只花少量的钱或不花钱。

* (2)外国化* 澳大利亚长期依赖外来经验,在最近20年,该国人们开始克服这种“文化不安全感” ,开始承认自己人民的成就。

* (3)资金来源与教育责任分开* 教育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而公立教育却是州的责任。

* (4)学前教育机构重视物质环境和规范标准* 2、早期教师培训的历史* 它的第一名幼儿园教师由美国培养,之后,志愿组织建立了幼儿教师学院。

独立后,学前师资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来自两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术上也居于领导地位。

如英国教育工作者苏珊,她把儿童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基础的观念,成为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

* 3、1930年后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组织是志愿组织,但联邦政府和州也承担了部分监督和规范幼儿园的责任。

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机构:* (1)澳大利亚幼儿协会(AECA)* 发行国家级的杂志,1974年更建立了国家级的专业组织:澳大利亚幼儿教育工作者协会。

* (2)高丽夫人儿童中心* 1938年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成立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以解决与贫穷相关的儿童营养不良与健康问题。

* 以后,各州省会都建立了一所此类机构,并成为澳大利亚幼儿教育实践的典范。

它们关注健康问题。

* 4、儿童保育的开端最早:1906志愿组织1920-1930,缓慢发展* 5、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学前教育* 从20世纪40、50年代,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重心开始转移,从为贫困家庭服务的慈善事业,转变为为所有儿童服务的教育事业。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12
二、蒙养院制度的实施
2013-09-19
13
1.女子师范中保姆的培训
湖北幼稚园已经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的女子专 门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是我国幼儿师范最初的萌芽。 张之洞开办敬节学堂和育婴学堂,培养乳媪和家庭教师, 主要为官宦之家服务。 1902年,严修创办严氏女塾。 1902年,吴馨在上海创办务本女塾。 1907年,清政府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明确规定了师资问题。 1909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义初集》, 为我国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1907年,由中国图 书发行公司印行、顾倬编辑的《幼儿保育法》也是参考 了日本、德国的幼教书籍,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编辑而成。
2013-09-19 19
(三)兴办“慈善”事业 类型: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 慈善事业只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目的。
2013-09-19
20
二、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
(一)兴办幼稚师范学校或女学 1889年,金振声女士 苏州 英华女中 1892年,海淑德 上海 幼稚园教师训练班 1898年,英国长老会 厦门 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 发展为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 独立的幼儿师范。 举例:1902年,景海幼稚师范学校,其课程可分为三类: 一是外语、宗教等课程; 二是文化课; 三是专业课。 特点:1.规模较小、毕业人数不多、影响不大、宗教色 彩浓;2.教师和学生都先天不足
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2013-09-19
11
(三)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育婴堂和敬节堂的乳媪和节妇充当 注:乳媪(rǔ ǎo),乳母 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 《烈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 规》等,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 歌子《家政学》。

[学前教育史课件]学前教育史第五章第六章

[学前教育史课件]学前教育史第五章第六章

[学前教育史课件]学前教育史第五章第六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史》教材的第五章和第六章。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清末民初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等阶段。

第六章则重点阐述了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包括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日本的学前教育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掌握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重点: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对比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分析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内外学前教育案例,分析其优缺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五章: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清末民初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前教育2. 第六章:国外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日本的学前教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2)分析欧美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3)谈谈你对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看法。

2. 答案:(3)学生可结合自身观点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较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比较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动态。
重点:
1.我国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
难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国际活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我国的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学时)
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传播;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活动(2学时)
主要内容: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组织;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国际会议及未来走向。
四、理论课教学目标、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
2.运用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重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特征。
难点:
1.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媒介。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特征(1学时)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机构;内容与途径;师资与培训。
第七节:印度的学前教育;
第八节:以色列国的学前教育;
第九节:土耳其的学前教育;
第十节: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
第七节到第十节的内容仅作简要讲解,1课时的时间完成。
第五章:非洲的学前教育(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重点:
5.委内瑞拉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欧洲的学前教育(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2.掌握法国、德国幼小衔接的措施;
3.运用英国学前教育的策略。
重点:
1.欧洲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难点:
1.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变革及启示。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俄罗斯的学前教育(0.5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大洋洲的学前教育大洋洲概况大洋洲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仅指太平洋三大岛群,即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

广义的除三大岛群外,这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共约1万多个岛屿。

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洲。

现在一般指广义而言。

大洋洲又称为澳洲。

澳洲是澳大利亚洲的简称。

“澳大利亚”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意思是“南方的陆地”。

人们在南半球发现这块大陆时,以为这是一块一直通到南极洲的陆地,便取名“澳大利亚”。

后来才知道,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还隔着辽阔的海洋。

居民:居民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 5%。

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是各洲中城市人口比重最大的一洲。

70%以上的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主要是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巴布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印度人约占总人口的1%;此外还有混血种人、华裔、华侨以及日本人等。

绝大部分居民信基督教,少数信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绝大部分居民通用英语,太平洋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自然环境: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

岛屿面积约为133万平方千米,其中新几内亚岛为最大,是世界第二大岛。

地形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为高原,海拔200-500米,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横断山脉,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陆中部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大陆东部为山地,一般海拔800-1000米,东坡较陡,西坡缓斜。

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多高山,平原狭小,山脉多在海拔2000米以上。

新几内亚岛最高点查亚峰,海拔5030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

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沿海岛屿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带的组成部分。

大洋洲有活火山60多座(不包括海底火山)。

夏威夷岛上有几座独特而世界闻名的火山,其中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最近一次爆发在1950年,是大洋洲中最高的活火山。

多火山的这一地带也是世界上地震频繁和多强烈地震的地带。

外流区域约占大洋洲总面积的48%。

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大洋洲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的内流河都注入北艾尔湖。

大洋洲的瀑布和湖泊均较少,最大的湖泊北艾尔湖,面积约8200平方千米;最深的湖泊是新西兰南岛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达276米。

大洋洲大部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属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克朗克里极端最高气温达摄氏53度,为大洋洲最热的地点。

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最少的地区。

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新几内亚岛北部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属全年多雨的热带降水区,迎风坡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亚北部、新几内亚岛北部及马绍尔群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000-5000毫米,背风坡仅1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南沿海属暖季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750-2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80%;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属各月降水较均匀但以冬季稍多的温带降水区,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500-1000毫米;澳大利亚南部和西南沿海属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区,冬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1-4月受台风影响,波利尼西亚的中部和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附近是台风的源地,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冬季受极地吹来的“南寒风”的影响,气温降低至摄氏10度以下。

自然资源:除澳大利亚外,主要矿物是镍、铝土矿、金、铬、磷酸盐、铁、银、铅、锌、煤、石油、天然气、铀、钛等,镍储量约4600万吨,居各洲首位。

各岛上的鸟粪也很丰富。

大洋洲的森林面积约7600万公顷,占其总面积的9%。

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

经济:经济以农矿业为主,盛产供出口的椰子、甘蔗、菠萝、天然橡胶等。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薯类、玉米、稻子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生产,不能自给。

畜牧业发达,以养羊为主。

绵羊头数占世界绵羊总头数的20%左右,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0%左右。

工业以采矿、农畜产品加工为主。

重工业较发达的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斐济的金和瑙鲁的磷酸盐开采较发达。

地理区域: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

澳大利亚:以动植物的珍异闻名,是蓝桉、大叶桉、柠檬桉、檀香、南洋杉、木麻黄、蜡菊等载培植物的原产地。

新西兰:是新西兰麻及考力代绵羊的原产地。

新几内亚:面积约81万多平方千米,其中新几内亚(亦称伊里安岛或巴布亚岛)的面积为78. 5万平方千米。

居民多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

东部居民讲美拉尼西亚语和皮钦语,西部居民通用马来语。

约一半居民信基督教。

毛克山脉和马勒山脉横贯全岛,海拔达4000米以上。

南部的里古-弗莱平原为该岛最大的平原,沿海多沼泽和红树林。

东南部沿海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

高山地区终年积雪。

北半部年平均降水量在3000毫米以上,南部1000-2000多毫米。

1-4月受热带飓风影响。

矿物以金、石油较重要。

主要产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

美拉尼西亚:意为“黑人群岛”。

位于西太平洋,赤道同南回归线之间。

陆地总面积约155000平方千米。

居民主要是美拉尼西亚人。

当地居民通用美拉尼西亚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主要有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意为“小岛群岛”。

位于中太平洋,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

陆地总面积2584平方千米。

居民主要是密克罗尼西亚人。

主要有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瑙鲁岛、吉尔伯特群岛等。

群岛分列为两弧,中隔马里亚纳海沟。

群岛以珊瑚礁为主,有许多大环礁和礁湖,也有火山岛。

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加罗林群岛附近是台风源地之一。

主产香蕉、甘蔗、椰子和磷酸盐等。

(1)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

面积22平方千米。

居民多瑙鲁人。

瑙鲁为一珊瑚岛,属热带雨林气候。

瑙鲁行政管理中心为亚伦。

(2)基里巴斯共和国位于瑙鲁东部,面积684平方千米。

产椰干、磷酸盐、水果、鱼翅等。

首都塔拉瓦。

1980年6月25日同我国建交。

(3)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由6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722平方千米。

首都科洛尼亚。

1989年9月11日同我国建交。

(4)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面积181平方千米。

首都马朱罗。

1990年11月16日与我国建交。

(5)帕劳共和国面积488平方千米。

首都科罗尔。

波利尼西亚:意为“多岛群岛”。

位于太平洋中部。

陆地总面积约20000平方千米。

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主要有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威克岛、图瓦卢群岛、汤加群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土阿莫土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纽埃岛、萨摩亚群岛、托克劳群岛、库克群岛、莱恩群岛、菲尼克斯群岛、约翰斯顿岛、瓦利斯群岛、富图纳群岛、皮特凯恩群岛等。

由火山岛和珊瑚礁组成。

赤道附近各岛属热带草原气候,其它各岛属热带雨林气候。

波利尼西亚中部是台风源地之一。

矿物有磷酸盐、镍、铬等。

沿海产珍珠。

盛产并出口椰干,还产可可、甘蔗、天然橡胶等。

(1)汤加王国位于波利尼西亚的西南部。

由约170个岛屿组成。

面积697平方千米。

1970年6月4日宣布独立。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并出口椰干和香蕉。

首都努库阿洛法。

(2)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中南部,主要包括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土阿莫土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甘比尔群岛、刀罗蒂里群岛(巴斯群岛)和拉帕岛等。

陆地面积4000平方千米。

首府帕皮提。

(3)纽埃(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

陆地面积258平方千米。

首府阿洛菲。

(4)萨摩亚群岛,位于斐济东北,为南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枢纽。

主要由乌波卢岛、萨瓦伊岛及土土伊拉岛等13个岛屿和珊瑚礁组成,陆地总面积3144平方千米。

群岛分东、西两部分,西萨摩亚已经独立,东萨摩亚仍为美国占领。

东萨摩亚陆地面积197平方千米,产并出口椰干、香蕉、水果、鱼罐头,首府帕果帕果。

(5)托克劳群岛(新),又称尤宁群岛,位于萨摩亚群岛以北。

陆地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2000。

主产椰子、可可、香蕉。

(6)图瓦卢,位于萨摩亚群岛西北。

陆地总面积为26平方千米,主要为波利尼西亚人,1978年10月1日独立。

居民多从事椰子种植和捕鱼。

首都富纳富提。

(7)库克群岛(新),位于萨摩亚群岛东面,分南、北两部分。

陆地总面积240平方千米。

盛产并出口柑橘、椰干、蕃茄及珍珠贝,还产香蕉、咖啡、木薯、菠萝等。

首府阿瓦鲁阿。

(8)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位斐济和萨摩亚群岛间。

陆地总面积153平方千米。

产椰子、薯类、芋头、香蕉。

首府马塔乌图。

(9)皮特凯恩群岛(英),位于土阿莫土群岛东南面。

面积5. 2平方千米。

主产水果、鱼类,首府亚当斯敦。

澳大利亚【国名】澳大利亚联邦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一词,意即“南方大陆”,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叶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变化而来。

【自然地理】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

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

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

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

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

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

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

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人口】2177.9万(2009年3月),澳居民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18%为欧洲其他国家后裔,亚裔占6%,土著居民约占2.3%。

他们大多数信奉基督教。

英语为通用语言。

据统计,澳大利亚的亚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长。

2049年澳人口数量将增至3500万人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