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的生理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概念及学前儿童观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3.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概念难点: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1.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2.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宽泛的研究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名词解释生理发展,即儿童的生长发育。
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基础时期,与身心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心理上,由于儿童生理水平尚未发育完全,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需要从0-3岁开始;在社会上方面,由于儿童各年龄阶段对外界环境充满着求知欲和探索欲,因而也需要从0-3岁开始。
生理上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水平不同。
而在婴幼儿时期对于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婴幼儿时期所经历的活动多达数十种;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从出生到6岁所有的行为都是相同类型。
每一种行为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只有通过不断观察、比较、分析及不断提高自身感知能力才能准确把握。
因此也就需要通过研究幼儿生活环境来认识和把握其生理发展特点对其成长有着至关重要地作用。
一、生理发展阶段婴儿期生理发展是指儿童在一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不同阶段的各个方面,包括生长速率、发育状况、心理变化等。
它包括发育阶段(图1)和发育时期(图2)两个阶段。
由于婴儿生长发育时间较长,各器官、系统组织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其生理状态也存在一定差别。
出生后至3岁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5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比较低;6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7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8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9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10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11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12岁后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13岁前儿童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
以上是儿童学前儿童发育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根据个体发育特点来看:儿童各方面各群体发育水平相当;学习能力强;情绪活动正常;反应积极;生活能力较差;学习生活态度良好。
我们通常所说成人都属于这个阶段或这个年龄段,但是由于生理发展特点存在差异性与特殊性,在此强调并提示大家要根据个体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适应社会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 三种形式: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 a.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再受到非条件刺激
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会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 行为。
例如:出生后严格按照作息制度生活的婴儿对喂奶时间 已经形成了条件发射,一到喂奶时间,便会产生食欲, 如果换个环境,每到吃奶时间,儿童吃不到奶,那么原
儿童就自动摆手。
(三)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
4、言语强化的方式。 言语强化的方式总是和成人的表情、动作等其他因素 共同起作用。
例如,当儿童摇手表示再见时,成人常常高兴地 夸他“好宝宝”、“真聪明”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条件定向反射——对新生儿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当新刺激(如大的声音和鲜艳的物体)出 现时,儿童会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 动,好像在探究“这是什么?”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 抓握反射
例如,用手指或小棍碰触新生儿的手心,儿 童的手就会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 可以将身体吊起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人:陈凯莉
课程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 第三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 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 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 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 第七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第八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课程主要内容
•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第十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龄期
第二节 关键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 张丹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张丹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张丹枫是该学科领域的一位著名学者。
以下是张丹枫一个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的示例:
一、绪论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学前儿童生理发展
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2.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营养
3.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
三、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1. 感知觉发展
2. 记忆发展
3. 思维发展
4. 语言发展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1. 情感发展
2. 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3. 道德发展
4. 自我意识发展
五、学前儿童个性与心理健康
1. 个性发展
2. 气质与性格发展
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心理指导
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3. 学前儿童心理指导
七、学前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
1. 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八、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1. 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 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最后,敬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张丹枫关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大纲的示例,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童⼼理学复习资料⼉童⼼理学复习资料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条件:⼉童的需要能得到即时的满⾜;母亲能积极、敏感的回应孩⼦的需要。
社会化代理⼈:母亲1-3岁⾃主对羞愧危机:获得⾃主感,克服⾃我怀疑、羞耻感。
条件:给孩⼦⾃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的事情⾃⼰做。
社会化代理⼈:⽗母亲。
3-6岁主动对内疚危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
条件:让⼉童承担责任和社会义务,对孩⼦的失败给与保护性态度。
社会化代理⼈:家⼈。
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态理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化)之间的⼏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童个体本⾝发⽣交互作⽤,这种作⽤结果导致⼉童不同的发展⽔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态学理论由⾥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态圈微观系统处于中⼼点,是指⼉童在即时环境中的作⽤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童⾃⼰主动接受和探索外部信息,属于⼀种相对封闭的⾃为系统。
其⾏为带有很强的个体⾊彩,这就是他们的⽣理能⼒、⽓质体系以及外部塑造的⼼理⾏为体系。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的外围,相对于微观系统它的交互作⽤范围更⼤⼀些,包括伙伴、⽗母、居家邻居、托幼学校、诊所、社区活动场所等即时环境。
⼉童和这些环境要因相互影响,每种状态都是双⽅共同作⽤的结果,⼉童和⼤⼈以及伙伴⼀样都是主动的,直到建⽴⼀种氛围和价值的平衡。
中间系统保证了家庭氛围中社会因素的加⼊。
外层系统在中间系统的外围,是⼉童环境中那些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要素,是⼉童⾮即时性的环境。
正式组织,如⽗母的⼯作室、宗教机构和社团的健康福利服务。
⾮正式的组织,如⽗母的社会⽹络——提供建议、友谊和经济帮助的朋友和家庭成员。
这些系统提供了⼉童发展的制约和⽀持。
外系统的衰弱会带来消极影响。
由于个⼈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童的⽐率在增加。
幼儿园生理发展知识点总结

幼儿园生理发展知识点总结1. 幼儿园生理发育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理发育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园生理发展包括身体的生长、器官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性征的发育等方面,也包括儿童健康、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2. 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身体生长迅速,平均每年长高5-6厘米,体重增加3-4公斤。
4-6岁期间,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差距开始拉大,男孩逐渐高于女孩。
此时骨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骨骼迅速发育,韧带和肌肉也随之增长,使得孩子的身体更为结实。
3. 器官的发育在幼儿园阶段,各个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儿童的大脑在此时期迅速发育,尤其是前额叶和皮层的发育,使得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逐渐提高。
心脏、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也逐渐健全,使得儿童的身体机能更为完善。
4. 运动能力的提高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运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儿童能够进行各种基础运动动作,如跑、跳、爬、滚、抓、投等。
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力量和速度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此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运动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5. 性征的发育幼儿园阶段,儿童性征的发育逐渐显现,男孩会逐渐长出阳具,声音变得低沉;女孩则会逐渐发育胸部和生殖器官,初潮的年龄也逐渐提前。
家长和老师需要以科学、正确的态度来引导和教育儿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
6. 健康、饮食和睡眠幼儿园期间,儿童的健康状况、饮食和睡眠都需要重视。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每天应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9点前入睡,早上7点-8点起床。
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7. 总结幼儿园生理发展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积极引导和教育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发展心理学》课程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6、7-12、13岁儿童处 在小学学习的时期。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 还具有明显的幼儿心理特 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 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 渐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个 时期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 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 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 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小学儿童数学概括能力的五个等级
Ⅰ级:直观概括水平。儿童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 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中断或发生困难。 Ⅱ级: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儿童进入了“整数命题运 算”,掌握一定整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Ⅲ级: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 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这阶段由于儿童的数表象的丰富与数 的实际意义的扩大形成了数概括的新特点 Ⅳ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即初步代数的概括 运算水平。 Ⅴ级: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儿童根据假设进行概括,完 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算。只有极少数小学儿童能达到这一 水平。
(二) 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 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儿童在这种特殊 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受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 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2.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 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 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 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 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3.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在共同的学习中,儿 童发展了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培养了合作、互 助的集体精神,掌握了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了各 种良好的品德。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

一 幼儿感知的发展
二 幼儿注意的发展
三 幼儿记忆的发展
四 幼儿思维的发展
五 幼儿想像的发展
--------------------------
一 幼儿感知的发展
幼儿感觉的发展
各种感觉更加完善:视敏度不断提高;视觉的随意性增长;辨色能力增强;听觉感受性进一步发展;触摸觉与运动觉的细致性和准确性也有所增强.
五 儿童游戏的发展
从游戏的内容看:
游戏主题逐渐扩大.
游戏情节逐渐复杂.
从游戏的形式看:
从不能分配角色到自行分配角色.
从模仿性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游戏的时间也逐渐增长.
从个人游戏逐渐发展到合作游戏.
---------------------------------
各种感觉在认识事物中的地位的变化:视觉和听觉在各种感觉的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幼儿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都进一步发展.
时间知觉的发展:幼儿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但常常需要和具体生活活动相联系;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4、5岁幼儿还常常分不清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幼儿期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较低.
发展心理学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情绪与意志的发展
第六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
第一节 幼儿生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顺序
1 2 3 4 5 6
7
运动能力的发展
手动能力的发展
动作项目名称
可以跟着示范完成多次双手交互开闭动作 可画出近似人物面部的形状
开始挑战一手移动纸张、另一手用剪刀剪出形状的行为 开始画“火柴人”
无须示范即可独立完成两手交互开闭动作 使用工具与握持材料的手可做到相互配合,两手功能分化能力提升
展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脑
神经心理学方法
的
计算机辅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测 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技术
量
方
脑电生理记录
法 事件相关电位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脑电生理记录
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技术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案例分析:
阳阳已经是中班的孩子,这几天阳阳回家总是情绪很低落,妈
【
妈问了才知道原来是老师教的古诗他没有记住,老师就把小红花奖
男童 女童
0
0
1
2
3
4
5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龄(岁)
从上述两个图来看,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和体重方面的平均差异在学前期有所增加,就平均水 平来说,学前期的男孩长得比女孩更高、更重。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身体发育不平衡
出生后,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身体的不 同系统可能表现出独特的生长模式。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实
妈妈的帮助下使用剪刀。不过在阳阳要剪纸前,妈妈会先将纸剪开
践
个小口,阳阳能把较短的纸条剪开。
】
思考:
阳阳的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一、 粗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幼儿跑、跳能力的发展
借助器械进行运动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开始出现单足跳跃 前进、骑童车前进
等活动
可完成擦地板、奔跑中 跳绳等更多的活动
会骑自行车、踩高跷 可以在横梯上悬垂前进2–3次 开始挑战“蹬地、空中控制、着地” 这样的三个动作为整体的活动
二、 大脑的发展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脑组织的发展
幼儿期不再形成新的神经元,但脑部仍然在发育中,脑 的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 左右。当幼儿5岁的时候,脑重已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的 90%。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脑
机
兴奋和抑制机能的发展
能
的
条件反射的发展
发
两大信号系统的发展
第六章 幼儿的生理发展
• 身体和大脑发展
1
• 运动能力的发展
2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一、 身体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身体和大脑的发展
/
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
140
身 120 高 100 长 80 ( 厘 60 米 40 ) 20
男童 女童
0
0
1
2
3
4
5
6
年龄(岁)
25
体 20 重
15
( 千
10
克 )
5
保
励给了别的小朋友了。妈妈听了很惊讶,于是第二天送阳阳去幼儿
教
园的时候,特意向老师了解了这一学期的主要的学习内容,原来为
实
了适应小学的学业,幼儿园决定在中班的时候开始让幼儿接触英
践
语、数学和语文的一些简单内容,如学数字、背唐诗、英语对话
】
等。
思考:
1)阳阳现在学习这些知识是否适宜?
2)若要教幼儿知识性的内容需注意的方式有哪些?
会画四边形
可在人物画中画出人物的身体。
在堆积木中开始挑战具有“斜向”概念的阶梯结构 会画三角形
在人物画中开始尝试表现人物侧面 可以画出逐渐变大的圆
可在脑海中回忆出道路顺序并将其画出 可对人物的眉毛、牙齿、服装等细节进行描绘
会画菱形(斜线的组合) 通过编制、旋转陀螺、捏泥丸等活动,掌握更精细的手指操作能力
学会上下爬杆 跳远距离达到1米左右,垂直跳跃
高度可达20厘米
可短时间保持两脚脚 跟接触,两手伸直的立
正姿势 可完成单脚跳跃前进、 连续跳跃、连续横向跳 跃、连续侧滚翻等动作
表6-1 0–7岁儿童粗大运动技能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 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在幼儿期,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小 肌肉的控制也在迅速改善中,这使得他 们越来越能够熟练地运用双手。
手“偏利”现象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幼儿比起婴儿 有较快的反应
年龄差异 性别差异
男孩比女孩更强壮, 肌肉更发达 女孩比男孩关四肢 协调性更好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案例分析:
【
阳阳已经3岁大了,他总是喜欢蹦蹦跳跳,在跳的时候,他会双
保
腿微屈,做好预备的姿势,再加以双腿、双臂配合在原地使劲向前
教
跳20厘米左右,并且还能够连续向前跳3次。阳阳这时候已经可以在
可与同伴共同完成某项制作
表6–2 儿童早期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年龄
3岁6个月 3岁6个月–4岁 4–4岁6个月 4岁6个月–5岁 5岁–5岁6个月 5岁6个月–6岁
6–7岁
第二节 运动能力的发展
全脑教育的实施
人脑潜能的开发是人的运动能力、 智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按照左 脑思维的特点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而且同时要充分地发挥人的右脑的优 势,培养和发展右脑所独具的形象思 维、全方位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富于创造 性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