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初中物理巧测电阻方法

初中物理巧测电阻方法巧测电阻是指在实验测量电阻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下面是一些初中物理巧测电阻的方法,供参考:1.桥式电路法:桥式电路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电桥电路,在平衡状态时测量平衡位置的电阻比例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减少了仪器误差和电源电压的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2.杂散电阻法:杂散电阻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电路中其他元件产生的电阻来推算待测电阻的值。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排除其他元件的杂散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3.电流电压法:电流电压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较小的电阻测量,但需要注意测量时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性,以及电阻的热散发。
4.多次测量取均值:在进行电阻测量时,不同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仪器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5.温度补偿:电阻的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来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
具体方法可以是测量电阻的温度系数并根据温度系数进行修正,或者使用对温度不敏感的测量方法。
6.串联法和并联法:在测量大阻值和小阻值时,可以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是将两个已知电阻串联,并与待测电阻串联构成一个回路,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并联法则是将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并联,并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电阻测量的范围和准确度。
7.均压法和均流法:均压法和均流法是通过控制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稳定,来减少电源电压波动和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从而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均压法是保持电压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均流法是保持电流不变,测量通过电阻的电压。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一、伏安法
U 实验原理: R I
2
二、双伏法
特点:串联、定值电阻RO
S
Rx
V1
R0 V2
U1 表达式: Rx R0 U2
S V2 Rx
V1 R0
U1 R0 表达式:Rx U 2 U1
三、单伏法
特点:串联、定值电阻RO (1)开关S1、S2闭合, S3断开,电压表的示 数为U1。 (2)开关S1、S3闭合, S2断开,电压表的示 数为U2。
S1
I2 R0 表达式: Rx I1
A
S1
Rx
R0
S2
(1)开关S1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 I 1。 (2)开关S1、S2都闭 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
I1 R0 表达式:Rx I 2 I1
15
A Rx
S
P
a R b 0
开关S闭合,滑片P置于 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I1;滑片P置于b端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I2。
I2 R0 表达式: Rx I1 I 2
16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x
A
R0 s
实验步骤: (1) 闭合S测出Rx的电流Ix ; (2)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0电流为I0; (3)表达式:
I0 Rx R0 Ix
六、等效替代
开关S1闭合,S2置于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开关S1,S2置于b端 调节电阻箱阻值大小, 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五、单安法 特点:串联或并联、定值电阻RO
Rx R0
S2 S1
开关S1闭合,S2断开, 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 A 关S1、S2都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I2。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方法集锦

打破常规巧测电阻四法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值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方案用的是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伏安法。
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不再赘述。
我给同学们介绍的是其它四种特殊方法:方法一:给你电池组,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待测未知电阻R x,电流表和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用以上器材测出R x的最佳电路和方法是什么?1.实验电路图如1所示:2.实验方法是将S拨到①的位置读出示数为I1;将S拨到②的位置读出示数为I2;根据电压为电源电压,两次都相同.即:;∴方法二:将上面的题中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再测电阻R x的值.1.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2.实验方法是将上拨到①的位置,可测出R1上的电压U1;将S拨到②的位置,可测出R x和R1的总电压U。
根据电流相同,∵I1=,I=;∴∴R X =.方法三:将方法二中的单刀双掷开关换成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再将定值电阻R1换成一个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已知,用R′表示,再测R x的阻值。
1.实验电路图如图3所示。
2.实验方法是将滑片P滑到a点时可测出R x上的电压U1;将滑片P滑到b点时可测出R x和R′上的电压U2.根据R x和R′串联,;∴可解得方法四:将方法三中的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再测R x的值。
1.实验电路图如图4所示。
2.实验方法是闭合S,将滑片P滑到a点,可测R x的电流I1;再滑到b端测R x和R′的电流I2。
又由于电源电压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U=I1R x;以上几种方法,中考试题也常常出现,请大家认真对待。
下面列举几个实例帮助同学们分析一下:【例题1】小明想利用以下提供的器材测量两只小灯泡的电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3.8V,阻值均约为10Ω)。
所提供的器材分别有:电流表、电压表、单刀双掷开关和电源(电压约为6V)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50Ω 1A”)两个,导线若干条。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特殊方法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常用的方法有万用表电桥法和伏安法。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测量电阻。
下面将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等电势线法等电势线法是一种利用等势面的方法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电阻很小的情况,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测量电线的电阻。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线直接连接到电源(电阻很小的情况下,可以近似看作导线)。
(2)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测量电桥。
(3)录下使电桥平衡时电桥两端的电位差。
(4)移动电桥到电线其他位置重复步骤3(5)根据实验数据,在不同位置的电位差和电流值之间绘制电阻分布图。
(6)根据电阻分布图找到电线两点间的电阻值。
2.热电阻法热电阻法利用物体导电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需要测量高温环境或电阻很难直接测量的情况,如电阻在硝酸银溶液中的扩大和电阻深层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R连接到电源上,通过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使电阻升温。
(2)将热电阻测量装置与待测电阻的焦点相连接。
(3)测量电热阻降温前后的温度变化,得到电阻温度系数α。
(4)根据温度变化和电阻温度系数计算出电阻值。
3.惯性测阻法惯性测阻法利用磁场感应电动势的惯性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小电阻和高阻值的情况,如测量千分之一欧姆以下的电阻和精密电阻的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1)将待测电阻与电源串联。
(2)将电阻连接到一个惯性式霍尔元件电表上。
(3)在正弦交流电流通路中,记录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
(4)根据霍尔元件电表的读数,计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差,再计算出电阻值。
4.同步测量法同步测量法利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时间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来测量电阻。
它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和低电阻率导体的情况,如金属的电阻率测量。
(1)将待测电阻R接入待测电流与参考电流的夹频电路。
(2)调节夹频电路使待测电流和参考电流同步。
(3)测量同步点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计算出电阻值。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电流-电压法(欧姆定律法):这是最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可以通过测量电流I和电压V来计算得出。
首先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路中,然后通过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再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最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R=V/I计算得出电阻值。
2.桥式测量法(维尔斯通桥法):维尔斯通桥法利用了电压跨越平衡法来测量电阻。
这个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维尔斯通桥电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已知电阻和测量电阻之间的比例,使得维尔斯通桥电路平衡。
当桥平衡时,可以通过测量平衡的条件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3.电流比较法(毫伏法):这个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电阻的情况。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接通电流源,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
然后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电流。
接着能够根据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压比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阻值表法(利用标准电阻):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利用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通过连接到待测电阻,并通过电流源提供电流或者电压,然后通过测量电压差或者电流的大小推导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5.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也可以测量电阻。
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的测量端口相连,选择电阻档位,然后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进行测量时,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所拥有的实验仪器,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电阻的测量。
初中物理 测电阻的多种方法 人教版优秀课件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阻R0、电源(电压未知)、开关 (1个)、导线(若干)
待测电阻
3、双安法:
Rx
器材选用:
R0
A1
A2
S
电路图: Rx A1
R0
A2
Ix
步骤:
Ux=U0=I0R
0
Rx
A1
R0
A2
S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Rx和R0的电流Ix和I0
表达式:R x
I0 R0 Ix
双安法也可采 用右图方式:
Rx
A1
R0
S A2
③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 示,则流过Rx的电流为 0.2 A,它两端电压 为 2 V,它的电阻为 10 Ω ,功率为 0.4 W
Rx P
V A
S
图1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测量电阻。
一、串联法串联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成为电流通过的一部分;2.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压,而电流可以通过安培计来测量;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二、并联法并联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使其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2.测量整个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三、石英红外测温法石英红外测温法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电阻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出红外线;2.使用石英红外测温仪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温度;3.将电阻冷却至室温,再次测量红外线的强度,可以得到电阻的零阻温度;4.使用电阻温度系数的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四、绝缘电阻测量法绝缘电阻测量法是用来测量绝缘材料的电阻。
步骤如下:1.将绝缘材料放置在测试设备中,使其与两个电极相接;2.施加一个足够大的直流电压,测量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3.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绝缘材料的电阻。
五、电压-电流法电压-电流法是一种测量非线性电阻的方法。
步骤如下:1.将非线性电阻连接在电路中;2.通过改变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值;3.绘制电流-电压曲线;4.通过分析曲线,确定电阻的值。
六、热响应法热响应法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基于电阻会与电流产生的加热相关。
步骤如下:1.施加一个恒定电流通过电阻,使其发热;2.使用温度计测量电阻的温度;3.使用电阻的热阻公式,计算电阻的值。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九法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九法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重要实验,但测量电阻的方法并非仅此一种,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种方法,现整理、汇集如下:一、伏安法1、原理:R=U/I2、电路图:见右图。
3、步骤:①用电压表测出Rx两端电压记为Ux。
②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记为Ix。
③被测电阻:Rx=Ux/Ix二、单安单关法1、原理: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及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右图。
3、步骤:①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记为Ix。
②再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0的电流I0,则R0两端电压U0= I0R0。
③因为Rx与R0并联,所以Ux= U0= I0R0。
④根据欧姆定律得:Rx=Ux/Ix=I0R0/I0三、单安双关法1、原理: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右图。
3、步骤:①闭合S1,断开S2,电流表测出R0中的电流记为I0。
R0两端电压U0=I0R0。
②再闭合S2,R x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
则:R x中电流I x=I-I0;R x两端电压 U x= U0=I0R0。
③被测电阻:R x=U x/I x= I0R0 /(I—I0)。
四、单安变阻器法1、原理: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右图。
3、步骤:①闭合开关,滑片移至A端(R0未接入电路),电流表测出电流I A。
则电源电压U=I A R X②滑片移至B端, R X与R0串联,电流表测出电流I B,则电源电压U=I B(R X+R0)③电源电压不变时, I A R X = I B(R X+R0)④被测电阻:R X=I B R0/(I A-I B)。
五、单安等效替代法1、原理: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右图。
3、步骤:①闭合S1、S2,调节滑片至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示数I。
②断开S2、闭合S3,调节R0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直到电流示数再次为I。
③此时R0值等于被测电阻R X的值。
六、单伏单关法1、原理: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2、电路图:见右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10Q)、滑动变阻器、导线。
4.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1、U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
(电源(电压未知)、
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 实验步骤:
方法三:
S接a时,读出电压表示数S接b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表达式:
方法四、实验步骤:
5.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
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了这一点。
(是温度。)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o,
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
开关、
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电压表测出Rx两端的电压为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o两端的电压为U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Uo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o,
&厶九
可计算出Rx的值为:_'
电压表、定值电阻R、
导线若干、
未知电阻R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0。
X、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具体的作法是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方法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
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
2 .电路图:(见图1)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x,
压未知)、开关、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实验步骤:
1、闭合S,先测出R的电流I1;
2、 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Rx的电流12。
4
L
■ V耳4
11~A J―
R0
1
&
Ix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计算出Rx的值为’亠-
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
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灯泡亮度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Q
1
灯丝暗红
1
2
微弱发光
1.5
3
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 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那是什
S断开时,读出电压表示数S闭合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1、
2、
U1;
U2。
1、
2、
U1;
U2。
表达式: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
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所以又叫
“伏伏法”;根据所给 “伏阻法”。
II
2.只用电流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o,不用电压表(安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
电流表、定值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