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标准化模拟试卷
2018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标准化模拟试卷

2018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标准化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50分)磁场是电荷在回路中流动时,在其周围所产生的磁作用空间。
磁场的强弱和大小与电流的强度成正比,感应力的大小与电磁场的半径大小成反比。
电磁场对人体的感应,是指各类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和电磁粒子对人体的感应及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生物电磁场是稳定的,人的生命现象是井然有序的,与大自然也是和谐相应的。
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天体运行发生剧变,人体场受到宇宙场的强磁感应,或微观结构受到电磁粒子的碰撞干扰,也会使电子在体内的运行流动秩序紊乱,进而引起生命秩序和功能的紊乱。
对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强磁场环境的人容易生病的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曾进行过统计,据瑞典加罗林斯加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斯德哥尔摩市,生活在高压输电线区域内的市民,因磁场的磁通密度超过3毫高斯,其癌症发病率为其它地区的3.8倍。
一个不带电的线圈接近另一个带电荷的线圈时,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感应的结果。
一个没有磁性的小铁钉在接触磁铁时,就能产生磁性,这也是感应的作用。
感应是指一个带电荷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它物体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感应力实际上是能量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19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才得以揭示。
磁场对人体的感应与磁场的强弱和距离有关:磁场越强感应力越大,磁场越近感应力越强;反之,磁场越弱感应力越小,磁场越远感应力越弱。
凡是受磁场感应而导致的疾病,只要脱离感应源或改变环境,大部分病状都会减轻或自行消失。
电子在人体内可以说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在。
每个细胞都可称是人体的发电机或曰电池。
钾钠离子受宇宙磁场的感应而穿越细胞在体内流动形成生物电。
开起了心、肺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更开启了脑对全系统司控的生命运程,使亿万个化学信号与电信号在体内忙个不休。
2018事业单位统考职测(C类)题目及答案解析

A.将饮用水烧开的目的是溶解水中的钙、镁等离子,破坏其络合物结构以降低水的硬度
B.水本身在加热情况下,分子结构并不会变化,所以可以反复加热
5
C.饮用水中硝酸盐能致癌,烧开或过滤水均不能去除,而烧水会浓缩硝酸盐
D.虽然饮用水反复烧开可能增加水中的严硝酸盐浓度,但不会达到致癌量
A.一
C.三
B.二
D.四
7.下列关于青藏铁路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铁路
B.冻土段时速100千米,非冻土处达120千米
C.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自然XX
D.已完成无缝钢轨换铺工程
8.下列有关血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静脉内呈暗红色
B.可以用来准确检测血型
C.普通冰冻血浆的有效期是2年
A.全息照象——光的干涉
C.玻璃幕墙——色散
Bபைடு நூலகம்显微镜——光折射
D.胃镜——光的反射
4.关于我国湖泊错误的是:
A.太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青海湖是内陆湖
B.洞庭湖位于淮河流域
D.鄱阳湖是最大淡水湖
5.潮汐是指海水在①地球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古代称晚上的海水涨落为②潮,白天的
为③汐,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涨潮落形成,为海水的④内能。以上段文字中有几处错误:
(4)有30人同时选择文学类图书和历史类图书而未选择哲学类图书,40人同时选择
历史类图书和哲学类图书而未选择文学类图书;
(5)有150人选择了历史类图书。
88.只选择历史类图书的有多少人?
A.27
B.30
7
C.33
D.40
89.同时选择文学类图书和哲学类图书而未选择历史类图书的有多少人?
2018年全国各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模拟考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模拟考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应用能力A类题型举例(1)观点归纳类题型中共中央政治局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第一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更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问责机制的理解。
(2)资料分析类题型《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25日刊登署名文章说,当今社会尽管反腐败的政策不断出台,腐败问题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更加猖獗,究其原因,除了制度本身的制订外,关键是要提高制度执行力。
在某次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其结果比没有制度更糟糕。
这个“不落实”实际上就是不执行的另一种说法,很精辟、到位。
所以如果制度不是“贵在身体力行”不是“重在狠抓落实”,不是“重在执行”,那么反腐败的形势就会更加严峻。
材料中提出“不落实”比没有制度更糟糕,请问“糟糕”在哪里?(3)草拟信函类题型中部某省规定,全省乡以上党政领导每人包一个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村子,实地帮助指导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实现“十二五”收入翻番。
村民说,“以前对那些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的下乡干部非常反感,现在看到干部干着活淌着汗、吃着土豆喝米汤,感到很亲切。
”该省负责人明确要求,干部下乡住村要力戒形式主义,要立足发展,结合实际,与农民一道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夯实发展基础,不能简单地给钱给物给项目。
请为该市(或县)代拟一份关于进一步搞好“大走访”活动的通知。
要求:1.只写标题和正文;2.内容周全,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合理;3.400字左右。
2018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与答案解析【精品】

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真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类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表为某品牌电吹风的技术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与电热元件串联连接B.在热风状态下工作6分钟消耗电能0.66度C.在冷风状态下,电路为简单纯电阻电路D.电热元件的额定功率为990W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依靠共价键结合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CO2分子C.冰可以融化成水,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石墨的吸附性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3.下图所示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4.关于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动挡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B.冷却系统中添加的防冻冷却液具有腐蚀性C.汽车采用四驱方式会降低汽车的越野性能D.油电混合动力的汽车在我国尚未批量生产5.关于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甜度低于蔗糖B.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会生成水C.医疗上可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若不能及时排出人体,会导致血液pH值增高6.在下列运动状态中,不能视为质点的物体是()A.正在表演芭蕾舞的演员B.绕地球运动的航天飞机C.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D.从十楼自由落体的小球7.关于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酸性气体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具有漂白性D.密度比空气大8.关于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标量,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C.汽车以速度v经过某路标,指的是平均速度D.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9.关于空调和冰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使用压缩机作为其制冷装置B.某些制冷剂会破坏地球臭氧层C.打开冰箱门可以降低室内温度D.都利用了液体汽化吸热的原理10.根据通信传输的介质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其中一类称为红外通信,因红外波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较差,只适合短距离“点对点”直线传输。
2018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C)

2018.5.26全国12省事业单位联考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C类)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 、下列矿物按照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①金刚石②刚玉③石英④石膏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矿物硬度。
矿物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
1822年,德国矿物学家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种矿物来衡量物体相对硬度,即摩氏硬度,由软至硬分为十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常识判断科技物理2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苏联是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B.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位于赤道上方C.卫星运行轨道越低,绕地周期越短D.“东方红一号”是气象卫星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航天知识。
A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原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故A正确,排除。
B项,是指人造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处围绕地球运行的圆形轨道。
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卫星与地球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因此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被简称为“同步卫星”。
人们从地球上仰望卫星,仿佛悬挂在太空静止不动。
所以,这条零倾角的同步轨道称作静止轨道,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
如果不在赤道正上方,那么卫星沿着地心的圆周运动和地球自转方向有倾角。
卫星只会周期性返回到地面上空的固定位置,而不是相对静止的。
故B正确,排除。
C项,卫星运行轨道越低,绕地周期越短,说法正确,故C项正确,排除。
D项,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2018年5月26日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及答案解析

2018年5月26日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及答案解析(1~8/共8题)阅读题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
作为沙尘天气的一种,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的。
对沙尘暴强度的等级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见度两个指标,其中能见度是世界气象组织各成员国用于区分不同等级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指标。
伴随着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平息,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40m的粉尘气溶胶粒子(DM40)能够代表绝大多数沙尘暴颗粒,且通常可以长距离输送形成较大范围的影响,因此被认为是表征沙尘暴的重要参数。
然而,目前尚无技术手段直接观测DM40,考虑到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沙尘气溶胶,我国在监测沙尘暴天气时,选择接近的物理量PM40(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40m的气溶胶粒子)作为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指标:大气飘尘(PM10)在较大强度和较大影响范围沙尘暴(DM40)能够代表绝大多数沙尘暴颗粒,且通常可以长距离输送形成较大范围的影响,因此被认为是表征沙尘暴的重要参数。
然而,目前尚无技术手段直接观测DM40,考虑到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是沙尘气溶胶.我国在监测沙尘暴天气时,选择接近的物理MPM40(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40m的气溶胶粒子)作为沙尘暴天气的重要指标;大气欲尘(PM10)在有较大强度和较大影响范围沙尘暴发生期间,可以近似地表征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10m的沙尘气溶胶粒子,也可作为另一个补充指标,而且PM1O可被人体吸入,对于评价沙尘暴对人的健康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大气降尘可以反映一个较长时间段沙尘暴颗粒的总体特征,而目采集的沙尘暴样品能够对其理化特征进行后续分析、评估其影响等,也是一种沙尘暴天气检洲指标;在沙尘暴潜在源地、自然状况下测得的浅层士坡湿度对沙尘暴数值预报准确性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也被列为一个沙尘暴天气监测指标。
2006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018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与参考答案【精品】

2018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真题一、注意事项1.本科目满分150分,时限120分钟。
2.请在本科目答题卡的指定位置按要求填写(涂)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请按要求用2B铅笔、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答题,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整理好放在桌面上,待监考人员清点无误后,方可离开。
严谨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材料1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重大极寒,莫过于元古代的那次“雪球事件”。
雪球事件发生在距今7亿年前,全球冰川突如其来地尘封了一切,先是从两级开始,冰川逐渐向低纬度进军,直至把热带的暖风与浪花全部凝固在肃杀的极寒中。
雪球事件来去匆匆,在古代末期留下印记后,便马上消失在一如既往的温暖中。
人们究竟是靠什么线索,断言出当时的地球就是这么一个宇宙级的大雪球呢?靠岩石,只有岩石的残片,是唯一能够穿越时空,将尘封往事保留至今的星球遗迹。
岩石中的沉积岩(由地表沉积物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类)是反映当时地表环境的直观快照。
一层层的沉积岩构成地层,一套套地层又构成大陆表面直接披覆的“外皮”。
所谓大陆,不外乎是蓝藻中一座座庞大的“移动方舟”,它们会漂移、会裂解,也会在偶然的时段,合众为一。
科学家们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揭示大陆上的每一块沉积岩形成于何时、何地以及何种环境,并以此还原大陆漂移和环境变迁的历史:利用层序律和同位素时钟,能够确定出地层形成的年代;利用沉积岩中含磁矿晶的排列方位,能够还原出大陆当时所处的纬度;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可以揭露沉积物生成的环境;而地层间的叠置关系则记录着环境的演化与变迁。
板块漂移可能是雪球事件的始作俑者。
在当时的地球上,各个板块已经聚合为联合大陆,处于中低纬度区间。
大陆的表面是岩石,对太阳光的反照率比大洋要强得多,而低纬度偏偏又是地球接受太阳光最多的区域。
2018年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真题(C类)(贵州、青海)一、给定资料资料1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科学界从未停止对暗物质的探索。
那么,什么是暗物质?找到它难在哪里?探索它又有何意义?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总体研发的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的一个使命就是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一般情况下,凭借肉眼或借助工具就能看到普通物质,但暗物质是个例外。
暗物质最早是天文学家观测宇宙时“发现”的。
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研究发现: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这一结论意味着星系团中有某种神秘物质被人忽略。
在当时,多数人并不认同茨威基的观点。
不过,后来的宇宙观测结果越来越验证这一观点的可信性。
因为按照万有引力原理,物体围绕中心旋转,越往外转动速度越低。
但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观测宇宙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往外看,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有些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
理论上讲,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
科学家由此推测:外圈的那些能被直接观测到的、数出来的星星数目变少了,但其实内部的物质数量并没有减少,引力也没有变小,只不过没被观测到而已。
这些天文观测直接看不到的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虽然我们从来没有直接‘看到’宇宙中存在这种物质,但我们却发现了由于这种物质的引力作用对于其他可见的物质运动的影响,这是我们断定宇宙中存在这种物质的理由。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毕效军说。
暗物质的物理组成到底是什么?毕效军说,通常认为暗物质是一种不发光、不发出电磁波、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全新粒子。
与通常物质一样,暗物质也有引力作用。
根据引力效应,天文学家估算,宇宙由27%的暗物质,68%的暗能量和5%的普通物质组成。
这些看不见的“大多数”就像披上了隐身衣一样,使得长期以来在宇宙中占比最多的东西反而是人类最迟也是最难了解的,至今仅知道它们存在,还不清楚它们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标准化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科技文献阅读题:请认真阅读文章,按照每道题的要求作答。
(50分)磁场是电荷在回路中流动时,在其周围所产生的磁作用空间。
磁场的强弱和大小与电流的强度成正比,感应力的大小与电磁场的半径大小成反比。
电磁场对人体的感应,是指各类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和电磁粒子对人体的感应及危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生物电磁场是稳定的,人的生命现象是井然有序的,与大自然也是和谐相应的。
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天体运行发生剧变,人体场受到宇宙场的强磁感应,或微观结构受到电磁粒子的碰撞干扰,也会使电子在体内的运行流动秩序紊乱,进而引起生命秩序和功能的紊乱。
对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强磁场环境的人容易生病的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曾进行过统计,据瑞典加罗林斯加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斯德哥尔摩市,生活在高压输电线区域内的市民,因磁场的磁通密度超过3毫高斯,其癌症发病率为其它地区的3.8倍。
一个不带电的线圈接近另一个带电荷的线圈时,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感应的结果。
一个没有磁性的小铁钉在接触磁铁时,就能产生磁性,这也是感应的作用。
感应是指一个带电荷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它物体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感应力实际上是能量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19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才得以揭示。
磁场对人体的感应与磁场的强弱和距离有关:磁场越强感应力越大,磁场越近感应力越强;反之,磁场越弱感应力越小,磁场越远感应力越弱。
凡是受磁场感应而导致的疾病,只要脱离感应源或改变环境,大部分病状都会减轻或自行消失。
电子在人体内可以说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在。
每个细胞都可称是人体的发电机或曰电池。
钾钠离子受宇宙磁场的感应而穿越细胞在体内流动形成生物电。
开起了心、肺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更开启了脑对全系统司控的生命运程,使亿万个化学信号与电信号在体内忙个不休。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高科技成果,当今世界各类发电厂、广播电视台、雷达站遍布各地,变压器、高压线、配电房星罗棋布,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成了普通家庭的必备之品,微波炉、电磁炉和计算机也都进入家庭。
如此种类繁多的电器设备在为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强度各异的电磁场。
人经常出没于这些电磁场,尤其是经常生活和工作在强电磁场附近,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感应。
人的生物场一旦受到身边其它局部较强的人工电磁场的感应,就会失去人与大自然场的和谐统一,人得不到大自然的呵护,各脏腑系统间的动平衡、健康状况也会因人体生物场的改变,控制失衡、调节无序而相继紊乱。
当外部电磁场足能改变人体内的生物电流时,如脑电流、心电流等,就会引起自主神经,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覚神经细胞的兴奋,感应越强,引起兴奋的程度就越大。
当感应刺激作用再大时,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疼痛,继而出现肌肉收缩、呼吸困难、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严重时会出现心室微颤,甚至危及生命。
电磁场的另一个作用会使受感应的人体产生电感涡流,产生热量。
身体的大部器官血液循环通畅,热量易于散发,但是血管分布较密的眼睛等部位的热量就不易散发,集聚的热量很容易引起病变。
人们比较熟悉的电磁波容易引起白内障就是这个道理。
在人体的脏腑器官中,心脏除要接受人体各感受器官传递的信息外,还能直接地接受外界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感应和干扰。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主动力泵,心脏的节律性伸缩活动是一种周期性行为。
在每一次的周期中,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周期性活动:一是心电周期,二是心动周期。
这两个周期主要体现了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脏的机械活动的生理现象。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过程,依此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大部分都具有自动兴奋的能力,都能以一定的节律使心脏兴奋和收缩。
在正常情况下,以窦房结的自律性为最高,并通过抢先起博和超速抑制统一控制着心脏的兴奋和收缩。
但是如果遇到较强大的电磁波干扰,窦房结的生物电脉冲就会被压抑,窦房结以外的心脏自律组织就会受到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和电磁辐射的干扰刺激,自律性功能增强,从而出现不完全受窦房结自律组织活动控制的局面,表现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率的提高或降低甚至紊乱等现象。
现代医院对严重心力衰竭和心率失常等心脏病患者加装起博器,以保证心脏的正常功能,但是起博器也易受到强磁感应和较强的电磁波干扰。
为此,2000年初日本政府出台一项规定,禁止市民在公共交通场所内使用手提电话。
原因是,手机会导致心脏病人的心脏起博器停顿,危及心脏病乘客的生命安全。
同年4月1日,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移动通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
要求在天线安装地点设置“电磁辐射警示牌”,并将医院、幼儿园、学校等住宅规定为“敏感建筑物”。
同年美国也规定自8月份起,手机生产商必须在包装上说明手机辐射信息(SAR值标签)。
专家和信息媒体讲,电磁辐射污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污染,电磁辐射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久看电视能引发白内障,使老年人的寿斑增多;微波炉、电磁炉、可调台灯、电热毯和电脑等使用时所产生的辐射电磁波,又可与广播电视台、通讯、交通、医疗超声波、电力输送等电磁波叠加或形成波脉冲高峰,时间久了,会给人造成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血压增高,还能得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长期使用手机还会使听力下降,形成脑血栓、脑细胞萎缩及脑瘤等。
1.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不超过150字。
磁场对人体的感应与磁场的强弱和距离有关,磁场越强感应力越大,对人的影响也越大。
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关于电磁感应,正确的说法有()A.外界电磁场会对人体内部电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B.生活在高压输电线区域内的市民,其癌症发病率必然高于其他地区的市民。
C.凡是受磁场感应而导致的疾病,只要脱离感应源或改变环境,大部分病状都会自行消失D.强磁场附近的居民患心脏病的几率通常大于普通居民。
3.下列选项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A.电磁感应的原理。
B.合理防止电磁场对人类的危害。
C.电磁场:百害而无一利。
D.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4.简答题:谈谈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语言简明,不超过250字。
二、科技实物题201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发布了《专利调查数据报告》,以下资料是报告中部分资料:资料1:专利实施率=已经实施件数(估值)/拥有的有效专利件数(抽样框)资料2:从专利权人拥有的不同专利件数类型上看,有效发明专利、有效实用新型和有效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实施率。
在不同规模的企业方面,大型企业专业实施率总计为68.9%,其中有效发明专利为68.3%,有效实用新型为66.3%,有效外观设计为74.7%;中型企业专业实施率总计为73.0%,其中有效发明专利为69.9%,有效实用新型为72.5%,有效外观设计为76.3%;小型企业专业实施率总计为67.6%,其中有效发明专利为66.8%,有效实用新型为68.5%,有效外观设计为66.2%;微型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有效实用新型和有效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实施率,均低于其他类型企业相应专利类型的实施率专业实施率总计为68.9%,其中有效发明专利为68.3%,有效实用新型为66.3%,有效外观设计为74.7%;微型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有效实用新型和有效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实施率,均低于其他类型企业相应专利类型的实施率,微型企业的专业实施率51.8%,其中有效发明专利为51.3%,有效实用新型为52.4%,有效外观设计为50.9%。
1.请根据资料l,分析对比2015年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各类专利实施率情况,并简要说明下你从数据中能得到的信息及原因。
(10分)2.绘制一张“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类专利实施率”,全面、准确反映资料2的所有信息。
(10分)三、材料写作材料作文题:请阅读给定材料,按照作答要求作答。
(50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目前,我国年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同时为严守“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的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历史上,北京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曾经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
今天的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
1949年北京城市建成面积是109平方公里,1994年扩大到467平方公里。
1993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预期,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0平方公里范围内。
然而,2002年建成区用地就已达941平方公里,大大超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
有专家研究认为,北京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1200万人,目前刚性的新鲜用水需求及其快速增长的趋势,是当前北京市水资源安全供给面临的最大压力。
同时,供水缺口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也就难以走出“扩张一调水一再扩张一再调水”的怪圈。
该专家还强调,自然系统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发展欲望无限,在这有限与无限之间,协调北京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关系,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
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水”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定一篇文章。
(40分)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本试卷参考答案请到群:,答案在群共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