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不同浓度的罗丹明的强度实验报告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不同浓度的罗丹明的强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罗丹明的强度,探究罗丹明在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能够测量物质荧光强度的仪器,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的光线并测量其在另一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可以定量地得出荧光信号。
实验步骤:1.准备各种不同浓度的罗丹明溶液,标记每种浓度并注射到荧光比色皿中。
2.将荧光比色皿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仪器中,调节波长到适合的范围。
3.测量每个样品的荧光强度,记录数据。
4.根据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强度数据绘制荧光强度-浓度曲线。
实验结果: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罗丹明的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并将数据整理如下:浓度(mol/L)荧光强度(a.u.)0.001 1000.002 1500.003 2500.004 2800.005 320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罗丹明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罗丹明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强。
这是因为在较低浓度下,罗丹明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大,吸收光的机会较少,所以荧光强度较低。
而在较高浓度下,罗丹明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小,吸收光的机会增多,导致荧光强度提高。
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
例如,容器的材质和形状、荧光比色皿的表面污染、外界光线等因素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和使用尽量纯净的溶液,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罗丹明的荧光特性与溶液的pH值、温度等因素有关,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可以在实验中控制这些因素,并不断优化实验条件。
结论: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浓度的罗丹明的荧光强度,得出了荧光强度与浓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此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罗丹明在荧光分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物质的荧光对照物进行测定,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的物质的荧光特性及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以便得出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中,首先准备了九种不同浓度的待测物质,每个浓度均包含了三份标准溶液。
然后需要从实验品瓶检出物质,这需要把每个浓度的荧光对照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
接着测定每种浓度的荧光强度,与标准曲线对比,并用图表来记录荧光测定结果。
此外,还需要对物质进行多次取样,以保证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根据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梯度关系,建立一个准确的荧光定性分析模型,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可以准确测定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对本次实验而言,建立该定性分析模型是本次实验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充分的准确的参数,才能在实验中准确检验出物质的浓度。
总之,本次实验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物质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从而研究反应前物质各种浓度的荧光图谱分布,进而建立荧光定性分析模型,以便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准确地测定出物质的浓度。
实验二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里酸

实验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里酸——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结构,并学会操作使用;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富里酸(FA)在水中是一种荧光物质,并且在低浓度时,荧光强度与FA浓度呈正比:I f = kc基此,测定一系列已如浓度的富里酸的荧光强度,然后以荧光强度对富里酸浓度作标准曲线,再测定未知浓度富里酸的荧光强度,把它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出其浓度。
图1富里酸的分子结构三仪器、药品及材料F-7000型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吸收池,容量瓶,移液枪;富里酸,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500g富里酸,加入少量水溶解,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富里酸溶液浓度为1.000g·L-1。
取6只100 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1.000g·L-1的富里酸标准液0,0.20,0.40,0.60,0.80,1.0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绘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在200-500 nm范围内扫描荧光激发光谱。
在300-600 nm范围内扫描荧光发射光谱。
3. 绘制标准曲线荧光激发波长固定在340 nm处,荧光发射波长固定在420 nm处,从发射光谱上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发射强度。
4.未知试样的测定在标准系列溶液同样条件下,测定未知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
5.绘制荧光强度I f对富里酸溶液浓度c的标准曲线,并由标准曲线求算未知试样的浓度。
五数据处理1.原始数据标准溶液未知液样品编号 1 2 3 4 5 6 x浓度/(mg∙L-1) 0 2 4 6 8 10荧光强度-0.029 0.230 0.462 0.675 0.916 1.122 0.774 2.标准曲线绘制和未知样品含量计算。
得到富里酸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0.1147x-0.0106,测得未知液荧光强度为0.774,即0.774=0.1147x-0.0106得:x=6.84所以未知样品浓度为6.84mg∙L-1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液的浓度不要太高。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荧光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荧光发射和吸收的仪器。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分子发生电子跃迁,然后测量这些分子返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从而确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以下是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源,并确保仪器正常启动。
2.检查仪器是否连接到电脑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以便记录和保存实验数据。
3.清洁测量室并检查样品池是否干净,如果有杂质应先清洗。
步骤二:校准仪器1.进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校准,以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当的参考物质(例如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3.将参考物质放入样品池中,并在仪器上设置相应参数(例如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积分时间)。
4.进行校准测量,并记录校准曲线。
步骤三:设置实验参数1.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并在仪器上进行设置。
2.设置积分时间,以确保荧光信号能够充分积累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步骤四:样品处理1.准备样品溶液,并将其转移到荧光透明的样品池中。
2.确保样品池中无气泡或杂质,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3.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对样品进行稀释或前处理,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性。
步骤五:测量荧光信号1.将样品池放入仪器的样品室中,并关闭仪器的盖子以避免外界干扰。
2.启动荧光分光光度计并开始测量。
3.仪器会自动激发样品并记录返回的荧光信号。
4.测量完成后,仪器会显示荧光强度值或荧光曲线图。
步骤六:数据分析和处理1.将测量得到的荧光强度值或荧光曲线导出到电脑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中。
2.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计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或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荧光强度差异。
3.根据实验需要,绘制荧光谱图、浓度曲线等图表以可视化展示结果。
步骤七:清洁仪器1.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洁样品池和仪器表面,避免样品残留对下次实验产生干扰。
2.关闭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源,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以上就是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流程步骤。
荧光分光光度计

操作规程1. 开机打开电源,预热大约20~30分钟。
开启荧光灯,开启电脑,屏幕出现“Operation Modes”,根据测定目的选择菜单,设置参数。
2. 波长扫描放入样品,按“Wavelength Scan”,选择波长。
2.1 激发波长选择在操作台上的“EM Wavelength”下按“GO TO”设发射波长为0,按“Enter”。
然后在“EX Wavelength”下按“Start”开始扫描。
扫描完后,可按“Date Scale”调整纵轴范围,按“Scan Trace”选择最佳激发波长。
再在“EX Wavelength”下按“GO TO”设定选择的激发波长。
2.2 发射波长选择在选定的激发波长下,在“EM Wavelength”中按“Start”进行扫描,在图上按“Scan Trace”中的来回键选择最佳发射波长。
3. 定量测定按“Screen Return”键回到“operation modes”界面。
按“Quantitative”键。
在“EX Wavelength”下按“Start”进入新的界面。
按“Blank”,再按其中的“Blankset”,提示放入空白样品,再按“EXWavelength”下的“Start”进行空白测定。
当提示放入样品后再按“Start”进行样品测定。
4. 关机测定完成后,先关电脑屏幕,再关电源。
注意事项:1. 电脑应在灯开启后再开,否则灯无法打开。
2. 测定完毕后不要直接关闭电源,应先关电脑屏幕,再关电源,以免损坏仪器。
3. 机器不要多次开启,以防光源难以再次打开。
4. 光源附近不要有遮蔽物,以免影响散热。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使用方法:扫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同步荧光光谱2.掌握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实验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是常用的光学仪器,在定量分析,样品的光谱性质表征时经常用到。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扫描,进行相对荧光强度的测量。
从激发光谱可以获得样品激发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
从发射光谱可以知道样品基态能级的分布情况,用来选择定量分析的最佳发射波长。
荧光定量分析法的方法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类似,但需要注意荧光强度值是相对值,同一样品,同一仪器在不同仪器参数时获得的荧光强度是不同的。
只有当测量时仪器参数完全相同时,不同样品荧光强度的相互比较才有意义。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类似,分子荧光光谱也是分子光谱,其谱峰较宽,特征性不是很强,谱峰重叠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减小谱峰宽度,避免谱峰重叠,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在定量分析时常采用同步荧光的方法进行。
同步荧光是同时扫描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和发射单色仪得到的谱图,通过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可以使样品谱峰变窄,并避免不同组份的谱峰重叠,得到比较好的分析效果。
同步荧光扫描有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固定能量同步荧光法,可变角同步荧光法,导数同步荧光法等,其中以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法最为常用。
扫描已知样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时,可先根据参考波长来进行。
扫描未知样品的荧光光谱,可以将发射波长先每隔一定波长(例如50nm)扫描一个激发光谱。
对比不同位置的激发光谱,从最强的激发光谱中选择最大激发波长,设定该波长为激发波长,扫描发射光谱。
再从新得到的发射光谱中找到最大发射波长,在最大发射波长处重新扫描激发光谱。
扫描样品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时,需要注意:扫描激发光谱时,激发单色器扫描范围的长波端一般应小于发射波长;扫描发射光谱时,发射单色器扫描范围的短波端应大于激发波长。
否则在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中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波长相同的位置会出现很强的散射谱峰,这不是样品的荧光引起的,应注意区分。
荧光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6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6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扫描液相荧光标记物所发出的荧光光谱的一种仪器。
其能提供包括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强度、量子产率、荧光寿命、荧光偏振等许多物理参数,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分子的成键和结构情况。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 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可以推断分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构象变化, 从而阐明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扫描范围一般是190-65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是200-800nm。
可用于液体、固体样品(如凝胶条)的光谱扫描。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物质荧光的产生是由在通常状况下处于基态的物质分子吸收激发光后变为激发态, 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将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从而产生荧光.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激发态能级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荧光上表现为各种物质都有其特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不同来定性地进行物质的鉴定。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类似,荧光分析通常也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
荧光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①光源:为高压汞蒸气灯或氙弧灯,后者能发射出强度较大的连续光谱,且在300nm~400nm 范围内强度几乎相等,故②激发单色器:置于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为激发单色器或第一单色器,筛选出特定的激发光谱。
③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为发射单色器或第二单色器,常采用光栅为单色器。
筛选出特定的发射光谱。
④样品室:通常由石英池(液体样品用)或固体样品架(粉末或片状样品)组成。
测量液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安排;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锐角安排。
⑤检测器:一般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
分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实验技术

标准样品设置
2019/12/31
待测样品设置
2019/12/31
空白校零
2019/12/31
开始测定
2019/12/31
2019/12/31
2019/12/31
重新计算
2019/12/31
2019/12/31
九、荧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1、比色皿使用之前应清洗干净。若比色皿很脏, 清洗方法为:先将比色皿置于铬酸洗液中浸泡半 小时左右,再用蒸馏水洗净,凉干留用。
2019/12/31
一、荧光分析法
物质的基态分子受一激发光源的照 射,被激发至激发态后,在返回基态时, 发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等或较长的荧光。 若物质分子用X射线或红外光激发,则分 别产生X射线荧光或外光荧光。
2019/12/31
一、荧光分析法
通常所指的分子荧光是指紫外-可见光 荧光,即利用某些物质受到紫外光照射后, 发射出比吸收的紫外光波长相等或更长的 紫外荧光或可见荧光,通过测定物质分子 产生的荧光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荧光 分析。
2019/12/31
七、荧光分光度计的性能
可检测荧光、磷光及生物发光 扫描速度快,可达24000 nm/分,数据采
集速率达80次/秒 波长范围:190-1100 nm 光谱带宽:1.5、2.5、5、10和20 nm五档
切换 具有液体池和固体池,并具有自动控温设备。
2019/12/31
5、罩上仪器罩,打扫室内卫生,并在仪器使用登 记本上填写使用记录。
2019/12/31
操作软件包
2019/12/31
定性分析操作
2019/12/31
预扫描
2019/12/31
2019/12/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荧光分光光度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发光材料的激发和发射过程;
2、掌握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发光材料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量方法。
二、仪器用具
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发光材料
三、实验原理
光吸收和辐射与发光材料中的能级结构密切相关。
紫外光激发荧光粉发光是研究发光材料发生性能和发光中心在基质晶格中能级结构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采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来研究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从功能上划分为两大部分,即激光光路和发射检测光路。
激发光路将光源发出的光分解为单色光输出,照射到发光材料上激发荧光粉发光。
发光材料发出的光进入发射光检测光路,被分解为单色光照射到光电倍增管上,光电倍增管输出信号的强度与照射到其上面的光强度呈正比。
由氙弧灯发出的光变色单色光后,即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
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粉后照射于测样品用的光电倍增管上,由其所发生的光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输到记录仪,将激发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激发光波长处,而让荧光单色器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荧光强度讯号输出至记录仪上,所记录的光谱即发射光谱,简称荧光光谱。
当测绘荧光激发光谱时,将激发光单色器的光栅固定在最适当的荧光波长处,而让激发光单色口的凸轮转动,将各波长的激发光讯号输出至记录仪上,所记录的光谱即激发光谱。
四、实验内容
按实验要求,连接好计算机后开始实验。
首先测试发射光谱,设置激发波长460nm,得到该样品的发射光谱,即
峰值波长出现在540nm左右。
加入1个310nm长波通型滤波片,
在测试激发光谱,输入检测波长540nm,得到激发光谱:利用检测波长波长460nm,得到发射光谱: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此次实验掌握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发光材料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量方法,让我更加了解了解发光材料的激发和发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