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博作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在外漂泊整理)

合集下载

作物遗传育种复习题

作物遗传育种复习题

遗传育种学期末复习提一.名词解释1.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一切性状,包括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传基础。

2.细胞膜: 也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一层柔软并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薄膜,包被着原生质3.同源染色体: 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染色体组型: 也称核型,是指某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个别性。

5.直感现象: 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6.联会:减数分裂前期1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

7.共显性: 是指双亲某一性状同时在个体上表现出来。

8.相对性状: 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或相对差异。

9.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0.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1.世代交替:是指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交替。

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这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标志着植物进入生命周期的有性世代,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以后,就完成了有性世代,又进入无性世代。

12.基因互作: 一对相对性状由两个独立遗传基因共同作用的现象。

13.“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一种性状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称为“一因多效”。

14.双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两基因位点之间同时在两处发生交换。

15.相引组与相斥组: 遣传学把两个显性性状组合在一起与两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一个显性性状和另一个隐性性状组合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组。

16.交换值: 是指两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在一次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值等于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17.干扰与符合: 一个部位出现交换影响另一部位出现交换的现象称为干扰。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杂种优势: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2、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完善,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

3、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4、基因突变: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5、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或基因的总和。

6、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淘汰的手段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杂种优势利用中,选育杂交种的基本程序是(选育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制种)。

3、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随机性)、(平行性)和(重演性)等特征。

4、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5、多倍体的类型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质量性状的是()A 株高B 产量C 花色D 千粒重答案:C2、杂种优势表现最明显的是在()A F1 代B F2 代C F3 代D 以后各代答案:A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A 细线期B 偶线期C 粗线期D 双线期答案:B4、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创造新的变异()A 杂交B 诱变C 选择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不包括()A 质粒B 噬菌体C 病毒D 线粒体答案:D四、简答题1、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通过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后代会产生遗传变异,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同时,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使得杂种后代的性状出现分离和重新组合,从而有可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

遗传育种考试试题

遗传育种考试试题

遗传育种考试试题遗传育种考试试题遗传育种是农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植物和动物品种,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在遗传育种的学习和研究中,试题是评估学生对遗传育种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些关于遗传育种的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遗传育种的基本原则?A. 随机选择B. 突变选育C. 选择和杂交D. 环境适应2. 以下哪个是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C. 改善农作物的品质D. 扩大种植面积3. 以下哪个是遗传育种的方法之一?A. 培养B. 施肥C. 除草D. 杂交4. 遗传育种中,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逐代逐步改良品种的方法称为: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突变育种D. 转基因育种5. 以下哪个是遗传育种中常用的选择方法?A. 突变选择B. 纯系选择C. 杂交选择D. 随机选择二、填空题1. 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2. 在遗传育种中,选择的依据主要是__________。

3.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获得__________。

4. 遗传育种中的选择方法包括__________。

5. 遗传育种的目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选择和杂交是遗传育种的两个重要方法,请分别阐述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3. 请列举几个遗传育种中常用的选择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遗传育种的目标是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如何通过遗传育种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对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遗传育种不仅是农业科学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和研究,能够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物遗传育种试题与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试题与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一.名词解释1 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2 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 简并:1种氨基酸由1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4 同源染色体:指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5 非同源染色体:指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

6 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7 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粒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8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的相对差异。

9 表现性:指生物体表现的具体性状。

10基因型:是指生物细胞内基因的组合方式。

11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12遗传率(广义):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

13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14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杂种F1代在生活力、生长势、等数量性状上优于亲本的现象。

15显性性状:两个相对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他将在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6隐形性状:两个相对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他将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17杂合体:指具有杂合基因的个体。

18纯合体:指具有纯合基因的个体。

19等位基因:指控制同一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点上的每一对基因。

20性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中形态结构相同或不同决定后代性别的一对染色体。

21常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中与后代性别无关的各对染色体。

22间期:指两次细胞分裂的中间时期。

23.双交种:由四个品种或自交系先两两配或单交种,再由两种单交种杂交而得来的杂交组合。

24.杂种优势群:指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植互渗而形成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利基因频率较高,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25.杂种优势模式:当两个不同的杂种优势群之间具有较高的基因互作效应,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相互配对可产生强杂种优势的配对模式。

26抗病性:当环境条件适宜而出现某种病害流行时,作物某些品种对这种病害不感染或感染程度较轻,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受害较小,称为抗病性或耐病性。

(完整版)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说: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像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构造同样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构造不一样的染色体。

5、核型剖析:对生物核内所有染色体的形态特色进行的剖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 3N 的胚乳性状上因为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因为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一样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平等地点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好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一样个体杂交,F1 完好表现一个亲天性状。

14、多因一效:很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类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状况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陪伴性其余不一样而不一样的遗传现象。

18、数目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目性状。

杂种后辈中难以求出不一样种类比率。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后辈中出现超越父亲母亲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21、近亲生殖:指亲缘关系邻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联合的交配方式。

23、回交:指杂种后辈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构成不一样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生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复习题 答案

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复习题 答案

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原始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耕作栽培及经济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确定育种。

3、自花授粉作物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是自花授粉作物。

4、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称之为无融合生殖。

5、雄性不育性:植株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雄性不育性。

6、品种资源:是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名称。

7、本地种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是改良现有品种的基础材料。

8、引种驯化:是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的作物和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和品种的措施和过程。

9、作物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对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具有相似遗传适应性的一个品种类群称为作物生态类型。

10、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为选择育种。

11、混合选择:是从群体中选择目标性状基本上相似的个体并加以混合繁殖,使群体得到改良。

12、异地鉴定:可以将试验材料送到这种灾害常年严重发生地区进行鉴定其抗耐性就是异地鉴定。

13、集团混合选择育种:就是当原始品种群体中有几种基本上尚符合育种要求而分别具有优点的不同类型时,为了鉴定类型间在生产应用上的潜力,则需要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脱粒,即分别组成集团,然后各集团之间及其与原始品种之间进行比较试验,从而选择其中最优的集团进行繁殖,作为一种新品种加以推广。

14、系统育种:是通过个体选择、株行(系)试验和品系比较试验到新品种育成的一系列过程。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博作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在外漂泊整理)第四章引种
1. 引种(广义的和狭义的)。

2. 引种的原理,气候相似论。

3. 名词: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适应、生态地区、生态类型、引种驯化。

4. 引种的规律(如:小麦南种北引会怎样?)
第五章.选择育种
1. 选择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区别?如何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育种任务采取适宜的选择方法?
2. 名词:选择育种,系统育种(纯系育种),混合选择育种。

3. 简述品种自然变异产生的主要原因(选择育种的原理)。

4. 简述有性繁殖植物的系统育种和混合选择育种的一般工作步骤,以及如何提高选择育种的效率?
第六章杂交育种
1.名词:杂交、杂交育种、轮回(非轮回)亲本、早代测验
2.简述组合育种/超亲育种的概念及其遗传机理
3.简述亲本选配的概念及原则
4. 杂种后代的处理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5. 简述杂交方式,并简述复交方式的适用范围
6.混合法和系谱法的比较
7.为了提高选择和育种效率,对不同处理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8.简述杂交育种程序以及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9.简述回交育种的概念、意义
10.回交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较的主要优点、缺点和局限性
11.营养系杂交育种与有性杂交育种的区别
第七章杂种优势利用
1.杂种优势的概念、度量方法
2.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3.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育种的比较
4.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5.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6.选育杂交种的程序
7.自交系的概念、应具备的条件
8.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9.自交不亲和的概念、类型、要求
10.杂种优势衰退的主要原因
11.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类型。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12.利用三系制种的方法
13.比较有性繁殖植物的杂交育种、营养系的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三者之间有何主要的联系与区别。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1.名词:远缘杂交
2.远缘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3.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4.克服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方法
5.远缘杂交后代遗传特点、选择特点
第九章倍性育种
1. 系谱法与系统育种
2. 品种与品系
3. 杂交种与杂交育种
4. 作物育种中,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5. 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3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
6.名词: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一倍体
7.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
第十章诱变育种
1. 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
2. 临界(致死)剂量
3. 试从创造遗传变异的途径上对作物育种的方法进行归类,并说明主要的区别。

4. 作物育种的方法: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融合、转基因育种。

第十三章品种区域化鉴定、品种审定与推广
1. 良种繁育/种子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