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大--园林艺术景观设计一

合集下载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艺术,它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美学视角下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以美学为中心,融合了建筑学、植物学、雕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的艺术处理,打造出独具风格的景观。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要注重空间的美学品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美性: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整体美感,追求景观的线条、形态和色彩的和谐统一,营造出艺术感十足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对景观元素的精心配置和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艺术。

3. 表现性:园林景观设计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艺术表现来突出景观的独特韵味。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对植物的精心选择和植物造型的艺术处理,营造出色彩丰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还注重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手段来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景观的独特艺术魅力。

4. 周围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上。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注重景观与建筑、道路、人流等周围环境的和谐整合。

园林景观设计师还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和布局来改善周围环境的美感,从而提升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感,更要注重对生态、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和表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魅力的景观作品,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净化。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的艺术,它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景观调查与分析之四季广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景观调查与分析之四季广场

校园景观综合调查与分析之广场调查与分析——四季广场。

西农园艺094 张诗尧高校因其专业性质、学科特点、地理位置等不同而各异,因此,高校的景观建设不能脱离高校本身。

设计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当地的地域特点、学校类型、办学特色及文化内涵等,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当地一个展示自我的窗口。

下面以本组调查的四季广场为例展开分析。

南校区四季广场属于新建的广场,位于校园超市的南面,自然成为师生休息、娱乐、交流的绝佳场所。

从总体规划来看,四季广场由4个区域组成,分别以“秦岭淮河”、“四季变换”、“传统节日”、“24节气”为主题对应北边景墙及水景小桥、中央平地铺装及雕塑、东西面节日文化墙和南边的24节气廊架。

体现“四季”反映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表现了“农”“林”“水”的办学特色和校园精神。

北边水景由三部分构成:水体喷泉、小拱桥、外围景墙。

景墙的黑色卵石与不规则条石拼接的表面铺装象征着秦岭,石材与校园其他景墙铺装(如图书馆南小广场景墙)相呼应,而深色显山之厚重;其下方的水体则象征淮河,水中喷泉以深色景墙为背景更显水之灵动;小拱桥是从外界进入广场的主通道,这样特殊的通道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加上景墙的遮挡,让人过桥后有种“豁然开朗”的体验。

广场中心是一个斜着的立方体雕塑,四面分别刻“春”“夏”“秋”“冬”字样。

地面铺装则是以这个雕塑为中心做的几个同心圆,从里到外分别是12星座、360度的方向和中国传统的24节气。

植物则是樱花,紫叶李,五角枫,金枝槐,其下均设坐凳。

这样我们在休憩时不仅了解了一年四季的变换,也清楚了每个阶段对应的节气与星座,将时令变化与中外文化相结合,更增加了同学们了解这些知识的欲望,让人意识到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挥了校园广场的文化体现与传播的功能。

东西两侧的文化墙则是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如上元节、中秋节、春节等,均以墙贴的形式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含义及过节习俗并以诗词提现文化内涵。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析——以“雨水花园”为例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析——以“雨水花园”为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收稿日期:2020-06-08作者简介:李侃侃(1987—)女,河南郑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教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保障机制研究”(SGH18H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建设研究”(JY19032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环境景观设计I”(3204301)课程思政是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目标,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要素的一种课程模式。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的热词频频出现[1]。

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二字是相对于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的,它指的是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所有专业课、通识课等[2]。

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抱负,能够自觉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2019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地指出了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是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之于高校和高校教师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明确了各个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但是在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思政存在片面的理解,在教学中往往会进入难以融入、生搬硬套等误区。

尤其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该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思考更多的是美学类的知识内容,更容易对课程思政建设无从下手。

一、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构建理念在2014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指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的环境设计艺术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环境设计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单位、园林设计公司、室内设计与装饰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让学生学好环境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关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农学院农学(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

未达到要求的转入农学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愿,通过考核,在本院相关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

农学(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遗传育种、农业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后能在数字农业、农业生产与规划、生物技术育种、作物标准化栽培体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植物科学、植物资源开发、植物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植物产品贮运与加工、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毕业后能在植物安全生产、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种子生物科学、种子繁育、加工、检测和种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种子工程和种子产业化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在种子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经营管理、生产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

未达到要求的转入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愿,攻读硕士学位。

植物保护(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科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草害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开发等工作。

制药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农药合成与加工、农药分析、农药学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庭院景观设计》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庭院景观设计》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庭院景观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学习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电脑辅助设计等课程、具备了初步的景观设计规划能力、植物认知能力、软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课程。

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助理景观设计师(方案创意)、庭院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绘图员(方案表达)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掌握庭院景观设计项目的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设计文本编制等综合职业能力,为后续景观设施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重点对庭院景观设计的发展史、类型、风格、现代公共空间绿化、私人空间绿化等内容进行讲解,目的是能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庭院空间时,都能独立地、有目的地针对不同的空间进行设计。

课程在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艺术观;1.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意识;2.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艺术修养,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景观设计相关审美意识;3.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树立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养成尊重宽容、团结协作和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5.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

(二)知识目标1.掌握景观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了解中西方庭院设计的风格以及最新动态;2.具备学习庭院景观设计的理念;3.具备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4.掌握庭院景观设计的流程、步骤;5.掌握庭院景观设计所必须的原理、方法。

6.掌握庭院景观设计的原理、流程和文本制作标准;7.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景观测量的基本知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专硕研究生入学拟录取名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专硕研究生入学拟录取名单

379 86 89.33 26 409.99 394.50 5

艺术设计 全日制 曹宁 否 107129161151169 桂道乐
372 96 92.2 12 426.60 399.30 6
艺术设计 全日制 屈永建 否 107129161151184 刘昕悦
367 96 90.2 34 431.60 399.30 7
学院(所)名称(盖章):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拟录取总人数:94人
指导教师
学习方
拟录取 式(全

专业名
日制/
否 导师姓
称 非全日 名 为
制)


准考证号
复试 总
初试
考生姓 调剂标 总成



笔 试 成
面试成 绩


总成绩
复试成绩

成 绩 排



风景园林 全日制 张延龙 否 107129107128626 邓珺劼
风景园林 制 洪波 否 107039161340477 田雨 剂 351 63 83.75 32 361.75 356.38 10
非全日
外校调
风景园林 制 曹宁 否 107039146037323 白丛菲 剂 325 74 86.88 32 387.63 356.31 11
非全日
校内调
风景园林 制 高天 否 107129161151165 郝雪利 剂 325 71 87.13 30 382.88 353.94 12
非全日 风景园林 制 曹宁 否 107129161151070 李明洁
321 74 88.63 50 401.88 361.44 5
非全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工程考研复习题汇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工程考研复习题汇编

33、山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布置中,常用山石来美化墙角,对于外墙角,山石呈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
抱角 。
34、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称为 竖向设计 。
35、栽植乔灌木的方法分为 裸根 栽植法和 土球 栽植法两种。
36、人工水池的水口至少有 进水、排水(泄水)、溢水口 3 种。
53、植物的养护比栽植更为重要,通常称“ 三分栽种、七分养护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4、湖底以下地基部分,直接坐落在 不透水的坚实地基 上才是最理想的。
55、斜坡填土时斜坡应先挖成 台阶状 ,再行填土。
56、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土方压实应均匀、和自边缘开始逐渐向中间收拢,还应分层进行。
57、防止地表冲刷的措施主要有生物措施和 工程措施 。
63、植物栽植时自然式放线方法有 交会法 网络法和小平板定点。
64、园林用水的种类有:生活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
65、喷灌方式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
66、起苗最常见的方法有 裸根法和带土球法 两种。
67、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有树枝式、环状式和综合式。
68、城市水体的功能 排洪蓄水、组织航运、发展水产业、调节小气候、美化市容和作为水上活动和游览场所。
114、假山布置的法则是 因地制宜,有真有假、做假成真 。 115、园路游步道通常采用 块料路面 。 116、喷泉形态属于 动态 水景。 117、公园人工湖的主水面的面积至少应为最大一块次要水面面积的 2 倍 以上。 118、与植物结合的山石布置形式有 山石花台,岩石园。 119、园路附属工程包括 道牙、明沟、雨水井、台阶、礓礤、磴道、种植池。 120、喷灌系统中喷头布置形式有 正方形、正三角形、矩形、等腰三角形。 121、 喷泉 是压力水喷出后形成的各种喷水姿态,用于观赏的动态水景。 122、假山的三远: 深远、平远、高远 。 123、园路平面线型设计中,曲线加宽的位置是车道 内 侧。 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最适合用 登高面法 。 124、公园给水网管布置,在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应不小于 70cm 。 125、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在汇水线上布置已写山石,借以减缓水流冲力降低流速,这些山石叫 谷方 。 126、道路常见病为 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 。 127、假山掇山时,选石要同质、同色、接形和 合纹 。 128、园林塑山按塑山骨架材料分为 砖骨架塑山 和 钢骨架塑山 。 129、水的三远阔远、迷远、幽远。 130、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工程措施谷方、挡水石、护土筋、出水口。 131、路堑型路面 低于 两侧地面,它也称街道式园路。 132、人工水体近岸 2 米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 0.7m 。 133、土方工程人力施工,一般平均每人应有 4-6 平方米的作业面面积。 134、用植草法建植草坪最快最好的方法是 密铺法 。 135、裸根掘苗,一般落叶乔木根系幅度应为 胸径的 8-10 倍 。 136、水体按照水流的状态分为 静态水体 和 动态水体 。 137、园路结构中,一般用粗砂、水泥砂浆和白灰砂浆等材料,是指 结合 层。 138、灰土做基层,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步灰土是指压实后为 15 米 。 139、园路排水纵坡不应小于百分之 0.3-0.5 。 140、土方施工中,开挖含水量大、土质不稳定或挖深度过大的土体时,应采取 支撑加固措施 。 141、在城市广场、步行街上得到广泛运用的地理式喷泉是 旱泉 。 142、下列全为湖石的组合为 房山石、英石、宣石、太湖石 。 143、网格放线适用于 范围大,平坦场地 。 144、水景池的水深一般为 0.7 米 比较合适。 145、园路的组成包括路面、 路基 和道牙。 146、缓坡地的高度在 3—10% 。 147、当残疾人道路一侧为陡坡时,应设 10 厘米 高以上的挡石。 148、在园路结构中,面层属于最上层,则路基属于 最下层 。 149、斜坡填土时斜坡应先挖成 台阶状 ,再进行填土。 150、掇山施工中,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术语称 拉底 。 151、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可将其分为 微压、低压、中压和高压喷头 。 152、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 水源、水泵及动力、管路系统和喷洒器 。 153、人工池按结构分为 刚性结构 和 柔性结构 。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好的主题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好的主题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好的主题在大学校园里,园林景观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主题可以为整个校园增添活力和美感,成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挑选一个合适的主题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合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自然与现代结合自然与现代结合的主题能够将校园的绿色氛围与现代化的建筑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融合的美感。

在这样的设计中,可以利用现代元素如玻璃、金属等与自然元素如树木、花草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兼具现代感与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

这种主题的设计既能体现出大学校园的现代化理念,又能保留自然的美好。

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主题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等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底蕴,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艺术与自然融合艺术与自然融合的主题可以为大学校园带来一种艺术气息。

在设计中,可以引入雕塑、壁画、雕刻等艺术元素,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打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园林景观。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欣赏艺术的机会,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是当前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绿色植被种植、雨水收集利用等生态设计手段,打造出一个环保、节能的园林景观。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校园的绿化率,还能增加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园林景观设计是大学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可以为校园增添活力和美感,让学生们在美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希望以上几个主题可以为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一些新的灵感,打造出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为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个人私有,主 要为个人和家庭服务,古称园、园亭、园墅、山庄、别寺观内 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
• 1.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 3.全盛期——隋、唐朝(公元589——960年) • 4.成熟期——宋、元、明、清初(公元960——1736年) • 5.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一个包括建立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和 对“人类自然环境”(man’s physical environment)进行保 护的大学科。
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的关系
• 一、园林美 • 1.自然美
• (1)地形起伏美 • (2)水景艺术美 • (3)植物配置美 • (4)气象变换美
• 2.生活美 • 3.艺术美
二、园林艺术的特征
• 园林是融汇了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艺术 • 园林的艺术形象直接和它的功能(包括物质功能,
精神功能)有关
• 园林比建筑更全面、更直接的反映了人类经济、 文化、政治生活的水平。
• 园林是有生命的艺术
三、园林与文学、书法、绘画、雕刻、音乐等的关系
• 文学:主要表现为题名、匾额、对联、石刻等 • 书法 • 绘画 • 音乐 • 戏曲
视角45°的范围内。从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的大小可得最佳观赏视距,或者 求出最佳景物的高度或宽度。 粗略估计,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 小型景物约为3倍;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 园林建筑如有华丽的外形,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倍、2倍、3倍、4倍距离处,设空场 布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一景物能收移步换景的效果。
园林艺术
---风景园林专业
第一章 绪 论
(2学时)
• 第一节 园林与园林学 • 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的关系 • 第三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 园林与园林学
一、园林的概念
• 园林(garden) • 绿化(greening) • 绿地(green) • 风景(scenery) • 名胜(historical relics) •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四、园林意境的创造 简略、夸张、构图
第六节 园林色彩构图
一、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 • 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 • 对比色处理 • 调和色处理 • 渐层 • 中性色的运用 • 色块的镶嵌应用 • 多色处理 二、园林空间的色彩构图 • 1.要考虑游人的心态 • 2.要确定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

线

地形起伏美
水景艺术美
植物配置美
气象变换美
题名
匾额
对联
石刻
听琴
第二章 园林发展史概说 (8学时)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 外国园林 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先秦,在农耕经 济、集权政治和封建文化下培育成长,受 封建王朝盛衰消长的影响而经历了有起有 落的发展过程,与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其他 园林体系相比,是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 长、分布范围最广,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 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追忆,怀古;慑服(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
第二节 景的观赏
一、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在园林中人们欣赏景物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前者是坐或立在景物之前细细观看欣赏, 常常可以结合在游园中休息时的观赏。后者是游园过程中边步行边赏景,或者在行进中 的车船中观赏外间的景物,只能宏观享受景色。
二、赏景点与赏景视距 • 最适视距,如主景为雕像、建筑、树丛、花坛、喷泉等,最好能在垂直视角30°、水平
1.形象的表达 2.典型性的表达 3.游离性的表达 4.模糊性的表达 • 间接表达方式
1.光与影 2.色彩 3.声响 4.香气 5.气象因子
第五节 园林意境的创造
三、点景:在园林造园设计中,对于处于重要地位的风景,根据园 林空间景观的特点结合历史传说,运用牌匾、检联等艺术品,给 予高度的概括,作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加以引导, 让欣赏者能深入领会的称为点景。
三、环境可持续思想的园林本质
• 1.功能原则 • 2.经济与高效原则 • 3.循环与再生原则 • 4. 生物多样性原则 • 5. 乡土与地方精神原则 • 6.整体与连续性原则
第四节 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一、公共绿地
1.综合性公园
2.动物园
3.植物园
4.纪念性园林
5.名胜古迹园林 6.儿童公园
7.体育公园
一、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以庭园著称,其布局的一般形式是:庭院中心为池, 池内按中国“一池三山”的概念设岛,岛与陆地以桥相连,有瀑布、 溪流等各式理水,一般在溪流上游筑土山并栽植盆景式乔木和灌木 以象征林地,常设有石灯笼、洗手钵等园林小品。主要形式有筑山 庭、平庭和茶庭。
二、欧洲园林
1.意大利园林 2.法国园林 3.英国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 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 2.建筑美与自然美高度融糅 • 3.诗画情趣盎然 • 4.注重意境的创造 (碧水园)
四、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世界造园的影响
1.日本 2.欧洲 3.园林文化出口
第二节 外国典型园林
外国古代园林中的西亚、希腊流派,与中国古典园林并称世 界三大园林流派。外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悠久程度及造园风格特点, 同样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有东方的 日本园林、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和欧洲古典园林,其中欧洲古典园 林又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
二、造园要素
• 山石(地形):桥头、岸边、踏垛以及建筑角 隅等处经常使用
• 水体:河、湖、溪、瀑、潭、喷泉等. • 植物: “柳浪闻莺”、“竹深荷净”、“梨花伴
月”. • 建筑:包括道路、广场、亭、廊、桥、榭、
棚架以及雕塑小品等.
三、园林学
• 要搞好园林建设,必须掌握与植物有关的知识。 • 建筑学包括设计与施工两部分。 • 园林这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园林这门动态学科已经发展成为
渐变
粉墙黑瓦
色块镶嵌与多色处理
第四章 造景与赏景
(4学时)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与发展(0.5) 第二节 景的观赏(0.5) 第三节 造景手法(2) 第四节 园林空间布局(1)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
• 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 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指园林绿地中自然的 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供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 (landscape evaluation)。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
长安大学惜阴园设计

质感
空疏
紧密
粗糙
细腻
空疏
紧密
均衡与稳定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质感均衡
流水别墅
竖向均衡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
形象的表达
典型性的表达
模糊性的表达
园林意境的间接表达方式
光 影



园林色彩艺术处理(1)
单色与类似色
园林色彩艺术处理(2)
对比色
白色的调和
二、园林风格
•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 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国式。
• 地方风格特点 北方皇家、江南私家园林、广东岭南园林
• 民族和个人风格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原则
一、统一与变化 (Unity ﹠Change) 二、均衡与稳定 (Balance ﹠Stable)
1.对称均衡 2.不对称均衡 3.质感均衡 4.竖向均衡
8.专类花园
9.寺观园林
10.街头小游园
11.花园林荫道 12.风景游览区
13.游乐公园
二、环保绿地
1.工厂企业绿地
2.校园绿地
3.街道绿化
4.居住区绿地
三、生产绿地
1.苗圃
2.花圃草圃
3.果园
END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日本园林
第三章 园林艺术构图基础
(8学时) • 第一节 基本造型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2) • 第二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概念(1) • 第三节 园林的规划形式与园林风格(1) • 第四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原则(2) • 第五节 园林意境的创造(1) • 第六节 园林色彩构图(1)
第三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 适用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 美观性原则
本章重点
• 园林的概念 • 园林艺术的特征 • 园林设计原则
踏步旁景石
桥头景石
岸边石景
建筑角隅
柳浪闻莺
竹深荷净
梨花伴月
河流
湖泊
溪 流
瀑布

喷泉
道路
广场
景亭

景桥
水榭
花架
雕 塑 小 品
王维 辋川别业二十景: 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 敧湖、柳浪、欒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二) 按园林的隶属关系
•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和皇族私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 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称谓有苑、苑囿、宫苑、 御苑、御园等。
第一节 基本造型要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形态
• 1.点 点的数量:点的出现有单一、少数、多数的 点的分布:有规则的和自然的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