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分析报告解读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与风险

食品安全分析报告解读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与风险

食品安全分析报告解读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与风险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隐患与风险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对食品安全分析报告的解读,来探讨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为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一、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食品安全分析报告显示,在食品供应链中,原材料采购环节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首先,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原材料的选择方面存在不严谨性,存在一些低质量、过期或非法添加的原材料,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

其次,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存在一些合格证明不全面或伪造情况,这也容易导致食品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建议建立原材料供应商的准入制度,对原材料进行全程追溯,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二、加工环节食品加工环节是食品供应链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食品安全隐患较为集中的环节之一。

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设备不合格、操作不规范、工艺流程不完善等问题,容易导致食品中的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残留。

此外,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员工素质低、操作不当等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建议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监管,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员工培训力度,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安全可控。

三、运输与储存环节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

首先,在运输环节中,行业内存在着一些无证运输、违规操作、车辆不洁净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在储存环节中,部分食品企业存在保质期管理不规范、温度控制不当等问题,可能导致食品变质或者污染。

因此,建议加强对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监管,要求运输车辆及场所符合卫生要求,加强对食品保存环境的监控和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四、销售与消费环节食品供应链的销售与消费环节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层面。

在销售环节中,存在着不合法销售食品、超过保质期销售、掺杂问题等。

这些行为都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多。

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产生风险,而这些风险对于消费者的健康、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食品企业必须重视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主动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确保产品安全、品质可靠。

一、食品供应链中的主要风险因素1. 供应商风险供应商是食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不同供应商在经营管理效率、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食品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获得的认证等进行全面评估,以降低供应商风险,保障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进而确保产品安全。

2. 生产风险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环节,如原材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营销等。

这些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不同程度的风险因素,如体系管理不规范、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等等。

因此,食品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以及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监管,保障食品生产的质量与安全。

3. 物流风险物流作为食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交付时间、递送速度和产品的完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物流过程中也有很多风险因素,如运力短缺、油费上涨、交通堵塞、天气变化等等。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食品企业需要选择信誉良好、服务上乘、配套设施齐全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同时制定出完善的物流方案,及时跟进物流进展,确保产品安全到达终端消费者。

4. 安全风险由于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等原因,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风险。

例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会造成食品质量的变化或是变质,甚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可以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品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从而根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实时监测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1. 质量管理标准化企业应该完善各项标准,比如1SO9001规范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计划)等标准,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实现标准化管理。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风险与危机管理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风险与危机管理

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风险与危机管理食品行业是一个关乎人们生活和健康的重要领域,而食品原料采购作为食品生产的基础环节,其风险与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原料采购中所涉及的风险,并介绍相应的危机管理措施。

一、食品原料采购的风险1. 供应链风险在食品原料采购中,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是关键。

供应商延迟交货、未能提供合格的原料或突然停产等情况可能导致生产延误、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是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因此,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是食品原料采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 产品质量风险食品原料的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安全和合规的关键要素。

购买劣质或伪劣食品原料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引发消费者健康问题,进而给企业带来法律、道德和商业上的风险。

3. 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原料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风险。

原料价格的突然上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价格下跌则可能导致企业采购的原料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危及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口碑。

二、食品原料采购的危机管理1. 供应商审核与选择在食品原料采购前,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选择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步。

建立供应商评估及监控体系,包括对供应商信誉度、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确保可信赖和稳定的供应链。

2. 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减少风险的发生。

建立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定期进行业务评估和风险审查,共同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确保双方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地应对。

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应对风险。

企业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实时监测,关注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并与各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4. 加强质量控制食品原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进货时的抽样检测、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成品的抽检等环节,确保原料的安全和质量水平,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防控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防控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防控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防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供应链的定义和重要性供应链是指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食品供应链贯穿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涉及到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食品供应链的健康运作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1. 农药残留和兽药滥用:农药和兽药的滥用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的化学物质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食品加工环节的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微生物、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3. 运输和储存环节的问题:不适宜的运输条件或储存环境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甚至滋生细菌或真菌。

4. 分销环节的风险:不规范的经销商可能添加非法添加剂、虚假标示或将过期食品流入市场。

三、食品供应链风险的防控措施1. 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政府应设立相关机构,制定并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2. 推行良好的农业生产实践:鼓励农民使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减少化肥、农药和兽药的使用,保护农田和环境。

3.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食品企业应建立起完整的食品追溯体系,能够追溯产品的原材料来源、加工流程和销售渠道,及时发现和排查潜在风险。

4. 加强供应链信息共享:各个环节的供应商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5. 消费者教育和知识普及: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防控紧密相连。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并通过各个环节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更是重要的环节。

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本文将从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问题1.原材料安全风险食品供应链的起始端是原材料,而原材料的安全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原材料可能受到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2.生产加工环节的风险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可能存在制造过程不符合标准、操作不当、设备状况差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人为因素如操作员技能短缺、员工不遵循规定等也是潜在的风险源。

3.运输与贮存环节的风险食品在运输与贮存过程中,可能受到温度、湿度、细菌繁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质量下降或污染。

此外,运输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风险以及贮存环境条件的控制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4.销售与消费环节的风险销售与消费环节是食品供应链中的末端,但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

例如,食品销售渠道不正规、产品标签不准确等问题都会对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二、食品供应链的风险管理1.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了有效管理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遵守、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等。

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

2.加强供应商管理供应商是食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管理至关重要。

对供应商的选择应参考其质量管理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合规能力等方面。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互信、共享风险与信息的合作关系也是有效管理风险的方式之一。

3.强化风险监测与溯源能力建立起有效、及时的风险监测与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与应对风险。

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追溯系统、智能监测设备等,可以加强对食品源头的追踪与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

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导语:食品批发环节是食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其管理与风险控制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探讨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食品批发环节中的挑战。

一、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分析食品批发环节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采购、仓储、运输和销售等。

在这些环节中存在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如供应链中断、食品质量问题、价格波动、法规变化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风险,销售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 供应链中断风险供应链中断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自然灾害、供应商倒闭、政策变化等。

销售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状况,以便在供应链中断时能够及时调整供应渠道,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

2. 食品质量问题风险食品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品召回、消费者投诉甚至法律纠纷。

销售人员应该与供应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所供应的食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此外,销售人员还应积极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及时回应消费者的质量问题,维护品牌形象。

3. 价格波动风险食品价格波动可能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季节因素、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销售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好的采购价格,也是有效控制价格风险的策略之一。

4. 法规变化风险食品行业的法规变化频繁,销售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

同时,建立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政策信息,以便在法规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二、食品批发环节的风险应对策略针对食品批发环节中的风险,销售人员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并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1. 多元化供应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供应渠道可以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销售人员可以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某一供应商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调整供应渠道,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食品质量保证中的食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案例分析食品质量保证一直都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食品原料供应链的管理与风险控制在实现食品质量保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食品原料供应链的案例分析,探讨该公司是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以达到食品质量保证的目标。

案例背景介绍某食品生产企业X是一家以生产饼干为主要业务的食品公司,其依赖多种原料供应商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该公司曾经遭遇过使用低质量原料的问题,这对公司的声誉和消费者信任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并确保食品质量的可靠性,公司X决定进行食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改进。

食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食品原料供应链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公司X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 选择可靠供应商:公司X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相关的认证和证明文件。

通过与可靠供应商的合作,公司X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的品质。

2. 原料采购的多样化:为了降低原料供应链的风险,公司X优化了原料的采购策略,根据原料的特性和来源选择多个供应商,并确保原料的可替代性。

这样,一旦某个供应商无法提供合格的原料,公司X可以及时切换至其他供应商,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风险控制措施除了供应链管理之外,公司X还采取了以下几个风险控制措施:1. 原料检测与抽检:公司X建立了严格的原料检测和抽检制度,确保每一批进货的原料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对于高风险原料,公司X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2. 供应商评估与监控:公司X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控,评估其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能力。

对于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公司X会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或选择更合适的供应商。

3. 备份计划:公司X制定了应急备份计划,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例如,当某个供应商无法正常供货时,备份计划可以帮助公司X快速调整供应链,并确保生产不受到太大影响。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

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供应链条,也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运输环节污染食品、经销商操纵食品售价等。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降低相关风险,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一、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1. 原料采购环节的风险食品供应链的起点是原料采购环节,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食品的安全性。

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生产环境、种植方法等存在差异,原料质量参差不齐。

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规范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会对供应链的后续环节产生负面影响。

2. 运输和储存环节的风险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特别是在长途运输和储存环节。

例如,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食品变质,交叉污染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扩大。

这对于需要运输跨国或长期存储的食品来说尤为重要。

3. 加工环节的风险食品加工环节是食品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加工工艺不规范,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都会对食品的安全性带来威胁。

此外,不法商家可能会以次充好,通过掺假等手法牟取暴利。

这些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破坏了整个食品供应链的信誉。

4. 销售环节的风险经销商在销售环节有权通过操纵供应链来控制价格、控制市场份额。

然而,不法商家可能会通过倒卖过期食品、掺假伪劣等手段牟取暴利,从而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

这种价格操纵和食品质量问题也严重侵害了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监管。

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企业的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保障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2. 优化食品供应链结构在食品供应链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应注重选择信誉度高、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82~85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质量安全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许福才,蒙少东(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摘要: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原因加剧了食品供应链的风险。

以食品供应链的风险成因为基础,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食品供应链的物流风险、食品供应链的信息风险及食品供应链的制度风险,给出了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767(2010)0120082204收稿日期:2009209222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食品经济管理”资助项目(J50703);上海市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B 2820720720005208206)。

第一作者简介:许福才(19802),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从事食品安全及供应链研究。

E 2mail :jacque163@ 。

风险主要来源于损失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发的损失程度。

供应链风险,是指由于各种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供应链一个或多个环节的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随着以动态形式加盟供应链的企业增多,供应链的结构也日趋冗长、复杂,这种复杂性也加剧了供应链的整体风险。

一般而言,供应链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等。

食品供应链,指的是从农产品生产资料商、农户或农产品企业、加工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的自上而下的供需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品质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供应链作为保障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是当前必须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1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加剧食品供应链风险1.1 市场失灵在现有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条件下,产权没有清晰界定、市场信誉机制和市场补偿机制不完善,市场没有自动调整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矛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按照科斯定理,如果市场的交易成本为零,产权和法律对交易费用没有影响,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市场中,产权清晰界定和法律稳定合理对交易成本有巨大的影响,产权和法律可以给企业家长期投资的未来投资收益预期提供保证。

食品供应链中存在很强的信息不对称,很可能出现食品供应商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守法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失信者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食品供应链中每个企业的信息不易被其它环节企业获得,或者其它环节企业对信息搜索成本太高。

这就使得食品供应商的违法行为不易被发现,促使他们进行投机、T hought on Strength ening P rotection of th e B rand ofG reen P rodu ct in B lack Soil of C old R egionLIU C hu n 2rong(Suihua C ollege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Abstrac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brand is not only th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com 2mercial value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green product in black soil of cold region was gold brand properties.The ecnomy ,centering on green produce ,has much potential i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was promising in market prospect.Strengthen its brand protection to enhance the cold region and black soil economy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make 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regional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y ,has enormous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legal importance.K ey w ords :cold region and black soil ;green product ;brand protection281期 许福才等:浅析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质量安全短期行为,市场信誉和信用机制不能发挥“无形之手”的淘汰作用[1]。

1.2 政府失灵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规制已经形成三元(政府规制主体、市场规制主体和第三部门主体)规制结构和格局[2]。

但三元主体并未有效整合,食品安全供应链规制主体相对分散,规制主体发展不均衡,规制资源严重浪费,功能互补、机能互动和机制协调的多元规制模式尚需完善。

我国作为后进、后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建设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之上,政府对市场建构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也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同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规制,需要巨大的运行成本[2]。

在建设、执行食品供应链规制制度时,也要考虑相关成本收益,因而可能导致政府忽视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甚至直接损害个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政府作为食品供应链安全规制的供给者,同时履行规制者的角色,在没有竞争机制的条件下,政府缺乏食品供应链规制制度的创新动力,导致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失衡。

政府失灵容易导致监管部门责任相互推诿、标准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部分食品企业有机可乘,生产品质低劣的产品。

2 食品供应链风险成因及类型2.1 食品供应链风险成因按照食品供应链物流方向,食品生产可以划分为由生产资料到消费者组成的6个层级结构,每一个层级对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见图1)。

食品在供应链的每一层流通都可能出现变质、遭受污染或添加有害物质。

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为谋利添加了有害物质,也有可能企业本身诚实守信,但由于管理问题致使食品品质降低。

来自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累计的添加剂或有害物质,都会造成消费者购买的食品质量下降。

如果不采取有效方式界定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责任,诚信经营的企业也可能需要承担因其它企业违法行为导致的相关责任而产生逆向选择。

这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将随着食品供应链自上而下逐渐放大,造成更大危害[3]。

在供应链中食品质量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和政府部门进行调节和控制,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造成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2.2食品供应链风险的类型根据食品供应链的特点,可以将食品供应链风险分为4类。

图1 食品生产层级结构示意图2.2.1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和数量的需求迅速增加,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量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杀虫剂、激素、添加剂、防腐剂和转基因技术等);种植农产品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用土地遭受工业废水、废气和肥料的污染,加之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2.2.2 食品供应链物流风险 食品生产,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具有广泛的地域性,为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各种食品在不同的区域相互频繁流通。

这就对食品供应链物流提出很高的要求。

大部分的食品供应链物流系统都是采用低温环境运作,这不仅对物流中的冷链运输技术要求高,对仓库等储存场所的制冷技术要求也极为严格。

目前,我国食品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技术相对落后,致使食品在整个供应链的流通环节耗损严重。

2.2.3 食品供应链信息风险 在食品供应链环境下,所有成员都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成员之间表现为动态的而又亲密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都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出现在供应链中,这使得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下游企业)往往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上,并且,代理人(上游企业)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此种信息的不对称,从委托人(合作伙伴)那里获取更多的收益。

按照供应链流转方向,食品供应链正向信息的不确定性从生产初级农产品的农户或农场主开始,沿着供应链下游方向逐级传递,直接影响到食品的生产进程,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食品供应链逆向信息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从消费者开始,沿着供应链的逆流方向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存货量和存储时间,加大了供应链中企业的营运风险。

2.2.4 食品供应链制度风险 制度约束风险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相关规章制38质量安全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期度与现有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造成执法过程中相关法律无法全面实施。

目前我国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只能监督到县一级,而大多数小企业、小作坊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山区或农村,加之监管投入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无疑会增加食品供应链的风险[4]。

3 食品供应链的风险评估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即对食品供应链中各种潜在的威胁进行客观的估计或定量的计算,该文综合了供应链可靠性评估矩阵法和一般资产风险评估的因素分析法,对食品供应链风险进行定量研究。

3.1 供应链某一企业的风险估计供应链企业发生损失包括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金额[5]。

评估单一企业风险主要步骤为:(1)选定评估因素,确定评估风险因素集合;(2)根据评估要求,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确定评估标准;(3)对企业中各风险要素进行独立评估,得出评估矩阵和权重矩阵;(4)进行数学运算,计算供应链各参与者的风险评估结果[2]。

假设供应链环节共有n 个企业,面对m 种风险,每个企业损失可表示为:A i =∑mj =1b jc ij,i =1,2,…,n;j =1,2,…,m 其中,A i 表示供应链企业i 的预期损失,b j 表示i 企业可能面对的j 类风险发生的概率,c ij 表示i 企业针对风险因素j 的评估值。

3.2 食品供应链整体风险估计食品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估,即对食品供应链中各种潜在问题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尽可能客观评估各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然后根据可靠性评估矩阵方法得出的综合值,计算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综合值。

R s =∑ni =1q iAi,i =1,2,… R s 表示整个食品供应链系统面临的风险评估综合值,q i 是食品供应链每个环节出现风险的概率。

4 食品供应链风险防范措施食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农产品生产资料、种植养殖、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到消费者的全过程,任何环节失误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