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供应链论文

合集下载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优秀9篇)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优秀9篇)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优秀9篇)企业供应链管理论文篇一一、供应链一体化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新特点当今企业的物流管理包含在各个供应链的管理当中,而供应链的管理范围也已经包括了外包和其他渠道伙伴关系的管理等多方面的的管理范畴,因此,许多企业在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水平下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与管理水平,而这些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反映性。

作为企业来说应该要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有一个快速的反应,以便更快的做出相应的对策,这就要求企业在供应链的上下环节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生产、采购以及各环节的配送都能有一个非常顺畅的条件,从而加快物流的流通速度,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这就要求在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使整个物流管理水平更加高效同时也更加标准,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管理水平。

2.信息技术性。

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由于信息普及还不是那么广泛,加之企业对于物流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得对数据的处理还比较落后,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误差,与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能及时反馈,这就造成了物流水平比较低下。

而如果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则能很好的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使得企业在供应链的链接上更加迅速准确,与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高效,大大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3.物流服务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供应链的一体化进程,而现代企业通常是利用物流职能当中的外包形式来达到整合利用资源,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的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商的形成,在整个物流供应链当中充当着一个协调者的角色,提高整个物流管理水平,减少与客户之间的矛盾,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使物流服务水平更加多样,满足不同群里之间的需求。

二、供应链一体化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有效对策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供应链一体化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的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2)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2)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2)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篇二供应链风险管理【摘要】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领域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吸引了来自于运作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极大关注。

文章对有关供应链风险管理定量分析的一些主要工作进行评述,并讨论这一领域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厌恶1 引言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获取,加工成半成品直至产品,并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或部门组成的网络。

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协调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1]。

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诸如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应商不稳定等随机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供应链管理中的巨大风险性,基于1989—2000年间的827个样本数据估计了供应链扰动对于公司财富的长期影响,发现供应链突发风险的发生导致公司平均正常收益下降了33%~40%。

由于供应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对公司效益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影响,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与供应链中的各方共同协作或者独自进行,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去处理那些由物流或相关活动引起的或受其影响的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个定义既包含了供应链企业个体面临的风险,又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相互协作中所面临的风险。

2 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般说来,风险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概率和事后危害性这两个维度进行简单地划分。

两类典型的风险:一类属于日常风险,其特点是发生概率大、事后危害性不大、易于控制;另一类属于突发事件,其特点是发生概率小、事后危害性大、不易控制。

将第一类风险称为供应链管理的日常风险,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环节的供需不平衡是这类风险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称第二类风险为供应链管理的突发风险,供应链环节中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是这类风险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纵观最近10年该领域的文献,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1 供应链信息风险与规避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覆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等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供应链风险管理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应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包含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流程。

然而,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不可控性,供应链面临各种风险,如原材料供应中断、运输延误、质量问题等。

因此,为了保障供应链的顺利运转和企业的利益,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管理者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供应链风险的分类和影响1.1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自然因素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对供应链正常运作产生的影响。

例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受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1.2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是指供应链中的信息系统、设备和技术不稳定所产生的风险。

网络故障、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技术问题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1.3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包括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等。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需求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产品销售下降。

金融风险则是指货币政策、汇率波动等因素对供应链产生的影响。

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2.1 风险评估和策略制定为了有效管理供应链风险,企业需要首先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和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2.2 多元化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与多个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因为当一个供应商面临问题时,企业可以及时转向其他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3 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链中的风险,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4 供应链可视化和监控建立供应链的可视化和监控系统是有效管理供应链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控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供应链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三、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3.1 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供应链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配送商、客户等。

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在当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财务和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应链风险的类型(一)供应风险供应风险主要包括供应商破产、供应中断、原材料质量问题、供应商交货延迟等。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由于自然灾害导致工厂停产,无法按时交付零部件,这可能导致汽车生产线的停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需求风险需求风险涉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客户订单的突然变化、产品需求预测不准确等。

比如,一款新型电子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远低于预期,导致大量库存积压,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和仓储空间。

(三)物流风险物流风险涵盖运输延误、运输途中的货物损坏、物流成本上升等。

像是在跨境物流中,由于海关政策的变化导致货物清关时间延长,影响了产品的及时交付。

(四)信息风险信息风险包括信息传递错误、信息系统故障、信息泄露等。

比如,供应链中的企业之间由于信息系统不兼容,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影响了生产和配送计划的准确性。

(五)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包含自然灾害、政策法规变化、社会动荡等外部因素。

例如,某些国家突然出台新的环保法规,要求企业采用更严格的生产标准,这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和供应链的复杂性。

二、供应链风险的影响(一)对运营的影响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交付延迟、库存失衡等运营问题,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对财务的影响增加成本、降低利润、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三)对声誉的影响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导致客户流失和市场份额下降。

三、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策(一)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例如,可以通过专家判断、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信息,绘制风险矩阵图来直观地展示风险的级别。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推荐文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案例分析热度: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热度:浅谈项目投资风险管理论文热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策略论文热度:风险管理方面的论文案例分析范文热度:伴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篇一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摘要【摘要】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理论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现实需求尚存较大差距。

本文从供应链质量风险要素及界定、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三个方面对该领域所存文献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研究的系统框架。

对供应链质量风险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构建了其对供应链质量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通过框架构建及初步探究,以期为研究者和管理者对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内容【关键词】供应链;质量风险;系统框架;贝叶斯网络;随机规划引言由于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顾客需求变化的加快,以及供应链本身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供应链运作面临的质量风险因素逐渐增多,质量事故频繁发生,质量风险损失不断加大[1]。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公布的官方资料显示,CPSC在2008年因产品存在质量风险共发动召回386次。

所有这些事件无不和供应链质量风险问题密切相关。

一系列重大实践表明,质量风险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

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如何对供应链质量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及管理,是企业保持健康和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进入21世纪后,供应链质量管理逐渐成为供应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作为其中重要分支的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体现出多样性、表面性和非系统性特点,与现实问题实际需求差距较大[2]。

因此,加强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构建其研究框架,对防范供应链质量风险、提高质量竞争力、建立并运作高效的供应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浅谈供应链管理的危险以及对策

论文:浅谈供应链管理的危险以及对策

论文:浅谈供应链管理的危险以及对策上了一学期的课,对供应链管理也有了一些观点与知道。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商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令等要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危险的存在。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形式与办法,在新的竞赛环境下,在给企业带来价值与竞赛力的一起也添加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危险。

因而,对供应链危险管理的研讨在新形势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供应链管理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货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途径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

它包括原材料出产、零部件加工、产品安装、分销、零售到终究消费等进程。

供应链是一个环绕中心企业的供货商、供货商的供货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究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

每一个企业都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人物,都是有着一个或几个固定的特色。

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或许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方位。

供应链管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货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的一系列办法,经过这些办法,使出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址,然后完成在满意服务水平要求的一起使体系的本钱最小化。

它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主意,经过履行供应链中从供货商到终究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操控等功能。

从某一个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经过统筹改进和促进整条供应链联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取得企业的竞赛优势。

供应链管理经过优化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而对企业的有效性管理。

供应链管理整兼并优化了供货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事务功率,使产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址、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本钱进行出产和销售。

而供应链的特征有一下几点:1杂乱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二、什么是供应链危险企业运营中存在许多的比如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货商不安稳等要素,并且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企业出现问题都有或许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甚而导致供应链的决裂和失利。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你如果真的不会写,那就可以参考下我的这些方向,也可以作为自己的论文研究与分析,都行。

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

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满意结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供应链运行中的风险,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等,尤其是必须在企业合作的各个阶段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采用各种手段实施激励,以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

一、供应链环境下的风险
二、企业面对风险的态度
1、风险爱好型企业
2、风险厌恶型企业
3、风险中性型企业
三、企业面临供应链风险时的防范措施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过程
3.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
4.柔性化设计
5.风险的日常管理6.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题目新颖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题目新颖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题目新颖供应链风险管理:识别与应对策略在当今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财务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供应链风险的类型供应链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大类。

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善、流程缺陷、技术故障等。

例如,生产计划不准确可能导致库存积压或缺货,信息系统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误订单处理。

外部风险则来自于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经济衰退、供应商破产、客户需求变化等。

以自然灾害为例,地震、洪水、飓风等灾害可能会破坏供应商的生产设施,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

政治动荡可能会引发贸易限制和关税调整,增加供应链成本。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客户需求下降,企业面临销售下滑和库存积压的风险。

二、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识别供应链风险是进行有效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识别风险,如头脑风暴、问卷调查、流程分析、情景模拟等。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广泛收集可能存在的风险。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对供应链风险的看法和担忧。

流程分析则是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审查,找出潜在的风险点。

情景模拟则是通过构建不同的情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识别风险。

通过收集和分析供应链中的历史数据,如订单交付时间、库存水平、供应商绩效等,发现潜在的风险趋势和模式。

三、供应链风险的评估在识别出风险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通常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级别。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主观性较强。

定量评估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风险的具体数值。

例如,可以使用概率分布来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使用财务指标来衡量风险的影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风险管理论文供应链论文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供应链契约风险管理摘要: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构造数学模型研究了在由一个经销商和多个制造商组成的简单供应链中,经销商如何进行供应链契约风险管理。

研究发现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销商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参数的方式来甄别出有能力的制造商,进而有效管理与控制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需求Supply Chain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JIA Wei-ying1,LIU Yong-sheng1,ZHANG Jian 2(1. School of Business, Beij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2.Asset Management Department, Founder Technology Group Corp,Beijing 100871, China)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is a key link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y methods of Game Theory and Agent-principle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manage the supply chain contract risk for the distributor in simple supply chain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distributor and several manufacturers by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models.It is found tha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istributor may separate out the capable manufacturer by reasonably designing contract parameters. Thus the risk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controlled effectively.Key words:supply chai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tochastic demands一、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21世纪的竞争核心已经从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到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根据契约理论,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每个成员企业基于自身风险和利益考虑,都不会选择将自己的全部私人信息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共享。

实务中由于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供应链失败事件频繁发生,其所带来的后果也极为严重。

因此,如何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有效进行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周艳菊,2006)[1]。

在以经销商为主导的供应链组成过程中,经销商在不掌握制造商制造能力信息的情况下,能否选择优秀的制造商作为合作伙伴,对于整个供应链能否长期稳定运行,以及经销商能否提高客户需求满足程度,从而获得更多利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均至关重要。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通过供应链契约的合理设计,使得经销商能够选择到合适的制造商,是降低整条供应链风险的首要研究问题。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经销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拥有私人信息的制造商是代理人,而经销商作为委托人,在不拥有制造商生产能力信息的情况下,将会面临制造商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其中,逆向选择问题主要发生在签约前,即代理人在签约前(事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刻意隐藏自己的类型(或私人信息)[2]。

作为委托人的经销商要想实现利润优化,只能通过供应链契约合理设计来甄别出能力最强的制造商并与之签约,才能确保供应链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因此,对供应链契约设计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研究极其重要,国内外学者们基于不同假设对供应链契约设计阶段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进行了若干研究。

T Y Choi D R Crause(2005)分析了经销商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认为不应当过分依赖某个供应商,应同时选择一定数量的供应商,才能使得经销商在供应链中保持主导优势[3]。

Lee H 和Whang S(1999)、 Cachon G和Lariviere M A(2000)、郝海与郑丕锷(2005)等研究了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合作激励机制设计与风险分担问题[4-6]。

徐庆等(2007)将供应链上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归结为一个随机二层规划问题,通过给出适当的条件,证明了其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所有的解,从而解决了供应商面临的需要激励零售商付出哪种努力水平,以及当他选择这种努力水平时应选择哪一种激励契约的问题[7]。

桑圣举等(2006)、刘永胜等(2006)、周艳菊等(2006),从不同角度分别对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1,8-9]。

邱若臻、黄小原(2007)分析研究了在以供应商为主,零售商具有边际成本私人信息的情况,并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收入共享契约协调模型,发现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将因此而获更多利润,而信息劣势方利润将有所减少[10]。

姬小利(2006)、贺卫等(2007)、滕春贤(2007)等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润分享机制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11-13]。

上述文献中,文献[3]着重研究了供应商数量选择决策对经销商在供应链中主导地位的影响,文献[4-7]侧重于供应链契约签订后(事后)的道德风险管理,而文献[10-13]对供应链契约设计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转移价格的确定、风险和利润的共享机制设计等内容。

本文主要对除转移价格、利润分享、风险分配之外的其他参数设计,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管理,及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建模分析。

二、模型假设为简化分析,假定市场上只有一个经销商S和两个制造商,两个制造商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生产能力Y不同,一个制造商生产能力高,用Yh表示,另一个制造商生产能力低,用Yl表示。

生产能力信息是制造商的私人信息,经销商并不知道。

经销商只能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通过供应链契约条款设计来寻找合适的制造商组成供应链,共同满足客户的需求。

制造商需要根据经销商提供的契约内容确定自己是否愿意与其签约。

同时假定Yh≥D≥Yl≥0。

市场需求d是外生的、不确定性的,为简化分析,假定其在[0,D]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因而其密度函数f(d)=[SX(]1[]D[SX)] ,分布函数F(d)=[SX(]d[]D[SX)] 。

假定经销商的产品市场销售价格Ps由市场外生决定,经销商从制造商处的进货价格为Pb,由经销商决定。

经销商因为向客户供货不足导致的单位缺货成本为bd,由市场及经销商面临的具体情况共同决定;经销商可以向制造商索要因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单位缺货惩罚成本为bm,由经销商在契约中设定。

高生产能力制造商与低生产能力制造商分别选择自己的生产产量yh与yl ,且yh ∈[0,Yh],yl∈[0,Yl];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由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决定,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高生产能力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为C ho+Chyh,低生产能力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为C lo+Clyl,且有C ho≥C lo≥0,Cl≥Ch≥0。

制造商每期产量y多于市场需求d部分会产生一个滞销成本,假定单位滞销成本为a。

一般来说,Co/y+C≥a≥0。

在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经销商可通过以往的历史数据分析知道需求的概率分布,通过设定合适的契约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制造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另外还假定经销商和制造商都是风险中性的。

经销商和制造商的博弈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当t=0时,经销商设计并向市场公布供应链契约条款;当t=1时,不同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分别做出选择接受或是不接受经销商提出的契约条款,接受的制造商留在市场,不接受的制造商离开市场,结束博弈;当t=2时,经销商从愿意与之签约的制造商中随机选择一家签约,被选中的制造商决策自己签约后的最优产量;当t=3时,经销商和制造商合作期满,各自根据契约获得相应的利润后博弈最终结束,具体如1图所示。

三、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模型分析由以上假设可以写出高生产能力制造商的期望利润函数∏hm:四、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销商的契约参数设计分析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销商并不知道制造商的生产能力类型,如果错误地选择与低生产能力的制造商签约,如前面的分析,一方面会降低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还会由于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而影响其声誉和客户关系,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全面下降。

在经销商和制造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已知假设,经销商不掌握市场上每个制造商的生产能力类型信息,只能随机从愿意签约的制造商中选出一个进行签约。

由于是否选择与经销商签约的主导权掌握在制造商手中,当预期盈利大于零时,理性的制造商会同意签约;当预期盈利小于零时,理性的制造商会选择离开市场,放弃签约机会。

根据三的分析,经销商选择高生产能力制造商获利更多,但当低生产能力制造商发现签约也是有利可图时,低生产能力制造商就会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类型信息,与高生产能力类型制造商一样选择同意与经销商签约,这时的博弈结果形成了混同均衡,经销商无法事先甄别出高生产能力制造商进行签约。

此时问题的核心变为如何通过包括合理的契约参数选择等多种措施,保证高生产能力的供应商选择同意签约;同时使低生产能力的制造商选择放弃签约,最终形成分离均衡,就达到了经销商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优化利润的最终目的。

本文提供了如下几种方案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一)在契约中提高单位缺货惩罚成本当bm远远大于单位滞销成本a时,低生产能力的制造商的总缺货成本会极高,因此低生产能力制造商的最优产量y*l会趋近于D,从而超过其生产能力Yl变为不可行解。

对于高生产能力供应商其最优产量y*h也会趋近于D,但由于Yh≥D≥Yl≥0,故仍为可行解,因此采用合理提高bm的办法,就可以将生产能力较低的制造商排除在契约之外,使得经销商获利能力进一步优化,而且保证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在契约中增加对制造商滞销存货的回购条款经销商掌握客户需求信息,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因此对于制造商生产的超过正常供应的滞销存货的处置能力显然比制造商要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