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行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行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于2015年5月至10月期间举办,优秀获奖项目将获教育部专项资金支持。
据悉,此次大赛分报名、初赛复赛、总决赛三个阶段。
报名时间为2015年6月8日至7月31日。
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时间是7月-9月。
校级初赛以高校为单位开展,遴选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
省级复赛以各省(区、市)为单位组织开展,择优遴选300个优秀团队参加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时间定于10月中旬在吉林大学举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领域是目前创新创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也是最具变革性的一个领域,实现“互联网+”对于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的增效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实际上这次聚焦‘互联网+’,是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
现在一些新业态规模快速扩展,使得人才出现了行业性的数量短缺,所以此次大赛也是一种引导,让高校更为主动的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应用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
”张大良称,教育部将专门设置一个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从中提取一定的资金来支持优秀获奖项目。
此外还会提供相关的后续孵化服务,同时也会募集社会资金的支持,比如引入一些创投公司和风投。
“如果是一些好的项目,风投是愿意投资的。
”张大良称。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大赛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以赛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并促进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吉林大学承办。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
基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几点思考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学术研究基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几点思考*张建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不断激励着大众创新与万众创业。
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吉林大 学时,决定举办一项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运而生。
截至2020年1月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文结合大赛实践经历,总结了 自身参赛经验,深入探讨大赛举办的意义,并在参赛项目的培育方式、师生团队的组建及参赛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多角度提出了自 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
切实践行了“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目标和思想,通过大赛实践不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高水平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本质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和数据化,是互联网与各领域 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时代潮 流,不断激励着大众创新与万众创业。
首届中国“互联 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2015年4月诞生,作为全 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该赛事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深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0年开始,第六届大赛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作者在大赛之中,也取得了国赛金奖 一项、银奖一项、铜奖二项的好成绩。
本文结合大赛实 践,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讨大赛举办的意义、参赛项目 的培育方式、师生团队的组建及大赛注意事项等几个方 面,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李少楠/方正/朱健涛/高宇峰/刘国圣
肖艳/孔德仁
2
17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网络
18
卫星大数据农业遥感分析平台
19
星云引擎
20
嘿设汇
21 I尚漫-中国原创动漫全媒体出版平台
22
电力互联网故障自愈控制系统
23
切糕王子
24 佳学-中国最好的生活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25
中大普仁移动互联网公司
26 “乐乐医”患者诊后随访及慢病管理平台
戴茂堂/余燕 曾祥君/文亮
艾楚君
广东省
中山大学
胡立豪
胡立豪/张芸珊/朱鸣华/王登昊/王冬雨/余凯威
任荣伟
四川省
四川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
云南省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陕西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吴刚 冯军帅 赵江波 仇健 周威
吴刚/任敏/廖光东/郭涛/熊涛
陈俊/彭星辰
冯军帅/邹嘉欢/郭悦颖/周欣媛/马汐楚/杨睿/郭 悦
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钦佩
13 “护理专家”------远程监控服务机器人 江西省
南昌大学
孙振邦
14
指尖上的陶艺
江西省 景德镇陶瓷学院
唐丽萍
15
幕影春秋泰山皮影传播与推广系统
山东省
山东师范大学
李青浩
16
农二代O2O
河南省
河南大学
李少楠
参赛队员 肖遥/陈振杰/游景稀/刘怡君/王迅
指导教师 黄涛
黄博渊/马立军/崔汉岽/王晓宇
序号 1
参赛项目 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序号 1
参赛项目 Visbody人体三维扫描仪
教育部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江苏省 浙江省 浙江省 浙江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 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山东大学
萝卜兼职——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兼职服务 平台 即时通讯工具——秒视 基于OTO模式下的在线洗涤平台——海狸先 生 信阳市绿泉农业有限公司 创客电影网——创客综合服务平台 “互联网+”启航电力能耗实时监控系统 罗山县东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豫锦(布艺字画) 飞轮威尔互联网+个人绿色智能出行生态圈 互联网+鸡蛋 海投就业信息一站式服务平台 经菇棒——基于女性唾液性激素检测的智能 硬件 九块邮&卷皮网 手性化合物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 校导网—专注于校园精英人才孵化 由米定制 "艺术+"艺术品电子商务系统 大数据管理的花旦花卉电子商务平台
闫涛蔚/左峰 孔繁之/魏红艳 李秦阳/张婷 孙学敏/王海杰 王献伟/唐俭欣 徐元国/张晓华 高献周/殷东林 牛冰非/卢朝东
翟建国/雷玉梅
艾伦·黑格/夏帆 江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吴小春/白玉 赵北平/白玉 杨爱民/王超 周峰/万端级/夏星/ 舒蕾 邓卫斌/翟中生/王军 /李珺
孙朋磊 周楷雯 刘申 陈星 周光普 朱志恒 张东 宋中原 李威 张喜平 郭文峰 李斌 黄承松 彭凡 杨晓锋 苏超超 蔡青 李雪
孙朋磊/周新诚/彭微/张耀鑫/胡亚倩 周楷雯/吴迪/王恩佑/王佳帅/魏天琦 刘申/周红运/赵晓月/郭新乐 陈星/雷智强/冯士泰/张洋铭/石帅龙 周光普/杨格/管云鹏/张权 朱志恒/张晓玲/李权威/曹书培/李亚辉 张东/周前波/杜辉辉/朱亚楠/伦慧赏 宋中原/叶东旭/陈冉/吴吉祥/程翔 李威/李孝剑/柳耀辉/曹振立 张喜平/郭乐乐/崔国强/张帆 郭文峰/杨励宁/刘波/叶诚/王欣欣 李斌/黄冠华/戴宇豪/段斌/高雅 黄承松/杨航/申曦霖/王文晨/王方 彭凡/李达/陈政敏/孙久腾/傅率智 杨晓锋/王科蓓/李超/黄赟/丁峰 苏超超/李锋/赵婷/郭俊馨/油源海 蔡青/尚文杰/田栋/左幸子/付迪/朱章盈 李雪/陈媛媛/韩砾颖/商艺娟/施祥庆/万国梅/贾 瑞琪/陈波/邱玉磊/李青/高达/汪厅
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PPT课件

.
4
什么是“互联网+”?
.
5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 级。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 在交通领域,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 车软件; 在金融领域,余额宝横空出世。
.
6
1.“互联网+”传统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 术在传统产业(含 一二三产业)领域 应用的创新创业项 目。
.
7
(1)第一产业
当前农业产业链系统效率低下。我国的农 业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产业链面临“内忧外 患”。
.
8
(1)第一产业
1.建立农村网络合作点; 2.建立快递公司合作关系; 3.优先在各主要城市建立代售点。
.
9
(2)第二产业
互联网+工业,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 2025规划”等多重政策红利刺激下,据测算,未 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 美元左右GDP增量。
.
10
(2)第二产业
1.从生产上讲,“物联网+工业” ; 2.从研发销售上讲,“移动互联网联网+服务业——潜力无限。
1.当网
.
12
2.“互联网+”新业态
鼓励人工智能产业、 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 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 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 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 新模式。
.
13
3.“互联网+”公共服务
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 业项目。
.
14
3.“互联网+”公共服务
首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

王连满、邵琳琳、李金凤、顾明林
12
广州中医药大学
饭堂外卖软件APPMealer(米乐)
刘志成、张雷、黄王爵、刘丕森
13
华南师范大学
学子游
林权、潘芷雯、莫观婷、郑立铭、谭宇韬、黄玮
14
华南师范大学
派思-手制礼物教程与心意
莫彦斌、徐放、梁逸彦、黄嘉文、林清漫、何嘉文
15
4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深圳市“菜篮子”有限责任公司
张明全、李静、张仪、陈燕霞、张苏粤、陈泽锦、牟康、李卓丽、刘天恒
5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石化装置设备腐蚀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吴钦棠、黄介孟、李晓、吴翰禹、侯超委、黄美芬、林炜宪、江华生、王子宁、赖建浩
5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基于石化环境下的物联网可穿戴式系统
姚秋平、吴梓彪、刘宝恩、许林峰、庄灿宇
6
广州中医药大学
金华佗移动中医保健平台
宋鹏、戴韵峰、王俊月、邓梅燕、王洁、方泽南、陈坤生、李希文、王琛、关浩贤
7
广东工业大学
MY-AR
黎家进、罗子婵、郑序煜、张绍婉、简炽权、朱国雄、吕曼铧、谭雄彪、黄永强
8
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市聚本品牌策划有限公司
骆晋豪、李蕴瑜、陈章俊、郭跃涛、黄紫林、冼莉莉、乐文璞、冯乐乐
四、优胜奖(20名)
序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团队成员
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脏康复监护及智慧医疗服务系统
杜欣、曾令优、杨勇哲、姚永成、刘寅佳、黄义成、吴磊、李承炜、王凯曦、吴洲、冀泓锞、叶宋斌、陈孙宇、谢杨洁、杨汇尚、彭艳、冀俞蓉、薛俊伟、吴秀勇、余灏然、万宇欣、吴涵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评分表(最终)

30
睢县康源养蜂专业合作社
陆政一
31
小蜜蜂美家装饰有限公司
李红阳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实践类项目评审表
项目序号:公司法人:
序号
评分项
权重
评分指标
得分
1
商业性
30分
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查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
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查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增长。
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
3
团队
情况
20分
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是否互补;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及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4
带动就业前景
20分
项目是否制定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和规模扩张策略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规模。
总分
评审专家签名: 日期:2015年7月22日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实践类项目评审汇总表
序号
团队名称
公司法人
得分
1
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
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介绍PPT课件2024新版

比赛流程及时间安排
03
初赛
复赛
2023年4月1日至4月30日,提交项目计 划书,由评委进行线上评审,选拔出优秀 项目进入复赛。
2023年5月1日至5月31日,进行线上路 演和答辩,评选出决赛入围项目。
决赛
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线下现 场路演和答辩,最终评选出获奖项目。
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
获奖项目数量及等级分布 获奖项目行业分布和创新点
参赛团队和人数统计 大赛合作企业和投资机构
优秀项目经验分享
团队组成和分工合 作
营销策略和推广手 段
项目背景和市场分 析
产品或服务介绍及 优势
融资计划和资金使 用
对本届大赛的启示和建议
提前准备,充分调研市场 和竞争对手
强调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性 和实用性
定期沟通
指导教师应与团队保持定期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为团 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明确目标
团队成员应共同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 以确保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分工合作
团队成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技能 进行分工,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 实现团队协作。
建立信任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贡献,形成良好的团 队氛围。
互联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 型升级。
互联网思维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成为时代主题。
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0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 力,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
求。
02
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0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缓解就业压力。
大赛举办目的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学生参赛手册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2015年6月
目录
一、大赛简介 (2)
二、参赛指南 (3)
1.参赛项目要求 (3)
2.参赛对象 (3)
3.报名方式 (4)
4.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4)
三、赛事安排 (5)
1.报名阶段 (5)
2.初赛复赛阶段 (5)
3.全国总决赛阶段 (5)
四、评审及奖项说明 (7)
1.专家委员会 (7)
2.各环节评审要点 (7)
3.奖项设置 (8)
附件:常见问题解答(FAQ) (9)
一、大赛简介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
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
全国总决赛由吉林大学承办。
二、参赛指南
1.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
(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
(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
2.参赛对象
(1)参赛对象须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不少于3人。
(2)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
创意组: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5年5月1日。
实践组: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0年6月10日之后毕业)的毕业生;创业企业在2015年5月1日前已注
册。
3.报名方式
可通过大赛官网、大赛APP或大赛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参赛报名(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均可提交报名信息)。
(1)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2)大赛APP
(3)大赛微信公众平台
4.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黄晶
联系电话:(010)66092081,传真:(010)66097332
电子邮箱:huangjing@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吉林大学团委代磊
联系电话:(0431)85166554,传真:(0431)85159217
电子邮箱:dailei@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邮编:13001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李灿
联系电话:(010)66096262,传真:(010)66096949
电子邮箱:lica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
三、赛事安排
1.报名阶段(2015年6月8日-2015年7月31日)
参赛团队通过上述大赛官网、大赛APP或大赛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入报名系统,按步骤填写创业团队负责人个人注册信息、创业项目信息、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信息、创业项目其他信息等。
填写完整后,点击“立即报名”。
2.初赛复赛阶段(2015年8月1日-2015年9月15日)
初赛由高校组织,复赛由省(区、市)教育厅组织。
初赛复赛阶段的参赛材料、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省各高校自行决定。
初赛复赛阶段中的具体安排请咨询各省(区、市)联系人(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可查看联系人电话)。
各高校对本校报名的项目组织初赛,遴选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
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
3.全国总决赛阶段(2015年10月)
第一轮:300进100
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及一分钟展示视频。
实践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参赛材料按后续通知文件要求,提交至大赛组委会,具体为:
①书面材料:项目计划书一份(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附后),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
②电子版:包括一分钟展示视频及项目计划书电子版。
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
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
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团队的项目计划书、一
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进行评审。
实践组前70名、创意组前30名晋级下一轮比赛,其余200个团队颁发大赛铜奖。
第二轮:100进30。
参赛团队进行现场创业项目展示(15分钟)并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
实践组按照参赛项目类别划分小组进行评审,遴选出20个团队晋级;创意组遴选出10个团队晋级。
晋级团队颁发金奖,其余70个团队颁发银奖。
第三轮:决出冠亚季军。
30个晋级团队通过投资人面谈、现场创业项目展示(5分钟)及答辩(5分钟)、项目互换互评(20分钟)三个环节的竞赛,争夺冠亚季军。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
四、评审及奖项说明
1.专家委员会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2.各环节比赛内容
(1)项目计划书评审
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实践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
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
(2)项目展示及答辩
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
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
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
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3)投资人面谈
参赛团队与数位风险投资人进行逐一面谈,并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制定合理可行的风险投资方案,在规定时间内与投资人商议,确定投资意向。
评委会通过各参赛团队风险投资方案展示、答辩表现、获得投资意向数量等几个要素进行评分。
4)项目互换互评
参赛团队提前进行抽签两两分组,预先拿到对方项目计划书进行准备。
比赛现场各团队对对方团队创业项目进行评析,客观评估对方项目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每队20分钟,共计40分钟。
评析过程中可向对方提问,对方一次性作答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如未提问,
对方不可主动发言。
3.奖项设置
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
集体奖:按照高校获奖情况奖励前20名;
优秀组织奖:按照省级竞赛组织和获奖情况奖励8名。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手册
附件:常见问题解答(FAQ)
1.本次大赛网站、APP和微信公众账号都可以提交报名信息吗?
答:可以。
2.报名参赛后还可以修改吗?
报名参赛后,还可以修改项目计划书和项目信息。
报名截止后,不能再修改。
3.本次大赛能否个人报名参赛?
答:不可以。
本次大赛必须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个团队成员不能少于3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
4.本次大赛能否创意组和实践组同时报名参赛?
答:不可以同时报名参赛。
5.本次大赛可以跨校组队吗?
答:本次大赛可以跨校组建团队报名。
6.参赛团队所有成员必须是大学生吗?
答:参赛团队申报人及团队核心成员须符合大赛通知要求,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2010年6月10日之后毕业)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