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合集下载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南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六。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中国古代文学是培养能从事古代文学和旅游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编辑出版、企事业单位宣传、文秘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明清文学;04. 出土文献与思想文化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按一定比重计算的总成绩择优录取。

总成绩的构成及比重为:学科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系招生工作小组对本院系的博士生录取工作负责。

2、申请者的初审、复试评价结果仅对本次招生有效。

未于本次规定时间内参加初审、复试者,不得录取。

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后,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照通知书要求按时入学报到者,须以书面形式向中文系请假、说明。

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学校有权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四、申请材料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须于2018年10月15日12:00至2018年12月7日12:00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并在2019年1月9日17:00前向中文系提交下列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 机构。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 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 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 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 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 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 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 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 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 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 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 方面的工作。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
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 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 学、四川大学等。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 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 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 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 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 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 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 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 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 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 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 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还有其他许多工作。当然,你也可以做一个职业作家、或自由撰稿人, 这时,你的收入就取决于你自己的“个人业绩”了。 ◆教师——到中学或高校当外语教师,起薪一般为1000~1500元/月。 ◆研究人员——到高校或研究所进行相应语言的研究,起薪一般为 1000~1500元/月。 ◆翻译——到国家外事、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起薪一般为1000~ 2000元/月,但福利好;到一些涉外公司、外企当翻译,起薪一般为 2000~3000元/月。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在机关和企业中从事与外语有关的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一、专业概述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与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

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与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5)(对外汉语学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志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发现和分析问题,理论素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并具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学期间参与学术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独立完成符合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

毕业后能胜任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以及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相关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一)培养方式:采用经典研读、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跨文化比较、讨论和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对国外中国文学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开展再研究的能力。

(二)修读年限:3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汉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

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

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32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公共课的选修部分的课程为“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技术”、“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等,研究生可选修其中一门(2学分)。

中国古代文学就业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就业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就业方向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已不再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社会需求之一,因此就业
方向并不直接与古代文学相关。

然而,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们,有一些相关的职业选择,例如:
1.文化产业:可以在博物馆、文化遗址、文化艺术中心等国有或私有
文化机构工作,从事文化遗产保护、文艺活动组织、文物鉴赏等相关工作。

2.教育行业:可以在高等院校、中学等教育机构任教,教授古代文学、文化史、语言学等相关课程,或从事翻译、编辑、校对等工作。

3.新闻传媒:可以在出版社、报社、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机构从事
相关岗位,如文化记者、编辑、评论家、主播等。

4.研究机构:可以在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
化史、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5.旅游行业:可以在旅游公司、酒店、旅游景点等从事文化、历史导
游工作,为游客提供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史等方面的解说服务。

总的来说,能够从事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工作,需要具备优秀的语
言文字功底、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沟通、逻辑思维和
创新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去向调查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去向调查

一引言2020年6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最新的统计数听说明,大部份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都与本专业无关。

这引发咱们的试探,在国家大力进展汉语国际推行事业的今天,科班身世的人到底有多少在从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工作?若是大部份对外汉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工作,那么缘故是什么?后来者应如何给自己定位?通过本项调研,咱们希望能够了解对外汉语硕士就业的现状,探讨本专业硕士从事本领域工作的可能渠道;咱们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使其清醒熟悉现状以提早做好职业计划。

本项调研的数据搜集分为三个时期:(1)2020年夏,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0级的部份硕士研究生发起一项高校联合调研[②],开始搜集相关高校的对外汉语硕士毕业生就业信息。

这一时期的调研取得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毕业生的热情支持,于2020年冬完成相关数据搜集工作,要紧搜集了2020、2020、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2)第二时期的数据搜集由笔者承担,于2020年7月开始,8月完成,搜集了北京大学2020届对外汉语硕士毕业生的相关数据;(3)第三时期的数据要紧来源于笔者对海内外汉语教师[③]及学生教师志愿者的采访,在2020年10月集中完成。

二调研背景1.“汉语热”及其带来的师资匮乏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加上国家对汉语国际推行事业的大力推动,汉语慢慢升温;专门是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以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向汉语国际推行转变[④],汉语学习的主课堂慢慢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全世界显现了轰轰烈烈的“汉语热”:截至2020年8月底,各国已成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散布在104个国家(地域)[⑤];2020年的时候,“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近35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热潮方兴未艾,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4000多万人。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有着广泛的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媒行业
文化传媒行业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文化传媒行业的编辑、主持人、制片人等相关职位。


们可以承担各类文化传媒项目的策划、组织、监督、执行等工作,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教育行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走进教育行业,从事高中、大学的教学工作。

他们可以
成为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老师,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3. 翻译行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翻译行业。

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学著作,这些专
业人才可以将其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通过翻译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与外国人的文化交流。

4. 科研机构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大高校、文化机构、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从事文献、
实物保护、研究等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相关文献实物的保护工作,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
化。

5. 私营企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进入私营企业,从事相关的职业。

比如,他们可以参
与文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再将相关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文化传媒行业、教育行业、翻译行业、
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始终坚持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的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就业前景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此专业研究范围比较特殊,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所以限制了此专业就业,但是此专业的毕业生在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如果专业知识够扎实找到一份相对对口的工作也不是难事。

就业去向:
(1)适合到大中专院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史的教学研究工作;
(2)适合到编辑出版、文化宣传部门从事编辑、文秘、管理工作;
(3)适合到各级社科研究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职业规划:
参加各种编辑证考试获得相应证书。

招生情况
复试分数线
考研排名
参考书目
科目一:中国古代文学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第三版均可)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上述参考书目中,1、2和9需要重点掌握。

其他多看下即可。

科目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
(一)中国通史部分:
1.《中国史纲要》(增订本),翦伯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历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上面三本书中,重点是第一本,第二本和第三本可以选看。

(二)古代文论部分:
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上面三本参考书中,第一本和第二本必看,第三本可以选看。

(三)现当代文学部分: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或2010年版)
3.《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张钟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考研经验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

考研,应该是你许多选择中的一个,所以应该是你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如果你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同学都考研,所以就顺应潮流,我觉得这样坚持下去的动力不大,故而成功的希望也不大;虽说研究生院校是在扩招,但并不是很多,而且扩招的都不是太好的学校。

如果说你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把它作为你人生的一种跳板,或者说考研是为了实现你更远大的梦想等等,总之,要有明确的目标。

这样,才会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并战胜困难,有毅力把考研坚持到底。

当然,只要做出了决定,就要为之努力并且不要轻易放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