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出自在线练习题)
《水力学》练习题1—6

水力学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某流体的运动粘度v=3×10-6m2/s,密度ρ=800kg/m3,其动力粘度μ为( )A.3.75×10-9Pa·sB.2.4×10-3Pa·sC.2.4×105Pa·sD.2.4×109Pa·s2.图中相互之间可以列总流伯努利方程的断面是A.1-1断面和2-2断面B.2-2断面和3-3断面C.1-1断面和3-3断面D.3-3断面和4-4断面3.如图所示,孔板上各孔口的大小形状相同,则各孔口的出流量是( )A.Q A>Q BB.Q A=Q BC.Q A<Q BD.不能确定4.并联管道A、B,两管材料、直径相同,长度 B=2 A,两管的水头损失关系为( )A.hfB =hfAB.hfB =2hfAC.hfB =1.41hfAD.hfB =4hfA5.如图所示,水泵的扬程是( )A.z1B.z2C.z1+ z2D.z1+ z2+h w6.在已知通过流量Q、渠道底坡i、边坡系数m及粗糙系数n的条件下,计算梯形断面渠道尺寸的补充条件及设问不能是( )A.给定水深h,求底宽bB.给定宽深比β,求水深h与底宽bC.给定最大允许流速[v]max,求水底h与底宽bD.给定水力坡度J,求水深h与底宽b7.断面单位能量e随水深h的变化规律是( )A.e存在极大值B.e存在极小值C.e随h增加而单调增加D.e随h增加而单调减少8.下列各型水面曲线中,表现为上凸型的水面曲线是( )A.M3型B.C3型C.S3型D.H3型9.根据堰顶厚度与堰上水头的比值,堰可分为( )A.宽顶堰、实用堰和薄壁堰B.自由溢流堰、淹没溢流堰和侧收缩堰C.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D.溢流堰、曲线型实用堰和折线型实用堰10.速度v、长度l、运动粘度v的无量纲组合是( )A.vlv2B.v lv2C.v lv22D.vlv二、填空题(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金融学》习题(第1-3章)

《金融学》练习题第一章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商品货币的是()A.元宝B.贝币C.環钱D.交子2.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A.印钞厂B.政府C.中央银行D.财政部3.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认识是()A.货币是便利交易的技术工具B.货币就是财富C.货币是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D.货币数量多少与商品价格水平涨落呈正比例变动,与货币价值高低呈反比例变动4.在货币层次划分中,通常狭义货币是指()A.M0B.M1C.M2D.M35.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所谓的准货币是指()A.现金和活期存款B.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C.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D.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是()A.金币B.布币C.银行券D.不兑现的纸币E.电子货币2.贵金融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合于充当货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A.质地均匀B.便于分割和携带C.体积小、价值高D.内在价值稳定E.国家能以政治强权铸造和发行3.信用货币的特征包括()A.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B.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C.信用货币可以兑换金银货币D.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流通性E.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来管理和控制货币流通4.根据货币材料的不同,历史上的货币制度有()A. 商品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本位制E.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三、判断题1.人们在银行的储蓄存款也是货币储藏手段职能的体现。
()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表明用何种物质形式的货币并非关键,能否有效发挥货币职能才是最重要的。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单位通常就是货币金属的重量单位。
()4.本位币是有限法偿货币,辅币是无限法偿货币。
()5.在金银复本位制下,虽然规定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但由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市场上实际流通的往往只是金币。
()6.金币本位制有三大“自由”:金币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
财政与金融试题5套练习题 测试题带答案 题库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20分)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
A、计划财政B、家计财政C、公共财政D、生产建设财政2、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是()。
A、金融B、财政C、个人分配D、公司财务3、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特征。
A、弥补市场失效B、提供公平服务C、非盈利性D、法制性4、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专项收入D、债务收入5、下列选项中,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基础的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服务业6、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A、筹集建设资金B、稳定物价C、弥补财政赤字D、调节经济7、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
A、税收对象B、纳税环节C、纳税人D、税率8、被认为最具负担公平的税率制度是()。
A、比例税率B、实际税率C、平均税率D、最低税率9、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审批机关是()。
A、本级政府B、本级财政部门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C部分B、V部分C、M 部分D、V和M部分11、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跟货币执行()职能的特点有关。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12、货币制度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A、货币材料B、货币单位C、货币名称D、价格标准13、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时,将导致货币的供应量()。
A、增加B、减少C、不确定D、不变1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形式提供的信用。
A、商品B、货币C、资本D、证券15、实际利率等于()。
A、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之差B、名义利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C、市场利率减官定利率之差D、市场利率加官定利率之和16、某客户2007年7月7日向银行申请贴现,票据金额为80万元,票据到期是2007年11月7日,该银行审查同意后,办理贴现,假设贴现率为9‰,贴现利率为()元。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十章练习题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一、单项选择题1.在影响利润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关系是()。
A.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降低B.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提高C.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会降低D.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保持不变2.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通过商品销售,补偿用于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3.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
A.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B.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C.资本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分离D.资本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合一4.部门内部竞争的目的是追求()。
A.有利的投资场所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5.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
A.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C.级差地租产生的源泉D.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6.土地的不同等级是()。
A.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C.级差地租产生的源泉D.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7.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
A.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B.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C.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D.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8.平均利润率是指()。
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率9.有一张股票,当存款利率为6%时,股票价格为200元,当存款利率上升到8%时,股票价格应当为()。
A.240元B.150元C.160元D.220元10.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土地价格的垄断D.农产品价格的垄断11.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12.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取决于()。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D.平均地的生产条件13.一般来说,剩余价值率总是()。
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带答案

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带答案古诗词基本素养在线考试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罗隐“贵分赤笔升兰署,荣著绯衣从板舆”中“绯衣”指的是?( ) (1.0)A、紫色衣服B、官员朝服C、华贵的衣服2. 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 (1.0)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3.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 (1.0)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4. 下列诗词名句中,作者不是女性的是哪一项?( ) (1.0)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C、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 以下诗句中哪一项本身不是形容作诗的?( ) (1.0)A、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C、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6. 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 (1.0)B、大轴戏7.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雪”中的哪个字是错的?( ) (1.0)A、记——忆B、压——轧C、雪——碧8. 《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 ) (1.0)A、秦朝B、清朝9.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 (1.0)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左传》10.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款款”一词是什么意思?( ) (1.0)A、快捷的样子B、高兴的样子C、缓慢的样子11. “我未出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中哪个字是错的?( ) (1.0)A、出——成B、俱——都C、如——平12.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13.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 (1.0)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14.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 (1.0)A、东B、西C、南D、、北15. "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 (1.0)A、王勃B、张九龄16. 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 (1.0)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17. 下列诗词不是写诸葛亮的是哪一项。
民法学综合练习题及详细解答

民法学综合练习题综合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要运输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了某出租汽车的丁公司。
丁公司安排本公司汽车司机刘某驾驶,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就损失承担发生纠纷而诉至法院。
该损失应由谁来负担?()A.甲公司B.丙C.刘某D.丁公司2.A公司委托王某去某市B公司购买机械表1000只,王某见B公司还有电子表可供应,在B公司说明电子表是从正规渠道进货后,就在购销合同上添加了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
王某付款后将机械表和电子表运往A公司途中,2000只电子表被海关以走私品没收。
A 公司收到机械表后,发现不好销,遂以合同无效要求退货。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该购销合同中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无效B.该购销合同中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可撤销C.该购销合同中购买2000只电子表的条款效力未定D.该购销合同无效3.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
甲在县城工作,乙年满14岁,精神病人。
乙在父母死后暂住叔父丙家。
甲、丙就担任乙的监护人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则乙的监护人应是谁?()A.甲B.丙C.甲或丙D.甲和丙共同4.刘某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了遗嘱的公证,将遗产由其长子继承70%,次子继承30%。
其第三子为此不满与刘某争吵。
后离家出走,在途中被毒蛇咬伤,丧失劳动能力。
第三子虽已年满25岁,但未结婚,至今没有工作。
第三子出走后,刘某曾后悔,与邻居王某、李某说,要将自己的财产分一半给第三子。
王李与刘某一家并无亲戚关系。
听到第三子出事的消息后,刘某因伤心过度而死亡。
在对刘某遗产的继承上,发生纠纷。
则依法,刘某的遗产应()。
A.按公证遗嘱继承B.按口头遗嘱继承C.先按口头遗嘱继承,后按公证遗嘱继承D.先依法定继承保留第三子的遗产份额,后按公证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继承5.某合伙组织委托某甲在重庆市购买一批三峡牌电风扇,某甲因某种原因又私自委托某乙去买,某乙买了其他牌号的电风扇,某合伙组织将该风扇用于销售两周后,认为这种电扇不好销,坚决不要,双方发生纠纷,根据民事法律规定,这一直接后果应由谁来承担?()A.某合伙组织B.某甲C.某乙D.某甲与某乙6.某摄影社职工张某因嫉恨其女友王某与他人相好,遂将王某赠送给他的照片复印若干张,经涂抹丑化后张贴到王某的工作单位。
法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
A. 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 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2.下列关于法的调整性职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B.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异常状态C.它取缔非法关系D.它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3.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 )。
A. 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 中华法系D.资本主义法系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5.法律调整的初始阶段是( )。
A.法律开始生效B.产生法律关系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D法的适用6.被恩格斯称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是A.德国民法典B.法国民法典C.古希腊法D.古罗马法7.民法法系划分部门法的基础是把法划分为A.实体法和程序法B.公法和私法C.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8.认为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的法学流派是A.历史法学B.自然法学C.法社会学D.分析法学9.违法行为的构成一般必须有行为人主观上的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D.故意和过失10.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可把法律权利划分为A.公权利和私权利B.对人权和对世权C.专属权和可转让权D.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二、不定项选择题1.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现象B.政治现象C. 法律现象D.自然现象2.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断出自()A.《社会契约论》B.《共产党宣言》C.《国家与革命》D.《邓小平文选》3.法学体系的特征具有 ( )。
A. 系统性B.纯粹的客观性C. 层次性D.开放性4.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是 ( )。
A.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解释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B.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限,对国家领域内的一切人或者组织有效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体现了每一个国民的意志5.中国当前法律制度体系具有的特色包括( )A. 具有现代性B. 有混合法特色C. 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没有冲突D. 俱有诸法合体的传统特色6.下列关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特别法是针对特定事项的法,一般法是针对一般事项的法B.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一般法针对任何法都是一般法,特别法针对任何法都是特别法D.这种法律划分方式可以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更加有效7.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则体现出来B.一个法律规则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则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规则在内8.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
网考练习题一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A.利益 B.权力C.公共 D.权威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C.条件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三、判断题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 )答案:√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答案:√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 )答案:×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出自在线练习题)1、17世纪,( A )发明了第一个数字计算器 A、Pascal B、Leibniz C、Jacquard D、Babbage2、内存的概念首次出现在( B )当中 A、算盘 B、分析机 C、织布机 D、数字计算器3、第一代计算机使用( A )存储信息 A、真空管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光纤4、下列哪种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D A、Pascal B、BASIC C、C D、C++5、满足个人应用要求,体积小、价格便宜的计算机属于( A ) A、个人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大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是( C ) A、内存 B、光盘 C、磁盘驱动器 D、U盘7、在计算机软件层次结构中,位于汇编语言内层的是( D ) A、应用软件 B、操作系统 C、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 8、数字836的基数可能是( D ) A、2 B、5 C、7 D、109、下面哪个数字用来表示任何计数系统中的基数值 B A、01 B、10 C、100 D、10110、十三进制下的数字943与十进制下的哪个数含有相同多的实体 C A、13 B、69 C、1576 D、94311、二进制数1010110表示为十进制数应该是A A、86 B、68 C、1010110 D、0110101 12、下列哪个句子不属于命题 D 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B、1=1=2 C、2+2=3d D、几点了? 13、半加法器和全加法器的区别是 B A、是否产生进位 B、是否处理以前的进位 C、是否产生和位 D、是否处理以前的和位14、下列哪种工具列出了一个实际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输入值和相关输出值的 C A、门 B、电路 C、真值表 D、逻辑框图15、三变元卡诺图包含几个方块 C A、3 B、6 C、8 D、9 16、在某些电路中,由于输入值的一些组合从未出现过,所以对其输出值可以任意选择,函数对于这种组合的值称为( A )A、无需在意条件B、无需在意结果C、最优选择条件D、最优选择结果 17、下列哪种元件不在中央处理器的内部 D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寄存器 D、存储器 18、下列哪种存储器的读取速度最快? B A、主存储器 B、CPU寄存器 C、大容量辅助存储器 D、Cache19、下列选项哪个是用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工具 A A、数据流程图 B、系统结构图 C、程序流程图 D、伪代码 20、软件测试说明书的完成时间应该在 C A、需求分析阶段开始 B、需求分析阶段结束 C、测试阶段开始 D、测试阶段结束 21、按传输距离划分,计算机网络不包括 D A、广域网 B、城域网 C、局域网 D、无线网22、OSI网络参考模型中位于第四层的是 C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23、在中,cn表示 B A、组织 B、国家 C、网络 D、主机二、判断题(出自在线练习题)1、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D)2、软件仅指与计算机有关的程序(C)3、摩尔定律是指一个集成电路板上能够容纳的电路数量每年增长一倍(D)4、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C)5、不同数形的两个数字可能表示同等数量的实体(D)6、如果有三个或更多重复字符出现,适宜使用行程长度编码进行压缩(C)7、视频中的一幅图像叫做一帧(D)8、布尔代数提供的是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D)9、门是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用于接受一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C)10、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D) 11、稳定排序算法是指占用有限额外空间的算法(C) 12、软件危机完全是由软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C) 13、网络协议就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D)14、同步是一种进程相互合作的思想描述进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C)15、关系是元组的集合而不是元组的列表因此元组的出现顺序无关紧要(D) 16、实体是指某种抽象事物的集合(C)三、名词解释1、位置计数法:一种表达数字的系统,数位按顺序排列,每个数位有一个位值,数字的值是每个数位和位值的乘积之和2、模拟数据:是一种连续表示法,模拟它表示的真实信息3、数字数据:是一种离散表示法,把信息分割成了独立的元素4、原码:将数的符号数码化,即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符号:对整数,该位取0,对负数,该位取1。
而数值部分保持数的原由形式(有时需要在高位部分添几个0)。
这样所得结果为该数的原码表示。
5、补码:一个负数加模的结果即是该数的补码,它与该负数等价,或者说是一对一的。
一个正数的补码就是它本身。
6、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补码相同;负数的反码等于原码除符号位外,按位求反。
[X]补= [X]反+17、溢出:当运算的结果超出某种数据类型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时,机器不能正确表示,这时要产生溢出。
在溢出的情况下,机器将产生错误的结果。
8、字符集:字符和表示它们的代码的清单。
常用字符集:ASCII,Unicode 。
9、RGB表示法:在计算机中,颜色通常用RGB(red-green-blue)值表示,其中的三个数字说明了每种基色的份额。
如果用0~255之间的数字表示一种元素的份额0:该颜色没有参与255:该颜色完全参与其中10、布尔代数:含义,提供的是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这个集合及布尔代数的规则被用来研究电子和光学开关。
主要代数运算,补、和、积。
11、布尔函数:–设B={0,1},–则Bn={(x1,x2,……,xn)|xi∈B,1≤i≤n}是由0和1所能构成的所有n元有序列的集合–从Bn到B的函数称为n度布尔函数– x称为布尔变元12、文字:布尔变元或其补13、小项:a) 布尔变元x1,x2,……,xn的小项是一个布尔积y1y2……yn,其中yi=xi,或b) 小项是n个文字的积,每个文字对应于一个变元 c) 一个小项对一个且只对一个变元值的组合取值114、积之和展开式:–给定一个布尔函数,可以构造小项的布尔和使得:当此布尔函数具有值1时它的值为1,当此布尔函数具有值0时它的值为0 –此布尔和中的小项与使得此函数值为1的值的组合对应–表示布尔函数的小项的和称为此函数的积之和展开式或析取范式15、门:a) 对电信号执行基础运算的设备,接受一个或者多个输入信号,生成一个输出信号b) 门是构成数字逻辑电路的基元,基本的门电路包括与、或、非、异或、与非、或非16、电路:a) 相互关联的门的组合,用于实现特定的逻辑函数 b) 计算机的所有硬件都是使用不同的电路复合而成 c) 电路主要分为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 17、无需在意条件:a) 在某些电路中,由于输入值的一些组合从未出现过,所以对其输出值可以任意选择,函数对于这种组合的值称为无需在意条件 b) 在卡诺图中,用d作其记号 18、指令:•将计算机看成是一台信息处理机•处理只能一步一步地进行,一次进行一项基本操作•指令:人给机器下达的完成一项基本操作的命令•指令只能由1和0来编写 19、程序:•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将其分解成一系列能由指令实现的基本操作,即一系列指令•程序: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并且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一系列指令 20、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可以说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底层硬件是设备管理和操作的最终执行者,驱动程序则体现系统的设备控制能力,也是硬件设备存在的基本条件•越高级的操作系统需要安装的驱动程序越少 21、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数据解决问题或子问题的明确指令集合–问题的解决方案 22、编译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计算机硬件建立了不同层次的程序设计语言,简化了应用程序员的工作•其中,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与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方式最为接近•然而计算机只能执行机器码,所以需要翻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编译器: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 23、基本操作:•是指算法运行中起主要作用且花费最多时间的操作–两个实数矩阵的乘法问题中,矩阵的实数元素之间的数乘–对N个整数进行排序的算法中,整数间的比较和交换•引入基本操作的概念,用其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时间代价,是算法分析的基础 24、 T(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用问题实例长度的函数表示–也就是用该算法用于问题长度为n的实例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次数来刻画 25、排序问题:–是人们对数据集合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通讯录或电话本中记录一般按照人名的字典顺序排列–打牌时按牌色和点数排列–体育比赛的获奖情况按实际成绩排序–所有计算机工作中,排序占25%以上26、稳定排序算法:相同大小的元素不被交换的算法27、原址排序算法:占用有限额外空间或者说额外空间与n无关 28、计算机网络:•对于计算机网络,在不同阶段或从不同的观点有着不同的定义。
三种不同观点:–以相互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主计算机、若干台终端、数据传输设备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利用各种通信手段,例如电报、电话、微波通信等,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较为确切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为了通信和共享资源而以各种方式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设备。
29、数据库:数据库是指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这些数据能够长期存储、统一管理和控制,且能够被不同用户所共享,具有数据独立性及最小冗余度。
四、简答题1、请叙述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通常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有形的装置和设备的总称。
在公元前7500年,人们使用“土块”等作为计算工具。
在公元前2180年,人们使用“石群”等作为计算工具。
在公元前16世纪,我国使用算盘作为计算工具。
17世纪中叶,机械计算装置产生了。
19世纪,巴贝奇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1936年,图灵论述了一种假想的通用的计算机,被后人称为“图灵机”。
图灵写到只要为计算机编好程序,它就可以承担其他机器能做的任何工作。
1951年至1959年制造的计算机,其主要特征是使用真空管,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储存容量小,可靠性低,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959年至1965年的计算机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体积缩小了,增加了稳定性,提高了运算速度。
1965年至1971年的计算机主要特征是使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走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
1971年开始,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开始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