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一元二次方程1.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a ≠ 0)。

2. 解法•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步骤包括:移项、除二次项系数、配方、开平方。

•公式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 [-b ± √(b² - 4ac)] / (2a)(当b² - 4ac ≥ 0时)求解。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的一边化为0,另一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从而转化为求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3. 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x² + px + q = 0的两个根为x₁和x₂,则有:x₁ + x₂ = -p,x₁x₂ = q。

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应用步骤•审: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设:设出未知数。

•列:列出方程,这是关键步骤,需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

2. 常见类型•数字问题:如三个连续整数、连续偶数(奇数)的表示。

•增长率问题:设初始量为a,终止量为b,平均增长率或降低率为x,则经过两次的增长或降低后的等量关系为a(1±x)² = b。

•利润问题:常用关系式有总利润=总销售价-总成本,或总利润=单位利润×总销售量,或利润=成本×利润率。

•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图形的面积与图形的边等高等相关元素的关系,将图形的面积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

三、二次函数1. 定义•一般地,形如y = ax² + bx + c(a, b, c是常数,a ≠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 性质•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a的符号决定: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第一章:实数1.1 有理数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其分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律;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2. 通过示例讲解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3. 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方法;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

1.2 实数教学目标:理解实数的定义及其与有理数的关系;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实数的定义及其与有理数的关系;实数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律;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定义及其与有理数的关系;2. 通过示例讲解实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3. 引导学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实数的运算方法;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解决。

第二章:方程2.1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 通过示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进行练习;3. 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2.2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能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二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 通过示例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进行练习;3. 引导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内容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2.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3.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教学难点某些量的变化状况,不能衡量另外一些量的变化状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一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低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分析:总利润=每件平均利润×总件数.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元,•x×100).则每件平均利润应是(0.3-x)元,总件数应是(500+0.1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x元,则x)=120.(0.3-x)(500+1000.1解得:x=0.1.答:每张贺年卡应降价0.1元.我们分析了一种贺年卡原来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减少库存降价销售,并知每降价0.1元,便可多售出100元,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每张贺年卡应降价多少元?如果本题中有两种贺年卡或者两种其它东西,量与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即绝对量与相对量之间的关系.二、新课教学例 1 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甲、乙两种贺年卡,甲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乙种贺年卡平均每天可售出200张,每张盈利0.75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发现,如果甲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1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100张;如果乙种贺年卡的售价每降价0.25元,•那么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4•张.•如果商场要想每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盈利120元,那么哪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分析:原来,两种贺年卡平均每天的盈利一样多,都是150元;0.30.751000.10.2534=≈,从这些数目看,好象两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一样大,下面我们就通过解题来说明这个问题.解:(1)从上面可知,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120元,甲种贺年卡应降价0.1元.(2)乙种贺年卡:设每张乙种贺年卡应降价y 元,则:(0.75-y )(200+0.25y ×34)=120. 即(34-y )(200+136y )=120 整理:得68y 2+49y -15=0y =49268-±⨯ ∴y ≈-0.98(不符题意,应舍去)y ≈0.23元答:乙种贺年卡每张降价的绝对量大.因此,我们从以上一些绝对量的比较,不能说明其它绝对量或者相对量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例2 两年前生产1 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 000元,生产1 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 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 t 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 000元,生产1 t 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 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分析和解答见教材第20页.三、巩固练习1.填空.(1)一个产品原价为a 元,受市场经济影响,先提价20%后又降价15%,现价比原价多_______%.(2)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手股票,随即他将这手股票转卖给乙,获利10%,乙而后又将这手股票返卖给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的九折将这手股票卖出,在上述股票交易中,甲盈了_________元.(3)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63L ,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纯药液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多的药液,再加水补满,这时容器内剩下的纯药液是28L ,设每次倒出液体x L ,则列出的方程是________.参考答案:(1)2 (2)1 (3)(1-63x )2=2863 2.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kg ,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 ,针对这种水产品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 元,月销售利润为y 元,求y 与x 的关系式.(3)商品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分析:(1)销售单价定为55元,比原来的销售价50元提高5元,因此,销售量就减少5×10kg .(2)销售利润y =(销售单价x -销售成本40)×销售量[500-10(x -50)](3)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那么销售量就不超过1000040=250kg,在这个提前下,求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为多少.解:(1)销售量:500-5×10=450(kg);销售利润:450×(55-40)=450×15=6 750元.(2)y=(x-40)[500-10(x-50)]=-10x2+1 400x-40 000(3)由于水产品不超过10 000÷40=250kg,定价为x元,则(x-400)[500-10(x-50)]=8 000.解得:x1=80,x2=60.当x1=80时,进货500-10(80-50)=200kg<250kg,满足题意.当x2=60时,进货500-10(60-50)=400kg>250kg,(舍去).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应掌握:建立多种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建模以解决如何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况的问题.五、布置作业习题21.3 第7题.21.1 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重点难点】重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自主先学】请观察一下,下列哪些是方程?⑴⑵2x+y=16⑶3x+y -1 ⑷3x-4=2x+6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课堂活动】一、请根据题目意思列出方程,并化简:1.要设计一座高2 m 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求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高多少米?2.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二、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什么共同点呢?不同点呢?对照一元一次方程,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练一练: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4x(x+2) =25 (2)(3 x -2)(x +1)=x -3 (3)x(x-4)=02、(小组合作)已知关于x的方程(a2— 4)x 2— ax +2x+a —2=0⑴若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⑵若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三、下面哪些数能使方程x2–x– 6 = 0 成立?-3 , -2 ,-1 ,0 , 1, 2,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 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叫做根).练一练:若x =2是方程 的一个根,你能求出a 的值吗?四、课堂小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450ax x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二^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形式:ax2+ bx + c = 0(a 丰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典型例题:1、已知关于x的方程(m+ J3)x + (m-3 )-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21.2降次一一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配方法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

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 > 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 a ,x2= - - a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 2=p(m乒0)形式的方程,如果p >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数学教学总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上册新授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今年我依然带九年级两班数学,九(3)三班共27人,男人12人,女生15人,九四班共34人,男生15人,女生19人。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两班都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

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就可以看出来,优秀率达到了25%,但及格率下降到70%,特别是不及格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在70 分以下。

三.教材分析本册书一共五章内容,但考虑到九年级下学期的任务比较重,所以把下学期的第二十六章内容调到这学期来说上,所以这学期就六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

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

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专题知识回顾知识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要点诠释:一元一次方程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3)整式方程.注意:方程要化为最简形式,且一次项系数不能为零。

2.方程的解: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将其代入方程两边,看两边是否相等.知识点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方程的同解原理(也叫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要点诠释: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等式基本性质2,注意防止漏乘(尤其整数项),注意添括号。

(2)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依据去括号法则、分配律,注意变号,防止漏乘。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记住移项要变号),依据等式基本性质1,移项要变号,不移不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 =b(a≠0)的形式,依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要仔细,不要出差错。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 =b/a ,依据等式基本性质2,计算要仔细,分子分母勿颠倒。

要点诠释:理解方程ax=b 在不同条件下解的各种情况,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①a≠0时,方程有唯一解x =b/a ; ②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③a=0,b≠0时,方程无解。

知识点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感悟新知
知4-练
1 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4,若 把这两个数字调换位置,所得的两位数与原两 位数的乘积等于765,求原两位数. 15
2 两个相邻偶数的积是168.求这两个偶数.
12和14
课堂小结
一元二次方程
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有哪些步骤? 2.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感悟新知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是多少?请比较
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知1-练
解:设乙种药品的年平均下降率为y,列方程得
6000(1 - y )2=3600.
解方程,得 y1≈0.225,y2≈1.775. 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约为22.5%. 综上所述,甲乙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1) 设每轮分裂中每个有益菌可分裂出x个有益菌, 根据题意,得 60(1+x)2=24 000. 解得x1=19,x2=-21(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轮分裂中每个有益菌可分裂出19个有益菌.
(2) 60×(1+19)3=60×203=480 000(个). 答:经过三轮培植后共有480 000个有益菌.
知识点 2 营销策划问题
知2-练
例2 某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 按每
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 后来经过市 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 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 利2240元,请回答:
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 赢得市场, 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
是否正确、作答前验根是否符合实际.
感悟新知

九年级数学 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16张PPT)

九年级数学 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16张PPT)
2x a x a x 1 3 2
中,得
- 2 - a 1 a 1 1 3 2
解得a=-11
综合运用
自主探究
10 1.如果 2x2ab1 3 y3a2b16 是一个二元一次方 程,那么a=_____. 3 b=______ 4
2 x y 5 2.解方程组: 4 x 3 y 7
2 x y 5 2.解方程组: 4 x 3 y 7
(1) ( 2)
解:(2)-(1)x2得 y=-3 将y=-3代入(1)得 x=4 x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y 3

组内交流
陈老师为学校购买运动会的奖品后,回学校向后勤处王 老师交账说:“我买了两种书,共105本,单价分别为8 元和12元,买书前我领了1500元,现在还余418元. ” 王 老师算了一下,说:“你肯定搞错了. ”王老师为什么说 他搞错了?试用方程的知识给予解释.
解:设原来的两位数个位数字是x,则十位数字 是9-x. 10x+(9-x)=10(9-x)+x+9 解得 x=5 9-x=4 所以原来的两位数是45.
1.如果2005-200.5=x-20.05,那么x等于(B) A.1814.55 B.1824.55 C.1 774.45 D.1 784.45 2.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每一表面都填有唯一一个 数字,且各相对表面上所填的数互为倒数.若这 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1所示,则A、B的 值分别是( A ) 1 2 A 1 3 B
2.若方程 3x 4 m7+5=0 是一元一次方程, 求 m的值,并求此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根据题意,得 4m-7=1 解得 m=2 当m=2时,原方程变为 3x+5=0 3x=-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试卷
1.用适当的数填空:
①、x2+6x+ =(x+ )2;
②、x2-5x+ =(x-)2;
③、x2+ x+ =(x+ )2;
④、x2-9x+ =(x-)2
2.将二次三项式2x2-3x-5进行配方,其结果为_________.
3.已知4x2-ax+1可变为(2x-b)2的形式,则ab=_______.
4.将一元二次方程x2-2x-4=0用配方法化成(x+a)2=b的形式为_______,•所以方程的根为_________.
5.若x2+6x+m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A.3 B.-3 C.±3 D.以上都不对
6.用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a2-4a+5变形,结果是()
A.(a-2)2+1 B.(a+2)2-1 C.(a+2)2+1 D.(a-2)2-1
7.把方程x+3=4x配方,得()
A.(x-2)2=7 B.(x+2)2=21 C.(x-2)2=1 D.(x+2)2=2
8.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的根为()
A.2±10 B.-2±14 C.-2+10 D.2-10
9.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y2+2x-4y+7的值()
A.总不小于2 B.总不小于7
C.可为任何实数 D.可能为负数
10.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 2-5x=2. (2)x 2+8x=9
(3)x 2+12x-15=0 (4)4
1 x 2
-x-4=0
11.用配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1)求2x 2-7x+2的最小值 ;
(2)求-3x 2+5x+1的最大值。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练习题
一、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142
=-x 2、2)3(2=-x 3、()512
=-x 4、()162812
=-x
二、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662=--y y
2、x x 4232=-
3、9642=-x x
4、0542=--x x
5、01322=-+x x
6、07232=-+x x
7、01842=+--x x 8、0222=-+n mx x 9、()00222>=--m m mx x
三、 用公式解法解下列方程。

1、0822=--x x
2、22
3
14y y -= 3、y y 32132=+
4、01522=+-x x
5、1842-=--x x
6、02322=--x x
四、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 x 22=
2、0)32()1(22=--+x x
3、0862=+-x x
4、22)2(25)3(4-=+x x
5、0)21()21(2=--+x x
6、0)23()32(2=-+-x x
五、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513+=-x x x x
2、x x 5322
=- 3、2
260x y -+=
4、01072=+-x x
5、()()623=+-x x
6、()()03342
=-+-x x x
7、()02152
=--x 8、0432=-y y 9、03072=--x x
10、()()412=-+y y 11、()()1314-=-x x x 12、()025122
=-+x
二.选择题:
6.在下列各式中
①x 2
+3=x; ②2 x 2
- 3x=2x(x- 1) – 1 ; ③3 x 2
- 4x – 5 ; ④x 2
=- x
1+2 7.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A x 2
+bx+c=0 B a x 2
+c=0 (a ≠0 ) C a x 2
+bx+c=0 D a x 2
+bx+c=0 (a ≠0) 9.方程3 x 2+27=0的解是( )
A x=±3
B x= -3
C 无实数根
D 以上都不对 10.方程6 x 2- 5=0的一次项系数是( ) A 6 B 5 C -5 D 0
11.将方程x 2- 4x- 1=0的左边变成平方的形式是( )
A (x- 2)2
=1 B (x- 4)2
=1 C (x- 2)2
=5 D (x- 1)2
=4
一般形式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t(t + 3) =28 2 x 2
+3=7x
四.用直接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x 2
=64 (2)5x 2
-
5
2=0 (3)(x+5)2
=16
(4)8(3 -x )2 –72=0 (5)2y=3y 2
(6)2(2x -1)-x (1-2x )=0 (7)3x(x+2)=5(x+2)
(8)(1-3y )2
+2(3y -1)=0
五. 用配方法或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 2+ 2x + 3=0 (2)x 2
+ 6x -5=0
(3) x 2-4x+ 3=0 (4) x 2
-2x -1 =0
(5) 2x 2+3x+1=0 (6) 3x 2
+2x -1 =0
(7) 5x 2-3x+2 =0 (8) 7x 2
-4x -3 =0
(9) -x 2-x+12 =0 (10) x 2-6x+9 =0
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2,x x ,那么
1212,b c
x x x x a a
+=-=
说明:(1)定理成立的条件0∆≥ (2)注意公式重12b
x x a
+=-
的负号与b 的符号的区别 【课堂练习】
1.设x 1,x 2是方程2x 2-6x +3=0的两根,则x 12+x 22
的值为_________
2.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
-7x +4=0的两根,则x 1+x 2= ,x 1·x 2= ,
(x 1-x 2)2

3.已知方程2x 2
-3x+k=0的两根之差为212
,则k= ;
4.若方程x 2
+(a 2
-2)x -3=0的两根是1和-3,则a= ;
5.若关于x 的方程x 2+2(m -1)x+4m 2
=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根互为倒数,那么m 的值为 ;
6. 设x 1,x 2是方程2x 2
-6x+3=0的两个根,求下列各式的值: (1)x 12x 2+x 1x 22
(2) 1x 1 -1x 2
7.已知x 1和x 2是方程2x 2-3x -1=0的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22
21x 1
x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