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义-价值观、态度、能力与工作满意度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6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6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下表列出了每一种价值观的范例。
表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中的两种类型: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1、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2、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3、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4、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5、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 6、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7、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8、自由(独立、自主选择) 9、幸福(满足) 10、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11、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12、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13、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 14、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 15、自尊(自重) 16、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17、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18、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 1、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 2、心胸开阔(开放) 3、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4、欢乐(轻松愉快) 5、清洁(卫生、整洁) 6、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7、宽容(谅解他人) 8、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 9、正直(真挚、诚实) 10、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 11、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12、智慧(有知识的、善思考的) 13、符合逻辑(理性的) 14、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15、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 16、礼貌(有礼的、性情好) 17、负责(可靠的) 18、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分析宝玉挨打后,薛宝钗与林黛玉的行为差异。
第六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2.职业选择的价值观念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内涵价值的基本认识 和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职业和劳动岗位的总的看法。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3.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 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它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价值观 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课件】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第四讲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一、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指<a name=baidusnap0></a>一个人</B>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看法。

价值体系人对各种事物,如家人、朋友、工作、金钱、权力等的评价在心目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轻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

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是决定人们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想、需要、动机和行为。

价值体系的形成一个人</B>的价值观是从他出生时起,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积累形成的,父母、老师、朋友、大众传媒、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价值观的分类奥尔伯特(Allport)的分类方法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整合。

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指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一个人</B>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指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

罗宾斯的价值观新教伦理: 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

存在主义: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寻求自主、对自己忠诚。

实用主义: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业忠诚。

X代: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忠诚。

价值观与管理制定企业价值观时,要考虑与企业有关的各种群体的价值观。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

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人、物、事件,也可以是组织、群体或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的观念。

2、态度的结构态度有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态度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态度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绩效有着重要影响。高工作满意度通常会导致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如更高的工作投入 、更低的离职率等;而低工作满意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如工作倦怠、高离职率等。
03
研究方法与理论
实证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严谨的问卷,收集大 量相关数据,以量化方式探究 态度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之间
对工作持有消极的态度会降低工作满意度。
态度调整
通过改变员工的态度,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 度。
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 2
个人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例如, 重视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员工可能对工作更满 意。
组织价值观
组织的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的匹配程度对员工 的工作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
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 薪酬、福利等物质奖励,以及认可、 赏识等非物质奖励,以增强员工的工 作动力和满意度。
提供员工发展机会
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 机会,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态度价 值观。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
要点一
探讨其他影响因素
THANKS
要点二
研究不同人群
除了组织和员工本身,还有许多其他 因素可能影响员工的态度和价值观, 如组织结构、领导力等,未来研究可 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的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进 行探讨,如新员工、老员工、管理层 等,以了解不同人群在态度和价值观 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要点三
开展跨文化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在态度和价值 观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未来研 究可以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以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在态度和价值 观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1)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1)

文化革命 文革时期 45-60 猜疑、知识系统不够、批判、明
主义
哲保身、好斗、压抑
文化精英 80年代 30-45 好学、忠诚、诚实、传统、成功、
主义
负责、健康
物质主义 90年代 <30 灵活、组织忠诚度减弱、享受、 竞争、思考、好学、成就、独立
(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比较
比较方面 最大利润 一般目标 最大利润
第三章 价值观、态度、工 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 教学目标:
❖ 理解价值观及其分类、作用;态度及其构成、与行为的 关系、态度转变理论;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与工 作绩效的关系;组织承诺及其影响因素
❖ 重点:态度的构成、认知失调理论、员工对工作不满意 的反应、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组织承诺的三个因素
❖ 难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认知失调理论,工作满意度 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开明专制、专制和 民主、高度的参
民主混合
与式
主要的,但也要考 并不比其他集团
虑其他集团
更重要
六、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 1、组织目标、愿景和制度的制定,必 须考虑到员工和群体的价值观,重视价 值观的引导;
❖ 2、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树立明确的 组织价值观,建立大家共同接受、认可 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组织凝聚 力;
❖ 公主只好隐瞒身世,去找全国最勇敢 的剑客帮忙。听了她凄惨的故事后,剑客 答应帮忙,只要公主能付出酬金。可是公 主付不起酬金,而剑客只拯救那些付得起 酬金的人。
❖ 公主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人能帮助她 了。因此她决定自己独个儿冒险走一趟。 她沿着自己所熟悉的最安全的小径走, 眼看就要走出大森林的时候,却被邪恶 的男巫发现了,结果她被火烧死了。
发?
第二节 态度P92

组织行为学:第4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第4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第4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员工的价值观和态度决定一切。

1 价值观•1.1 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务(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价值观包含判断:好/坏,对/错,可以/不可以…–价值观体系,是指一个人对各个事务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价值观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行为。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核心因素。

–价值观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文化•父母以及家庭环境•老师•朋友•舆论和大众传媒•……•1.2 价值观的分类–奥尔波特的分类•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需求真理;•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政治型:重视用于权利和影响力;•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终极价值观:一种期望存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舒适的生活,和平的世界,平等,家庭安全,自由…•工具价值观: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个方面。

–辛勤工作,心胸开阔,欢乐,勇敢,富于想象,负责,自我控制,顺从…–讨论:•试比较三种经营价值观: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比较方面:指导思想,对政府、股东、员工作用的认识,领导的方式等)•研究发现,价值差异是企业成功的原因。

•1.3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价值观影响:•对其他个人或群体的看法•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对个人和组织成功或成就的看法•对个人和组织目标的选择•对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手段的影响–提示:•合理的组织目标是充分平衡各方面价值观基础上的选择;•致力于组织文化的建设。

2 态度•2.1 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事务和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心理倾向,如喜欢或不喜欢。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组织行为学-北航,皇甫刚)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组织行为学-北航,皇甫刚)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态度调查和工作满意感的测量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决定工作满意感的因素: 工作的挑战性 公平的报酬 良好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 性格与工作的匹配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1、对生产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和生产率受一些中介 因素的影响 2、对缺勤率和流动率的影响 呈负相关。但工作满意感与流动率的负相 关程度要大一些,其中一个中介变量是员工的 绩效水平。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3、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指员工接受组织和组织目标,并希望保持自 己作为该组织成员的身份。 研究表明,对组织的认同与缺勤和辞职率都 呈负相关,它比用工作满足感作为指标预测员工 的离职行为更准确。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Schein(1986)的研究发现,员工感觉来自组 织方面的支持越大,越会激发“利他主义”, 或者越是顺从的员工,则感情承诺就越高。 持续承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 所掌握技术的应用范围、改行的可能性、个人 对组织投入的状况、福利因素、任职时间长短 和个人特性。 影响规范承诺的因素包括:对组织规范要 求、员工个性特征、所接受的教育等。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感
最近研究表明有些中介变量是说明态度与行为 一致性的重要原因: 态度、行为越具体,越是针对特定的事物,二 者的相关程度就越高。 社会压力可以使态度行为保持一致,也可以使 二者相分离。 经验也是协调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变量。长期的 经验本身就是态度和行为都变得更具有适应性,同 情境更协调。
价值体系的起源: 人的价值观是在社会文化的洗礼、作用下形 成的。其中家庭、教育、同伴团体、大众传播媒 介等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人的早期经验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的价值观一经形成,是相对稳定的。但也 决非一成不变。当环境变化了,原先的价值观不 在适合了,人的价值观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

组织行为学4——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4——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1. 具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2. 公平的奖酬;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 融洽的同事关系。
2018/12/22 11
A great place to
work is one in which
employees “trust
the people they
work for, have
pride in what they do, and enjoy the people they work with” !
理想的调节变量是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都不 大。
2018/12/22
7
影响A-B关系最有力的调节变量:
1. 态度的重要性
2. 态度的具体性 3. 态度的可提取性
4. 是否存在社会压力
5. 个体对态度的直接经验
2018/12/22 8
换个角度:行为会否影响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 Self-perception theory ): 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 的东西产生意义的,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 导行动的工具。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满足了他们社会交 往的需要。 友好的和支持性的同事会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上司的行为也是一个决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当员工的直接上级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对 好的绩效提出表扬,倾听员工的意见,对他们 对表现出个人兴趣时,员工的满意度会提高。
工作满意度的意义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满意度与离职率的关系
满意度与出勤(旷工):
(satisfaction and absenteeism)
满意度与旷工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消极关系, 但是这种相关是中度的——通常小于0.40。
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对病假的 宽容程度、带薪休假的制度安排等 难得的一项研究:美国希尔斯公司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06章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反生产工作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06章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反生产工作行为
6-2
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
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
价值观是鼓舞人心的,因为它们“代表适用于不 同时空背景的宏大目标”
有10种价值观可以引导行为
6-3
施瓦茨理论中价值观和动机的定义
价值观
定义和背后的动机
权力
社会地位和声望,对他人和资源(包括社会权力、权威、财富)的控制和主导
成就
通过展示符合社会标准(成功,有能力,有进取心,有影响力)的能力取得的个人成功
享乐主义 个人的快乐和感官满足(快乐、享受生活)
刺激
生活中的兴奋、新奇和挑战(勇敢,丰富多彩的生活,刺激的生活)
自我引导 普世价值
仁爱
独立的思考和行动选择,创造和探索(创意、自由、独立、好奇、选择自己的目标)
理解、欣赏、宽容和保护人类与自然的福祉(心胸开阔,智慧,社会公正,平等,世界和平与美丽,人与自然 的和谐,保护环境) 保护和提升周围人的利益(乐于助人,诚实,宽容,忠诚,有责任心)
6-12
态度的本质
态度
个体对特定对象或情况或喜好或厌恶的稳定的习 得性心理倾向
6-13
态度的本质
情感要素
个体对特定对象或情况的感情或情绪
认知要素
反映了个体对特定对象或情况的信念或想法
行为要素
指个体如何计划或者期望对某对象或情况采取行 动
6-14
态度和现实冲突时会发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指个体的态度或信念与行为不兼容时所经历的心 理不适
拖延
破坏
性骚扰
6-36
反生产工作行为的成因与预防
青春期行为障碍与反生产工作行为相关 格特质和特定工作条件也会使反生产工作行 为更有可能发生 如果他们有自己满意的有自主权的工作,他 们也不太可能表现出反生产工作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态度、能力与工作满意度个体差异对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第一节个人价值观一、个人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values〕代表一系列根本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这个定义包含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或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说明其重要程度。

我们的价值观一局部是遗传,其余局部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父母行为、教师、朋友以及其他相似的环境因素。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案例:;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okeach Value Survey,RVS〕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instru'mentl] values〕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发奋向上〕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心胸开阔〔开放〕成就感〔持续的奉献〕能干〔有能力、有效率〕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欢乐〔轻松愉快〕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清洁〔卫生、整洁〕平等〔兄弟情谊、时机均等〕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家庭平安〔照顾自己所爱的人〕宽容〔谅解他人〕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幸福〔满足〕正直〔真挚、老实〕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富于想象〔大胆、创造性〕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国家的平安〔免遭攻击〕智慧〔有知识、善思考〕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符合逻辑〔理性的〕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博爱〔温情的、温柔的〕自尊〔自重〕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社会成认〔尊重、赞赏〕礼貌〔有礼的、性情好〕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负责〔可靠的〕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研究证实,相同职业或类别的人倾向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冲突✓个人内在价值观的冲突✓人际价值观的冲突✓个人与组织价值观的冲突案例:价值观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根据RVS,分别列出终极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中最重要的5种:〔1〕你能觉察到个人内在价值观的冲突吗?你准备如何解决?〔2〕与几名好朋友一起讨论彼此的异同点,努力在看似不同的价值观中找到共同点。

如何使自身价值观与团队成员价值观及团队共同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如何才能消除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冲突?案例: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Jeri〔某公司高层管理者〕说:“他〔Keith,律师,Jeri的丈夫〕总是说他就来,他就来,他就来。

〞但是属于她的时间总是被别的事情挤掉。

最后,她坚持让他在日程表上安排一周内与她共进午餐的时间——就像她是他的客户一样。

Keith很犹豫,因为不管怎么说,与妻子预定时间是一件有点残酷的事。

“在我们开始把这件事放进日程表之前……〞他刚要说下去,Jeri打断了他,眼泪在Jeri的眼眶里打转:“我一直等着你从日程表中为我挤出一点点时间!〞Keith容许了,于是他每个星期必须与妻子吃两顿午饭。

他说:“我知道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家人是一件听上去很糟糕的事,但是预定时间能使紧张状态得到缓解。

〞问题:面对工作干扰家庭或家庭干扰工作,你将怎么办?第二节态度一、态度的定义态度〔attitudes〕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态度有三个组成成分:认知成分〔cognitive ['kɔgnitiv] component [kəm'pəunənt]〕、情感成分〔affective [ə'fektiv] component〕和行为成分〔behavioral [bi'heivjərəl] component〕。

认知成分反映了对某人或者某事持有的信念和看法,比方“歧视是错误的〞。

它为态度中更关键...的局部情感成分奠定了根底。

情感是态度的情绪或感情局部,比方“我不喜欢某某,因为他歧视少数民族〞。

最后,情感导致行为结果。

行为成分指对某人或某事以一定的方式行动的倾向,比方因为对某某的厌反感情以至我可能选择躲避他。

把态度看成由——认知、情感、行为——三局部组成,有助于我们理解它的复杂性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潜在联系。

但为了更明确,请记住,态度主要是指三种成分中的情感成分。

态度,像价值观一样,是从父母、教师、同辈群体那里获得的。

我们天生具有某些遗传的素质。

与价值观不同的是,一个人的态度不太稳定。

在组织中,态度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工作行为。

二、Ajzen模型:态度通过意向影响行为Icek Ajzen的方案行为理论展示了三个独立但相互影响有关个人意向〔intentions [in'tenʃən],方案行为〕中打算去做什么〔实际行为〕的决定因素。

这个模型预示了在个人控制下的行为,而不是由个人控制之外的环境所决定的行为。

意向的决定因素本质赖床不上课对行为的态度一个人对讨论中的行为所持有的赞同或不赞同评价的程度。

学习枯燥无味,也没什么看得见的回报,因此赞同偶尔旷课。

主观标准对实施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而感知的社会压力。

许多同学旷课也没什么事。

感知的行为控制程度感觉实施这种行为是容易还是困难。

太容易了,拉上被子蒙住头继续睡,做个好梦!根据方案行为模型,一个人想实施某种行为的意向就是这种行为最好的预警器。

一个管理者打算培养某种有益行为时,可以考虑通过培训改变人们潜在的观念,另一种策略是通过清晰可信的沟通、组织的价值文化观和角色模式等方法来改变主观标准,最后,日常雇员态度调查可以知晓员工的想法是否与公司主导气氛相一致。

三、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

当人们谈论雇员的态度时,更多是指工作满意度。

全球不同国家的工作满意度排名前五的国家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员工百分比丹麦61%印度55%挪威54%美国50%爱尔兰49%排名倒数五位的国家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员工百分比爱萨尼亚11%中国11%捷克10%乌克兰10%匈牙利9%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kə'mitmənt]〕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问题:“相比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是预测流动率的一个更好指标〞,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组织承诺是对组织整体的更全面更长久的反响,一名员工对他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可能会认为这是暂时的现象,并没有对组织整体感到不满意。

但当不满意蔓延至组织本身时,员工可能考虑流动。

工作投入〔job involvement [in'vɔlvmənt]〕测量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高工作投入意味着一个人对特定工作的认同,而高组织承诺那么意味着对于所在组织的认同。

研究证实,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内在鼓励正相关,与离职倾向负相关。

第三节能力与绩效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可以分为两大类: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

七种主要的心理能力维度维度描述算术快速而准确进行运算的能力言语理解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及词汇之间关系能力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识别视觉上异同的能力归纳推理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演绎推理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的能力空间视知觉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能相像出物体形状的能力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如今,在管理领域,能力和技能越来越受重视。

胜任力...〔competencies ['kɔmpitənsi]〕这一典型的术语通常被使用。

获得最多关注的胜任力是口头沟通能力、主动性、决策能力、宽容、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四节工作满意度一、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单一整体评估法〔single global rating〕:只是要求个人答复一个问题,例如“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然后被试者就从数字1-5圈出一个适宜的数字,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从“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的程度。

工作要素组成总和评分法〔summation [sʌ'meiʃən] score〕:首先确认工作中的关键因素,比方工作性质、上级主管、目前的收入、晋升的时机和与同事的关系,然后询问员工对每一个因素的感受。

根据标准量表来评价这些因素,然后将分数相加就产生了工作满意度总分。

问题: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好?参考答案:研究结果说明单一整体评估法比工作要素总和法更有效,简单优于复杂。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工作满意度概念的内涵太广,单个问题实际上成了一种包容性更广的测量方法。

问题: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你对自己的学校满意吗?哪一点让你最无法忍受?二、什么决定工作满意度员工喜欢选择这样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够为他们提供时机使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任务,有一定的自由度,并能对他们工作的好坏提供反响。

这些特点使工作更富有挑战性。

挑战性低的工作使人感到厌烦,但是挑战性太强的工作会使人产生挫折和失败的感觉。

在中度挑战性的条件下,大多数的员工将会感到愉快和满意。

员工希望分配制度和晋升政策能让他们觉得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

人们从事工作不仅仅为了挣钱和获得看得见的成就,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还满足了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所以,毫不奇怪,友好和支持性的同事会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上司的行为也是一个决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当员工的直接主管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对好的绩效提供表扬、倾听员工的意见,对员工表现出个人兴趣时,员工的满意度会提高。

根据John Holland提出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当人们的人格特征与所选择的职业相一致时,他们会发现有适宜的才能和能力来适应工作的要求,并且这些工作中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由于这些成功,他们更有可能从工作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与职业范例的模糊且无规那么可循的活动理想、情绪化、不实际内装饰家图:职业人给类型之间的关系注:在六边形中两个领域或取向越接近,那么两者约一致。

临近的类型比拟近似而对角线上相对的类型最不一致三、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关性强度鼓励+ 中等组织公民行为+ 中等缺勤- 弱拖沓- 弱撤退认知- 强流动- 中等心脏病- 中等感知压力- 强工作绩效+ 中等生活满意度+ 中等心智健康+ 中等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sitizənʃip] behaviors,OCBs〕指超出工作职责之外的各种员工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