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创业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章 创业价值观与态度
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 ➢ (5)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
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二、创业价值观的涵义及其体现
(一)创业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创业者在创业目标的认识、创业手段选择以及创业评价上 所反映的价值倾向。
(二)创业价值观的体现
➢ 经济的价值:强调有效和实用; ➢ 社会的价值:强调对人的热爱; ➢ 审美的价值:重视外形和谐均称的价值; ➢ 理论的价值: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 政治的价值: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 宗教的价值: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有一家大公司,该公司的员工来自23
➢ 创业者做一个企业要赚钱,要自身能够生存和发展; ➢ 创业者除了要赚钱,还要为社会提供好的服务,为他人发光供热; ➢ 在对创业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要重点考察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价值观
是否一致和积极。
第一节 创业价值观
4
一、价值观及其类型
(一)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
“我观们等要千差回万到别群,众员工身平边时,的要沟通通很过不各顺种畅,慈误善解组抱织怨和为纠世纷界不贡断。献于自是己,的人力力资量源。部“的 培训经理对这些员工进行了—集中—培C训h。uck Gordon,SpareFoot 创始人
SpareFoot ➢ 帮助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种植作物,美化周边环境;
2.罗克奇的工具与目的价值观 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工平时的沟通很不
顺畅,误解抱怨和纠纷不断。于是,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经理对这些员工进行了集中培训。
目的价值观
表4-2 罗克奇价值观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四、态度的改变
2.个体人格因素 (1)智慧能力:对于较复杂的问题,智慧高者较易了解 各种赞成的或反对的论点,进而根据此论点,形成或改 变自己的态度,其改变是主动的。智慧低者由于缺乏判 断力,容易被说服,也容易接受团体的态度,其改变是 被动的。
(2)自我防卫:自我防卫强大的人,会尽力维护自己已有的态度以保持自尊。因此,这种人的 态度很难改变。心理学家Rosenberg指出,在政治上极端保守者,都有不安与自卫的倾向。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认知失调 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P)对 某一对象(X)的态度常受他人(O)对该 对象之态度的影响。即海德重视人际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力。
四、态度的改变
3.参与改变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 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 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参与群体活动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 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 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
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 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技术一:利用传播或沟通灌输新知识 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知识,而往往接触的新知识又可能改变已形成的态度。提供新
知识时,有下列几种技术性的问题。 (1)知识的来源。 (2)媒体。 (3)单面说明或双面说明。 (4)诉诸情感。 (5)明示结论与否。 (6)传播者(宣传者)的企图。 (7)反复提示。
四、态度的改变
二、态度的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1)

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1)

文化革命 文革时期 45-60 猜疑、知识系统不够、批判、明
主义
哲保身、好斗、压抑
文化精英 80年代 30-45 好学、忠诚、诚实、传统、成功、
主义
负责、健康
物质主义 90年代 <30 灵活、组织忠诚度减弱、享受、 竞争、思考、好学、成就、独立
(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比较
比较方面 最大利润 一般目标 最大利润
第三章 价值观、态度、工 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 教学目标:
❖ 理解价值观及其分类、作用;态度及其构成、与行为的 关系、态度转变理论;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与工 作绩效的关系;组织承诺及其影响因素
❖ 重点:态度的构成、认知失调理论、员工对工作不满意 的反应、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组织承诺的三个因素
❖ 难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认知失调理论,工作满意度 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开明专制、专制和 民主、高度的参
民主混合
与式
主要的,但也要考 并不比其他集团
虑其他集团
更重要
六、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应用
❖ 1、组织目标、愿景和制度的制定,必 须考虑到员工和群体的价值观,重视价 值观的引导;
❖ 2、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树立明确的 组织价值观,建立大家共同接受、认可 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组织凝聚 力;
❖ 公主只好隐瞒身世,去找全国最勇敢 的剑客帮忙。听了她凄惨的故事后,剑客 答应帮忙,只要公主能付出酬金。可是公 主付不起酬金,而剑客只拯救那些付得起 酬金的人。
❖ 公主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人能帮助她 了。因此她决定自己独个儿冒险走一趟。 她沿着自己所熟悉的最安全的小径走, 眼看就要走出大森林的时候,却被邪恶 的男巫发现了,结果她被火烧死了。
发?
第二节 态度P92

五个最重要的价值观

五个最重要的价值观

五个最重要的价值观导语: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价值观的引领,价值观是我们对人生根本问题的回答与整个人生态度的总和。

在当下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需要明确并坚守一些重要的价值观,以便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晰的方向。

接下来,我将介绍五个最重要的价值观,它们是: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坚持奋斗、关爱他人、学习与成长。

这些价值观将引导我们处理人际关系、追求自我价值和塑造人生意义。

第一章: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坚守的重要价值观。

诚实为人的基石,守信为人的立身之本。

诚实使我们与他人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任,而守信则是我们对承诺的坚持。

诚实守信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支持,他们的言行得到他人的信赖,成功与荣誉也会随之而来。

第二章:勇于创新勇于创新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必备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勇于创新包含了敢于尝试、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面临失败与困惑,但只有坚持不懈,不断追求新的突破,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三章:坚持奋斗坚持奋斗是我们实现梦想的价值观。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前方布满了艰辛与挑战,只有坚持奋斗才能逐渐超越自我。

坚持奋斗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并付出努力和汗水,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奋斗的过程虽然曲折,但正是这段经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与成长,最终收获到自己所期望的成果。

第四章: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我们与周围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关心他人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根本。

通过关爱他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困境,从而获得更多支持与帮助。

同时,当我们以一颗关爱之心对待他人时,我们也会拥有更高的自尊和幸福感。

第五章:学习与成长学习与成长是我们持续提升自身的重要价值观。

在不断变革的时代,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通过不断学习,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MBA课程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能力人格价值观

MBA课程组织行为学第四章能力人格价值观



EC
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 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高登•奥尔波特 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 进行描述)。 个体待人处世的基本倾向。 性格决定命运。
NU
NU
经济价值:象征形式依靠在市场上通过交换而 取得的价值。
MB A
2.价值观:
3.价值观的分类(罗克奇的两种价值类型):



EC
终极价值观: 舒适、和平、安全、自由、幸福、和谐、快 乐、救世、自尊等 。 工具价值观: 能干、欢乐、勇敢、宽容、正直、独立、智 慧、博爱、礼貌、负责、自我控制等。


四、人格的文化差异
Personality显然包含了下列意涵:面具、 书写符号、戏剧里的虚构人物、私有财产、明显 的特质……但是, Personality或character,过 去指的是外部的符号特征,现在无疑已被内化为 个人的所有物,也就是某个可以显示或诠释的特 质。就某个层面而言,这是一个强烈的、占有性 的个人主义,但它更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意识的纪 录;纪录了日益增强的意识(对于“独立的”、 有价值的生活的认知),且赋予我们“个别的” (individual)自我。 ——雷蒙•威廉斯
EC
NU
1、能力 2、学习及相关理论

MB A
主要内容
一、能力
1,能力:
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这是对个体能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 2,三个要素: 工作背景、主观性、时间性。 3,两种能力 心理(智)能力: 算术、言语理解、知觉速度、归纳推理、演绎推 理、空间视知觉、记忆力。 体质能力: 力量因素、灵活性因素、其他因素。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组织行为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绪论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更系统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组织绩效,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学科来源:心理学:学习、动机、个性、知觉、培训、满意感、决策过程、态度测量、工作设计;社会学:群体动力、团队、沟通、权力、冲突、组织结构、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人类学: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社会心理学:行为变化、态度改变、沟通、群体决策过程;政治学:冲突、权力、领导理论。

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F. Taylor 科学管理、时间动作分析;H. Fayol 管理的基本要素与14条原则;M. Weber 行政组织的层峰结构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Munsterberg《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选拔与培训;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人群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K. Lewin B= f(P,E);社会测量学(J. Moreno):人际关系分析;需要层次理论(A. Maslow):动机与激励科学管理的先驱:F. Taylor:生于清教徒家庭,认为人天生应勤奋劳动,制止奢侈与浪费;伯利恒钢铁公司,6年时间从学徒到总工程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工时分析、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等。

管理的实践家F. Taylor的主要思想:观念的革命:由分蛋糕变成把蛋糕做大科学管理原理:由管理人员把过去工人们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决窍集中起来;科学地挑选工人;将科学和工人的科学教育培训结合起来;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

胡萝卜加大棒:工人与管理者的差别F.Taylor主要措施:低效率的根本:有意的磨洋工和无意的磨洋工主要措施:工时分析(搬铁块实验、铲煤实验);计件工资制;成本会计制度Taylor主要追随者:F. Gilbreth & L. Gilbreth(吉尔布雷思):therblig;Frank Gilbreth于1885年17岁时放弃了上大学机会去当一名砌砖工;18个动作 5个动作;Lillian Gilbreth于1915年获得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管理心理学》;“一打孩子”《Cheaper by the dozen 》H. Gantt:Gantt 图表一般管理理论的倡导者:H. Fayol(1841——1925)法国工业家,高层管理者;6类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原则:(工作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团结精神)霍桑实验Hawthrone Studies:E. Mayo;照明实验:绕线圈(光线与效率);谈话实验:谈话可以提高生产率;非正式群体: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群体的相互影响:阿希范式:个体的判断条件;群体的设置(5个实验人员;实验人员的权威;群体的大小);个体判断受到群体的影响(1/3)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A. Maslow的发现:经过1000多种需要的分析,可以把基本的需要类型分为5类;需要是要逐层满足的;只有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产生长远的激励效果;了解组织行为学:个体水平:个性、激励、行为、态度、满意感;群体水平:群体规范与压力、群体决策、冲突与权力、领导行为、人际关系;组织水平: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流程再造。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2018/11/9
9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罗克奇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平等 自由 内在和谐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 能干 欢乐 勇敢 助人为乐 富于想象
2018/11/9
1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18/11/9
3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外部因素:人际影响、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的 影响 内部因素:员工的认知、员工的需要、员工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18/11/9
3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宣传法: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员工参与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组织规范法:形成决定,进行约束
2018/11/9
3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分析
(1)这是一个典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事例。 (2)学生相信老师的预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向着教师 的预言的“未来”努力。 (3)学生努力的结果必然是取得好的成绩,好成绩反过 来又证实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教师的预言更坚信, 更加努力。
17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垂直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但群 体成员各不相同,大家相互依赖又各不相同。 水平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所有 成员彼此相似,平等是至关重要的。 垂直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每个人是不同的,不 平等被接受和认可。 水平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个体与他人的地位或 多或少的是平等的,自我独立并与他人的自我相同。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陈国海第四章PPT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陈国海第四章PPT
果报告 4追踪阶段:调查者组织员工分析数据和调查结果并做
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5庆祝阶段:调查者报告调查工作的情况和根据建议所
做的相应改革的结果
24
问卷法之1:坐标法
25
问卷法之2:句子完成法
LOGO
❖工作意味着…… ❖如果工厂倒闭;我…… ❖我一个人工作时;…… ❖大家认为我…… ❖我在厂里感到…… ❖领导待我…… ❖我们厂的产品…… ❖我的工作环境…… ❖家庭对我来说…… ❖工厂对我来说……
社交中 心型
依赖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爱挑衅,比较自私,主要服从于权利
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 别人介绍他们的价值观 通过戏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积极争取地位 和社会影响 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接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几见者的排斥
忠诚、爱国、热情、服从、崇拜、勤劳刻苦、 诚实、节省 猜疑、知识系统性不够、明哲保身、压抑、稳 重、谨慎、踏实
文化精英主义 20 世纪 80 年代
物质主义
20 世纪 90 年代
30~45 岁 小于 30 岁
好学、忠诚、诚实、传统、成功、负责、健康 灵活、对组织忠诚度减弱、享受、竞争、思考、 好学、成就、独立
二 价值观类型
LOGO
一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
表 4--1:奥尔波特的六种价值观
类型
价值观特点
理论型
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

经济型
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
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
社会型
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三、态度的类型
• 工作满意度 是指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
感觉。
• 工作参与 也称为工作投入,用于测量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
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 组织承诺 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
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三)态度的重要性
l 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l 态度影响挫折忍耐力; l 态度影响学习效率; l 态度影响工作效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l 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个人的习惯性反应的倾向,使 人们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或事物,形成一套独特的固 定看法。这种态度往往阻碍个人正确地辨别群体中的 个别差异,影响正确的社会性判断。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l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提出来的,试图解释态度 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认知失调指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 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和谐 。任何形式的不和谐都是令人不安的,因而个体试图减 少这种不协调,寻求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没有人能够完全消除不协调状态。将不协调降低到 什么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态度的构成
l 认知成分,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 的叙述。
l 情感成分,指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 特征。这是关键部分,我们平时讲的态度主要指情感 成分。
l 意向成分,指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的 倾向。 ——三个成分之间有时是协调一致的,有时也是 不一致的。
二者的不同:
l 需要是原始动力 l 需要相同(保持精力),动机不一定(娱乐、更好地工作) l 动机一样(提高管理水平),需要不一样(我要经验,你们
要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 第二节 价值观概述
一、价值观的概念
•(一)定义
• (1)从信念角度:价值观是引导个体或社会认为某 些具体的行为操守或人生终极追求,比与之相反的行为 操守或人生终极追求更可取的某种持久信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l 态度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
l 态度不同于价值观,它不像价值观那么稳定;也不像价 值观那样黑白分明,态度可以落在非常赞成和非常不赞 成的连续体中的任何一点。
l 卡茨总结了态度在工作过程中的四大功能:适应功能; 自我防卫功能;表现价值功能;认识或评价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态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形成 (1)模仿与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态度的影响因素 (1)需要与愿望 (2)知识和信息 (3)群体观念 (4)个体特点与经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 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9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节 需要、动机和行为
一、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某种重要而有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的 匮缺、丧失或被剥夺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
——需要的含义:“短缺感 + 求足欲”
——需要的成分:一种是定性的、方向性的成分, 反映了对特定目标的指向性;另一种是定量的、活力 性的成分,代表了指向该目标的意愿的强烈程度。
1、诚实
2、家庭安全
2、负责
2、自由
2、诚实 2、世界和平 2、助人为乐
3、自由
3、能干
3、快乐
3、勇敢 3、家庭安全
3、勇敢
4、成就感 4、雄心勃勃 4、自尊
4、独立 4、自尊
4、负责
5、快乐
5、独立
5、能干
5、能干
5、自由
5、能干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辩证思维; 西方人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态度影响挫折容忍力
l 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受到挫折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 于心理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经得起打击或经受 得起挫折的能力。
l 研究表明,态度与人的挫折容忍力密切相关。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态度影响学习效率
l 心理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证明,人们在学习某种新的 材料时,对于其中的内容和精神的吸收和记忆都受原 有态度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l 人们曾经认为,员工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态度,必然会 导致他工作绩效的提高。
l 20世纪30年代,人际关系学派通过霍桑实验也认为高 度的工作满意感必然导致很高的工作绩效。
l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还把员工的“满意-不满意”作 为工作绩效的指标,提出“双因素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动力作用; 2、标准作用; 3、调节作用; 4、定向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价值观的特点
1、特定主体性 2、相对稳定性 3、社会历史性 4、是个性倾向性特征的核心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奥尔波特对价值观分类
•价值观的分类
l 米尔顿·罗克奇设计了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它包 括两种价值观类型: ——终极价值观,指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它 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来实现的目标,包括18项具体 内容。 ——工具价值观,指偏好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 值观的手段,也包括18项具体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符合逻辑(理性的) 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顺从(有责任感、自尊) 礼貌(有礼的、性情好)
负责(可靠地) 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经营者、工会和社区工作者价值观排列
经营者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工会成员
社区工作者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1、自尊
1、诚实
1、家庭安全 1、平等 1、平等
态度的转变
l 态度的转变包括方向的转变和强度的转变。态度能 否转变依赖一定的条件: ——两种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 ——态度转变过程是否与活动相关; ——团体的规定; ——宣传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态度转变的几种方法
(1)参与活动理论 (2)扮演某个角色的方法 (3)利用团体规范的方法 (4)沟通改变态度的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三)需要、动机和行为
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目标行为 需要满足
目标导向行为 产生新的需要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需要
•心理 •紧张
•动机
•目标 •导向
•目标 •行为
•新的需要
•反馈
•达到 •否 •目标
•否
•是
•需要满足 •紧张消除
•积极 •行为
•消极 •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VS)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与战争) 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 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自由(独立、自主选择) 幸福(满足)
内在和谐(没力有内向冲突) 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 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忠诚感和道德行为
•领导者的道德价值观和 行为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内的 道德气氛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第三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或事件以
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 心理倾向。
——正强化和负强化。PPT文档演模板来自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和动机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三个条件:
1、需要达到一定强度; 2、外部刺激; 3、需要对象(特定目标)的确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二)动机与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和行为的 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在: l 1、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l 2、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l 3、动机的相加和相减作用。 l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l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l 6、特殊情况下,平时受到抑制的动机可以支配行为。
2.教育模式不同。 中国的学生们被传授的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 观,强调维护恰当的社会关系。 在西方的教育制度中,学生不断面对的是个体主义 、机会均等的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3.人际关系不同。 中国式的友谊讲求朋友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
关系一般较为长久、稳固。 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表现为一种互利
和公务性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需要价值观与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