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试题型分析
公务员行测联考题型分析

公务员行测联考题型分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全称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干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核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一样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联考题型分析,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联考题型分析1.【常识】想必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常识的提分不从下手,常识是玄学、考感觉。
果然如此?非也非也,常识实则是最简单的部分,也非常成心思,你乃至可以在常识题练习部分体会到轻松娱乐的感觉.2.【言语】逻辑填空题也是偏科重灾区,请同学们务必记住要记住成语,成语反复考察的几率非常大,只要你把近五年的国考、多省省考以及你所在省份的省考部分全部过二遍,一天15个,主要记住意思与知道用法,很多词均可对照知道用法。
对了,提示一声!千万不要被成语字典,那可太笨笨哒啦!3.【数量关系】这一专项是广大考生最为头痛的环节,一样都打算靠运气、不靠复习的。
同学们!我们的数量老师难道不可怜吗?!每次其他行测部分的老师和学生打的一片火热,一到上数量关系课程,要么就是请假不来,要么就是玩手机、打瞌睡。
醒醒吧!别人不会做的数量关系,我们很熟知的话,那岂不是一下就拉开差距啦!4.【判定】判定题型偏科的情形不多,所有人都愿意和比较容易掌控。
但判定题实乃方法和技能最强的部分,理想情形下要保持75%以上的命中率。
那么如何才能到达这一目标?第一,打牢基础,反复观看判定题型的基础课程,记住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第二,多刷题多总结,但定义判定部分不需要多刷题,定义判定更多是方法与技能。
5.【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也同判定题一样,属于很少偏科的类型。
要切记需要掌控速算方法,不然等你一步一步渐渐算来,考试都结束啦!!还有,阅读速度也要加快,不要一见数字就画,要边阅读边画出重点即可。
最后,提高速度。
15个题需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慢也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30题。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行政能力测试题型

行政能力测试题型示例及解析一、常识判断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杀青”最初指的是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后泛指书籍定稿B.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C.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七八岁,“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D.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解析:A选项正确,“杀青”原指制作竹简时用火烤去青竹的水分,以防虫蛀,后泛指书籍定稿。
B选项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所以B错误。
C选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不是十七八岁,所以C错误。
D选项立夏之后是小满,说法正确。
答案为AD。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______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______。
我们应该重新______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______。
A. 热衷滋养找寻净土B. 热心培养寻找净地C. 热忱滋补探求纯净D. 热烈培育寻求洁净解析:“热衷”强调对某事有浓厚兴趣,常用于消极语境,符合人们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语境;“滋养”与“精神层面”搭配恰当;“找寻”有寻找并找到的意思,更符合语境;“净土”有纯净、美好的寓意,符合在复杂世界中寻找美好内心世界的表述。
答案为A。
三、数量关系3. 某公司组织员工参加培训,若每3人一组则多1人,每4人一组则多2人,每5人一组则多3人。
问该公司至少有多少员工参加培训?解析:根据题意,员工人数除以3余1,除以4余2,除以5余3。
可以发现,如果员工人数再多2人,那么就正好是3、4、5的公倍数。
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 = 60$,所以员工至少有$60 - 2 = 58$人。
四、判断推理4. 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有些动物是猫,所以有些动物喜欢吃鱼。
下列选项中推理形式与上述相同的是()A. 所有的鸟都能飞,有些会飞的动物是鸟,所以有些会飞的动物能飞B. 所有的人都会思考,有些人是科学家,所以有些科学家会思考C. 所有的树都需要水分,有些植物是树,所以有些植物需要水分D. 所有的手机都能打电话,有些电子产品是手机,所以有些电子产品能打电话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是:大前提“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小前提“有些动物是猫”,结论“有些动物喜欢吃鱼”。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常见题型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常见题型解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是对行政人员进行能力评估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考试可以评估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析一些常见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题型,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应仔细阅读题目,并对每个选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是一个选择题的例子:1. 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行政人员的沟通能力?A. 说话声音洪亮B. 语言表达清晰C. 沉默寡言D. 说话速度快正确答案是B。
这是因为行政人员的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清晰度上,而不是声音的大小或说话的速度。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另一种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填写正确的答案或完整的句子。
在解答填空题时,考生应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入空白处。
例如,以下是一个填空题的例子:2. 行政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_______能力,以便有效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正确答案是解决。
这是因为行政人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解决。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考察考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题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提供详细和全面的回答。
例如,以下是一个解答题的例子:3. 请列举并解释三种行政人员常用的时间管理工具。
解答:行政人员常用的时间管理工具包括日程表、任务清单和优先级排序。
日程表可以帮助行政人员安排和管理每天的工作和活动,确保时间的合理利用。
任务清单可以帮助行政人员记录和追踪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避免遗漏。
优先级排序是指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将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以确保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通过解答题,考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题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型:
1. 选择题:这种题型要求参与者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例如,“在处理日常办公室文件时,你应该优先处理哪
项任务?A.回复电子邮件 B.整理文档 C.安排会议 D.处理电话。
”
2. 判断题:参与者需要判断给定的陈述是否正确。
例如,“行
政助理应该负责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签订合同。
是/否”
3. 填空题:参与者需要在给定空白处填写正确的答案。
例如,“行政工作的核心职责是_________。
”
4. 案例分析题:参与者需要根据给定的情境和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你的上级要求你安排一次重要会议,但你发现
会议室已经被其他部门预定。
请解释你的行动计划。
”
5. 操作题:参与者需要完成一项特定的行政任务,如处理文件、撰写邮件等。
例如,“请撰写一封致谢邮件,感谢重要客户在
最近的合作中的支持。
”
这些题型的目的是评估参与者在行政领域的能力,包括时间管理、组织能力、沟通技巧、问题解决能力等。
参与者的答案将用于评估其适合行政职位的能力和潜力。
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一起考题型分布

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一起考题型分布
考查考生数学、语言、逻辑思维、常识等的综合解题能力和知识面。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题量如何分布从近5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题量分布情况: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为40道,占总题量近30%)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限定于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种,在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上依然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段主旨观点的整体把握、对特定语境词语适用的精确度、对前后分句间逻辑关系的敏感性等。
二、判断推理(一般为40道,占总题量近30%)
从近年考试情况来看,各部分考点稳定,题量一般为图形推理10道、类比推理10道、逻辑判断10道、定义判断10道。
三、数量关系(省级以上(含副省级)一般为15道,市(地)级以下一般为10道)
近几年题量稳定,但考点比较分散。
四、资料分析(一般为20道,占比近15%)
近年的考试来看,一般为4篇材料,每篇5道小题,总体而言资料分析难度加大,在考查方式上时有创新。
五、常识判断(一般为20道,占比近15%)
从近年来的考试来看,常识判断部分的题量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20道。
行政能力测试-典型例题试题本分析

行政能力测试—典型例题试题本分析1.256 ,269 ,286 ,302 ,()A.254B.307C.294D.316解析: 2+5+6=13 256+13=2692+6+9=17 269+17=2862+8+6=16 286+16=302?=302+3+2=3072.72 , 36 , 24 , 18 , ( )A.12B.16C.14.4D.16.4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72 36 24 18\ / \ / \ /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 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 选C(方法二)6×12=72, 6×6=36, 6×4=24, 6×3 =18, 6×X 现在转化为求X 12,6,4,3,X12/6 ,6/4 , 4/3 ,3/X化简得2/1,3/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可解得:X=12/5再用6×12/5=14.43.8 , 10 , 14 , 18 ,()A. 24B. 32C. 26D. 20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 所以,此题选18+8=264. 3 , 11 , 13 , 29 , 31 ,()A.52B.53C.54D.55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5.-2/5,1/5,-8/750,()。
A 11/375B 9/375C 7/375D 8/375解析: -2/5,1/5,-8/750,11/375=>4/(-10),1/5,8/(-750),11/375=>分子 4、1、8、11=>头尾相减=>7、7分母 -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所以答案为A6.16 , 8 , 8 , 12 , 24 , 60 , ( )A.90B.120C.180D.240分析:后项÷前项,得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7.一次师生座谈会,老师看学生,人数一样多,学生看老师,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3倍,问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分析:(方法一)设:老师= X , 学生=Y;老师看学生,人数一样多(在看的老师不包括在内)即可以列为方程:X-1=Y;学生看老师,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3倍(在看的学生不包括在内)即可列为方程:3×(Y-1)=X;所以:解得Y=2,X=3分析:(方法二)3个老师,当其中一位老师看学生的时候,把自己忽略了,2个学生。
行政能力测试

A。此题的两个分句是必要条件关系, 因此选择A最合适。
第四章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01
定义判断
02
事件排序
03
类比推理
04
逻辑判断
05
。
一、图形推理
题型分析
图形推理题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当然,就全国范围来讲,图形推理题的常见类型的分类,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分类标准,所有的分类,也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历年来国、省考试的题目来看,出现的题目形式,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可概括为四种,现列举出来。
三、事件排序
(一)按照时间排序
【例题】 (1)洗脸刷牙(2)吃早饭(3)起床 (4)做早饭(5)出门上班 A.3—4—2—1—5 B. 3—4—1—2—5 C.5—4—3—2—1 D. 3—1—2—4—5 【解答】正确答案为B。
(二)按照因果顺序
【例题】 (1)奋力抢险(2)连降暴雨(3)出现管堵 (4)发现险情(5)排除险情 A. 2—3—4—1—5 B. 4—1—5—2—3 C. 5—2—3—4—1 D. 3—4—1—5—2 【解答】正确答案为A。排除险情是最后的结果,所以可以显而易见的选出答案A。
这台名为“静脉对比度增强仪”的装置用一架近红外线摄像机实时捕捉患者静脉视频图像,围绕摄像机镜头的一排近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以740纳米的波长照亮皮肤,这种波长能被血液吸收,被血管周围组织分散。 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被输入个人电脑中的成像软件,软件将图像实时映射在一个明亮的绿色背景上,并增强静脉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度,电脑然后将图像输入到一架投影机,投影机又将图像投射到皮肤上。 为防止出错,这种装置还特别安装了一种叫“热镜”的装置。 “热镜”在可见光下是透明的,可以反射红外线波长。视频投影机和摄像机被设定在相互成90度角面对镜子的位置上,而镜子相对视频投影机和摄像机成45度角。经校准后,可以保证一条静脉的投影距离,其正确位置的误差始终不超过0,06毫米。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解答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及解答
1. 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行政工作的核心职责是什么?
2. 请列举并解释三个行政工作中常见的挑战。
3. 你认为行政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为什么?
2. 解答
1. 行政工作的核心职责是为组织提供高效的行政支持,确保组织的日常运营顺利进行。
这包括处理文件和文件管理、日程安排、会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
2. 常见的行政工作挑战包括:
- 时间管理:行政人员通常面临多个任务和紧迫的截止日期,需要有效地管理时间并优先处理重要事项。
- 多任务处理:行政人员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优先级判断能力。
- 沟通协调:行政人员需要与各个部门和个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协调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目标。
3. 我认为行政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是有效的沟通能力。
行政人员需要与各个层级的员工、管理层和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以便顺利地开展日常工作和解决问题。
有效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行政人员理解别人的需求和期望,并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
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以上是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的解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概述: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试卷结构和题型(一)行政能力试卷结构特点:1.题量:130道左右(安徽省)2.时间:120分钟3.难度:分三级a.快活题:容易题,要不加思考:“享受快活”b.恋爱题:中等难度,拨得心痒,欲罢不能:“谈好恋爱”c.头痛题:中等难度以上,最难题,考生进退两难,:“吃下头痛药”4.题型:五或四大题型,每种有分题型,测试能力各有测重,差别大。
5.目的:考查考生数学、语言、逻辑思维、常识等的综合解题能力和知识面。
(二)试题类型特点:1. 标准化测试:试题经过专家精心研制,制成题库,并更新,保密程度高;有严格时间限制;严格实测程序;体现“科学、规范、有效、创新、公正、公平”,力避高分低能。
①试卷结构:2006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试卷标题部分②试卷说明部分:考生注意事项③试卷试题部分:五大部分2. 应试能力型测试:非知识性测试,题型虽涉及知识广,但侧重应试能力测试,基本知识解题能力的考查;体现公平。
3. 反应速度性测试:解题的反应速度要快,平均不到1分钟做一题,要“不假思索”。
4. 客观性选择题测试:全部为客观性的单选题,但常识部分有多选题。
5. 目标明确性测试:测试考生数字运算速度和数字的感性;言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观察分析、判断)。
6. 试题结构难易有别的测试:)①试卷五大基本题型: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常识判断,资料分析。
②五大基本题型特点:首先是题型之间有难易不同;其次是题型中还有难易区分度。
一般而言:“数量关系”题型属中等难度的题型,但其中个性化的单个试题不会较难;“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题型属较难题型,但其中个性试题较容易;“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题型属中等以下难度的较易题型,但“常识判断”中部分涉及知识面和专业性的个性题例较难;“资料分析”中每部分题中亦有1-2道较难题。
总之,安徽省试题,整张试卷题型间难易有别,题型中难易交替。
有难有易,难易交错是其中主要特点。
这是绝对的,但题型难易又是相对的,每位应试者由于个性知识特点和能力差异,面对每位应试者每种题型和每道考题难易不是绝对的。
应试者可根据考题难易分布规律,结合自身特点,掌握好答题的原则(先易后难),解题的方法(先快后慢),答题的重点(先分值高后分值低),控制好答题时间,有选择有针对地答题,达到提高答题速度、质量和在有限时间内拿高分的目的。
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题型和类型题例的详解A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试题五大部分;题量130道左右;时间120分钟)<一> 数量关系:1. 数字推理:2. 数学运算:<二> 判断推理:1. 图形推理:2. 演绎推理:3. 定义判断:4. 事件排序:5.类比推理<三> 言语理解与表达:.11. 词语表达2. 语句表达3. 段落阅读 4 短文阅读<四> 基础知识:1. 单选题2. 多选题<五> 资料分析1. 文字资料2. 表格资料3. 图形资料B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和典型题例详解:<一> 数量关系:一、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和解决数量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涉及知识和考题资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
类似数学速算和某种程度的智力测验。
在试卷中属中等难易程度的题型,个别题较难。
二、数字推理或数字直觉:一般5--10道小题,数列填空;①试题特点:主要考查考生对一组数列的敏感性及规律把握。
②应试方法:1、观察题干,大胆假设:观察题干数列,分析数列中规律,尤其注意前两个数、前三个数、前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用以验证前后数若得到验证,即找出规律;若假设被否定,应改变思考角度,重新寻找规律。
2、根据题型,合理用法:数列空缺质量在最后,从前往后推导;数列空缺项在最前面,从后往前推导;数列空缺项在中间可以两边开花,同时推导。
3、强记数字,增强题感:记20以内的平方,10以内的立方,30以内的质数。
4、拓宽思路,克服定思:克服习惯的等差数列等惯性思维来解题。
应拓宽思路,从①正负数、奇偶数交叉,②加减乘除,③升降幂,④两数组合,⑤项数的平方、立方或加减常数等多角度观察,灵活思考,找出解题的规律。
5.掌握规律,便于应对:日常学习训练时,要善于总结常考题型规律和解题方法并熟得灵活掌握,以便考场应对。
③典型题例(1)A. 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
例1:2,5,8,11,()A.13B.14C.15D.16例2:2,4,3,5,6,8,7,()A.9B.10C.11D.12B. 二级等差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例1:4,6,10,16,24,()A.28B.32C.34D.44例2:8,8,6,2 ,()A.-4B.4C.0D.-2(2)A. 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
例1:3,6,12,(),48A.24B.26C.28D.30例2:2,6,13,39,15,45,23 ()A.46B.69C.92D.120B. 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例1:181,100,73,64 ,()A.56B.59C.61D.63例2:1,2,8,(),1024A.48B.64C.72D.80例3:1,3,2,12,3,36,4 ,()A.72B.88C.96D.108 (3)加法数列:前(后)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例1:1,0,1,1,2,(),5A.6B.5C.4D.3例2:4,3,1,12,9,3,17,5,()A.12B.13C.14D.15(4)减法数列:前(后)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或一个常数。
例1:8,2,6,(),10A.8B.6C.4D.-4例2:20,4,19,3,17,1,18,()A.4B.3C.2D.1(5)乘法数列:前(后)两个数之积等于第三个数。
例1:1,3,3,9,27 ,()A.81B.108C.135D.243例2:1,3,1,3,2,1,2,4,3,2,3,18,4,1,4,()A.14B.16C.36D.72例3:7,15,29,59,(),235A.98B.108C.117D.145例4:19,38,37,74,41,82,53 ()A.168B.145C.126D.106 (6)除法数列:前(后)两数之商等于第三个数。
例1:216,6,36,(),216A.1/6B.6C.1/8D.8例2:18,3,3,2,16,4,2,2,14,7,(),1A.4B.3C.2D.1例3:207,72,(),12,7A.48B.36C.27D.21(7)分数数列:分数的分子或分母按加减乘除等规律排成的数列。
例1:1/11,1/13,1/15,()A.1/12B.1/14C.1/16D.1/17例2:2/5,1,2,17/5 ,()A.3B.16/5C.26/5D.6(8)小数数列:整数与小数各部分或之间形成规律数列。
例1:1.1,2.2,3.3,(),8.5A.4.4B.5.4C.6.4D.7.4例2:8.25,27.36,64.49,()(9)质数数列:只能被本身和1整除的整数,也叫素数。
例1:21,22,24,27,(),39A.30B.32C.34D.36例2:20,22,25,30,37 ,()A.40B.42C.48D.50 (10)平方、立方数列:数列中隐藏一个完全平方、立方数列,或明显或隐含。
例1:4,9,16,25,36 ,()A.45B.49C.54D.60例2:216,125,(),27A.64B.72C.84D.1083例3:1,2,6,15,31,()A.45B.50C.52D.56例4:2,3,10,15,26,35,()A.40B.50C.55D.60例5:3,10,29,66 ,()A.123B.124C.126D.127例6:2,9,28,65,()A.128B.124C.126D.129例7:2,12,36,80,()A.140B.150C.160D.170(11)奇偶项数列:奇偶项单独或相互之间形成规律数列。
例1:7,9,8,10,9,11,(),12A.10B.11C.12D.9例2:10,9,29,16,66,25,(),36A.120B.126C.127D.142(12)幂数列:例1:16,27,16,(),1A.5B.6C.7D.8例2:0,3,6,21,60,()A.243B.216C.183D.158三、数学运算;①试题特点:A题量:10-15道B题型:数学算式题数学文字应用题以数学文字应用题为主C难度:不超过初高中数学水平部分题型偏难,略带智力测验的倾向D目的:考查考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和技巧,考生思维敏捷,运算速度,熟练掌握和运用一些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查考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②应试方法:A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仔细观察题型特征和答案选项的特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B缜密思考,寻找捷径:部分技巧性的题目,硬算浪费时间,效果不好,必须正确运用一些捷径的解题方法。
如:画图法,代入法,假设法,试错法,排除法,列公式法,列方程法,猜测法等。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C总结规律,思考方法:平时训练时,注意总结常考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思考方法,若能熟练,灵活的运用,亦会事半功倍。
常考题目型有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分数问题,水池放水问题,年龄问题,降价问题,栽树问题等等。
D心算为主,笔算为辅:所谓“心算”就是计算前先理出解题思路,再用“笔算”算出准确结果;必要时需解方程。
往往许多技巧性的题根本不需直接笔算,“心算”就能使答案一目了然。
E先易后难,先质量后数量:先解容易的,难题置于后,把该拿到的分拿到手,是考试致胜的法宝。
难易题对大家往往都是公平的。
而该拿的分拿不到手,往往是某些考生的致命伤,做题顺序必须调整。
F注意常识运用,防止误导受骗:部分有些生活经验的常识性考题,在解题中必须注意思考,防止简单化推导和想当然解题。
眼高手低,粗心大意,得意忘形都是解此类题之大忌。
必须小心翼翼,看清题目,理性思考。
利用画图和空间想象来解题。
如直线与周围栽树问题,上楼求楼梯数问题等。
③典型题例:A题例说明:以下典型题例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
这里举出,仅仅是挂一漏万。
解析常考题型,我们提供给应试者的仅仅是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试题是千变万化的,但唯一的不变是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应试者能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灵活掌握和运用。
B数字运算题应试方法:1、凑整法题;2、观察尾数法题;3、基准数法题;4、求等差数列和法等C 文字应用题应试方法:1、公式法;2、代入法;3、画图法;4、假设法;5、排除法;6、列方程7、猜测法;8、其他方法(1)数字运算典型题例及应试方法运用:1、凑整法题:运用巧算,把计算过程凑成“十”,“百”,“千”,“万”等整数,便于迅速准确地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