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麦克白》读后感

合集下载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麦克白》读后感(精选2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麦克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麦克白》读后感篇1这部书是四大悲剧里最短的,同样,也是最没有知名度的。

麦克白斯和他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凯旋归来,途中遇上了一位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可以当上国王,那位朋友的后代可以当上国王。

回到国内,麦克白在家中设宴宴请国王。

受自己妻子的怂恿,麦克白轼君自立,验证了预言。

同时他又担心自己的那位朋友,于是找个借口也把他给杀了。

后麦克白德暴行激起各路人马的反抗。

麦克白不得不去镇压义军,途中又遇到了女巫,女巫说,除非某某森林(森林怎么可能会自己移动?)移动,麦克白的政权才会灭亡。

又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难道世上还有男人所生的人?)能杀死麦克白。

为了掩人耳目,义军把某某森林的树枝砍下来拿在手上作伪装,远远看上去就像某某森林移动了一样。

被义军逼得节节败退,最后陷入绝境的麦克白遇到了墨脱客,墨脱客说自己要杀了麦克白,麦克白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能杀死我。

墨脱客说,那就是天意了,你的死期到了,我并不是正常分娩生的,而是剖腹产生的。

结果麦克白就被自己的贪念和欲望弄得身败名裂,并且死不瞑目。

其实本来麦克白还是一个好人,不过麦克白夫人确实心如蛇蝎,看来不少的人都是被枕边风吹坏的。

最后那个被麦克白杀了的朋友的后代当了国王。

预言一一实现,带来的却是灾祸。

《麦克白》读后感篇2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笔下“最深刻和最成熟的形象”,他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和复杂性,他的灵魂原本有善与美的一面,然而在野心和不断吞噬下,他善良的本性渐渐泯灭,取而代之的是心底不断滋长的念头。

他一面作恶,一面恐惧、悔恨,但是野心还是占了上风,最终“正不压邪”,导致了麦克白悲剧的命运。

《麦克白》情节较为简单,作者却不惜浓墨重彩,在剧本中使用大量的独白来刻画麦克白的心理活动,从而把笔锋从残忍的谋杀转到“诛心”上来,通过对麦克白日夜饱受良心的谴责,身陷痛苦而不能自拔,直至精神失常这一过程的描写,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阴暗,发人深省。

《麦克白》读书心得(6篇)

《麦克白》读书心得(6篇)

《麦克白》读书心得(6篇)《麦克白》读书心得(通用6篇)《麦克白》读书心得篇1在《莎士比亚悲剧集》中有一篇文章叫《麦克白》,麦克白是一位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在得胜归来的途中,他与班柯两位苏格兰将军遇见了三个奇怪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向麦克白致敬,称他作“葛莱密斯爵士”。

第二个人称麦克白为“考特爵士”。

第三个对麦克白说“万岁,未来的王。

”然后,她们转过身用谜语般的话对班柯宣布说,他将比麦克白低微,可是又比麦克白伟大!没有麦克白那样幸运,可是又比麦克白有福气得多,并且预言说:他虽做不成国王,可是他的子子孙孙要成为苏格兰的国王。

说完这话,她们不顾麦克白一连声的追问,化作一溜烟消失了。

这时,两位将军才意识到她们就是女巫。

麦克白是一个贪婪的人,他的心底始终有着一股蠢蠢欲动的欲望,这种欲望被女巫的预言一触即发。

但他的本性十分胆小懦弱,所以不成气候。

他的妻子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想与自己的丈夫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

于是,她怂恿丈夫利用国王到麦克白家里拜访的这个机会把国王杀掉。

当国王与陪同的爵士及随从们走进来的时候,麦克白夫人假惺惺地对国王说着甜言蜜语:“我们的犬马微劳,即使加倍报效,比起陛下赐给我们的深恩广泽来,也还是不足挂齿的;我们只有燃起一瓣心香,为陛下祷祝上苍,报答陛下过去和新近加于我们的荣宠。

”这一番话说得国王心花怒放。

为了麻痹国王,麦克白夫人故意装出一副极其热情、贤惠的样子,安排了丰盛的美酒佳肴来款待国王及随行的人们。

这时,做贼心虚的麦克白从大厅里溜出来,躲在一边,心里翻江倒海般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良心开始占上风了,他不想背叛国王的信任,而且国王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从来没有过失,从来没有欺负过老百姓,对贵族,尤其是对他自己,又是那样爱惜……于是,他对麦克白夫人提出要罢手,但麦克白夫人是一个定下好计就不肯轻易罢手的女人,她不断地劝说着麦克白。

麦克白终于下定了决心,去干这件惊人的事。

夜深人静时分,麦克白夫人悄悄来布置谋害国王的事了。

麦克白优秀读后感模板5篇

麦克白优秀读后感模板5篇

麦克白优秀读后感模板5篇麦克白优秀读后感模板1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白》讲述的是主人公麦克白从忠臣到暴君的转变以及他堕落与毁灭的故事。

人们常说,麦克白是一个十足的恶人——弑君、篡位、凶残、暴虐、嗜杀……几乎一无是处。

但是如果你们翻开《麦克白》的剧本细细阅读一下,会发现真相其实不然,麦克白最初的时候是一名骁勇善战且赤胆忠心的苏格兰大将,曾几乎凭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场叛乱。

麦克白是苏格兰王室,国王邓肯的表弟。

身为王室贵族,麦克白自然不免有一些觊觎王位的念头。

但是,这只是一个潜伏于内心深处的一点点野心,或许连麦克白自己都不知道。

每个潜藏的野心都会因某种外在的因素而一触而发。

真正触发麦克白这种念头的,则是那次在荒原他和另一员大将班柯与三个女巫的邂逅。

三个女巫对麦克白说:“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密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她们又对班柯说:“祝福!祝福!祝福!比麦克白低微,可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

不像麦克白那样幸运,可是比他更有福。

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

”本来麦克白不相信鬼神,对这些话语只会付诸一笑,可是,偏偏一场巧合激发了麦克白的野心。

麦克白刚刚转身,便看见一个大臣骑马飞驰而来,告诉他考特爵士通敌叛国,已经被邓肯王斩杀。

大臣告诉他,国王因他战功赫赫而将考特爵士转封给了他,而且国王晚上将去他家住宿。

麦克白很高兴,与此同时他也觉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预言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自己真的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君王。

一个潜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麦克白也从此走出了他从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

但是,以不义得来的王位必须以罪恶加以巩固。

麦克白登上王位后,想起了女巫们对班柯所说的话语,他觉得十分惊恐惧,便派刺客去暗杀班柯和他的儿子弗里恩斯。

班柯虽然死了,但弗里恩斯却逃去了,这也从此成为麦克白的一块心病。

麦克白为了确保自己统治的稳定,又去拜访了那三个女巫。

这次女巫派鬼魂对他预言,说麦克白要留心费埔爵士麦克德夫,还说麦克白可以将所有人类的力量付诸一笑,没有妇人所生的人能伤害麦克白,并且麦克白永远不会被击败,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麦克白的首都邓西嫩移动。

麦克白的读后感(精选10篇)

麦克白的读后感(精选10篇)

麦克白的读后感(精选10篇)麦克白的读后感(精选10篇)麦克白的读后感1麦克白斯和他的一个朋友从国外凯旋归来,途中遇上了一位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可以当上国王,那位朋友的后代可以当上国王。

回到国内,麦克白在家中设宴宴请国王。

受自己妻子的怂恿,麦克白轼君自立,验证了预言。

同时他又担心自己的那位朋友,于是找个借口也把他给杀了。

后麦克白德暴行激起各路人马的反抗。

麦克白不得不去镇压义军,途中又遇到了女巫,女巫说,除非某某森林(森林怎么可能会自己移动?)移动,麦克白的政权才会灭亡。

又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难道世上还有男人所生的人?)能杀死麦克白。

为了掩人耳目,义军把某某森林的树枝砍下来拿在手上作伪装,远远看上去就像某某森林移动了一样。

被义军逼得节节败退,最后陷入绝境的麦克白遇到了墨脱客,墨脱客说自己要杀了麦克白,麦克白说,没有女人所生的人能杀死我。

墨脱客说,那就是天意了,你的死期到了,我并不是正常分娩生的,而是剖腹产生的。

结果麦克白就被自己的贪念和欲望弄得身败名裂,并且死不瞑目。

其实本来麦克白还是一个好人,不过麦克白夫人确实心如蛇蝎,看来不少的人都是被枕边风吹坏的。

最后那个被麦克白杀了的朋友的后代当了国王。

预言一一实现,带来的却是灾祸。

麦克白的读后感2起初的麦克白,他并不是一个人人唾弃、禽兽不如的逆贼,而是一个勇士,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

是什么使他走向了这条不归路?莎士比亚在剧中说麦克白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会当上国王。

麦克白开始还有些犹豫,但他看到比他强大的人都意外的死去,加上他的利欲熏心,盲目地听从妻子谗言,谋杀了国王,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王,成为暴君。

麦克白到后来成为了波涛汹涌的海上的一叶孤舟,若不能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无情地掀翻。

当他获得权力之后,胡作非为,失去民心,百姓把他看成“夏桀、商纣、杨广”之类的昏君。

麦克白丧心病狂的举动如其说是不得已,倒不如说是多年利欲熏心而所为。

不可否认巫婆这个外因,才促使了内因——麦克白夫人对她丈夫的怂恿。

麦克白的感悟(优秀12篇)

麦克白的感悟(优秀12篇)

麦克白的感悟(优秀12篇)麦克白的感悟篇1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

它巧妙地向读者展现了命运、志向、野心、人性及迷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麦克白曾经是一个英勇、有野心的人,在凯旋而归后,因巫师的预言和国王过分的赞誉使他改变了,他从一个忠实的臣子变成了一个弑君的逆贼,他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登上王位。

他当上国王后开始了他的暴政,他先后杀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们的家人,最终使他走向灭亡。

《麦克白》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但读完之后并没有一种悲伤的感觉。

也许许多人都会觉得麦克白的灭亡是罪有应得,但是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起初的麦克白,他并不是一个人人唾弃、禽兽不如的逆贼,而是一个勇士,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

是什么使他走向了这条不归路?首先,是他的野心。

一个勇士拥有野心没有错,那些历史上的伟大君王,人人都是野心勃勃。

但是,麦克白的野心并没有使他真正得到他想要的,而是使他走向失败的因素之一。

麦克白的野心之所以燃烧,主要是因为巫师的预言。

巫师预言道他将会成为ThaneofCawdor,然后将成为苏格兰的国王。

因为巫师的预言应验了,所以麦克白才会认为他将成为苏格兰的国王。

因此,他才会杀邓肯,以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

巫师的预言在这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得麦克白内心深处最阴暗的野心燃烧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他野心的燃烧,才使得他人性泯灭。

麦克白起初并不希望刺杀邓肯,因为他知道邓肯是一个好国王。

但是,在他妻子的煽动和激将下,麦克白最终还是做出了这罪恶的举动。

所以,麦克白妻子的煽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讲到了麦克白的行刺行为,就不得不提麦克白夫人的重要性。

麦克白起初还是有良知的,但是他妻子却激将他,说:“难道你把自己沉浸在里面的那种希望,只是醉后的妄想吗?它现在从一场睡梦中醒来,因为追悔自己的孟浪,而吓得脸色这样苍白吗?从这一刻起,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

《麦克白》读后感3篇

《麦克白》读后感3篇

《麦克白》读后感《麦克白》读后感精选3篇(一)《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杰作,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麦克白为了权力和野心而不择手段,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的故事。

读完这部戏剧,我深深感受到了铁血统治和人性的蛮横对立,以及权力的腐蚀和毁灭性。

麦克白的悲剧警示我们要警惕权力的诱惑,以及勾勒出了人的复杂性和心理变化。

作为一个观众,我觉得《麦克白》描绘了人性的黑暗和脆弱,使我对人性和权力的探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麦克白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欲望和野心时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这部戏剧对于揭示人类内心的阴暗面和冲突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启发。

总的来说,《麦克白》是一部充满悲剧气息的作品,通过麦克白的命运引发了对权力、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这部戏剧带给我沉重的思索和感悟,让我思考人性的本质和行为的动机,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

《麦克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思考的文学作品,它给我们带来了对人性探讨的启示和警示。

《麦克白》读后感精选3篇(二)《麦琪的礼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家庭和自我成长的故事。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真正的幸福。

故事的主人公麦琪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她在疾病的折磨下依然乐观阳光,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麦琪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坚强和勇气,也激励了我去更珍惜每一天和每一个人。

在整个故事中,友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麦琪的朋友莉莉和莎莉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他们在麦琪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这让我意识到好友之间的珍贵和重要性,友情是无价的财富,能让人在困难时刻找到支撑和温暖。

此外,麦琪的父母在面对女儿生病逐渐消失的现实时,也展现了深情与坚强。

他们不断给予麦琪爱与温暖,尽最大可能让她感到幸福。

虽然最终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他们的无私付出和坚强面对让我感动不已。

在读完《麦琪的礼物》后,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读麦克白有感

读麦克白有感

读麦克白有感读麦克白有感篇1《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了:将军麦克白与班戈在凯旋时碰到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与班戈之子弗里恩斯会君临一国.麦克白在妻子劝诱下杀死国王邓肯并登基..登基后麦克白滥杀无辜.最后,在叛逃的大臣麦克德夫的帮助下,先前潜逃出国的国王之子马尔康带领军队复仇,麦克白死在了是早产儿的麦克德夫手中,马尔康登基,一切落幕。

看完这幕剧后,我不胜唏嘘.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在这幕剧体现的淋漓尽致。

麦克白作为一个将军,是成功的,但是在女巫的引诱下,他堕落了.其实女巫不过是他内心的一个投影,如果麦克白真的是忠诚,那么女巫无论说什么,恐怕麦麦克格雷迪克白也不会相信。

但是女巫象征着欲望,正如洛丽塔象征一切不可及的梦想一般。

同时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背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她这样劝诱麦克白:“你宁愿像个弱懦的猫儿,让“我不敢”跟在“我想要”后面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麦克白夫人无疑是一个善于决断的人,我不由想起了武后与日本的推古天皇。

她们都是善于决断的女人,但我们活在世上,犹豫不决之时,应该以虎狼之心,行仁义之事,而行这所谓不义之事,往往不会有好结果的.这就是她们结局都很悲惨的原因。

这幕戏剧另一个让我感叹的地方,便是麦克白的判若两人.登基前的麦克白英勇,忠诚,有着强烈的进取心,这就是他敢于谋逆的原因。

这无所谓对不对,因为我很赞同顾炎武的说法:“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麦克白的背叛,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陷得太深,另一个是自卑.他登基后,便杀掉邓肯,因为他认为邓肯之子会登上王位,他不愿让自己背叛才得到的王位给别人,便对邓肯下手。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麦克白杀国王的心理负担成了他残暴的源头。

我不由想起了一句话“囚禁是叛逃的理由,走得远了,前一段路变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麦克白另一个缺陷便是自卑。

麦克白阅读感悟(优秀12篇)

麦克白阅读感悟(优秀12篇)

麦克白阅读感悟(优秀12篇)麦克白阅读感悟篇1《麦克白》被列为沙翁四大悲剧之一。

在看《麦克白》的时候,本人自然而然地带着探询到底哪里体现悲剧的成分。

或许,事先对沙翁的所谓的悲剧期望过高,看完后,了无悲痛怜惜的情绪。

是我麻木了呢?还是没有体会到《麦克白》的悲剧成分。

于是乎,看完后并没有立马写此剧的读后感。

而是在空闲的时间里想想故事情节,想想沙翁笔下的主人公麦克白是如何成为悲剧的主角的。

即使是现在的我,还没深切感受到悲剧,或者悲剧的思想。

那么,便让我在对《麦克白》的些许感悟以及边写边想的过程,来好好体会其为何能够成为悲剧,还是沙翁笔下四大悲剧之一。

请允许我以带找寻悲剧色彩为线索,分析我心中所疑惑的麦克白。

首先,《麦克白》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作为男主人公的麦克白是苏格兰军中的一名大将。

在大败叛徒的归途中,听信三位女巫的模糊的预言,随之而来的被封为考特爵士的事件得以应验女巫的预言。

麦克白并没有感恩戴德,而是为了的预言——未来的君王,而起了歹心,并在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下,合谋把苏格兰的国王邓肯刺杀于麦克白的城堡里,并稼祸给守卫国王的两名近身侍卫。

当国王被谋杀的消息传到人们的耳中的时候,麦克白以诚挚的愤怒杀死了那两名冤枉的侍卫。

在国王被刺杀的元凶还没找到的时候,国王邓肯的两名儿子马尔康以及道纳本为了自身安全分别逃亡英格兰和爱尔兰。

不明真相的苏格兰贵族们,却给他两兄弟以谋杀国王的嫌疑定论。

不久,为了巩固国王的地位,麦克白暗派了三名刺客,不惜代价地杀害了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同是苏格兰大将的班柯。

与班柯同行的儿子弗里恩斯借着夜色成功套离了暗杀。

不久,麦克白的所干所为得以败露,引起贵族们的内部意见不一。

与此同时,另一方面苏格兰国王邓肯的两名儿子马尔康、道纳本以及班柯的儿子弗里恩斯连同英国军中大将西华德和其子小西华德带领一万精兵征讨麦克白。

最终以麦克白夫人自杀,麦克白首级被取而拉下帷幕。

悲剧体现在哪里呢?本来麦克白前途一片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于莎士比亚时代的视角看
——莎翁创作《麦克白》
总听到不同的人说,中国的作品中没有真正的悲剧,中国人的思想中“大团圆”三个字影响深远,中国式悲剧如《窦娥冤》,当窦娥受冤死去后,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延续到窦娥的父亲衣锦回来为自己的女儿平反。

当我看到莎翁的四大悲剧时,我觉得悲剧不是那种浅显的受冤或者生离死别,悲剧是那种让人看后从心里都为其感到悲哀、无奈。

《麦克白》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悲剧。

《麦克白》这部经典著作与莎翁其他的悲剧有所不同,当你读完后不会为了它悲伤,尤其是作品主角麦克白,甚至很多都觉得麦克白是罪有应得。

但当你慢慢的静下心来细想,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莎翁作品仔细读起来会被他塑造的人物巧妙所赞叹,他所塑造的人物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或是促成着情节的发展。

《麦克白》中最引我注意的是两个女性角色,或许我自己是女生的缘故吧,我总是很在意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下面,我就分析分析我眼中莎翁创作的《麦克白》两大女性角色——麦克白夫人和三个女巫。

罂粟开的比玫瑰更艳
单纯从《麦克白》中说麦克白夫人,我觉得对麦克白夫人是不太公平的,所以我把麦克白夫人与莎翁创作的另一大悲剧《奥赛罗》中的苔丝狄蒙娜对比来说。

麦克白夫人和苔丝狄蒙娜同是莎翁笔下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但不同的是,她们一个是恶的代表,一个是善的代表。

麦克白夫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在听说自己丈夫在路上的奇遇后,便怂恿自己的丈夫去杀了国王,谋夺皇位。

所以对于麦克白夫人的死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罪有应得的。

相反,苔丝狄蒙娜是人们同情可怜的对象,她是那么善良、那么美,她勇于追求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

这样一个女子最后却死在丈夫的怀疑和嫉妒中,这是多么的让人可惜啊!所以,多年来苔丝狄蒙娜被许多女性当做爱与美的代表追捧。

可是,我们将这两位女性带到现代来看,事实并不是全是这样。

苔丝狄蒙娜是很善良,很美,但是在具有古典少女美德的同时,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传统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的软弱性,这一点,在我们国家鲁迅先生的《伤逝》中也有体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与苔丝狄蒙娜和奥赛罗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

麦克白夫人身上是可以看见很多人性堕落阴暗的一面,但是,若带着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来看待麦克白夫人,我们会发现,在她身上更能体现现代新女性的意识,可以把她作为一个斗争女性的代表,甚至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恶的化身。

说起“巾帼不让须眉”,我们不得不提麦克白夫人在麦克白登上皇位的不可缺少的“功劳”。

每当麦克白由于软弱而举步不前时,麦克白夫人总能鞭策他,激起他的决心。

在做国王这件阴谋中,麦克白夫人始终比他的丈夫更加坚定。

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能干的女人。

麦克白夫人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只是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时把他推进了无底的深渊。

我们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这两个人物,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两种女性
的缩影:善良淳朴的旧社会妇女,积极主动的新时代女性。

在莎翁笔下,用那些美好笔触描绘出的苔丝狄蒙娜是一朵娇艳动人的玫瑰,在凄凉的雾色中沾露哭泣;而麦克白夫人就犹如那鲜红的罂粟花,虽是透出死亡的讯息,却掩饰不了绽放的绚丽。

如果单纯从一种欣赏的角度来剖析,把麦克白夫人身上的“新”与苔丝狄蒙娜的“旧”作对比,我们会发现,这朵罂粟花开的比玫瑰更加艳丽。

有意为之还是命运使然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在作品中用的笔墨并不多,却不能忽视的三巫女。

说是笔墨不多,这到是真的,女巫的出场集中在三场中,语言加在一起也不过204行,但在剧中却推动全剧情节的发展。

麦克白之所以将内心隐藏的谋逆之心浮出水面不得不说是因为三个女巫的预言。

预言麦克白成为格莱密斯爵士、考得爵士、苏格兰国王,有实现这些预言的看似无懈可击的条件。

如果说没有女巫的出现,麦克白还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么?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女巫的话只是一个导火索,它燃烧了麦克白心中对那把宝座的渴望之心。

麦克白心中一直都有那野心的小火苗,他只是缺少那一阵风可以让那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所以,就算没有这三个女巫,还是会有别人出现,只是改变的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那既然这样,莎翁为什么选择女巫来做这个导火索呢?女巫是最佳的人选,女巫通常与神秘、邪恶、混乱、丑恶相联,加上她们的妖精灰猫和蟾蜍精相伴出现,奠定了全剧阴沉黑暗的基调,以后剧情的发展几乎都在黑暗中进行。

女巫的出现总是在作品最关键的时候,开头、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野心勃勃的谋取王位,也是因为女巫的话,麦克白丧生失掉王位。

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呢?这三个女巫在《麦克白》中所起的作用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诱惑”、“欲望”、“毁灭”。

可是我们不能单纯说麦克白的悲剧全是由女巫的预言造成的,它只是占着其中一个因素。

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夫人的怂恿、麦克白本人的内心欲望,这些缺一不可。

所以不能单纯说是不是女巫的有意为之,只能说是麦克白的悲剧是命运使然,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莎翁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所推崇的女性所应该具有的美德在现在看来很多方面已经不符合了,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应该着眼于当前,对过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