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概论

合集下载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常规图示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常规图示
(a)卷边作用(b)歪斜作用
图15-21针织物卷边与歪斜发生示意图
10
第三节
一、非织造布的主结构
1
图15-22纤维网的排列形式
表15-2不同的成网方式与非织造布强力
成网方式
非织造布纵、横向强力比
平行纤网
(10~12):1
交叉纤网
(0.2 ~ 0.6):1
凝聚辊纤网
(5~6):1
杂乱辊纤网
(3~4):1
(2)化学粘合加固结构
(a)点状粘合(b)膜状粘合(c)团状粘合
图15-25化学粘合加固结构示意图
(3)热粘合加固结构

三、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指标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指标有密度、平方米重w、厚度T,纤维排列、加固结构参数,孔隙及分布等。这方面的评价大多以性能和工艺参数为主。作为结构特征的基础,仅介绍w、、T等。
(1)组织图及组织参数
图15-9斜纹组织图
(2)织物特点
图15-10山形斜纹(左)和破斜纹(右)
(3)织物结构的变化
3
经纬纱线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相连的组织点,组织点分布均匀。
(1)组织图及组织参数
图15-11八枚缎纹组织图
(2)织物特点
(3)织物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一、针织物的结构及参数
针织物结构的内涵是线圈,线圈的串套方式统称线圈结构。
(15-17)
(15-18)
(7)织物组织及对结构的影响
图15-3机织物(斜纹)的空间结构
(a)结构图 (b)组织图
图15-4纬平绒结构图与组织图
图15-5蜂巢组织图
第一个给出了机织物结构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是织物结构讨论的基础;
第二个展示了织物结构在平面组织下的复合变化形式,是三维和复合织物形式的原本;

面料组织结构

面料组织结构
面料分类
• 机织物 定义:机织物最基本的是由互相垂直的一 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纵 横交错织成的制品。有时也可简称为织物。 现代的多轴向加工,如三相织造,立体织 造等,已打破这一定义的限制。
• 针织物
定义:一般针织物是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 针织机上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 接而成的织物。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结构 单元,也是该织物有别于其他织物的标志。 现代多轴垫或填纱,甚至多轴铺层技术, 针织可能已变为只是一种绑定方式,人们 亦统称为针织物。
经平组织
• 经平组织是由一根经向喂入的纱线轮流在 相邻的两纵行中形成线圈而成。经平组织 中的所有线圈都具有单向延展线,线圈向 着延展线相反的方向倾斜。
• 特点:这种组织的纵横方向均有一定程度 的延伸,也不卷边。但纱线断裂时如对织 物施加横向张力,则沿纵向脱散而使织物 破开。经平组织可做衬衣料。
经平组织结构 图
• 无纺布
定义:非织造布是指由纤维、纱线或长丝, 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 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 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 产品。非织造布的主特征是直接的纤维成 网、固着成形的片状材料。
机织织物基本组织
• 平纹布 • 斜纹布
2/1 斜纹 3/1 斜纹 • 缎纹织物
经缎组织
• 经缎组织是由一根纱线。轮流在几个相邻 纵行中依次形成线圈,依次反复,使正面 表现出横向花纹的组织。
• 特点:这种组织易于卷边。也能逆编织方 向脱散。但织物不会破开。
经缎组织结构 图
针织物的物理性能
• 尺寸稳定性 • 弹性恢复
无纺织布
平行纤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叉纤网
随机纤网

机织组织结构

机织组织结构

机织组织结构是指在织布机上通过经纬交织而形成的织物结构。

它由经纱和纬纱组成,经纱在织布机上沿着纵向排列,纬纱则在经纱之间横向穿过,经过交织形成织物。

机织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经纬纱的交织方式和织物的外观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机织组织结构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

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机织组织结构,其中经纱和纬纱以交替的方式交织,形成平行线状的织物。

斜纹组织是经纱和纬纱以一定的斜向角度交织,形成倾斜的纹路。

缎纹组织则是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的织物表面具有较长的浮线,使织物具有光泽感。

除了上述常见的组织结构外,还有其他复杂的机织组织结构,如提花组织、纱罗组织等。

这些组织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经纬纱的交织方式、纱线的粗细、密度等因素来实现不同的织物效果和特性。

机织组织结构对于织物的性能和外观有着重要影响,它决定了织物的强度、柔软度、透气性、耐久性等特性。

不同的机织组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布等领域。

《机织概论》

《机织概论》

织物表面特征的差异
1、平纹组织:是以一个经组织点与一个纬组织点 间隔排列的,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故无正反 面的差异,而且织物表面光泽较暗。 2、斜纹组织:织物有了正反面的差异,由于斜纹 组织点有浮长出现,使斜纹织物表面的光泽较平纹亮。 3、缎纹组织:由于缎纹组织的单独组织点分布均 匀,且为两旁的浮长所覆盖,因此,缎纹织物表面光 泽最好。
第四节
原组织的特性与比较
织物可密性的差异
在制织三原组织的织物时,假定经、纬原料、 纱线的线密度、织物的经、纬密度及工艺均相同, 则因其经、纬交织的不同使各织物的紧密度有所差 异,在单位长度内,平纹交织次数最多,斜纹次之,
缎纹最少。
第五节
主要机织物介绍
平纹-平布
要求:布面光滑,均匀丰满
分类 粗平布 中平布 细平布 特细平布 纱号 30t以上(19s以下) 20-30t(20-26s) 19t以下(30s以上) 7.5t以下(80s以上) 外观及风格 质地粗糙,布身厚实,坚牢耐穿 介于粗平布与细平布之间 布身轻薄,平滑细洁,柔软有光泽, 布白杂质少 轻薄柔软,平挺光滑,飘逸透气 对原纱要求 要求低 一般 要求较高 要求最高
第五节
主要机织物介绍
斜纹类织物
斜纹布:
普通斜纹布一般采用斜纹组织,斜纹线条在正面较为明显,
属于单面斜纹。其手感在斜纹织物中是最柔软的。这类织物在经 纬纱线密度相同,经纬向紧度比例接近的条件下,斜线倾角约为 45。 斜纹布按照使用纱线粗细的不同,分为粗斜纹和细斜纹。
哔叽:
哔叽是二上二下加强斜纹组织,正反面斜纹线条的明显程度
哔叽厚实,纹路明显、细致,富有光泽。
卡其:卡其织物的品种较多,按织物组织的不同,可分为单面卡其、双面 卡其、人字卡其和缎纹卡其。双面卡其经向紧度为100%~110%,纬向紧 度为50%~60%,两者之比约为2:1,纹路最细、最深,织物比华达呢紧 密而硬挺。 纱卡其多制作外衣、工作服等。半线卡其、全线卡其的布面比纱卡其 光洁,光泽亦好,可缝制各种制服。高密的双面卡其经防水工艺处理后, 可制作雨衣、雨帽等。

机 织 物 与 织 造 概 论

机 织 物 与 织 造 概 论

机织物与织造概论一.织物分类1. 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织物可以分为:①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如: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②针织物:由纱线编织成圈而形成的织物,分为纬编和经编。

(1)纬编针织物:将纬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有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成。

(2)经编针织物是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针织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成。

③非织造布:将松散的纤维铺网,经粘合、针刺或缝合而成。

2.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①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它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

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

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贴布、窗帘、毛巾、茶巾、台布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

户外用品包括人造草坪等。

③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土工布等。

3. 新颖织物①粘合布:由两块互相背靠背的布料经粘合而成。

粘合的布料有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乙烯基塑料膜等,还可将它们进行不同的组合。

②植绒加工布:在布料上布满短而密的纤维绒毛,具有丝绒风格,可作衣料和装饰料。

③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是将泡沫塑料粘附在作底布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上,大多用作防寒衣料。

④涂层织物:在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底布上涂以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等而成,具有优越的防水功能。

二.织物组织1、定义:在织机上相互垂直的经纬纱线,按一定规律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2、织物组织分类:①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3. 组织点(浮点) :经纬纱线相交处
• 经组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组织点。 • 纬组织点: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组织点。
4. 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
• Rj: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经纱数。
• Rw: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纬纱数
– 照图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 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 用。
• 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可以减少使用 综页的数目,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 r =Rj>Z。
– 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对称穿法)
• 应用场合:组织循环大且对称的组织。
第三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
1. 原组织的特征(构成条件):
穿筘的原则:
– 每筘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特 数及织物组织和布面风格而定。
常用织物:平布-2入;府绸-4入;Rj=4斜纹-4入
– 每筘穿入数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它的约数或倍数。
– 边纱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证后续加工之需。
– 不同规格织物依靠筘号和每筘经纱穿入数来控 制经密和幅宽。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经、纬)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 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纱:织物内与布边平行,纵向排列的纱线
纬纱:织物内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
织造过程: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
三.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
1. 织物组织:
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 织物结构:
根据纬纱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间状态。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织机的织造参数,如 梭子投射角度、经纬纱张力等,来减少经纬纱的交织次数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织造斜纹组织时,需要调整织机的织造参数。其中,梭 子投射角度是关键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梭子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置,进而影响经纬纱的交织程度。通过调整梭子投射 角度,可以使得经纬纱在交织过程中形成斜向的纹路。此 外,经纬纱张力也是影响斜纹组织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张 力可以使得经纬纱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清晰的斜 纹效果。
性。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总结词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包括两个独立的织口和交织点, 通过控制两个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来实现双层 组织的织造。
详细描述
在织造双层组织时,需要设置两个独立的织口,分别 控制上下两层纱线的交织。同时,需要精确控制两个 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以确保上下两层纱线能物组织的分类
根据交织规律
可分为简单组织、复杂组织和联合组织。
根据纱线在组织中的交织形态
可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
织物组织决定了机织物的外观、质地 、性能和用途。
特点
不同的织物组织具有不同的交织规律 和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外观和性能 特点。
02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03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斜纹组织是一种机织物组织,其特点是经纬纱交织次数减少,形成明显的倾斜纹路。
详细描述
斜纹组织是由经纬纱交织而成,但与平纹组织不同,其交织次数较少,使得经纬纱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织物更加柔软、舒适。斜纹组织的纹路呈明显的倾斜状,与平纹组织的交叉纹路不同,给人以动态 、活泼的感觉。

第九章 织物的组织与结构

第九章     织物的组织与结构

3、缎纹组织
形成:每间隔四根或四根以上纱线才发生一次 经纬纱线的交错,且这些交错点为单独 的,互不连续的,分布有规律。
参数:Rj=Rw ≥5 1<S<R-1,S与R互为 质 数。图
外观:平整,光滑,富有光泽,有丝绸感。 特性:1、织物厚度,密度增加。2、织物柔软
性、悬垂性提高。3、光泽明亮。4、织 物易勾丝、磨毛。 典型产品:贡缎、软缎。
适用:婴儿衣编针织物的变化组织,有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 合,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另一个罗纹组 织的线圈纵行,织物的两面全部为正面线圈。
特点:双罗纹组织的针织物俗称棉毛布,延伸性和弹性 比罗纹组织小,结构稳定,不易脱散,不卷边。平整, 厚实,柔软,保暖性好。
适用:外衣面料,装饰用布。
(6)集圈组织(图)
形成: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有线圈和悬圈组成。在某 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拉长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 的悬弧。集圈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面针织物中 形成。
单面集圈组织:在单面组织基础上进行编织,利用集圈线 圈的排列和不同色彩纱线的使用,可形成许多花色效应, 如图案,闪色,孔眼,凹凸等。
产品:厚重大衣呢,毛毯,水龙带,人造血管等
3,起毛组织(起绒组织)
形成:一个系统起毛绒的经纱(绒经)或纬纱(绒纬)与普通 的经纬纱(地组织)交织成布,绒经(绒纬)经割绒后耸立在 织物表面形成毛绒。
经起绒组织:由绒经和地经两个系统经纱与一个系统纬纱交织, 绒经经割绒处理。(如图)
产品:长毛绒,天鹅绒,立绒等
单面提花组织:在单面组织基础上进行提花编织。利用不同颜 色纱线,可得到不同色彩效应,花纹图案,闪色效应,凹凸效 应。
双面提花组织:在双面组织基础上进行提花编织。多用于色彩 设计,可产生各色横条,直条,格形图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机织物组织基础织物的外观特征、内在性质既决定于纤维和纱线的性质,还决定于织物中纱线(或纤维)的排列状态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即织物的结构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测量与表达,(1)掌握织物的规格,指导生产;(2)明晰织物的结构,解释织物性能和外观特征。

第一节机织物的规格织物规格主要包括长度、幅宽、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等方面。

1.织物长度:一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

织物的匹长根据织物质量、厚度、种类而定,织物厚则30~40m/匹;织物薄则50~60m/匹。

2.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

织物宽度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品种和生产设备等而定。

例如,幅宽有80~120cm、127~168cm、180cm、200cm等。

3.织物厚度:以mm为单位表示。

织物厚度与其服用性能关系很大,主要影响织物的坚牢度、保暖性、透气性、悬垂性、刚度等性能。

4.织物重量: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燥质量,简称“平方米重”,单位是g/m2。

根据质量的大小,织物可分为厚重型(如大衣呢)、中厚型(如棉织物、精纺毛织物)、轻薄型(如丝织物)。

在服装用织物方面,厚重型织物一般用于冬季外衣,轻薄型织物一般用于内衣和夏季服装。

5.纱线特数及其排列密度(简称经密、纬密):用“经纱特数×纬纱特数经密×纬密”表达。

纱线特数反映纱线的粗细,指在标准条件下,1000m长的纱线所具有的克数。

经纬纱密度反映了纱线排列的密集程度,是指单位长度织物中的纱线根数,一般采用10cm 中的纱线根数来表示,单位为根/10cm;有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之分,简称“经密’、“纬密”,经(纬)纱密度指织物纬(经)纱方向上排列的经(纬)纱根数,分别用Pj,Pw表示。

●织物设计时经纬纱线粗细的配置:(1) 经纱特数= 纬纱特数;(2)经纱特数<纬纱特数;(3)经纱特数>纬纱特数。

第(1)种配置方式便于生产管理;第(2)种配置方式可以提高产量,系常用配置;第(3)种配置方式很少使用,在轮胎帘子布、复合材料增强织物等中有时采用。

●织物设计时纱线的配置:(1)经纱纬纱;(2)经线纬纱;(3)经线纬线;(4) 经纱纬线,一般不用,原因是在织物生产过程中,经向纱线受到较多的摩擦和较大的张力,故选用高品质的纱线,强伸性都优于纬纱。

6.织物组织课程: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规格表示方法:CJ14.5×CJ14.5 523.5×283 160纯棉精梳府绸或CJ14.5/CJ14.5 523.5/283 160纯棉精梳府绸(63” CJ40S×CJ40S 133×72)C--棉T--涤R--粘胶J--精梳第二节织物组织概述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下图为织物交织示意图。

图1(1)所示的交织方式是经纱与纬纱为一浮一沉,而纬纱与经纱为一沉一浮;图1(2)所示的经纬纱交织方式是经纱为二浮一沉,纬纱为二沉一浮。

(1)(2)图1织物交织示意图经纬纱的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例如:图(1)中,经纱3和4、5和6、----、分别与经纱1和2的浮沉规律相同,纬纱3和4、5和6、----、分别与纬纱1和2的浮沉规律相同,即2根经纱和2根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2。

同理,图(2)中经(纬)纱4、5、6的浮沉规律是经(纬)纱l、2、3根的重复,其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3。

用一个组织循环可以表示整个织物组织。

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数,用R 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 w表示。

组织循环经、纬纱数是构成织物组织的重要参数。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同面组织,当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面组织,当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时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少(决定采用凸轮、多臂还是提花开口机构织造)。

织物组织决定织物的结构、外观风格、光泽特征、柔软变形能力等。

织物组织变化时,织物结构、外观风格和织物性能也会随之改变。

在织物组织中表示组织的参数有组织点、组织循环、纱线循环数和组织点飞数。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组织图表示法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用组织图来表示,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代表经纱,横行格子代表纬纱。

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

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额色或标以其他符号,常用的符号有■、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图2平纹织物组织图和结构图在—个组织循环中,纵行格子数表示组织循环经纱数(R j),其顺序是从左至右;横行格子数表示组织循环纬纱数(R w),其顺序是从下至上;图3(1)、图3(2)分别是图l(1)、图l(2)的组织图,图中箭矢A和B标出了一个组织循环。

图3(1)R j=R w=2,图3(2)R j=R w=3。

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三一二三一二(1)(2)图3方格表示法的组织图●在绘制组织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先把组织图的范围用边框画出来,(2)标出经纬纱序号,(3)画组织点。

●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简单组织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数,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数,即组织名称纬组织点数经组织点数,但缎纹组织除外。

例如图3(1)、图3(2)组织分别表示为11平纹组织和12右斜纹组织。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为了表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的空间结构状态及纱线弯曲情况,除组织图外、往往还需借助于截面图形象地表示出织物的外观特征,特别是当组织结构较复杂时,截面图尤其有用。

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左或向右翻转900的剖面视图,其中经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纬纱是被切断的圆形。

纵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侧面。

横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纬纱正中间将织物切断,再将断面向上或向下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其中纬纱是连续弯曲的曲线,而经纱是被切断的圆形。

横向截面示意图一般画在组织图的上方或下方。

图1(1)、图l(2)中组织图的右方和上方分别是各自织物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和横向截面示意图。

对于复杂的织物组织,为了清楚表现织物的结构而又方便画图,经常把纱线的截面画成圆形,纱线的纵向以线条表示。

四、组织点飞数组织点飞数表示的是织物中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用S来表示。

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经纱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经向飞数,以Sj表示;沿纬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纬向飞数,以Sw表示。

飞数示意图上图中在相邻的两根经纱上,经组织点B对于相应的经组织点A的飞数是:Sj=3;同理,在相邻的两根纬纱上,经组织点C对于相应的经组织点A的飞数是:Sw=2。

在一个织物组织中,组织点飞数可以是:(1)常数、(2)变数、(3)有正负号。

(以下不讲)●对经纱方向来说,飞数以向上数为正,记符号+;向下数为负,记符号—。

●对纬纱方向来说,飞数以向右数为正,记符号+;向左数为负,记符号—。

例如:下图(1)、图(2)、图(3)的组织点飞数见表。

(1) (2) (3)组织点飞数起数方向示意图表1组织点飞数表第三节三原组织与应用织物组织是纺织品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织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条件。

改变织物的组织将对织物结构、外观及其物理机械性能起到显著的影响。

在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是三原组织,又称基本组织。

以三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或联合使用几种组织,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

例如:能形成小花纹外观的组织;使织物增厚的组织;通过后整理可以起绒的组织;能织出毛圈的组织;能形成孔眼的组织,等等。

一、原组织的基本特征●原(基本)组织的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即S=常数。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特点: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即R i=R 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

称这三种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三原组织的纱线循环数不能太大: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一次,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大,纱线交织间隔距离相对愈大,那么织物愈松软且不紧密。

二、三原组织(一)平纹组织及其织物1.平纹组织的组织参数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其组织参数为:Rj=Rw=2Sj=Sw=±1下图(1)为平纹织物的交织示意图,图中箭头所包括的部分表示一个组织循环。

图(2)为横裁面图,图(3)为纵裁面图,图(4)、(5)为组织图,图中l和2表示经纱的排列顺序,一和二表示纬纱的排列。

平纹组织图●平纹组织的起始点:画组织图时,以左下角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

平纹组织起始点可以是经组织点时,如图(4)所示;也可是纬组织点时,如(5)所示,习惯上常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

●平纹组织特点:(1)在平纹组织的一个组织循环中,共有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

(2)共有组织点:Rj×Rw=2×2=4个,其中经组织点两个,纬组织点两个。

(3)在组织循环中,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织物正反面的组织没有差异,属同面组织。

●平纹组织的分式表示:1/1,分子表示经组织点,分母表示纬组织点。

习惯称平纹组织为一上一下组织。

2.平纹组织的应用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坚牢,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1)棉织物:细布、平布、府绸、帆布等;(2)毛织物:派力司、凡立丁、法兰绒等;(3)化纤织物:人造棉平布、涤棉细纺、涤棉线绢;(4)丝织物:塔夫绸;(5)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府绸与平布的区别: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经纬纱的密度不同。

平布的经纬纱密度相近;府绸的纱线线密度低,且经密比纬密大。

(二)、斜纹组织及其织物1.斜纹组织的组织参数●斜纹组织的特点:在组织图上有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线,在织物表面上表现为由经(或纬)浮长线构成的斜向纹路。

●斜纹组织的参数为:Rj=Rw≥3Sj=Sw=±1构成斜纹的一个组织循环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