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中期末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古代汉语第2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第2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
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韵目2、之为言3、粘、对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题1分,共25分)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9、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古代汉语》期末试卷附加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古代汉语》期末试卷附加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卷附加答案《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古代汉语》第2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1
次 介词“于”有哪儿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近体诗有哪些特点?
5、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 作者。
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顾炎武,段玉裁,29
、王先谦,郭庆藩
、»舌上音是指
5
0
、两联必须对仗。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韵目之为言粘、对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5分)木直中绳,辣以为轮,其曲中
2规。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1同我妇子,鑑彼南亩。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2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古代汉语》第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从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的《庄子集解》和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编写的,分为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
编成《广韵》。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
4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作为格律要求,律诗嗦n、_
、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9、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
1、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和答案讲解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庄子》又名()。
[A]《南华经》[B]《道德经》[C]《五千言》[D]《道德真经》2、《庄子》约成书于()。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春秋末期[D] 夏商时期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B]《尚书》[C]《五千言》[D]《道德真经》4、衍文也叫()。
[A]衍字[B]繁字[C] 减字[D] 增字5、《别赋》是()的作品。
[A]江淹[B]孟子[C] 班固[D] 班超6、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7、()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A]《荀子》[B]《论语》[C] 《孟子》[D ] 《庄子》8、骈体文,产生于(),在六朝则广为流行。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魏晋时代[D] 夏商时期9、《吊屈原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10、《文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墨子》一书的语言特点是()。
[A]语言古朴[B]通俗[C]华丽[D]铺张12、《老子》又称()。
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二)》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庄子》又名()。
[A] 《南华经》[B]《道德经》[C]《五千言》[D]《道德真经》2、《庄子》约成书于()。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春秋末期[D] 夏商时期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B]《尚书》[C]《五千言》[D]《道德真经》4、衍文也叫()。
[A]衍字[B]繁字[C] 减字[D] 增字5、《别赋》是()的作品。
[A]江淹[B]孟子[C] 班固[D] 班超6、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7、()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A]《荀子》[B]《论语》[C] 《孟子》[D ] 《庄子》8、骈体文,产生于(),在六朝则广为流行。
[A]战国时期[B]先秦时期[C] 魏晋时代[D] 夏商时期9、《吊屈原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10、《文赋》的作者是()。
[A]江淹[B]贾谊[C] 班固[D] 陆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墨子》一书的语言特点是()。
[A]语言古朴[B]通俗[C]华丽[D]铺张12、《老子》又称()。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古代汉语试题(二)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加“·”者为入声字)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请注意,以下内容并非真实的考试试题,仅供参考。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合适的古代汉语词语造句,使之符合句意。
1. 冠军解释:指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人。
造句:太学院的讲坛上,一个年轻学子兴奋地跃上擂台,以一副自信的口吻声称自己将成为本年度的冠军。
2. 睚眦解释:指眼角的眦(zhì,即眼角的皮肉)。
造句:他面对着对手的侮辱,眼中充满了熊熊的火焰,睚眦欲裂,准备奋起反击。
3. 忍辱负重解释:指忍受耻辱、屈辱,并承担重劳。
造句:这位少年将军在失败之后,没有颓废,而是选择忍辱负重,默默耕耘,最终重振雄风。
二、根据以下古代文言文章,回答问题。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增广贤文》中有一篇名为《敬亭山》的文章,请阅读这篇文章,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敬亭山山顶有一个古庙,前殿供奉着太白金星,称为敬亭山太白庙。
山下有着一片碧绿的竹林,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
山上的庙宇是游客休憩的好去处,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地方。
1. 敬亭山有什么庙宇?供奉什么神明?答:敬亭山太白庙,供奉太白金星。
2. 敬亭山下有什么景观?答:敬亭山下有一片碧绿的竹林。
3. 敬亭山的庙宇适合做些什么活动?答:敬亭山的庙宇适合游客休憩、文人墨客吟诗作画。
三、阅读以下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秋风清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亭短亭亭亭仙,送君远去,萋萋满别情。
1. 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述作者描述的情景。
答:诗歌描绘了秋风清、秋月明的景色,并以此探讨了相思之苦与离别之情。
2. 诗中提到的“长亭短亭亭亭仙”是指什么?有何含义?答:长亭和短亭都是离别时的道别场所。
诗中用“亭亭仙”来形容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别离时的温馨感受。
四、请根据以下古代故事,完成故事梗概。
传说中,唐朝的一位宰相因忠诚和聪明才智而备受赞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1、齐威王欲将孙膑。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加“·”者为入声字)
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2、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3、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4、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6、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7、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古代汉语》期中期末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作者:
———————————————————————————————— 日期:
古代汉语试题(二)
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十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莫徒问既采马础鹿本
3、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4、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5、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6、宫:古义泛指房屋、今义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
7、坟:古义指大土堆、今义指坟墓,词义范围缩小;
8、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
2、指出本文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并说明其句式特点。
3、翻译画线的句子。
八、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浴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耳北行也
5、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6、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7、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8、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9、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10、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11、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8、其御之妻自门间而窥其夫。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0、不愤不启,不诽不发。
11、吾力足以举百钧。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被动句式:
1、“于”字句。用“于”字引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如:A、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B、郤克伤于矢。
9、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10、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
11、皮:古义专指动物的毛皮、今义泛指事物的表面部分,词义范围扩大。
四、本题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活用的词1分,说明用法1分。
1、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2、目: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眼睛示意;
3、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轻视;
4、犬:名词作状语,象犬一样;
5、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
6、走: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打败;
7、来:动词使动用法,使……来;
8、蹄: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蹄子踢;
9、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漂亮;
10、奴虏: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奴虏一样;
——《战国策·魏策四》
附参考答案:
一、本题每字0.5分。
象形:羊矢壶鼎鱼网手马鹿
指事:亦刃上十下寸甘本末
会意:伐盥步至牧舂朝莫既采
形声:诚都指视帛载防徒问础
二、本题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意义1分,指出属于本义或引申义1分。
1、过:超过,引申义;
2、节:节拍、节奏,引申义;
3、城:城墙,本义;
4、归:女子出嫁,本义;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8、驴不胜怒,蹄之。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5、解:分解牛、杀牛,本义;
6、粪:扫除、打扫,本义;
7、本:树根,本义;
8、间:门缝,本义;
9、任:任务、责任,引申义;
10、发:启发,引申义;
11、举:举起,本义。
三、本题每小题2分,其中指出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各0.5分,指出古今义的差异1分。
1、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2、臭:古义泛指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答: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语意上的被动句。如:A、蔓草犹不可除。B、西伯拘而演《周易》。
11、将:名词使பைடு நூலகம்用法,使……做将军。
五、本题每小题6-7分。
1、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该题每种方式举出一个例句即可)
答: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