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学校教育设施规划与设计

学校教育设施规划与设计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在教育改革中变得越发重要。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校教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学校教育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设施。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以及教学活动的规模和性质。
二、规划与设计原则1. 面向未来:教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应当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适应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
考虑到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合理配置数字化设备,提供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等。
2. 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此外,还应提供图书馆、自习室等自主学习的场所。
3. 多样化的教室设置: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教室,如讲堂式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等。
同时,还应提供适合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空间。
4. 安全考虑:学校教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安全规范,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
设施应设有紧急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三、各种教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1. 教室的规划与设计:教室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场所,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
应配置适当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并合理布局座位,方便师生互动。
此外,还应设有教师办公室和储物间等配套设施。
2. 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实验室是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应具备安全、实用和先进的特点。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空间,配置实验台、实验仪器和安全设施,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3. 图书馆的规划与设计:图书馆是学校知识资源的中心,应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合理设置书架和阅览区,设有电子阅览室和信息检索系统,便于学生获取各类书籍和资料。
4. 运动场的规划与设计:运动场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合适的规模和设施。
设施规划与设计

从人的需求出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 使用体验。
模块化与标准化
简化设施设计流程,降低制造成本,便于维护和 更新。
虚实融合
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设施功能 ,提升用户体验。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创新思维
01
跨界思维
引入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资源,创新性地解决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
。
02
生产效率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考虑设备 选型、工艺流程、生产节拍等因素 。
产品质量
以满足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 考虑设备精度、可靠性、检测手段 等因素。
成本效益
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目标,考虑 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能源消耗等 因素。
可扩展性
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为目标, 考虑设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系统设计法
将设施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 行设计,包括人、机、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绿色设计法
注重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法,从材料的选择、能源 的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提高设施的 环保性能。
人因工程设计法
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考虑人的生理、心理 等方面的因素,提高设施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要素
设施类型
根据设施的功能和用途,分为生产设施、 仓储设施、研发设施等。
设施布局
合理规划设施内部的结构、空间和设备排 列,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设施规模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设施 的规模大小。
设备选择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选择适合的设 备型号和技术参数。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考虑因素
设施规划与设计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与设计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与设计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于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概念、原则、步骤以及设计的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概念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旨在提供城市发展所需的公用设施支持,并为未来城市扩展和更新提供空间和条件。
市政公用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道路、桥梁、城市排水、环卫等各项基础设施。
规划的目的是保证这些设施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原则1. 综合性原则: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需求,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以达到综合最优化的效果。
2. 可持续性原则: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考虑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3. 公平性原则: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要注重公平,公正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需求,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差距的扩大。
4. 灵活性原则: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整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未来的需求。
三、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步骤1. 数据调研与分析:收集城市相关数据,分析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人口、经济、用地等方面的数据。
2. 需求评估与预测: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潜在的影响因素,对市政公用设施的需求进行评估和预测。
3. 布局规划与优化:根据需求评估结果,制定市政公用设施的布局方案,并进行优化,确保布局的科学合理。
4. 技术设计与标准制定:进行市政公用设施的技术设计和标准制定,包括设备选型、管网设计等。
5. 成本评估与资金筹措: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成本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筹措计划。
6. 实施与监督: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市政公用设施的实施,并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第一章:引言在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下,大型公共设施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划与设计出发,对大型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此篇文章中,本人将探讨大型公共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章:大型公共设施规划大型公共设施规划是通过对人口、环境等各项指标的归纳与分析,确定设施的建设规模及分布的过程。
大型公共设施规划的要点如下:1、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状况。
在规划大型公共设施时,必须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状况,包括人口、土地使用情况、环境质量等,以便确定设施规模和建设方向。
2、按照居民需求进行规划。
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必须基于居民的实际需求,为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公共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
3、科学合理布局。
设立公共设施必须考虑到公公设施之间的联系和区域的接驳,同时要考虑到公共设施之间的互补性和独立性,避免过于集中。
第三章:大型公共设施设计大型公共设施设计是指对设施内部的功能设置、建筑样式、空间区块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设计。
遵守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原则如下。
1、功能性原则。
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必须确保其设计具有充分的功能性,以保障设施内部的正常运作和日常使用。
2、便利性原则。
公共设施的设计必须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包括便利的交通、安全、舒适合理的室内设计等。
3、可持续性原则。
大型公共设施的企划设计必须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旨在长久使用,兼顾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4、安全性原则。
公共设施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安全问题,从建筑和使用方面来考虑,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大型公共设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型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如下:1、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水平,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三、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 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对物料搬运路线、运量、
搬运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 其与物品进出控制方式、储存方式等均和设施 布局密切关联,在设施规划必须重视。
• 物流流程图 • 多产品工艺过程 • 物流连线图 • 从至表 • 物流相关表
• 1、工艺流程图
•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2、多产品工艺过程图 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
机油
外协件
原材料
油漆
原材料
原材料
标准件
原材料
废料
废料
废料
废料
• 3、物流连线图
• 将各条物流路线的物流量的大小用物流图线 表示与经过的物流节点绘制在平面图上,称 为物流连线图(或物流图)。
第三节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一、物流分析的基础
1、计算物流量
• 当量物流量是按照规定标准修正和折算的运输量。例如载重10t的 卡车,当运输10t钢材时,10t钢材的当量重量为10t;而运输2t塑 料制品时,则2t塑料制品的当量重量为10t。
• 2、对物料进行分类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设施规划与设计

设施选址的分类
单一设施的场址选择 复合设施的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的任务
在已确定的地理区域内, 在已确定的地理区域内 , 经过调查 研究、 现场勘察, 研究 、 现场勘察 , 选出几个条件较 好的场址, 然后进行分析、 比较、 好的场址 , 然后进行分析 、 比较 、 筛选, 最后得出一个最满意的场址, 筛选 , 最后得出一个最满意的场址 , 推荐给上级决策部门作最后批准和 决定。 决定。
设备发生故障时将引起整个生产线中断 产品设计变化将引起布置的重大调整 生产线速度取决于最慢的机器 相对投资较大 生产线上重复作业, 生产线上重复作业,单调乏味 维修和保养费用高
定位布置的特点
定位布置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少的 产品数量。在定位布置中, 产品数量。在定位布置中,按照作 业的级别安排顺序相当普遍。 业的级别安排顺序相当普遍。根据 先后工序决定生产阶段, 先后工序决定生产阶段,应按照物 料的技术优先性安排物料。 料的技术优先性安排物料。
解决布置问题的钥匙
P
产品—材料 产品 材料 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 生产路线—工艺过程 生产路线 工艺过程 怎样进行生产? 怎样进行生产? 辅助服务部门 用什么来支持生产
S R
Q
数量—产量 数量 产量
每项产品要制造多少? 每项产品要制造多少?
T
时间—时间安排 时间 时间安排 产品何时生产? 产品何时生产?
ΣΣC X
i−1 j =1 ij
m n
ij
s.t.
m in m Σ Xij = bj i= 1 n Σ Xij = ai j=1 Xij ≥ 0
m------待选场址数; n------销售区域数; ai------场址 i 的生产能力; bi ------销售区域 j 的需求量; Cij------在场址 i 生产一单位产品并运送到销售区域 j 的总 费用; xij------各销售区域对各供应工厂的需求量。
二设施规划与设计基本思想PPT课件

.
33
图2-10 U形布置示意图
.
34
.( b ) U 型 生 产 线 联 合 布 置
35
Why Design U - Shape Cell Layout 为什么设计成“U”型单元布局
6
5
6
5
7
4
74
8 8
3 3
9 9 22
10 10 1 1
• Flexible Line Capacity • One - Piece Flow • Communication • Save Space
.
24
2、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 layout):
制造某种部件或某种产品的封闭车间,按加工 或装配的工艺过程顺序布置,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 生产方式。
车床 仓
压机 库
铣床
钻床
磨床
铣床
折弯机
钻床
钻床
装
仓
配
库
产品原则布置示意图
.
25
产品原则布置优缺点
产品原则布置
优
点
缺点
1、符合工艺过程,物流顺畅。
工艺原则布置示意图
.
22
工艺原则布置优缺点
工艺原则布置
优点
缺点
1、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设备数量。
1、流程长,搬运费用高。
2、可采用通用设备。
2、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
3、设备和人员的柔性程度高。
3、生产周期长。
4、设备投资相对较少。
4、库存量较大。
5、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易产生满足感。 5、需要较高的技术等级。
.
19
现在举一个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实例,如图2-3所示。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与设计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工厂车间、办公室、医院还是商场,设施的布局与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还能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设施布局与设计的基础知识。
设施布局,简单来说,就是决定设备、工作区域、存储区域等在一个空间内的位置安排。
而设计则包含了更多的方面,比如外观、颜色、材质等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谈谈设施布局的类型。
常见的有工艺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和固定位置布局。
工艺导向布局,是按照生产工艺的流程来安排设施。
比如,在一个机械加工厂,车削区、铣削区、磨削区等会根据加工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这种布局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灵活性较高,但在物料运输上可能会比较复杂,容易造成运输路线的交叉和迂回。
产品导向布局,则是围绕产品的生产流程来布置设施。
像汽车生产线,就是典型的产品导向布局。
这种布局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物料运输成本低,但对产品的种类变化适应性较差。
固定位置布局,一般用于大型、重型且不易移动的产品生产,比如船舶制造、大型建筑施工等。
生产设施和人员围绕产品的固定位置移动。
在进行设施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空间的利用是关键之一。
要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避免浪费,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通道和工作区域,不能过于拥挤。
物料的流动也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物料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物料的搬运方式,是采用传送带、叉车还是人工搬运,不同的搬运方式对布局有不同的要求。
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舒适度同样不能忽视。
工作区域的安排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员工长时间处于不舒适的姿势,以减少疲劳和错误的发生。
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仔细分析。
比如,某些设施可能会产生噪音、灰尘或热量,需要与其他设施保持一定的距离。
除了布局,设施的设计也有很多讲究。
外观设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是否符合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查德·缪瑟,李·海尔斯. 系统化工业设施规划. 文镇洋、戚祖望等
译. 北京:机工工业出版社,1991.
程国全等.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詹姆斯.汤普金斯,伊俊敏译. 设施规划(原书第三版). 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7.
王家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马汉武.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操作法研究:Methods Engineering
学和概率论;
工厂布置:Plant Layout
1961,M物ut料he搬r 运提:出M系at统eri布al H置a设ndl计ingSLP(80年代引进国内);
5
1.1 起源 第1章
1970s,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CAL、成组技术—CRAFT(位置配置 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PLANET(分析评价法); 1980s,计算机仿真:研究柔性问题、专家系统、多目标优化; 1990s,结合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CIMS、JIT、CRM等; 现在,设施布置与物流系统的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网络化、 绿色化、智能化。
7
1.2 研究内容 —— 基本概念 第1章
设施规划: 決定如何將作业的实体固定资产以最有效的方式來达成作
业目标;
制造企业: 如何使制造设施最有效地支援生产活动; 医院: 如何让医院设施最有效地支援病人的医疗服务; 学校:
8
1.2 研究内容 —— 主要内容 第1章
设施规划
厂址选择/设施选址
设施设计
……
3
第一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第1章
起源 研究内容 重要性 目标和原则 阶段模型
4
1.1 起源 第1章
1780s,蒸汽机、机械制造发展,工厂取代手工作坊;
19实际末,开始关注制造工厂的设计工作;
20世纪初,主要凭经验和感觉,分工理论引发“工厂设计”;
1930s,“设施规划”取代“工厂设计”,广泛采用运筹学、统计
预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项目建议书、厂址选择、可行性研究等工
程咨询工作;前期工作;
确定目标: 明确生产的产品/服务、设施规模、设施的要求及其位置
与外部条件;识别系统边界阶段;
总体规划: 总体布置规划、搬运总体规划、初步建筑方案、公用系统
干线分布、通信系统总体规划;规划总揽阶段;
17
1.5 阶段模型 —— 设施规划的阶段结构 第1章
布置设计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建筑设计 公用工程设计 信息通信设计
9
1.2 研究内容 —— 主要内容 第1章
厂址选择: 对设施进行地区、地点的选择; 布置设计: 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场地进行合理配置; 搬运设计: 对物料搬运路线、方法、器具及储存场地做合理安排; 建筑设计: 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以满足功能、空间、经济等需要; 公用工程设计: 对电力、照明、排水、通风等进行协调设计; 信息通信设计: 对信息通信的一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第二章 设施选址及其评价 第三章 设施布置设计 第四章 物流系统设计 第五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六章 系统化仓储系统分析 2
导入实例
第1章
汽车城:如底特律、丰田,集中大量汽车装配厂和零件供应商; 三线军工厂:类似的如美国Kaiser钢铁公司…… 大学城 小吃街 生产中的问题:一线员工抱怨搬东西花太多时间,生产管理人员 抱怨专业搬运人才太少,而人力资源和财务却认为搬运、储存不 产生利润,应尽量消除;想改进生产线,牵一发而动全身,难!
(1)保障和改善生产系统整体功能的结构基础; (2)提高生产系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源泉; (3)企业现代化管理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开端和主要内容;
12
1.3 重要性 —— 意义 第1章
(4)物料搬运成本可降低10~30%,15年生产力可提升三倍; (5)国外设施规划设计费用只占总投资2~10%,比不可预见费还 低,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6)避免不必要改扩建,提高运作效率; 因此,设施规划支出金额大;美国每年超过2500亿美金! (7)提高客服能力与企业间合作能力;
(8)员工安全与卫生、节能、防火、安全等的保障。
13
1.4 目标与原则 —— 目标 第1章
(1)简化作业过程;
(2)缩短生产周期;
(3)减少搬运作业量; (4)投资最小化; (5)员工工作环境优化;
办公室布局的影响1;2
(6)可扩展性。
14
1.4 目标与原则 —— 原则 第1章 (1)经济性原则 (2)动态原则 (3)统筹原则 (4)以人为本 (5)反馈原则 15
10
1.3 重要性 —— 必要性 第1章
企业需新建、改建、扩建时才需进行设施规划会设计:
(1)新建企业
(5)扩新车间厂房
(2)工业园、开发区建设 (6)设施技术改造
(3)扩大再生产
(7)降能耗污染
(4)搬迁
(8)设施改造为信息化
11
1.3 重要性 —— 意义 第1章
是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一种典型的长期决策, 对企业科学管理、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详细规划: 设备详细布置、搬运系统、公用系统线路、通信系统的详
细设计、建筑详细施工图样;规划细节阶段;
实施规划: 建设、安装的具体实施计划计划和准备;实施阶段;
规划后: 施工人员配合施工、施工安装的设计、试运转与竣工验收、
6
1.2 研究内容 —— 基本概念 第1章
设施: 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运行所需的有形的固定资产;
使工作便利的工具、环境或设备。
设施规划:运用系统工程、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等,综合考虑相关因
素,对需改建、扩建、新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进行分 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 到合理配置,物、人、信息流得到最大优化,使系统能够 高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1.5 阶段模型 —— 项目的生命周期 第1章
投资前时期
机会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 评价和决策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厂址选择 评估与决策
谈判、签订合同
工程设计
投资时期
工程项目设计 施工方案
施工设备 设备材料采购
生产时期
试运转
生产设备 试生产
竣工验收
16
1.5 阶段模型 —— 设施规划的阶段结构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