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1. 古代人首次在中国种植的粮食是:
- A. 玉米
- B. 小麦
- C. 水稻
- D. 大豆
答案:C
2.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百家争鸣”的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在:- A. 齐国
- B. 楚国
- C. 韩国
- D. 鲁国
答案:A
3.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 A. 秦始皇
- B. 汉高祖
- C. 刘邦
- D. 刘备
答案:A
4. 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
- A. 五帝时代
- B. 夏商周时期
- C. 秦汉时代
- D. 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A
5. 以下哪部作品是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 B. 《水浒传》
- C. 《西游记》
- D. 《三国演义》
答案:B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 {在此回答}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

- {在此回答}
答案参考:
第一部分
1. C
2. A
3. A
4. A
5. B
第二部分
1. {在此写上战国时期的简述答案}
2. {在此写上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带答案同学们面对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要自信,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保证。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A、170万年前B、30亿年前C、300万年前D、70~20万年前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

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

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A、殷墟文化B、夏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7、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

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

“这次战争”指的是A、阪泉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暴动”的主要原因是A、纣王推行暴政B、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厉王对人民推行压制政策D、犬戎进攻镐京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C、秦朝D、西汉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某出生于1894年7月,也就是()A.18世纪80年代B.18世纪9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19世纪80年代2.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埃及D.法国3.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4.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A.黄帝B.禹C.炎帝D.舜5.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A.分封制B.战争C.世袭制D.禅让制6.春秋五霸中问鼎中原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7.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授民授疆土”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9.西周时实行的制度主要有 ( )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下列人物是无道之君的是()①启,②桀,③纣,④周幽王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始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2.下列战国的改革和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A.邹忌在齐国的改革B.李悝在魏国的改革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起到“强兵”作用的是()A.奖励生产B.承认土地私有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14.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A.秦襄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献公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西周B.春秋C.商朝D.战国16.下列有关诸侯国中,地理位置最南的是()A.魏国B.晋国C.楚国D.齐国17.“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我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B.禹C.启D.秦始皇18.如图,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19.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3套(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3套(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历史学家要精确掌握中华大地上远古人类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列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北京人头部复原像C.《史记》D.原始人狩猎想象图2.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D.相传黄帝造船只3.有这样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被尊奉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①盘古②黄帝③大禹④炎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女娲补天B.炎黄二帝战蚩尤C.大禹治水D.尧舜禅让5.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①处应是()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秦朝建立6.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耳、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8.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9.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 B C D10.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A.改革户籍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

商鞅因此无可奈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12.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这一工程()A.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郑国渠B.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C.使东北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使关中平原成为一片沃土1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大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14.穿越历史:某电视台招聘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题卡+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题卡+答案

编号 班级 姓名---------------------------------密-------------------------------------------------封-----------------------------------------------------线------------------------- --------------------初一上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在学校科技月活动中,某班同学准备创作“半坡原始居民”的历史剧,大家周末回家准备素材,请问下面不该出现的素材是A .磨制的石器B .粟C .陶器D .水稻3.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4.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 5.你认为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A .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6. 我国历史上的暴君是①夏启 ②夏桀 ③商汤 ④商纣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④ 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东 8.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A .奴隶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 9..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北面的是:A.楚国B.齐国C.秦国D.燕国10.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11.秦朝建立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B .公元前223C .公元前222D .公元前224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A .刘邦、陈胜B .陈胜、吴广C .吴广、项羽D .项羽、刘邦 13. 与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秦末农民战争B . 楚汉之争C . 长平之战D .秦统一六国 14.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15.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自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自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质量自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叙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 北京人种植水稻,蒸煮米饭B. 河姆渡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 半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D. 北京人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答案:D2.“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这一规定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礼制?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答案:C3.春秋时期,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重要变革,下列哪项最能体现这一变革?A. 铁器的广泛使用B. 私学的兴起C. 井田制的废除D. 百家争鸣的出现答案:C4.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分封制是西周唯一的政治制度B. 分封制下的诸侯没有自己的军队C.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王室的统治D. 分封制下的诸侯完全服从中央管理答案:C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关于孔子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B.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C. 孔子创立了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D. 孔子主张“兼爱”“非攻”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有()A.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B. 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C.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答案: B、C、D解析: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说法不准确,应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半坡人的描述均符合历史事实。

2.下列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A.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文明的象征B. 青铜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C. 青铜器上常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D. 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答案: A、C、D解析:青铜器主要用于礼仪和战争,而不是农业生产。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同步监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同步监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初一历史上册期中同步监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A. 炎黄联盟B. 尧舜禹的“禅让”C. 夏朝的建立D. 商朝的建立答案:C2.题目: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局面。

这种局面始于()A. 禹传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商汤灭夏C. 武王伐纣D. 周公东征答案:A3.题目: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巩固统治,主要是因为()A.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B. 贵族等级分封C. 礼乐制度的确立D. 井田制的推行答案:A4.题目: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 确立封建制度B. 确立土地私有制C.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D. 发展封建经济答案:C5.题目:战国时期,各国“合纵”“连横”的军事外交斗争非常激烈,其中“合纵”是指()A. 南北向联合抗秦B. 东西向联合抗秦C. 六国之间互相联合D. 秦国控制其他六国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我国远古居民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B.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C. 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D. 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答案:ABCD解析: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打制石器;河姆渡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主要种植水稻;半坡居民则居住在黄河流域,他们建造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此外,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这些叙述均符合历史事实。

2.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 商朝时期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C. 西周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 奴隶是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答案:ABCD解析: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朝时期,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成为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在夏、商、西周时期,奴隶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他们被强迫从事繁重的劳动。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A.刘邦B.刘彻C.刘备D.刘秀2.《三字经》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魏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秦国D.楚庄王秦朝3.“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A.以“德”教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4.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农民起义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史实发生在哪个时期()A.西周B.秦朝C.楚汉战争D.西汉6.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A.舜禅让于禹B.国人暴动C.平王东迁D.三家分晋7.《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A.进献贡物B.朝觐述职C.派兵作战D.镇守疆土8.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A.商朝—→夏朝—→西周B.夏朝—→商朝—→西周C.商朝—→西周—→夏朝D.西周—→商朝—→夏朝9.“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五年后,这位受降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名字也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位受降者是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10.商朝的建立者是A.桀B.汤C.盘庚D.纣1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2.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17.请把下列图片按先后顺序排列: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⑤②①
18.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 )
①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②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打击了秦朝黑暗统治
④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5.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1.《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段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C.良好的社会风气变成了混乱的D.富裕的生活变的贫穷了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
16.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9.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10.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2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县制
B.设立锦衣卫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22.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讲道:“只有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最终胜出。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12.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这种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时期B.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D.儒家思想的影响
1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在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度
A.最终失败B.遭到反对C.违背民意D.深入贯彻
4.“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
A.封建制度B.社会的急剧变化
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D.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C.所以轸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
1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揭示了西周分封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在特征是
A.由周王亲自实施
B.为了兼治天下
C.以血亲为纽带
D.奖励有功之臣
1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唆使秦惠文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后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但店主却不敢收留,并对他说,商君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为此,商鞅只得离开,后被杀。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秦国的变法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素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7.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8.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2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