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压缩语段教案(附压缩语段教教师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压缩语段教案(附压缩语段教教师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设想: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

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2010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

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

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

第一课时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一、基本常识: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

压缩语段优秀教案

压缩语段优秀教案

《压缩语段》教案一、考点透视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

其具体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1.对材料的理解;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3.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察的一项重点。

二、考态研究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1.掌握所给材料文体特点以及主要信息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信息特点也不相同。

它基本上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陈述的主体是谁?事件有何主要特征?陈述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附图表(要点落实之不同文体的主要信息与特点,学生用书103页)略2.明确压缩语段审题要求:必留内容、形式、字数①题目要求中是否已提示一些内容必须保留。

②压缩成何种形式。

由简到繁依次是:拟题目——写导语或一句话新闻——下定义——压缩到xx字。

③字数有无限制,绝对不能超过字数限制。

3.筛选主要信息进行整合——使用常见术语,注意概括顺序,书写应当简明①概括用语应是能够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能体现本质特性的词语。

相反,一些多层定语、多层状语、修饰性语句、衬托性语句则可以去掉。

注意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中,应这样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述词语,记叙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用“记叙”、“描写”、“歌颂”、“揭露”等动词,说明文常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议论文常用“论述”、“批驳”等动词。

②注意概括时的顺序,原则上按照原文的顺序,一般以“主体——事件或事物特征——目的及意义”的程式表述。

③书写答案应当简明,只要把主要信息包括进去即可,莫求面面俱到,写的黑乎乎一片。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教案

2010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一、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根据要求压缩语段,能力层级D。

二、考查方式压缩语段试题对象一般是具有积极意义或含有科技信息的语段,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淡化,所选题料不囿于新闻性文字的压缩,议论说理、说明、描写性语段都在考。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涉及这一考点的主要题型有拟写一句话新闻、归纳过程、提炼观点、给概念下定义等等。

但不管具体形式如何,基本的能力要求是明确的;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组织文字。

三、应考方略压缩语段的临场操作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1. 摘录法(或要点式压缩法)不少压缩对象的主要内容往往比较概括,有的甚至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

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只要把其中概括性的词语摘录出来,并适当加以组织就能得到其答案。

例如: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法对粤剧作了介绍。

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90字(含标点符号)。

(2007年高考广东卷)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

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

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

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

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参考答案:(1)粤剧是吸收梆子、南戏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

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唱腔还有细分,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分生旦丑末净等十余种。

(2)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基础,融合民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广东特色的剧种。

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乙反线之别,伴奏用二弦等乐器;行当分生旦丑末净等。

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压缩,能力层级为D,属于要点式压缩。

新高考语段压缩复习教学案精品文档11页

新高考语段压缩复习教学案精品文档11页

语段压缩教案一辨别文体,归纳要点课堂探讨1 (2019福建卷),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1【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议论性语段能力。

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

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

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2(10年山东卷)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尽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

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2【答案】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说明性语段能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段压缩+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段压缩+课件
(3)评述准确简明,有理有据。语言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 分明,一语中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 出发,以理服人,切不可漫谈。
(4)答题注意规范。它包括三项内容: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 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
二、新闻
语段压缩
全国卷Ⅰ
真题研练 把握方向
1.(2020·全国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答案 (示例)抗击新冠肺炎中,他们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但不平凡的义
举彰显了精神的伟大,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点拨关键
(1)选好角度,切中要害,从新闻的核心要素入手,透过现象 看本质。
(2)点评不能面面俱到,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点评或引导人 们向善,或给人以警醒,或引发人们深思。不可泛泛而谈,强词 夺理。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
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
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
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
1.记叙性语段——关键信息筛选法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 环境中的边防军人,播映以来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与常见的军队 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 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 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 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危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 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 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 用贴近军人日常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以便更好地赢得社会的 认可。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

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压缩语段【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对压缩语段题的基本要求2、通过高考题例及必要的训练题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学习重点: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知识准备】“压缩语段”指的是通过综合概括,将原来繁复冗长的语段压缩为简明扼要的语句。

“压缩语段”的题目要求往往是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中心意思。

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遗漏重要信息。

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

筛选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亟需,应引起高度重视。

特别是提取关键词,是时下人们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这已经是一种广义的压缩。

能力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尤其是反映科技、考古、艺术等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综合历年高考情况,2009年江苏省高考,压缩语段仍将是命题热点,命题形式将不断创新,备考不但要注意训练常规训练题型,更要加强对创新题型的训练。

从历年考查题型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拟一句话新闻(包括拟写新闻标题或导语)2、提取关键词3、下定义式压缩4、写结论式压缩5、提炼要点、删减内容【自主探究】二、《08年江苏高考说明》对“压缩语段”题的要求是“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一)题型分析: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标题新闻、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根据具体要求概括等。

要准确的压缩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

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语段压缩教案

语段压缩教案

压缩语段专题复习教案一、考纲解析“压缩语段”指的是通过综合概括,将原来繁复冗长的语段压缩为简明扼要的语句的语言运用形式。

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表述为“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能力层级表达应用D,能力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

压缩语段,关键在于准确概括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分清要点的主次,并将其按要求语句通顺的表达出来。

要学会把握不同文体的文段的主要信息。

1.叙述类,其主要信息是,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

文段的中心事件是主干(何人干了何事),其余为枝叶。

2.说明类,主要信息是,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范围、特征、作用等;次要信息包括运用举例、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语句以及运用描写、修辞等说法的句子。

说明类语段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宜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分清后,提炼各层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要求。

3.议论类,主要信息是议论的话题、中心句、观点句、结论等;次要信息包括论据、论证。

议论类语段宜用“关键语句突破法”。

4.描写类,主要信息是描写的对象、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宜用“舍偏取正法”保留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

二、典型例题及方法指津高考对压缩语段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点一新闻类语段的压缩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的标题、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根据具体要求概括等。

要准确的压缩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

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

1.拟一句话新闻拟一句话新闻就是将新闻压缩成一句话的语言表达形式。

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九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教案新人教版《考试纲领》要求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

“扩展语句”是指依据题目所供给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内容更丰富具体,要旨更鲜亮突出,表达重生动形象。

扩展语句侧重考察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

“ 压缩语段”主要考察考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压缩语段”一般是对一段话或一个长句进行磨炼或归纳,使本来的段落或句子的要旨更突出,更明亮。

1.(2012·浙江高考)使用下边的词语写一段描绘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出 60 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落2.(2010·湖北高考)请依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出50 字。

3.(2012·四川高考)下边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

请用一句话归纳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论,不超出15 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依恋晋室的心迹此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高慢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良,却也不是他自己所仰慕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良。

渊明还有极实质极平时的一方面,他到处都近来人情,保持着一个平时人的粗茶淡饭的风格。

4.(2012·山东高考)以“京剧”开头,归纳下边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出45 字。

京剧是徽剧在汲取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髓的基础上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亲密。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与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暴豪迈,有的人机巧风趣,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区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压缩语段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

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设想: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

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

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

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

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

2010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

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

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

第一课时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一、基本常识: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

2.特点:新、快、准。

3.要素:最全的要素包括六个“W”——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4.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5.结构具体表现: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二、消息各部分结构写作要求:1.标题:简明、准确概括消息主要内容。

分为: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影响,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一般出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是对正文的概括,展示事实的轮廓。

3.主体: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

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结语:一般自然结尾,可有可无。

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

三、最常考题型——标题新闻和新闻标题的拟写1.标题新闻的拟写要求:标题新闻:又叫一句话新闻,用最简洁的字数最大限度地完成最主要的事实报道。

包括六“W”,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六个“W”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具体情况而定。

最常用的结构是:“何人何时做何事”。

2.新闻标题的拟写要求:(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主要内容一致(2)新鲜引人:揭示事实中最新鲜、最有价值意义、最吸引人处,一语破的。

(3)简洁明快:保留核心内容,省去次要信息,锤炼字句,简洁明快。

(4)表现态度:标题一般有是非、爱憎倾向。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

(5)生动活泼:有表现力,除了告知事实,还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做到言尽而意无穷,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3.区别: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只要将最主要的事实、新鲜有价值的信息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它是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更体现一则消息的价值意义,吸引读者。

一句话新闻重在一句话中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把新闻中必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概括出来,一般采取“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的形式,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情况体现新闻要素。

四、典型例题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

(不超过12个字)(2002年全国春招)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

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

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

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

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参考答案: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思路点拨为报道拟一条标题,实际上是要求概括出报道内容的核心。

这则报道介绍了油画“木美人”及其由来,评述其艺术价值,核心是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依据这样的分析便可拟出这样的答案。

此类试题考生都有话可说,入手不难,但由于其灵活性较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得分上仍有相当难度。

建议考生在平时应多读报纸,多接触一些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等,这是很有好处的。

因此,首先要抓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注意标题的特点等。

若将此题要求改为:将这则报导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则答案还应包括“结果”这一要素,答案可拟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有待解开。

可通过比较分析,把握拟写标题与概括为一句话消息的异同。

2、将下面的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并拟订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

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

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有这么考过。

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弛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

”除去笔试外,考生还需要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答案:标题: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出新招一句话新闻:昨日北大进行自招考试,笔试新颖,面试考查综合素质。

3、下面是某报社待发排的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稿,请按总编室要求给这则新闻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

要求:主标题应凸现新闻稿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副标题应具有解说主标题的作用,不超过25个字。

本报讯(记者赵宁)昨天北京山区40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了一辆设备齐全的急救车,从而实现了本市山区急救转运网络全面覆盖。

今年北京市政府已经把“为山区、半山区农村卫生院配备40辆救护车”列在拟办的56件实事中。

曾在十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郊区急救车急需配备”建议的北京市急救中心心脑血管内科主任雷燕妮委员认为,这件实事办得好,它将大大提高我市远郊区县的急救水平。

在昨天的发车仪式上记者看到,急救车上抢救设备齐全,有呼吸机、心电图仪、除颤仪、吸痰器、氧气瓶及供氧仪。

据介绍,北京山区的农民突发疾病时可拨打120呼救,急救车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呼救现场。

据悉,此前远郊山区乡镇的急救车上只有简陋的担架,不具备抢救转运的功能。

主标题:副标题:参考答案主标题:40辆急救车进山待命副标题:北京山区农民突发疾病拨打120呼救将得到最快速救治。

共4分。

主标题2分,副标题2分。

标题内容有多种拟法,但必须涉及重要信息且主、副标题链接合理。

信息重复不能得满分。

4、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条导语。

(不超过40字)新华社东京12月28日电(记者吴谷丰)据日本共同社报道,。

今天,执政的公明党干事长北侧一雄说,日中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时确认将进一步发展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这将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

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伊吹文明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环境和经济等广泛领域追求共同利益表明,双方共同认识到,两国不进行合作无益于人类和世界。

第二课时概括语段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区分表达方式,参见2010教师版《五三》P172说明对象特征目的议论话题中心论据结论描写对象特征顺序角度情感叙述主体经过意义二、方法指导:(1)初读感知,分清主体。

(2)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3)辨析主次,留主舍次。

利用“摘取法”提取单句主干。

(4)压缩连缀,切合要求。

A.这一步可借用“复取法”(类似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

如2010年浙江卷B.找到语段的中心句做压缩后的句子主干。

语段中的其他关键信息作为修饰成分,让压缩后的句子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2010山东“菊花是一种……观赏花卉。

”C.为了缩减字数,也可以同义替换或使用缩略语。

如:2010年江西卷。

(5)注意审明题干要求,定向压缩。

如2001年全国要求对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保留下的信息应该是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动词,而其他信息如具体时间、发现钱币等细节则需要删掉。

三、典型例题1、(2010·江西高考)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4分)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

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

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

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

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答案: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2、(2010·浙江高考)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字)(3分)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