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_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_朱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3期

2009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8,N o .3M ay ,2009

收稿日期:2008-06-16;修订日期:2009-0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5ZD790008);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 ET -07-0889)

作者简介:朱竑(1968-),男,甘肃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文化地理学及旅游地理学。E -mail :eesz hh @mail .sys u .edu .cn .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

———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朱 竑1,周 军1,2,王 彬1,3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广州市规划局荔湾区分局,广州510176;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对承载历史意蕴和传承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

用。文章选用1983年版和2003年版1∶5000荔湾区行政区划图,通过对比来反映广州老城区

荔湾区地名的变更,发现经过20年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内部发生的深刻变化,计有437个因各

种原因已经消失的地名,348个新增地名,全区地名总体变化比率达到近43%;在变更的地

名中,反映广州市荔湾区经济社会变化的地名最多,而消失的地名中则多属于历史街区地名。这些都深刻揭示出在现代化快速城市化变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诸多内在的规

律,进而为城市有序发展、历史地段合理有效地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名演变;城市老城区;衰落与更新;城市指标;广州荔湾

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3-0829-09

1 引言

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由于地名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民族、文化、风俗、语言文字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可以从地名中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信息,加之地名所具有的相当稳定性,它已经成为极具价值的、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的文化化石[1,2]。总之,地名所体现的地域概念和地域精神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自然成为研究地域文化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3]

。而有关地名产生、演化、流传等方面的研究业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研究中重要且有价值的领域[4]。

然而地名本身的演化、变迁与城市的发展间也存在着密切而深入的联系。过往对城市变化的关注,更多从城市化[5,6]、建筑景观的变化[7]、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8]、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9]、城市房地产发展[10]、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建制[11~13]、城市经济区[14],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建设[15]等方面着手,多强调城市宏观层面要素的改变,重视的是城市物质形体和城市形态的嬗变。特别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的历史地段时,焦点也多集中于对具体建筑或历史区域实体的保护或开发。换言之,已有的城市研究更强调对承载历史意蕴、传承城市文化之实物的研究,而忽视或较少关心对城市地名在记载城市独特区域历

830

 地 理 研 究28卷

史、标注城市变化步伐、印证城市发展、体现城市变化趋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透过地名这一文化要素的梳理和分析,也一样能够从另一侧面洞悉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在现代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诸多内在的规律,进而为城市有序发展、历史地段合理有效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依照指标。

2 城市地名的特征

相对于一般地理学中对区域地名的研究,城市地名无疑呈现更微观、更具体的特点。如陈正祥在研究台湾的地名———文化层分期时,经过核算,台湾计有地名7700个,若连同同名地名,可达到17800个。其地名的分布趋势与人口分布完全符合。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地名多,而人口稀疏的山地区地名少[16]。司徒尚纪研究移民与地名的关系,在比较海南岛与雷州半岛的移民时,也发现海南527个地名中,有87个在福建省地图中找得到[17]。印证了移民与地名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前者是以台湾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蓝本来统计台湾的地名,而后者更是通过海南岛百万分之一行政区地图标注来研究彼此的关系。在这样的大比例尺下,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城市仅仅只能是由一个地名来表示,从中体现的是宏观、大尺度的地名信息。

而城市地名则是一个包括行政区划、街道及住宅区、综合性建筑物名、交通地名(立交桥、环岛等)等在内的庞大体系,较之于一般的地名而言具有更微观的特点。同时,城市地名也具有变化更迅捷的特点。城市地名中街道名称的变化成为城市变迁最直接、具体和重要的记录。而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客观条件。从地名的使用功能来看,街道名作为符号识别系统,它记录了城市社会的变迁,是城市历史的化石,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18]。

众所周知,过去习惯上仅仅把大街小巷及住宅区的名称作为城市地名。它更多表达的是一个片区或地段的概念。而新近的变化在于城市因为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地名从原来的片、线形态进一步地细化、分化和“点化”。随着城市中越来越多大厦的出现,特别是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巨量建筑物,原来的工厂、企事业单位、街区的名称逐渐部分被建筑地名所代替[19]。然而,目前对城市地名的研究,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区地名管理问题[20]。而从地名文化角度来研究城市变化,特别是研究城市中历史地段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论题的工作,目前尚未见到。本文选择广州市老城区之一荔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城市地名变化的研究。透过对荔湾区地名的空间分布、变迁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为荔湾文化的演变、互动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从老地名的继承、新地名的出现、不同地名的空间转移、诸多地名的时代演进等特征中挖掘出反映丰富、复杂的城市变化信息。也就是说,对荔湾区地名演变诸多规律的研究,也可从一个侧面印证、阐释城市变化中的诸多现象,为广州老城区的衰落和更新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独特新颖的衡量指标,还能够通过倡导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保护和留存历史地名来保护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进而为现今城市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3 广州市荔湾区概况及其地名特点

3.1 荔湾区概况

荔湾区是广州市一个老城区,旧称“西关”、“西园”(图1,图2)。明清时期,广州旧城因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商业和生活需要,加上城市发展北限于越秀山、南限于珠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