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上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课案

范读对于学生更快进入文本意境,正确朗读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自己说出书写注意点,既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又便于教者进行适当的检查,做好适当的补充。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文本。
准确的朗读、正确的停连、感情的诵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陶冶性情、更好的感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情。
学生背诵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瀑布位于一个叫黄果树的地方
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学生听范读
学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学生说出书写注意点并描红
进行扩词练习。
齐读词语
学生自主读课文,同桌间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非常壮美
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
声音大的成语:响遏行云、震耳欲聋、声振林木、惊天动地
气势大的成语: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浩浩荡荡
⑴进行停连练习。
⑵理解词语“訇然作响”、“气势非凡”、“挟来”。
⑶进行相关积累:声音大的成语、气势大的成语。
⑷以上出现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做什么?说明了什么?
⑸齐读,读出气势。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课文。
(1)全篇通读。
(2)自由选读。
(3)品味诵读。
(4)学生评议。
(5)教师点拨。
2.指导学生感知总分结构进行分段练习,概括段意。
学生齐读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诵读。
学生练习分段、分层。
学生读课文找出分层依据。
学生练习。
自由读诗,体会瀑布特点。
分组交流。
学生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情况知之甚少,缺乏一些感性的认识,仅仅凭一些挂图的出示很难勾起学生听觉、视觉、心灵的交融,所以出示黄果树瀑布音像资料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切入主题节约时间。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9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优秀9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意;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指名说说你学习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认识;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出示课题。
出示中国地图,指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所在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整体感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知了解的?(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初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一杰作。
3、检查交流:出示“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挟来、掩映、聆听、悬挂、胸膛、山回谷应”指名认读,结合句子说说词意;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小组讨论:在不同的地方所听到的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准文中的用词(渐近渐响、喧嚣、大合奏、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归纳中心:课文具体描写了_________,赞颂了______。
观录相、听范读、集体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阅读全文,说说课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写了什么?二、小组学习第2—5自然段1、哪几个小节写瀑布声,哪几个小节写水的形态;2、作者在哪几个地方听了瀑布声,声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作者在哪几个地方观察了瀑布水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小组集体读课文,把作者的感受读出来;5、班上交流,班上读书比赛,看看哪组最好。
6、集体朗读。
三、自学第6__7自然段1、自由读;2、哪几个词是写瀑布的,哪几个词是写人的感受的;3、想一想,你觉得瀑布的声响与人的感受有什么联系,大自然与人的生命力有什么联系;4、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推出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一下。
四、学习第8自然段1、朗读;4、结合前文,看看画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他完全沉醉了。
第17课《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精选

第17课《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让学生在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的基础上,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瀑布的诗,黄果树瀑布和徐霞客的资料;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老师想请位同学来背一背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叶圣陶爷爷也写了一首赞美瀑布的诗《瀑布》,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瀑布》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瀑布图片)这都是我们祖国的一些著名的、美丽的瀑布。
再来看这幅,(出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这一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同学们想去看这美丽的黄果树瀑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课前都查阅了黄果树瀑布的资料,那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呢?(学生互相交流所查资料)看来大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了。
那接下来大家就来看看老师找的一些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背景知识吧。
投影出示资料: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
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孩子们,我们去旅游时见过瀑布吗?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生交流瀑布以它雄伟的身姿,壮观的气势让无数的游客为之倾倒。
诗仙李白曾写过赞美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谁来读一读?谁来读出它的气势?好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老师告诉大家,庐山瀑布还不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中国最大的瀑布是位于贵州省贵阳以西160公里的“黄果树瀑布”。
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
注意这个“瀑”字谁来读课题?——它不仅是中国第一,也是,多自豪,再读!有谁见过黄果树瀑布?——通过你的查阅资料,对黄果树瀑布有哪些了解?总结:黄果树瀑布是以它周围散步较广的黄果树而得名。
在贵州的一个小村庄里长者一种树,这个村子叫黄果树村,村前有一条白水河,流经一个断崖,形成的一道瀑布叫——黄果树瀑布。
它享有中华中华第一瀑的盛名,同时也是大瀑布。
二、读通读顺课文。
那么黄果树瀑布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一走,看一看。
1、老师来读课文,同学们边看边听边想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范读生交流是呀,作者和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字和句多读几遍,争取做到五个不,开始吧?生自由读指名读。
三、读词,初步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
既然读课文都能读通读顺,相信这些词也难不倒大家?喧嚣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悬挂宽幅白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舒服灌满活力挟来生机完全沉醉第一行最难度,生字特别多,谁有信心读好?发现没,第一行的词都是写什么的?(声响)第二行谁来读?有一个词“宽幅白练”白练师什么?PPT出示白练的解释供学生选择第二行词写什么的?第三行谁来读?指导挟的读音。
这行词又是写什么的?这三行词语分别写了瀑布的声响、形态和作者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这篇课文正是以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他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初步学历移步换景的写法。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10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篇一一、回顾旧知,语言激趣1、网上操作: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出示:“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教师补充介绍:黄果树瀑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
二、情景激趣,学习课文二—四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四自然段,展开想像: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交流:瀑布的声音:①播放瀑布由远及近的声音,感受瀑布声响的特点。
②指名朗读课文,读出瀑布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抓住“微风拂过树梢”“像潮水般涌上来”“人喧马嘶”“喧嚣”进行朗读指导,感受瀑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的形态:①播放瀑布录象,理解瀑布“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感受到瀑布形态宽的特点。
②借助图片,想象“银雨洒金街”的奇妙的情景,理解“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这些词句。
③抓住这些词句,进行评读、赏读、赛读来充分感悟瀑布的壮美。
3、教师小结过渡:黄果树瀑布如此雄伟壮丽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4、学生网络练习(即课后第三题。
)三、选读探究,自主学习课文五—七自然段:过渡:我们随着作者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这里别有洞天,你可以根据老师的自学导航,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同桌合作学习。
1、学生根据老师的自学导航,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导航:1、如果你坐在绿潭边,最想做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浏览庐山瀑布和黄果树瀑布的图片,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它们各自的美?3、为什么作者会感到自己的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觉得自己的胸膛就像张开的山谷?2、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进行交流:①第五自然段:结合图文,想象自己坐在绿潭边的情景,感悟潭水的清幽和水珠飞溅在脸上的清凉,让人感到这一切舒服极了。
②第六、第七自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不同于庐山瀑布的秀美,抓住“气势非凡、雄伟壮丽、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展开联想,仿佛自己端坐谷底,观赏气势非凡、雄伟壮丽的瀑布,聆听轰鸣如雷的瀑布声,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描述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黄果树瀑布的相关知识。
(2)学会通过观察、体验,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瀑布的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描述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黄果树瀑布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
2. 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瀑布景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教师讲解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描述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3. 实践与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描绘黄果树瀑布的景象。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和描述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5. 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其他自然景观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黄果树瀑布的景象。
3.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有所提高。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果树瀑布的知识。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果树瀑布的美景。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黄果树瀑布的纪录片,加深对瀑布的了解。
2. 邀请当地导游前来讲解黄果树瀑布的传说和故事。
《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

《黄果树瀑布》教案4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1、品味酣畅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2、认识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表达作用。
3、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强烈而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
个别抒写情感体验的句子。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预习要求。
诵读课文一遍,默读一遍。
标出自己认为值得品味和觉有疑难的语句,试做批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学生观赏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谈感受,引入课文。
(二)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讲评并作示范。
2、学生提出疑难语句,相互试行解读,教师做适当引导。
(三)阅读探究。
1、作者实地游览后,对黄果树瀑布产生了哪些独特的感受?(“阅读练习”二)理解:作者实地游览有两个惊喜的发现:瀑布是有声的、潮湿的;瀑布是立体的,可以抵达它的后面。
有声的瀑布令作者异常激动;潮湿的瀑布能把“我”淹没;立体的瀑布可与之亲密接触。
从文中描写可见,作者沉浸在喜悦、欢乐和激动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体的、强烈的生命,产生对瀑布的亲近感和崇高感。
(可引导学生通过“抚摸”、“亲近”、“诞生”、“复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浓墨重彩的夸张描写去体会。
)2、开头两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阅读练习”一)理解:开头两段写自己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激动,看到旅游纪念品会产生无聊感。
因为这些统一制作的东西只是一种公共的概念,没有个人的、独特的体验,干瘪而空洞。
这样写与下文那有声有形有生命的、具体生动的、震撼人心的实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结尾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阅读练习”四)理解:结尾写自己在没有到实地游览之前对黄果树瀑布没有什么感受,无话可说,又不愿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所以不肯姑妄下笔。
我们应当学习作者这种不写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力求亲身体验,非写独特感受不肯下笔的写作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揣摩品味。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5篇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5篇《黄果树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一个多音字“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游览黄果树瀑布的路线以及所见,所闻,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3、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2、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词语板块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板书:瀑布见过瀑布吗?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板书:黄果树)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来简单介绍一下。
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
以水势浩大著称,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
”。
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
二、预习检测,初读课文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可要考考大家,这些词谁来读:A出示:缝(féng fèng)隙挟来(xié xiá jiā)撩过来(liāo liáo)哗哗(huá huā)薄薄的衣衫(báo bó)B出示:哗哗喧嚣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悬挂三叠宽幅白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舒服杰作灌满活力挟来生机完全沉醉发现了吗?第一行词都是写什么的?谁有一双慧眼?第一行词写什么的?板书:声音带着这种感觉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第二行谁来读?这一行写什么的?气势样子形态(板书:形态)白练知道什么?白布最宽时可达84米,所以更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再指名读。
指名读第三行沉醉和陶醉有什么不一样吗?(沉醉的程度比陶醉更深)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这一行写的是什么?生:作者的感受。
小结:《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是一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篇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黄果树瀑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4、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通过朗读、批注、做标记、思考等学习活动,揣摩课文写作顺序,把握课文大意,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通过图片与视频,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壮丽的山河,锦绣的河山,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祖国各地,上节课我们到安徽的黄山观赏了奇松,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奇百态,今天我们继续南行,一起去贵州安顺,去见识一下生命之源------水的别样风姿。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2、播放视频,欣赏瀑布。
3、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那么我们的文人墨客都是以怎样的笔墨来描绘与赞美它的呢?大家走进课文,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在精彩处(好词、句子、段落)、疑问处做出不同的标记。
(2)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3)大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三、组织交流阅读收获,并理清写作脉络。
1、说说大家的预习成果。
(生字的认识、画了哪些好词、好句、好段)
2、引导说出疑问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哪些问题?说一说。
视情况做出评价
3、组织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1)读给同桌听。
(2)读给全班听。
4、师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
浏览课文,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启发学生(提示: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板书:移步换景
5、按照观察点的转移,也就是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6、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把书读厚是自己找乐的一个过程,把书读薄则是自己提炼的过程,你能把书读薄,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试一试吧!
7、通读全文。
师:接着我们再把这几个字都成一篇文章来。
指名读课文。
四、读写结合,描红生字。
学习语文,需要朗朗读书,也离不开沙沙写字,接下来请大家描红课后生字。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所见所闻所感
移步换景
第二课时
一、视频欣赏导入,课件1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它离我们很远,今天,老师利用电脑网络把它带到了我们大家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近瀑布,去欣赏、领略一番吧!
2.看瀑布视频。
欣赏黄果树瀑布后让学生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作者从哪几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学生回答后板书:形态声音
二、学习课文
1、课件2思考:认真阅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声音,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形态。
2、学生画好后指名读出声音及形态的句子。
3、品读感悟形态的句子
课件4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学生读后思考:读了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词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你从这些中你感受到瀑布什么特点?泻下的“泻”能否换做“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根据学生回答后板书:宽宽幅白练
课件5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1)学生读后思考:“银雨”、“金街”是什么意思?“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奇观?找有关句子描述
(2)现在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到那种境界?
(3)再观看旁边的画面后,让学生从高达数百米感受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课件6观看后读第6自然的段的第一句话: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让学生知道这是“对比”的写法
看课件7让再学生再复述描写瀑布的形态再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过渡:课文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让我们去听听瀑布的声音。
)
4、品读感悟声音的句子
(1)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男女生读)
A.学生读后思考: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句话描写声音的词有哪些?这声音像什么?你发现这些声音有变化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响哗哗
B.我们该怎样把这种变化把我们的体会读出来?
(2)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思考: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那么声音的词是什么?接着板书:大合奏
(3)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A.思考:此时此刻的作者来到哪里?听到怎样的声音?学生回答后板书:雷声轰鸣
B.这瀑布是多么富有生命力呀,每一颗跳动的小水珠,就是一个欢快的音符,让人感觉到了它那无限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刚才的句子中说(引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
过渡:听得出来,同学们已经和老师一样深深的爱上了黄果树瀑布,已经把自己和黄果树瀑布融合在一起了。
那作者有没有我们这样的感受呢?
(4)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A.学生交流体会(作者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学生回答后板书:訇然作响
B.练习朗读。
5欣赏瀑布的声音,小结。
6、为什么同样写瀑布声,作者用不同的词句呢?
7、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出示课件13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
8、出示课件14进行小结。
板书:从远到近移步换景
9、学习最后一段(懂得“衬托”写作方法)
三、看板书总结。
四、作业
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他人,注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用移步换景法描写一处秋天的景物。
17、黄果树瀑布
大自然的杰
形态:宽宽幅白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声音:响哗哗大合奏雷声轰鸣訇然作响
从远到近移步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