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郑九生)
产后出血的抢救步骤

产后出血的抢救步骤1 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指定1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 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
密切监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的变化。
用心电检测心率、呼吸、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检测结果及时记录于抢救单上。
使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阻绝症状,以免发生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吸氧。
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流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
采用双导管,流量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畅顺。
4 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方法: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
拇指在前臂,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已达到止血的目的。
5 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便查明原因。
及时有效的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
6 去枕平卧位,必要时去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地发生。
7 留置导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观察每小时尿量。
8 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接触器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抢救人员要遵守医疗保护制度,谨言慎行,不可随便议论病情,说与预后或抢救不利的语言,给病人以精神打击,非抢救需要,尽量少说话,以免发生意外。
9 加强生活护理:患者经抢救,在病情稳定后,人需要专人护理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用药等情况的护理。
产后出血抢救转诊流程图

边抗休克、边补充血容量胎盘未娩出(1)观察神智、测血压、脉搏、呼吸、给氧宫缩好(2)准确估计失血量(容积盘胎膜(1)排空膀胱法)有缺损轻柔按摩子宫(3)开放输液通道静脉输液(2)排出宫腔出检查完整输血、记出入量(1)消积血、血块(4)注射催产素或使用其它毒下行(3)吸吮刺激仍有活观察2小时消毒下宫缩剂宫腔探乳头动出血查或清(4)用宫缩剂宫术可行宫缝合止血人工剥人工剥离胎盘出血≥220ml 500ml(2)使腔探查困难离胎盘扔出血观察2小时压迫鉴定血型鉴定血型、备血、查止血按摩子备血血尿常规继续出血宫压迫法静脉输液(血常规血型应尽量观察2小时双手压迫按进一步找原因如凝注射止血在产前检查)摩子宫血功能障碍等催产素测红血球压积、血钾使用卡切除子钠、氯、钙、磷宫腔纱布填塞孕栓或宫或无镁、二氧化碳结合力米索条件治同时输液、纠正酸中切除子宫或毒,及时快速输血,无条件治疗仍有活动出补血量要足出血血停止出血不凝固、可疑DIC、做DIC全套检查(参照边找观察羊水栓塞图)原因小时作相应处转送上级医院附注:产后宫缩剂的用法:1.催产素10-20U肌注或20U``500ml液体中静滴2.麦角新碱0.2mg肌注(胎盘娩出前,高血压。
心脏病患者禁用)、3.米索前列醇200mg舌下含服或阴道给药(心脏病,哮喘病,糖尿病,青花眼患者禁用)4.卡孕栓1mg肛塞或舌下含服(禁忌症同米索)抗休克中输液种类:1.林格氏液2.输全血。
血浆,浓缩红血球3,低分子右旋糖酐4.血浆代用品5.4—5%碳酸氢盐,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5%葡萄糖盐水)等。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第一篇: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产后大出血的抢救流程一、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
二、出血原因及治疗原则:(1)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经腹壁单手按摩子宫,或双手压迫子宫,在消毒情况下,术者一手戴无菌手套握拳顶住阴道前穹窿的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的后壁,双手相对,两手相对紧压并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宫缩恢复正常。
2)A、催产素:10u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必要时10U 直接行宫体注射。
催产素不宜快速静注,以免因血管平滑肌松弛导致低血压。
B、麦角新碱0.2-0.4mg肌注或静脉快速滴注。
C、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200μg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栓1mg 置于阴道后穹隆;地诺前列酮0.5-1mg直接行宫体注射。
3)宫腔纱布填塞,纱布条于术后24小时后取出。
4)缝扎或栓塞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双侧髂内动脉。
5)抢救无效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应迅速在消毒情况下做人工剥离胎盘术。
胎盘残留:如果手剥离有困难时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考虑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软产道损伤:应彻底止血,逐层缝合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在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
三、出血性休克抢救:原则:去除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微循环,增进心功能,恢复正常代谢1、取平卧位,吸氧,保暖。
2、开通两条静脉,必要时行静脉切开。
3、补充血容量(累计丢失量估计)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
晶体:以平衡液首选1000-2000ml最初20分钟可快速输入1000ml。
胶体:当失血2000ml以上时应补充1400ml(占失血量的70%)及其他液体;当失血在3000ml以上时应补充2400ml(80%),并根据血化验结果调整输血量及其他液体量。
人工胶体液24小时不超过1000ml。
当液体补足时皮肤颜色变红润,尿量>30ml/h,脉压差>20mmHg。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首先,产后出血的抢救需要迅速而果断的行动。
一旦发现产妇
出现异常出血情况,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迅速启动抢救流程。
在
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比如让产妇平卧,提高双腿,以减少出血量。
其次,抢救流程中需要及时评估产妇的情况。
医护人员到达后,首先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
生命体征,并询问产妇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抢救方案。
接着,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医
护人员会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比如通过药物止血、输血、手术等
方式来控制出血情况,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抢救流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
在止血处
理后,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持续的观察和监测,确保出血情况
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保证产
妇的安全。
最后,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在抢救流程结束后,产妇需要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包括情绪上的安慰和心理疏导,以及身体上的营养补充和康复训练,帮助产妇尽快康复。
总之,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我们对产妇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迅速而果断地采取行动,及时评估和处理出血情况,密切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并给予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抢救规程

产后出血抢救规程
1、保证输液通道的畅通,建立2-3条静脉通道。
2、迅速形成抢救小组,岗位分工,保证抢救的有序进行。
3、监测生命指标,准确记录各种用药及输液。
4、判断出血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1)宫缩乏力:给予宫缩剂: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制剂等。
机械物理方法:按摩子宫,压迫腹主动脉,腹部冰敷,宫腔填塞(纱布或冰水囊)手术止血、介入疗法等。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Brandt手法娩出胎盘,即一手执脐带使之不回缩,另一手于耻骨联合上方向上推压子宫体,以使宫壁和胎盘发生错位而剥离;
胎盘粘连:手拨或钳夹胎盘;
胎盘植入:不必勉强剥出,根据植入部位大小采取MTX注射,出血凶猛者需行子宫切除术,植入面积小者也可以行植入部位子宫肌切除术以保
留生育能力。
3)软产道损伤:主要是深部组织,不易发现或缝合困难,注意检查软产道,特别是阴道穹窿部、宫颈上方、子宫下段。
缝合要点:第一针一定要超过断裂端顶0.5cm以上,以防血管回缩形成血肿。
4)凝血功能障碍:治疗原发病。
按凝血功能异常进行相应治疗。
产后出血抢救规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

产后出血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大量阴道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
因此,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抢救的流程。
1. 快速评估,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快速评估产妇的病情,包括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确定出血的严重程度。
2. 紧急处理,在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停止出血源、维持循环、输血等措施。
停止出血源的方法包括子宫按摩、宫颈夹紧、宫颈缝合等,以尽快止血。
3. 输血输液,对于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妇,需要及时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输血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及时有效地补充失血量。
4. 监测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观察,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手术处理,对于无法通过药物和其他措施控制的产后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包括子宫动脉 ligation、子宫切除术等,以彻底止血。
6. 术后护理,产后出血抢救结束后,产妇需要进行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避免感染等,以确保产妇的康复和健康。
总之,对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产妇的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产妇本人及其家属也应了解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产后出血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对产后出血的处理能力,保障产妇的健康和安全。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一、背景介绍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产妇严重贫血、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对于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份详细的产后出血应急抢救预案,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
三、应急抢救预案内容1. 建立产后出血的预警机制- 产妇入院时,应详细了解其孕期情况、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是否有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识别高危产妇。
- 产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建立产后出血的评估工具,根据产妇出血量、血压下降程度、心率增快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
2. 应急抢救流程- 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过多,即将呼叫产科医生和护士,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 将产妇迅速转移到手术室或者急诊室,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抢救。
- 同时进行快速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评估产妇的生命体征情况。
- 赋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确保产妇的氧供。
-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赋予输液,纠正产妇的低血容量状态。
- 根据产妇的情况,及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指导后续治疗。
- 快速建立导尿通道,监测尿量,判断产妇的肾功能情况。
- 赋予宫缩药物,如催产素,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 如产妇出血严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等。
3. 护理措施-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记录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
- 赋予产妇足够的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沟通。
- 赋予产妇充分的液体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定期观察产妇的尿量,及时发现尿量减少或者尿液颜色异常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 赋予产妇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其疼痛感。
四、应急抢救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抢救预案,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产后出血的识别和评估方法;-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技巧;- 使用宫缩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的操作流程;- 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观察方法。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

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产妇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案如下:一、一级预案(出血量初步增加时)1.初步评估与准备:o观察产妇情况,一旦识别到产后出血,立即按压宫底并准备抢救车。
o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输液或输血。
2.监测与记录:o监测出血量和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o留置尿管并记录尿量,注意保暖并按揉子宫,以帮助止血。
3.实验室检查和通知:o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交叉配血,以备输血需要。
o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并动态监测。
4.沟通与安慰:o积极与家属及产妇沟通,解释情况并提供心理支持。
二、二级预案(出血超过500ml且未完全控制时)1.增强监测与护理:o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等。
o保暖、心理护理,并监测产妇精神状态和皮温。
2.寻找原因并处理:o积极寻找出血的具体原因,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并对症处理。
3.补充血容量:o及时补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液如平衡液或生理盐水。
4.家属沟通:o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确保签字同意治疗方案。
三、三级预案(出血量超过1500ml且未得到控制时)1.全面监测:o密切监测产妇的呼吸、心电、中心静脉压等。
o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等化验指标。
2.抗休克治疗:o实施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针对病因治疗:o根据出血原因,继续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止血等。
在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冷静,迅速且准确地执行每一项措施,以确保产妇的安全。
同时,与家属的沟通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告知病情并获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25
四、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的处理可分为预警期、处理期和危重期, 分别启动一级、二级和三级急救方案,见图1。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产后2h内出血>400ml
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求助 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 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
h
26
图1
出血量:500—1500 ml
②每次检查宫底时,应按摩子宫,将宫腔内及阴 道内的积血有效地挤出,以促进宫缩。
③及时排空膀胱,排尿困难者,应导尿
④产妇的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改变,识别
大出血发生休克的症状。
h
24
(2)观察时间:胎盘娩出后15’、 30’、60’、90’、120’(出室 时)。
2、回病房做好12h监护,前面3h每 个小时监护一次,以后每三个小 时监护一次。
• 副作用:哮喘、心脏病和青光眼患者禁用,高 血压患者慎用;副反应轻微,偶尔有暂时性的
恶心、呕吐等。
h
43
③米索前列醇:
系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可引起全子宫 有力收缩。
• 方法:米索前列醇200—600 ug顿服或 舌下给药。
• 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和体 温升高较常见;高血压、心脏病、肝肾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 郑九生
h
1
产后出血
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 500ml,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 的首位原因。
h
2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
➢二、产后出血的诊断
➢三、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四、产后出血的抢救流程
➢五、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
➢六、病例分析
h
3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
补充凝血因 子:
新鲜冰冻血 浆、冷沉淀、 凝血酶原复 合物、血小 板等
h
27
图1
出血量:>1500ml
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
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 呼吸管理 容量管理 DIC的治疗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 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脑、肺、肾等 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ICU等)
处理线:二级急救处理
病因治疗
抗休克治疗
扩容、给氧 监测出血量、 生命体征和 尿量、血氧饱 和度、生化指 标等
宫缩乏力
按摩子宫 使用宫缩剂 宫腔水囊或纱条填塞 B-Lynch及其他子宫 缝合术 子宫血管结扎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 能障碍
缝合裂伤 清除直径>3cm 血肿
恢复子宫解剖位 置
人工 剥离 刮宫 等
常用估计失血量的方法:
1、容积法和称重法
2、休克指数
3、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h
9
1、容积法和称重法
• 阴道分娩
• 容积法+称重法。如有未收集到的血液应 估计加入。
• 容积法:从胎儿娩出后,用计血盆放在产 妇臀部下,收集阴道出血。
• 称重法:总重(称重)-原纱布量/1.05 (血液比重)
•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
• 休克指数与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 估计失血量占
血容量的比例(%)
<0.9 <500ml
<20%
1.0
1000ml
20%
1.5
1500ml
30%
≥2.0
2500ml
≥50%
h
12
3、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 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 400ml~500ml。但是在产后出血早 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 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h
37
4、输液的速度:20分钟先输入晶体
液1000ml,第一个小时内输入2000ml 左右。然后根据生命体征、血化验结 果调整输血量及其它液体量,最好用 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h
38
5、休克已纠正的指标
(1)收缩压>100mmHg (2)心率<100次/分。 (3)脉压差>30mmHg (4)尿量>30ml/h (5)神志清楚,皮肤颜色红润。
<20 烦躁
>40 >140 >40
下降
低 缺少
0 嗜睡或昏迷
h
14
值得注意的是:
(1)有些产妇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 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妊娠期 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
(2)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 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和血肿易被忽视。
h
15
h
35
(二)抗休克补液原则
1、输液量通常为出血量的2~3倍。 2、液体顺序:先晶体后胶体及/ 或成分血。
h
36
3、急性失血时的输血:
• <15~20%血容量,输液以晶体为主辅以胶 体;20~40%血容量失血,输液以晶体为主 辅以胶体液,胶体液24小时内总量不能超 过1000ml+红细胞;>40%血容量失血,输 液(晶体及胶体液)+红细胞+血浆及凝血 物质,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失血量在2000ml以上时,一般输血量为 失血量的70%左右。
子宫内翻
多产次、子宫底部胎盘、
第三产程处理不当
h
7
(四)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 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血小板减少症
肝脏疾病 产科DIC
重症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
羊水栓塞、Ⅱ~Ⅲ胎盘早剥、死胎时间长、 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及休克晚期
h
8
二、产后出血的诊断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 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丧失抢救时机。
h
13
• 4、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失血量 占
血容量
脉搏 (次)
比例(%)
<20 正常
呼吸 (次)
14—20
收缩压
脉压 差
毛细血管 再充盈 速度
尿量 (ml/h)
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
正常
正常 正常
>30 正常
20—30 >100 >20-≤30 稍下降 偏低 延迟
20—30 不安
31—40 >120 >30-≤40 下降显著 低 延迟
宫素,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或)心律失
常。因缩宫素有受体饱和现象,无限制加大用量
反而效果不佳,并可出现副作用,故24h总量应控
制在60U内。
h
42
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
• 欣母沛需要冷藏。引起全子宫协调有力的收缩。 方法:用法为250ug(1支)深部肌内注射或子 宫肌层注射,3min起作用,30min达到作用高 峰,可维持2h;必要时15~90min重复使用, 总量不超过2000ug(8支)。
h
33
2、建立2~3根静脉通道,其中一根为深静 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
3、保持气道通畅,给氧,必要时加压给氧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
h
34
4、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 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留置尿管,记 录尿量;交叉配血
5、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等)并行动态 监测。
功能不全者慎用,青光眼、哮喘及过敏
体质者禁用。
h
44
④卡孕栓(卡前列甲酯):
• 方法:卡孕栓1mg含服、塞肛或塞阴道, 10分钟起作用,持续2~3小时,因起效 慢,需提前给药,
• 副作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反应重。
①宫缩乏力(70%~90%) ②胎盘因素(20%)
③损伤(10%)
④凝血功能障碍(1%)
⑤ 有时每种原因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
素。
h
4
(一)宫缩乏力:
病因 子宫过度膨胀 产科因素 产科并发症 子宫壁损伤 羊膜腔内感染 子宫发育异常 药物 全身因素
高危因素 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 急产、产程延长或滞产、试产失败等。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多产、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等。 胎膜破裂时间长、发热等。 双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宫、子宫肌瘤。 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等。
h
10
• 剖宫产术
• 容积法+称重法
• 容积法:先要查看吸引瓶中羊水量, 缝合子宫切口时查看吸引瓶中的血量。
• 称重法:总重(称重)-原纱布量/ 1.05(血液比重)或用面积法(一块纱 布计血量20ml)。
• 术后计阴道及宫腔积血量:用弯盘计血。
• 如有未收集到的血液应估计加入。
h
11
• 2、休克指数:
h
22
②胎儿娩出后(45~90s)及时钳夹并剪断脐带, 有控制的牵拉脐带,耻骨联合上方上推子宫, 促进胎盘尽快娩出
③胎盘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宫
(2)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或血肿。
h
23
(三)产后预防
1、产后2小时在产房严密观察,
(1)观察内容:
①血压、脉搏、膀胱充盈、宫底高度、阴道出血 量、会阴伤口、肛门有无坠胀感。
(3)失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重者意义 不同,最好能计算出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 百分数,妊娠末期总血容量(L)的计算 方法为非孕期体重(kg)×7%×(1+40%)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 要指标,重症情况包括:失血速度 >150ml/min;3h内出血量超过血容 量的50%;24h内出血量超过全身血 容量。
h
20
2、第二产程:
• (1)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娩出 过快
• (2)注意保护会阴,掌握会阴侧切时机
• (3)规范阴道手术操作,防止软产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