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题《1-1m》)

1-1-1 1、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为安全生产。

1-1-1 2、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系统特性的是()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环境适应性

2、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

3、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

4、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因素的是()①心理②人③温度④机⑤环境

5、下列关于各种关系之间描述正确的是()

①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越低②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事故③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④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

6、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可以分为()

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大事故④险性事故⑤一般事故

三、名词解释

1、系统

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3、安全

4、行车事故

四、简答题

1、简答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简答系统的特性。

3、简答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内容。

5、简答事故的特征。

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题《1-1m》)

2-2-7 1、系统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2-2 2、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2-10 3、瑟利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2-2-11 4、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2-11 5、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3-7 6、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二、多项选择题

1、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管理原因④身体原因⑤精神原因

2、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包含()①人②原材料③机④管理⑤环境

3、下列属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的是()①P理论②A—C模型③瑟利模型④安德森模型⑤3E

4、以下属于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是()

①排除作用源②抑制变化③教育培训④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⑤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

5、以下属于事故预防的目标的是()①管理的目标②心里的目标③道德的目标④法律的目标⑤经济的目标

6、以下事故预防3E准则的是()①工程技术②管理③教育④法律⑤强制

二、名词解释(每题《1-3m》)

1、可靠性

2、维修性

3、有效性

4、可靠度

5、维修度

6、有效度

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

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10、串联系统

11、并联系统

12、人的可靠性

13、人的差错

14、P理论

15、事故法则

三、简答题

1、职业应力的类型。

2、简答个人的应力因素。

3、人的差错的原因。

4、人的差错按照执行计划阶段的错误性质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5、简答人的差错率预测方法的分析步骤。

6、人—机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7、简述防止操作人员发生差错的预防措施。

8、简答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

9、海因里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含的五个因素。

10、简答轨迹交叉论的基本观点。

11、简答系统理论的研究内容。

12、简答瑟利模型提出的事故预防的方法是什么。

13、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4、简答事故预防的目标

15、简答事故预防的技术原则。

16、简答事故预防的组织管理原则。

17、简答事故育预防的3E准则。

18、结合交通运输系统,说明事故预防的3E原则。

19、简答事故预防工作五阶段模型。

20、简答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21、简答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四、论述题

1、什么叫事故法则,从事故法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具体事故案例,说明如何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

第三章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一、填空题

3-1-1 1、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在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

3-1-1 2、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的因素称B类次主要因素。

3-1-1 3、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的因素称C类次要因素。

3-1-2 4、安全检查表一般采用的方式。

3-1-8 5、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称为。3-1-10 6、结果事件位于某个逻辑门的输出端,用表示结果事件。

3-1-13 7、编制事故树常用的方法为。

3-1-14 8、在事故树分析中,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3-1-15 9、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3-2-4 10、概率安全评价的标准是。

3-2-6 11、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

二、单项选择题

3-1-1 1、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在0—80%的因素称为(①)

① A类因素② B类因素③ C类因素④次要因素

3-1-2 2、安全检查表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② )①反向提问②正面提问③有问有答④有问无答

3-1-7 3、事件树分析简称(③)①FTA②FAT③ETA④TEA

3-1-16 4、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②)①径集②最小径集③割集④最小割集

3-2-4 概率安全评价的标准是(③)①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②事故发生的概率③风险④事故死亡人数

3-2-6 6、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①)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②确定评价对象③确定评价者④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三、多项选择题

3-1-3 1、下列属于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的有()①估工法②经验法③分析法④实践法⑤领导法

3-1-5 2、以下属于危险因素分类的是()①安全的②一般的③临界的④危险的⑤灾难的

3-1-6 一个影响故障的元素可能的故障模式包①意外运行②运行不准时③停止不及时④运行准备不充分⑤运行期间故障

3-1-10 4、事故树采用的符号包括()①事故符号②事件符号③逻辑门符号④转移符号⑤嫁接符号

3-1-11 5、特殊时间包括()①开关事件②省略事件③条件事件④基本原因事件⑤结果事件

3-2-3 6、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②人体暴漏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③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④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⑤作业设备的状况

3-2-4 7、下列可以用来表示风险大小的指标是()

①单位时间停工日②单位时间机器破损率③单位时间死亡率④单位时间损失工作日⑤单位时间经济损失值

四、名词解释

3-1-4 1、预先危险性分析3-1-7 2、事件树分析3-1-9 3、事故树分析3-2-1 4、安全评价

五、简答

3-1-5 1、简答4级危险因素的含义。3-1-12 2、简答事故树编制的原则。3-2-2 3、简答安全评价的程序。

3-2-3 4、简答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的因素。3-2-5 5、简答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

六、论述

3-2-7 1、简述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第四章

一、填空题

4-2-4 1、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

4-3-3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4-5-1 3、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由负责管理。在的直接领导下,对全路救援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单项选择题

4-5-2 1、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简称为(①)①GMDSS②GDMSS③GSDMS④GSSDM

4-2-5 2、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手段中的“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是(①)提出的。

①日本的北川彻三②美国的哈登③日本的佐藤吉信④日本人石川

4-3-1 3、铁路列车检测最常见的方法是(③)①查询应答器②卫星系统③轨道电路④ATP

4-3-4 4、扑灭油类火灾主要适用的灭火系统是(②)

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②泡沫灭火系统③水灭火系统④干粉灭火系统

4-4-2 5、检查铁路线路几何状态的主要设备是(①)

①轨道检测车②钢轨探伤车③超声波探伤车④计算机控制技术

4-5-1 6、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由(②)负责。

①道部运输局②铁道部机务局③铁道部车辆局④铁道部人事司

三、多项选择题

4-1-2 1、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①实时化②程式化③简单化④信息化⑤智能化

4-2-2 2、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①分离②闭锁③锁定④联锁⑤屏蔽

4-3-2 3、水的灭火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冷却作用②窒息作用③覆盖作用④乳化作用⑤对可燃物质的稀释作用

4-4-1 4、无损检验技术包括()①目视光学检查②磁力探伤③射线探伤④超声探伤⑤涡流探伤

4-5-2 5、铁路行车事故救援组织包括(①事故救援列车②事故救援班③事故救援个人④事故救援队⑤事故救援民间组织四、名词解释

4-2-3 1、本质安全技术

五、简答题

4-2-1 1、简答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

六、论述题

4-5-3 1、举例说明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第五章

一、填空题

5-1-2 1、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控制事故。

5-1-4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1-5 3、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5-2-1 4、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5-3-3 5、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5-5-1 6、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事故发生后 90 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 180 天。

5-5-4 7、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30 天,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15 天。

二、单项选择题

5-1-2 1、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①控制事故②事故处理③安全组织④安全保障

5-1-4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②安全为主,预防第一③安全预防一起抓④一切以安全为主

5-1-6 3、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是()①企业职工②企业法人代表③企业管理人员④企业中层干部

5-1-7 4、我国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①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安全生产教育③安全生产检查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2-4 5、对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这是体现安全法规的()①指引作用②预测作用③强制作用④教育作用

5-3-3 6、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实行()①永久证书制度②资格认证制度③定期培训制度④轮流培训制度

5-3-5 7、离岗()以上重新上岗的工人,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①1年②6个月③3个月④2年

5-4-1 8、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①满足法律需求②追求事故责任人③防止事故再发生④描述事故发生过程

5-4-2 9、下列关于事故调查人员描述正确的是()①轻伤重伤事故由工会人员进行调查。②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③重大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④特别重大事故由专人专部门调查

5-4-4 10、事故调查的主体是()①安全监察人员②事故责任人③事故调查人员④事故受害人

5-4-5 11、事故现场调查的中心环节是()①事故现场勘查②提取物证③提取人证④抢救受害者

5-5-1 12、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结案。①60天②90天③120天④180天

5-5-4 13、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是()①7天②10天③30天④60天

5-6-2 14、财产保险的核心原则是()①重复保险分摊原则②风险转移③风险共担原则④损失补偿原则

三、多项选择题

5-1-7 1、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安全技术措施计划③安全生产教育④安全生产检查⑤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

5-2-2 2、下列属于与铁路行车安全及其管理有关的规程规则是()、

①《技规》②《行规》③《站细》④《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⑤《行车安全监察作规则》

5-2-3 3、下列属于与铁路客货运输安全及其管理有关的规程规则是()

①《客规》②《货规》③《站细》④《管规》⑤《铁路货运事故处理规则》

5-3-1 4、以下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心里因素包括()①感觉②知觉③记忆④情绪⑤性格

5-3-2 5、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①安全态度教育②安全环境教育③安全知识教育④安全法规教育⑤安全技能教育

5-5-2 6、构成交通事故责任的条件包括()

①具有交通事故责任的主体②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结果③交通事故造成重伤及以上结果

④交通事故责任的主体必须有违章行为⑤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6-1 7、下列关于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险源于风险的存在②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③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互助行为④保险等同于赌博⑤保险等同于储蓄

四、名词解释

5-1-1 1、安全管理5-5-3 2、调解5-6-3 3、工伤保险

五、简答题

5-3-4 1、简答生产岗位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五新”作业安全教育。

5-4-3 2、简答事故现场勘查工作的4P技术。 5-1-3 3、简答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重点

二、复习重点

1. 事故遭遇倾向的含义: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 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A类因素的定义:交通安全分析的排列图法中,累计频率在0—80%的因素,称为A类因素。

3. 事故树分析中割集的定义:在事故树分析中,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4. 了解什么是故障最小化方法: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

5. 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的管理:我国铁路事故救援组织,由铁道部机务局负责管理。在机务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对全路救援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6.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

7.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8. 劳动保护的含义: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9. 预防事故的本质安全方法: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降低事严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10. 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11. 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其灭火设备向保护区域施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灭火剂,从而减少保护区域内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所必须的氧浓度。

12.伤亡事故处理工作结案期限: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事故发生后90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

13. 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14.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主要有控制论、模型论、优化论等。

15. 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什么: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等。

16. 事故预防的目标:道德的目标、法律的目标、经济的目标。

17. 无损检验技术:目视光学检查、磁力探伤、射线探伤、超声探伤、涡流探伤等均属无损检验技术。

18. 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分类: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

19. A—C模型预防事故措施:排除作用源、抑制变化、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

20. 事件树分析简称及采用的符号:事件树分析英文缩写为ETA,采用的符号有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转移符号等。

21. 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的含义:是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22. 本质安全技术的含义: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23. 行车事故的定义:凡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工作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24. 安全评价的定义: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

25.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是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主持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事故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外的活动。

26. 人的差错按照执行计划阶段的错误性质类型划分:设计、操作、装配、检验、安装错误

27.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大小取决的因素: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2)人体暴漏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3)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28. 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三个理论(控制论、模型论、优化论),分析三个要素(人、机、环境),历经三个步骤(方案决策、研制生产、实际使用)实现三个目标(安全、高效、经济)

29.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4)减少人的失误;5)加强监督检查。

30. 事故现场勘查工作的4P技术:1)人:以事故的当事人和目击者为主;2)部件:指失效的机器设备、通讯系统等;3)位置:指事故发生时的位置等;4)文件:指有关记录、公告、指令、磁带等。

三、例题

1.填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选择: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分离和屏蔽

3.名词解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 简答:什么叫事故法则。

答: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叫1:29:300法则,即在330次事故中,可能会造成死亡或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害事故300次。

6. 论述:论述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时效性原则6)政令性原则7)突出性原则8)可比性原则9)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

《交通安全工程》期末复习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将该学科分为(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铁路运输安全工程)水上交通安全工程、航空运输安全工程。2.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研究对象为:(人、车道路和环境控制等要素)

3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4.水上交通安全工程的研究对象是船舶(船员、港口设施)水上交通管理等要素。

5.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6.危险是指(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7.描述安全与危险的指标分别是(安全性危险性)

8.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五种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9.事故预防的3E原则指是工程技术、(教育、强制)

10、我国常用的运输安全系统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和(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11、事件树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12、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铁路车辆探测系统)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在生产活动中保护自身的生命和安全不受各种危险因素危害( √ )

2.铁路运输安全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车机辆等要素在内的庞大的人-机-环境动态系统。( × )

3.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 √ )

4.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 × )

5.海事分级标准:重大事故、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 × )

6.安全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劳动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 × )

7.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而隐患则是事故发生的充分条件。……………… ( × )

8.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别重大事故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 )

9.人机匹配法中机器主要承担功率大、速度快、重复性和重复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 )

0.铁路运输事故救援包括事故调查处理和救护救援。…………………………( √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交通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1)防止失误(2)对失误后果的控制(3)防止故障传递(4)失误导致事故的难易(5)承受一定的能量释放(6)防止能量聚集

2、我国主要交通安全法规有哪些?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4)民用航空法

3、事故现场处理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1)安全抵达现场(2)现场危险分析(3)现场营救(4)防止进一步危害(5)保护现场

4、交通安全事故中需追究领导责任的情况有哪些?

答案:(1) 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2) 对职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3) 设备超过检修期限运行或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4) 作业环境不安全,又不采取措施。(5) 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5、安全管理的要求中班组成员间沟通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案:(1)切忌固执己见 (2)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先接受补救措施,再追究个人失误原因 (4)多建议,少命令和指责 (5)不过分干涉组员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建议,少命令和指责

五、计算题:(10分)

某平交道口铁路职工接车时,有时会被汽车、列车撞伤,或被坠物砸伤,从以前10年的统计资料看发生过轻伤2起,无死亡事故,每天作业8小时,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发法根据以下4个表格评价道口工作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答案:E=6、L=1、C=1、D= E ×L ×C=6﹤20 、道口工作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为稍有危险,注意防止。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2、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写上字母即可)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3、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6、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7、MESH 方程分别指 ; ; ; 。在BP 法中用M 、E 方程求解 。 8、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10、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 而 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 1、气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2、根据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B.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C. HNK 为分配组分,LNK 为分配组分; D. HNK 为非分配组分,LNK 为非分配组分; 3、公式V i L i i f f K / 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 A.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B.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C.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D.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N表示() 4、在设计变量中,e a A.装置设计变量数 B. 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C.单元可调设计变量数 D. 装置固定设计变量数 5、HNK表示() A.分配组分 B.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6、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A. 相对挥发度 B. 分配系数 C. 相对选择性 D. 回收率 7、分离丙酮-甲醇的共沸物,加入下面哪种物质可使的丙酮成为轻组分?() A. 水 B. 乙酸甲酯 C. 正己烷 D. 乙醚 8、图Ⅰ中的汽相浓度变化曲线,描述的是图Ⅱ中的哪个区域?() A. 属于1区 B. 属于3区 C. 属于4区 D. 属于6区 三、判断题 1、在共沸精馏中,共沸剂的加入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须根据物料平衡严格控制。( ) 2、物理吸收过程的吸收热,对理想溶液来说就等于溶解热。( ) 3、在用焓做换热器热量衡算时。不同组分焓值的基准态可以不相同。( ) 4、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塔内会出现恒浓区,同样在最少理论板下操作塔内也会出现恒浓区。( ) 5、对于萃取精馏塔,在溶剂回收段,原溶液中各个组分的分离作用仍很大。( ) 6、所谓最低共沸物,是指共沸物的沸点温度比构成共沸物中任一组分的沸点温度都低。( ) 四、名词解释 1、分离媒介: 2、萃取精馏 五、简答题 1、如何核实闪蒸问题?(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3、请将萃取精馏与共沸精馏相比较,说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桂林理工大学工程测量学常考试题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学定义: 定义1. 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 大众化易于理解) 定义2.研究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测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对测量和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更具体、准确、范围更大) 定义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更加概括、抽象、严密和科学) (1)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器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分。 (2)工程测量学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这三个阶段对测绘工作有不同的要求。 2.简述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1)地形图测绘(测图) 2)工程控制网布设(布网) 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放样) 4)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监测) 5)工程测量的仪器(仪器) 6)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数据处理) 7)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8)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3. 工程测量的通用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和GPS接收机 用途:测方向、角度、距离、高差、坐标差等几何量。 4.专用仪器: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多传感器集成式仪器或测量系统。 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基准线测量或准直测量仪器:有正锤、倒锤及垂线观测仪、引张线仪、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5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6工程建设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7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第二章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题 1、认识PClogo系统主备人芮成备课时间xx、9、10授课时间xx、9第二周教学内容P2---P7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这一神秘的领域,而 Logo 语言则是他们进入这一领域最好的向导。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PC Logo 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以及运行其自带的小程序,使同学们对 Logo 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 PC Logo 的启动和退出。 2、认识 PC Logo 的操作界面。 3、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 PC Logo 窗口背景和布局。 4、了解 Logo 语言的功能,增进对 Logo 语言的感性认识过程和方法 1、教学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小课题进行分层教学。 2、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logo界面。难点: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pc logo窗口背景和布局。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分层教学:分两层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教室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与反思准备一份精美的logo的图画,问学生这个好看的图画怎么画出来的?想知道么?不是画图软件是什么呢?回答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PC Loge系统画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PC Logo系统。生认真听引入新课并给出教学目标新课: 1、要知道什么是PC Loge系统,我们就要知道是哪个软件?现在打开我们桌面上的PC Loge系统 4、0中文版。听讲看演示学会打开软件 2、讲解认识PC Loge系统窗口,说说PC Loge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听讲看演示回答问题学习新知识 3、讲解演示修改背景色和笔色。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 4、讲解演示退出PC Loge系统过程。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布置练习与作业:第一层:说一说PC Loge系统的布局是什么样的?你能说的全吗?第二层:试着自己设计好看的窗口背景和布局。实践操作完成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习PC Loge兴趣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有:启动退出PC Loge系统的方法和熟悉PC Loge系统的界面组成以及设置小海龟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 超滤属于 、 过程;沉降属于 ;共沸精馏属于 、 过程。 A. 平衡分离 B. 传质分离 C. 机械分离 D. 速率分离 2. 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 、 或 。 3. 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焓处于 ;从动力学来看,相间 。 4. 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 循环中。 5. 推导Underwood 公式所用假设是:1) ;2) 。 6. 根据右图中恒浓区(阴影部分)的位置, HNK 为 ,LNK 为 。 7.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 活度系数法计算相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是 。 8. 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 。 9. 化学工业中最常使用的结晶技术是 和 。 10. MESH 方程分别指 ; ; ; 。 11.分离过程是将 分成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12.平衡分离过程是借助 ,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 ,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 的两相中 为依据而实现分离。 13.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各种 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 发生,依据 的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又分为 过程和 过程。 14.活度系数的基准态是指活度系数等于 的状态。 15.从动力学上讲,相平衡是指相间 为零的状态。 16.膜分离过程包括 、 、 、 、微孔过滤、气体分离等多种分离过程。 (第6

17.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1);(2)数。 18.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要求的两个组分称为,其中相对易于挥发的组分成为,不易挥发的组分称为。 19.相平衡指的是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而的状态。 20.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的传质分离过程。 21.分离媒介包括和。 22.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交换反应、、五步。 23.相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有、两种计算方法。 24.最小理论塔板数与无关,只取决于。 25.萃取剂的作用是和。 二、简答题 1. 试描述“逆行精馏”效应,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弱或消除? 2. 萃取精馏流程中,溶剂加入口如何确定?解释原因。 3.某厂一多组分精馏塔,正常操作时塔顶底产品都合格,乙班接班后操作两小时分析发现塔顶产品不合格,请你告诉操作工如何调节操作参数? 4.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的定义是什么?利用非均相催化反应精馏进行反应与固定床反应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5.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6.画出萃取精馏的流程简图,指出萃取剂的加入位置,并说明原因? 7.计算最小回流比所用恩特伍德公式的假设条件是什么?当简单精馏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当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和均为非分配组分两种情况下,塔内恒浓区的位置分布情况。 8.物理吸收过程与精馏相比,传质特点是什么?吸收塔内气液相浓度和温度如何变化? 9.如何判断闪蒸问题是否成立? 10.简述简单分离塔序排列的五条经验原则。 三、综合题(20分)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班级: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测量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的位置。 2、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y轴表示方向。 3、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5、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6、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观测、建筑物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9、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的任务是将建筑物的和标高正确的向上引测。 10、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和距离交会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 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D、测区西北角 3、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D、点的距离和高程 4、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 5、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 6、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7、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A、1/2000 B、1/3000 C、1/5000 D、1/10000 8、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90°B、180°C、270°D、360° 第1页 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 10、等高线的密疏与地形之间有以下关系()。

中国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一、人类学(Anthyopological)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1、人(man)——生物人organism、文化人cultrate[k?lt??'rɑ:ti]、社会人 2、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Culture)包括物质文化(包括受人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3、广义具象——包括体质人类学(人体学)、考古学(史前学)、语言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狭义具象——包括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4、各国的本土特征不同:(英美)(欧洲) 狭义具象: 北美:文化人类学 英国:社会人类学 欧洲:民族学 因此,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只是各国的称呼不同,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样的。即: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分出入较大。 1)学科分类上:一度将人类学划归生物学。1992年,人类学被划为民族学下,成为其七个二级学科之一。后经修订,人类学又被划归社会学之下,成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其中一些独立学科被打散在不同一级学科之下。不同称呼但内容相同的学科被划分在不同学科之下。如:民族学仍然为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住内。 2)误解也比较多。如:民族学被等同为“民族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则被拉入社会学之中。 3)公众形象与认知度非常低。 中国长期把人类学等同于“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个印象与我们中国50年来知识谱系的规定有关。人类学还给外界一种接近于“ 考古学”的形象。似乎只是对古物或原始的东西感兴趣,有一种好古主义的心态。这恐怕来自以前中国人类学的“南派”(蔡元培),他们上个世纪30-40年代,以中研院为中心,做古语言、古文化、古民族研究。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过人类学系主任,因而考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一种公众形象。人类学的第三种形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研究”,这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学科依据。人类学的这三种形象,不能说是公众对于人类学的歪曲。可对行内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与人们印象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对人类学的认知也比较低,不仅不被公众认知,也不为大学、学者认知。 4)学科内部缺乏共同学术语言和价值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大家公认的基本阅读书目,缺少共同关注的概念体系。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原因。学科命名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构建。人类学被介绍进中国就形成了当时中国的学科秩序。以民族学(欧洲大陆)、文化人类学(美国)或社会人类学(英国)的名称进入中国的人类学,形成了不同学术特点的南派与北派。新中国建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课件.doc

××职业技术学院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和高程测 量。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 准路线。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A 3、水准仪的使用包括粗平、照准、()、读数。 4、圆曲线的三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 的终点。 2014 级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5、碎步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6、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 b=1.288m,则 试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高差h ab=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得分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评卷人 姓名: 复核人 1、在调节水准仪圆水准器过程中,气泡移向那个方向即是该方向偏高,应 该降低该方向或升高对向。() 得分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8 分)2、水准测量在进行外业测量时,由于仪器本身构造原因、长期搬运 及使用、 操作方法等因素造成实测高差与理论值往往不相等,其差值为高差闭 合差。 评卷人 ()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4、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学 号: 试 5、在安置经纬仪时,由于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不在同一铅 垂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卷 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经纬仪可以测量()。线上,称为对中误差。() 6、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7、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 () 专业:封 均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8 0.1mm、 某种比例 尺地形图 上 所对应的 实地投影 长度,称 为该地形 图的比 线 A.90°/n B.180°/n C.270°/n D.360°/n 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 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 例尺精度。() 9、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 越小;地面坡度越平缓,等 高线平距越大。()则水平角值为()。10、碎部测量中,碎部点应选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docx

《分离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分离工程中,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过程用 于___________ 混合物的分离。工业上的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________ 、_______ 或___________ 。 3.相平衡状态下,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自由焙处于_;从动力学来看,相间_______________ □ 4.宽沸程混合物闪蒸的热衡算更主要地取决于_________ ,因此将热衡算放在________ 循环屮。 5.MESH方程分别指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o 6.分离媒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o 7.吸收过程是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而达到分离有关组分 的传质分离过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交换的步骤分为________ 、、交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五步。 9.液液平衡的分离因子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选择题 1?膜分离属于()。 A.平衡分离 B.吸附分离 C.机械分离 D.传质分离 2.下列不属于速率分离过程的是()o A.超滤 B.反渗透 C.过滤 D.电渗析 3.公式KU〕f:适用于下面哪种情况?()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4.在设汁变量中,表示() 装置设计变量数 B.单元固定设计变量数

工程测量学考试精彩试题(卷)与问题详解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和()。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和()。 3、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和()。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 2分,共 10分) 1、水准面: 2、地形图: 3、水平角: 4、方位角: 5、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水准面与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 10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 50分) 1、已知 XA=300.000m,YA=300.000m;AB 边方位向91°06' 16”,AP 边长为 D=85.365m,β=42°32' 26”, 求P 点的坐标。(10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 BM 点高程 80。368m ,需要测设 P 的高程为 79。80m ,求出前视应读数b 应,并说明测设方法。 3、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分) 4用钢尺往、返丈量 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5米和180.025米,计算 AB两点的水平距离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10分) 5.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10分)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黄泽 =提要>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渗透,并在异文化、本文化的学术取向上有所交叉。民俗学以人类学为背景学科,人类学亦借鉴民俗学方法、材料与调查手段以把握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研究主体透视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并从学术史的视角描述两个相关学科的互动过程:渗透、交叉、融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俗学渊源互动 =作者>黄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1)01-0017-06 人类学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十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自二十年代后,以歌谣运动肇始,应和着/五四0新文化运动,也在北京、广州、浙江等地传播。分析中国人类学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主体及其论著,其研究对象、方法、关注重点及研究兴趣体现出兼顾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旨趣。而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类学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两个学科平行发展,但可看到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分离的轨迹。 一、中国人类学研究主体兼顾民俗学的传统 11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内外视野、前后视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类学,亟需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内外视野与前后视野相结合。何谓内外视野?内即学科理论建设,涉及对象、性质、结构、方法等。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构建规范的学理、术语及共同话语,这是立身之本。外即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与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传统的关系。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能不因应社会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有所转化、调适。人类学本土化的命题,就揭示了内外视野结合关系。从内视野来看,对象的本土性及中国多元文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来自西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命题面临重构、转述而予以适应对象的变通。从外视野来看,研究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使命感,中国作为几千年封建文明国家的悠久积淀和人文传统,研究本土文化业已成型的既有理念和分析范式也会对人类学研究主体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何谓前后视野?前即前瞻学科发展,探索前沿问题、学科方向、新领域、边缘学科动态、国外最新成果等。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及其群体文化普同性的学科,建立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是必要且可能的(当然必然存在国家、学派特色),与人类学本土化是相反相成的。后视野则强调回顾学术史,尤其是通过学科的确立,机构、人员建置、变动的分析,进而探求学术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应从机构、人员等表层深入到学术思想、思潮的层面,这是学术史的核心。学术思想史则需从学术思潮,代表性流派、学者,代表性论著,有价值的观点等方面着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具有学科本土化的意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学术大众化、经世致用、重视民间文化成为人类学民俗学的社会思想背景,民俗学家普遍具有通过歌谣运动反封建礼教、面向民间文化的旨趣,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贵州教育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教案 (教育)(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六年级 教师:任伶 二零一四年九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科技) 第1课参观“咪咪豆网屋”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与生活密切相关, 2、最大可能地了解网络上有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个人 教具: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电脑网络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日益重要,可以说,网络就象一个大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可神奇了。 二、认识网络 1、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指名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2、师:网络的通讯方法有哪些?(E-mail、BBS、QQ、IP、聊天室) (学生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3、师:小调查,你们上过这些吗?(在线游戏、新闻放送、在线电影、在线听音乐、旅游天地) 4、教师板书以上各个网址,学生操作观看。

三、练一练: 1、到各浏览一下,了解网络广博的天地。 .21cn.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4754482.html, .163. 2、进入“咪咪豆网屋”。 3、请登录“咪咪豆网屋”查询以下事项: (1)主页里有哪些素材? (2)主页由哪些部分组成? (3)逛“咪咪豆网屋”。 四、交流心得: 你还发现网络上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把它介绍给其他同学。 五、小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喜欢上什么?

上节课,我们到网上兜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发现,网络是个大宝藏。可是,这个宝库太大了,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到我想找到的宝贝呢?今天,老师就介绍几个小帮手给大家,你们喜欢吗? 二、开始新课: 1、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雅虎:.. 21cn: search.21cn. 搜狐:.sohu. 百度: .baidu. 新浪:https://www.360docs.net/doc/4f14754482.html, google: .google. 2、学生操作,打开以上的搜索引擎,认识它们的“真面目”。 3、学习查找的方法(以搜狐为例)。 任务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山水”的相关资料。 操作要点:①在地址栏输入搜狐网址②单击页面中的“旅游与交通”③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山水”,再按“搜索”按钮后即可进入关于的。 4、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些关于“山水”的什么资料?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 任务二:试用百度搜索小榄菊花会的相关资料。 三、练一练: 用其它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下“中国国际放旅行社、慈善万人行”的资料,

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工程学的概念:生物工程学亦称生物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经济价值产品的学科,生物工程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生物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 2、生物分离工程的概念:是生物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从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因它处于整个生物产品生产过程的后端,又称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它描述了生物产品分离、纯化过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 3、生物分离加工过程按工艺流程顺序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发酵液的预处理、提取、精制和成品加工。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 1、发酵液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1)组分大部分是水; (2)产物浓度低; (3)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白的胶状物; (4)含有培养基残留成分; (5)含有代谢副产物; (6)含有色素、毒性物质、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一)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 1)改变发酵液中固体粒子的物理性质,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2)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某一相中; 3)去除发酵液中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总之,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 (二)、发酵液预处理的要求 1、菌体的分离(正确控制发酵终点); 2、固体悬浮物的去除; 3、蛋白质的去除; 4、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5、色素、热原质、毒性物质等有机杂质的去除; 6、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提取和精制后续工序的操作顺利进行; 7、调节适宜的pH值。 2、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一)凝聚和絮凝 1、凝聚: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使胶体粒子间的排斥电位降低而发生沉淀) 2、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加热法 ①降低发酵液的粘度; ②去除某些热变性蛋白等物质; ③降低悬浮液的最终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滤饼的孔隙度,使固液分离变得十分容易。 关键取决于产品的热稳定性。 (三)、调节悬浮液的pH值 全细胞的聚集作用高度依赖于pH的大小,恰当的pH能够促进聚集作用。 一般用草酸、无机酸或碱来调节pH值。 (四)加水稀释法 主要适用于离心沉降分离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同重量悬浮固体的发酵液,稀释到适当倍数,对后续的离心沉降分离速度非常有利。 (五)、加入助滤剂法 是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用范围。 使用方法:在滤布上预涂或按一定比例混入悬浮液中。(六)、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 加吸附剂法是使细菌细胞吸附在吸附剂上的方法;无机盐在发酵液中形成庞大的絮状物,把发酵液中的悬浮粒子裹住,吸附在其中。 (七)高价无机离子去除法 1、Ca2+的去除常用草酸去除; 2、Mg 2+的去除常用磷酸盐去除; 3、Fe 3+的去除常加入黄血盐,也可加入碱化剂。(八)、可溶性杂蛋白质的去除法 1、等电点沉淀法; 2、热处理法; 3、化学变性沉淀法; 4、吸附法。 (九)色素及其他杂质的去除方法 常用的脱色法有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 3、发酵液过滤的目的是什么?影响发酵液过滤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目的:一是为了获得含所需产物的细胞(菌丝)或发酵液;二是为了去除发酵液中的固形杂质。 影响因素:(一)菌种,菌种决定了各种悬浮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如真菌较粗大,易过滤,不需做特殊处理,用真空过滤即可;而放线菌较小,且菌丝体细而分枝,过滤困难,需进行预处理。 (二)发酵液的粘度,1、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组成、未用完培养基的量、消沫剂、发酵周

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得分评卷人××职业技术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2014级建筑工程管理、造价、监理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8 分) 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 A、水准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 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2、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 C、磁偏角 D、水平角和竖直角 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均 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A.90°/n B.180°/n C.270°/n D.360°/n 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 则水平角值为()。 A .58°13′24″ B. 58°24′13″ C. 58°24′24″ D. 58°13′13″ 5、在距离测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真误差 6、如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应调节()螺旋。 A、目镜调焦螺旋 B、物镜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测理始终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12 分) 1、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2、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3、水准仪的使用包括粗平、照准、()、读数。 4、圆曲线的三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的终点。 5、碎步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 6、水准测量时,后视读数a=0.544m,前视读数b=1.288m,则 高差h ab=()。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试 卷 密 封 线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

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 【摘要】语言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在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的语言人类学经历了田野工作、比较分析、理论概括几个阶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语言人类学的发展有其广阔的基础,加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同时对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语言文化族群相互尊重以及和谐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人类学;文化;学科建设 一、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发展 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人类学与语言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学科渊源不尽相同,语言人类学的学科界定以及学科归属不尽相同。在前苏联所体现的欧洲大陆体系中,人类学主要指体质人类学,它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构成关系密切但又相互平行的学科。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体系中,语言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人类学等一起构成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学科,有时也可当作人类语言学。不管是人类语言学还是语言人类学,都涉及到“传统的历史比较、亲属关系构拟,到‘认知语言学’(cognitiveanthropology)、‘说话民族志’(ethnographyofspeaking)、语用学和语言规划”。 ①语言人类学旨在通过语言的研究或借助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达到深化认识人类文化的目的,同时也使不同的语言族群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至西方的“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的思想。18世纪末,德国学者海德尔(G.Herder,1744-1803)指出语言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同一关系。他认为,一种民族的语言就是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他的语言。语言学家冯堡特(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5)进一步发展了海德尔的观点,他认为语言是全部灵魂的总和,语言是按照精神的规律发展的。“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民族精神力量对语言的影响越恰当,语言的发展也就越合乎规律,越丰富多彩。”②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有比较完善的和比较不完善的,但是“即使是最野蛮部落的语言也不应该受到谴责或轻视,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人类原有的创造语言能力的表现。”海德尔和冯堡特都认为民族的语言是特殊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世界观和语言才能的体现。”③在这些观点中,语言作为“中间地位”的看法已基本式微,而语言作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语言等同于民族精神这些思想,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就是语言的文化性质;语言的文化价值主要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都会把自己的各种文化放在用语言作为标识的贮聚库里,通过语言可以来透视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的心理素质。 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是真正把人类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的第一人。为了回答语言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史能否有所阐述,索绪尔从语言与种族、民族统一体、语言古生物学、语言的类型和社会集团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索氏树立了从语言的角度来探索人类历史上文化现象的典范,为以后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开了先河。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索氏通过“回顾法(retrospectivemethod)”进行语言重建的方法为人类学开展史前史的研究提供了借鉴。20世纪初期,索绪尔的追随者即社会心理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梅耶和房德里耶斯(J.Vendryes)也比较注重语言与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nowski1884-1942)早年从事人类学研究,出版大量的人类学著作,为功能学派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晚年却转向语言学研究。马氏的学科转向加强了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强化了语言研究对于了解和揭示人类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类学史

中国人类学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或者说是研究人类和他的文化的一门学科 2、民族志:源自希腊文,是对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描述和记录;是民族学家对于被研究的民族、部落、区域的人之生活文化的描述与解释。 3、应用人类学: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门人类学科,也是人类学家对人、文化、社会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改善和改进人类社会生活,促进人力进步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应用广泛,蕴涵面广,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 4、边政学:兴起于抗战时期,是一种为边疆政策提供建议、为国家服务的一门学科。1942年吴文藻的《边政学发凡》成为边政学的奠基之作,指出,边政学以边疆民族政治、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等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宗旨在于以边政学为依据,来奠定新边政的基础,辅助新边政的推进,从而使学术研究在理论及实践上齐头并进。 5、科学民族志:是指一战以后,以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为首的功能学派建立的,在理论上建构了有效的理论范式,在方法论上发展起更为科学的民族志方法。 6、吴文藻:是中国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社会学之父”和“中国人类学之父”,是中国明确提出“中国化”主张的第一人。他将西方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理论全面系统的介绍到中国,力图建立中国本土人类学理论体系;代表作《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论文化表格》、《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和现状》 7、吴泽霖:中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建设民族学博物馆,对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做出来巨大贡献。代表作:《社会约制》、《现代种族》、《社会学及社会问题》 8、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为汉人社区研究扩大了实地调查进而理论发展,使人类学从过去研究“野蛮人”的时代转向更为开阔的文明社会,而且开辟了一个本民族人研究本民族社会文化的新方向。 9、汉人社区研究:是指在功能主义影响下,以吴文藻培养的人才为主,利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社会,是留学学者的一种学术诉求,是人类学自身对文化多样性的美好承诺,代表人物:费孝通、林耀华等,其著作有《江村经济》《金翼》。 10、社会历史调查: 二、简答 1、抗战时期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1)、研究机构和学者重心向西部地区(云南、四川聚集)转移 (2)、这时期对边疆的研究、边政学的兴起 (3)、田野工作大规模的展开,如李安宅、吴文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 (4)、沦陷区的人类学研究,如杨《钍神考》、辅仁东方人类学博物馆成立 (5)、调查成果的整理,许掚光《祖荫下》、川康藏族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