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初三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初三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初三物理质量分析报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试卷难易适中,考查知识点全面,注重学科一般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其中,第10、11、12、13、20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双基知识,第2、9、17、25、29、31、32题紧密围绕新课标以生活、社会等知识应用为命题背景,加强对学生联系实际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

第25、26、29题则对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探究方法进行考察,具有新意。

试题中有一定比例的创新题、灵活题,无怪题、偏题,命题思路符合新课标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积极性,考查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持久发展。

二、学生试卷分析及卷面暴露的问题主要问题1.部分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生活经验,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选择题第1题估测题,作图题28题,动力臂不会画。

2.学生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比例。

例如,计算题25-28题。

3.学生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选择题第31-32题。

4.学生对图像题的分析仍不够全面,如填空题第27题对图示的关系分析。

三、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1.近期学生做各科试卷太多,学生只能疲劳应付,研究兴趣不够浓厚,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不牢固,遗忘较多。

2.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自主活动重视不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讲得多,让他们进行读题审题、分析说理少。

3.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例如,选择题第13题计算电流大小,可以用特殊值来选。

本次学业质量分析报告发现了学生在物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反思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质检分析报告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质检分析报告

九年级上册物理学科考试评价报告一、试题的命制说明1.命题依据与要求九年级物理期末统一考试是由宁德市教育局教研室根据全市九年级物理教学情况提供的试卷,是根据全市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九年级物理的教学要求组织命题。

试卷考试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命题过程中参照《福建省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加强能力考查的力度,体现核心素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命题中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思维过程与创造力的考查,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

2.试题的基本结构(1)卷面情况试卷的题量、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值、试卷阅读量、答题量、图表数和页码数等形式见表1。

表1:试卷的题量、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值及卷面情况(2)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合理,具体情况见表2。

表2:试卷各种题型占分比例统计表(3)考查形式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共33题,满分100分,闭卷考试。

二、全市实测结果1.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及成绩总体情况说明:优秀85 – 100分,良好70 – 85分,及格60 – 70分,低分0 – 30分。

表5:分数段人数情况分析诊断:分析数据表明,学科平均分为:55.7,中位数为:57(中位数指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考生居于中间位置的分数),众数为:73(众数指分数线上学生人数最多的分数),绝大部分的学生成绩处于 11 分到 88 分之间(去掉高分和低分部分的人数,代表绝大部分学生分数的集中的范围),人数最多的分数段为70-80。

成绩分布比较适中。

以联考全体本学科平均分来衡量,这次考试全体学生处于平均分两边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当。

总分分布比较对称。

2.各题型考查结果关于“选择”、“填空”、“作图”、“简答”、“实验、探究”和“计算”六种题型的考查结果见表7。

从表6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上表现较好,简答题得分最差,计算题上表现较弱。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范文分析报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文体。

有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社会问题分析报告等等。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物理学科本次抽测试题总分30分,学生最高得分30分,学生最低得分0分,全市总平均分12.4分,学校最高平均分20.2分,学校最低平均分7.3分,总体看学生和学校得分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

现将本次抽测的命题意图、阅卷中反映出的学生问题和建议反馈如下。

命题意图:1、加强核心知识、能力和题型的考查。

“电学”是9年级物理学习的主要知识,也是学业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更是学业考试压轴试题的重要知识载体,约占总考查比例的30~40%。

“电学”知识考查方多样,涉及到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各个题型,而“实验”和“计算”是重要的考查载体;此外,“电学”的核心知识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两个章节,且“电功率“知识学生刚刚学过,故本次抽测物理试题依据教材设计了物理学中经典的两个题目:一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二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学综合计算,试题总体难度较大,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2、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处于初中物理考查的核心地位,为此试题1(1)、2(1)(2)等多问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计算。

3、突出“科学探究”考查,突出创新性。

《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就是说科学探究既是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的重要教与学内容。

试题中的1(2)、(3)、(4)、(5)、(6)从实验的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及设计、图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现象的评价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质量分析报告(共5则)

物理质量分析报告(共5则)

物理质量分析报告(共5则)第一篇:物理质量分析报告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中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为今后工作提供指导,针对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作如下分析。

一、成绩分析这次质量分析从整体上看,真实的反映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对于及格率来讲,二班相对较弱,各班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这一情况也说明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着忽视的地方。

从个体上看,两个班的学困生较多,在物理基础知识、实验探究中表现都较逊色,从试卷可以看出对于新学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都不扎实,对物理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只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深入分析、辨识.因此以后在教学方面的重点还是在基础知识和学困生上下功夫,努力抓好及格率,提高各班的平均成绩。

二、试题分析及得失原因1、本次试卷满分70分,知识点覆盖全面,难易程度适度。

整份试卷注重基础知识,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如“作图及试验探究”“共24分;其中基础知识占卷面至少80%。

难易适当,能有效检查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2、选择题,此次选择题比较灵活给学生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有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在这出现失误,甚至丢掉6分之多。

3、填空题。

本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但由于诸多原因,比如数学运算,此题失分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图表的基础理解上。

学生对实际应用物理知识理解的能力有待加强。

4、实验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探究实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强调了它的重要意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的很好,多个做满分的学生,能够在实验题中不出一点漏子,说明优秀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丢分也比较严重。

更有大部分同学在光路图时忽略了基础细节,出现光线没有箭头的毛病。

5、简答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都给学生讲过并进行强调过,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听课,不少学生只能对这部分知识做出猜测,导致所做的答案五花八门。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自查报告。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
根据抽测结果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方面整体表现良好,但在物
理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些偏差,需要加强巩固和复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小
组讨论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的指导和引导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价:
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但在实际教
学中,部分资源的使用率不高,需要更好地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持有积极态度,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但
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不够积极的情况,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导。

五、教学管理和组织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管理和组织方面做得较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保持课堂秩序。

但在学生实验操作的管理和指导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六、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分析:
教师在教学评价和反馈方面做得较好,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
反馈,但在个性化评价和指导上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本次自查报告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
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XX县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综合分析:本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试卷紧扣教材,注重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试题题量较多,计算量偏大,与我们平时训练的题型的难度有所出入,一部分题目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性才能得到结果。

两个班考试人数70人,最高分为65.5分,最低分3分,及格人数是9人,优秀人数1,平均成绩为26.4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共6题。

第一题考察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二题考察了物态变化;第三题考察了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第四题考察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含义;第五题综合考察了电磁学基本现象。

以上五题都是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察。

第六题涉及电学电路知识,本题应用电路图结合曲线图进行多个物理量的计算,难度偏大。

错误之处在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将基本概念的内涵理解透彻,也有个别学生是全然不知题意。

2、填空题,共7题,答题情况差。

考察的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物态变化,热量的计算,能量的转化,内能,电磁波通讯,电与磁等。

答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逻辑性较强的题目分析不完整,如11题考察了电流的变化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的影响。

3、计算题,共4题,答题情况差。

第14题为作图题,考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光路图光线的作法。

对于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整地作出反射和折射的光线,少数学生会忘记作辅助线——法线,还有的学生忘记标注光线的方向而失分。

第15、16、17题涉及到功和机械效率,压强和浮力的整合,以及热量与电学知识的整合。

失分原因在于多数学生对基本公式不会熟练应用,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还有个别学生对单位的换算和基本算数没有掌握。

4、作图题,共2小题,第18题考察了利用杠杆原理中对杠杆力臂和力的作法,最小动力必然垂直于力臂,有一半的学生因为找不出动力臂而出错;第19题是家庭电路的应用,结合串联电路知识考察了家庭电路中零火地三线的接法,失分原因在于不理解题意,不会简化线路。

5、实验探究题,共4题,答题情况差。

教学质量成绩分析报告 [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成绩分析报告 [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教学质量成绩分析报告[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摘要:根据义教育性质和物理课程标准要“基础知识和基技能”依然处初物理考核心地位试题()、()()等多问考学生基实验操作和基计算,试题()、(3)、()、(5)、(6)从实验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及设计、图象分析以及实验现象评价等方面考学生“实验能力”也是了引导加强“实验教学”,比如别学生将电功率公式“”运用错误地代入公式“”;再比如有学生将电阻计算公式“R ”错误地带入“R ”次抽测试题总分30分学生高得分30分学生低得分0分全市总平分分学校高平分0分学校低平分73分总体看学生和学校得分存极不平衡性现将次抽测命题图、卷反映出学生问题和建议反馈如下、命题图加强核心知识、能力和题型考“电学”是9年级物理学习主要知识也是学业考试重要考更是学业考试压轴试题重要知识体约占总考比例30~0%“电学”知识考方多样涉及到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各题型而“实验”和“计算”是重要考体;外“电学”核心知识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两节且“电功率“知识学生刚刚学故次抽测物理试题依据教材设计了物理学两题目是“测量灯泡电功率”二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电学综合计算试题总体难较能较地反映出学生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技能”考体现基础性根据义教育性质和物理课程标准要“基础知识和基技能”依然处初物理考核心地位试题()、()()等多问考学生基实验操作和基计算3突出“科学探究”考突出创新性《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教学方式”这就是说科学探究既是我们主要学习方式也是我们重要教与学容试题()、(3)、()、(5)、(6)从实验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及设计、图象分析以及实验现象评价等方面考学生“实验能力”也是了引导加强“实验教学”、突出电学动态电路计算考展现综合性高考综合考试和代发展要引领下泰安考试题学科综合、学科交叉试题已成考压轴题首选试题()问设计了滑动变阻器引起电路动态变化计算二、问题与建议问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比如别学生将电功率公式“”运用错误地代入公式“”;再比如有学生将电阻计算公式“R ”错误地带入“R ”建议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复习从以上两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公式出现了理和记忆混淆教学要从对基公式物理义和表述等多方面加强教学外教师也要从物理量使用角引导学生加以甄别比如功率用“”、压强是“”,确保学生能正确理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公式问题学生实验能力较差比如别学生答()不会正确连接导线;比如别学生答(3)不知道什么条件下测量额定功率;比如别学生答(5)学生不知道利用“控制变量”实验思想设计选择合适实验器材;再比如()多数学生不会分析电路故障;再比如(3)学生不会根据实验现象调节滑动变阻器……建议加强实验教学今新授与复习定要加强新授实验开出率要加强“实验”重开率定让学生做到“明白什么做实验”、“这样做实验目是是什么”、“实验数据什么这样分析与处理”、“实验现象怎样进行分析与评价”……总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理和掌握让学生从“身”、“心”两维亲历实验力戒出现“教师空讲实验、学生死背实验”教学现象问题3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较差()问答部分学生错误地认灯泡两端电压直保持前三问“V”不变故导致整分析、计算错误建议3加强习题规律研究与方法教学学科组和教师要积极开展“做万题、提能力”活动尤其是毕业班期复习教学要“方法”、“能力”制高上辐射引导学生掌握基和综合各类问题答策略和技巧问题学生非智力因素应考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审题能力较差——比如有学生没有()存而漏答;整体搭配能力较差——三学科分配存问题;畏难思想较重——受到压轴试题难影响别学生对基础问题也没有做出正确答;学生试卷答布局存随性——计算题整体答布局差比如有学生直接试题正答建议应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指导与培训确保“会而不丢分”。

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一、三年期末考试命题共同特点试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突出体验、关切探究,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立足基础知识。

检查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测评概括理解素养。

试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中考基础性的命题方向和要求,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借助实验情境,检查问题假设、操作设计和证据论证,测评实验探究素养。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特色,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和归宿。

通过实验检查学生的问题与假设、设计与操作、证据与论证能力是中考物理的必然选择。

3、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检查分析解析、图像应用和反思评价,测评实践应用素养。

物理问题是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加工而成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需要学生对实际问题有较深的理解,掌握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物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二、检测基本情况全文结束》》年度,参加考试人数111人,平均分:45、65分,及格率19、82%,最高分80分,最低分8分。

年度,参加考试人数108人,平均分53、5分,及格率60、19%,最高分92分,最低分11分。

年度,参加考试人数103人,平均分70、45分,及格率67、96%,最高分98分,最低分12分。

近三年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成绩综合比较如下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物理三年成绩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都呈上升趋势。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还应关注以下几点:平均分:从成绩分析来看,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后进生数量还较多;需进一步提升。

及格率:及格率的提升,这表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帮教补差工作的落实较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校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同时,从整体答卷情况还发现以下问题: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现在的学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
测分析报告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物理学科
本次抽测试题总分30分,学生最高得分30分,学生最低得分0分,全市总平均分12.4分,学校最高平均分20.2分,学校最低平均分7.3分,总体看学生和学校得分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

现将本次抽测的命题意图、阅卷中反映出的学生问题和建议反馈如下。

命题意图:
1.加强核心知识、能力和题型的考查。

“电学”是9年级物理学习的主要知识,也是学业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更是学业考试压轴试题的重要知识载体,约占总考查比例的30~40%。

“电学”知识考查方多样,涉及到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各个题型,而“实验”和“计算”是重要的考查载体;此外,“电学”的核心知识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两个章节,且“电功率“知识学生刚刚学过,故本次抽测物理试题依据教材设计了物理学中经典的两个题目:一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二是“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学综合计算,试题总体难度较大,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2. 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处于初中物理考查的核心地位,为此试题1(1)、2(1)(2)等多问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基本计算。

3.突出“科学探究”考查,突出创新性。

《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就是说科学探究既是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的重要教与学内容。

试题中的1(2)、(3)、(4)、(5)、(6)从实验的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及设计、图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现象的评价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4、突出电学动态电路计算考查,展现综合性。

在高考综合考试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引领下,泰安中考试题中学科内综合、学科交叉的试题已成为中考压轴题的首选,为此在试题2(4)一问设计了滑动变阻器引起电路动态变化的计算。

问题与建议:
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比如个别学生将电功率的公式“P=UI”,在运用时错误地代入公式“p=”;再比如有的学生将电阻的计算公式“R = ”错误地带入为“R = UI”。

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复习。

从以上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经典的公式出现了理解和记忆的混淆,在教学中要从对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和表述等多方面加强教学,此外,教师也要注意从物理量的使用角度引导学生加以甄别,比如功率的符号用“P”、压强的符号是“p”,确保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和公式。

问题2: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差。

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1)时,不会正确连接导线;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3)时,不知道在什么条
件下测量额定功率;比如个别学生在解答1(5)时,学生不知道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去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再比如1(2)中多数学生不会分析电路故障;再比如1(3)中,学生不会根据实验现象调节滑动变阻器……
建议2:加强实验教学。

在今后的新授与复习中,一定要加强新授实验的开出率,同时要加强“经典实验”的重开率,一定让学生做到“明白为什么做实验”、“这样做实验的目的是是什么”、“实验数据为什么这样分析与处理”、“实验现象怎样进行分析与评价”……,总之,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从“身”、“心”两个维度亲历实验,力戒出现“教师空讲实验、学生死背实验”的教学现象。

问题3: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在2(4)问解答中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小灯泡两端电压一直保持前三问中的“4V”不变,故导致整个分析、计算错误。

建议3:加强习题规律的研究与方法教学。

学科组和教师要积极开展“做万题、提能力”的活动,尤其是毕业班的后期复习教学中,要站在“方法”、“能力”的制高点上,辐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综合的各类问题解答策略和技巧。

问题4: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考能力较差。

主要表现为:审题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学生没有注意1(1)的存在而漏答;整体搭配时间的能力较差——三个学科的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畏难思想较重——受到压轴试题难度的影响,个别学生对基础问题也没有做出正确
解答;学生试卷的解答布局存在随意性——计算题整体解答布局差,比如有的学生直接在试题正文中解答。

建议4:注意应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与培训,确保“会而不丢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