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方法:春花生播种的几个关键事项
春花生抗旱播种十法

春花生抗旱播种十法
春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其对水分需求较高,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旱
的影响。
为了提高春花生的抗旱能力,以下是十种播种方法:
一、合理选择播种时间:春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4月份至5月份的早期,
此时气温适宜,土壤含水量较高,有利于春花生的生长。
二、选择合适的品种:在播种时选择抗旱性较强的春花生品种,如抗旱型品种和耐旱
性好的春花生品种,能够增加春花生在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三、合理施肥:在春花生的播种前,进行适量的有机肥施用,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并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有利于春花生幼苗的生长和抗旱能力的提升。
四、科学管理土壤水分:根据春花生的生长需要,合理浇水和保持土壤湿度,避免长
时间干旱或过湿,对春花生的抗旱能力有重要影响。
五、采取密植方式:适当采用春花生的密植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提高春花生的抗旱能力。
六、适当采取间作方式:采用春花生和其他较耐旱的作物进行间作,如玉米、高粱等,能够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减轻土壤干旱对春花生的影响。
九、适当修剪春花生株型:在春花生的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修剪春花生的株型,减少枝叶生长,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春花生的抗旱能力。
十、注意及时除草: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保持春花生周围地面整洁,减少杂草对春花
生生长的竞争,提高春花生的抗旱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品种,科学施肥,管理土壤水分,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能
够提高春花生的抗旱能力,保证春花生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种植春花生6大关键技术

种植春花生6大关键技术一、种子管理1、品种选择。
品种决定产量和质量,退化的品种制约花生产量提高,基层生产者种植花生,品种相关的问题有两点:选择品种时没有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品种混杂;播种时都用自留种,同种花生连续播种,品种的更新换代迟缓,纯度降低。
为充分发挥品种优势,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选择抗病害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花生品种,定期更换品种。
2、种子处理。
确定花生品种后,需前往靠谱的门店购置,要避免购置到劣质、不符合种植要求的种子。
播种前,先晒种,使荚果的水分能蒸发,便于剥开,提高发芽率;再拌入药剂,比如多菌灵或者吡虫啉,药剂拌入能防治病虫害。
二、土壤管理1、土壤选择。
花生想高产,择地是关键,其喜在排水灌溉条件佳,土层疏松,透气性强,肥沃的田块生长,选择播种土壤时要充分考虑到相关因素。
土壤选择完成,要深翻土壤,翻土深度要达到25-40厘米,平整土地,打碎土疙瘩,以利提墒保水,促苗保苗。
2、轮作倒茬。
选择播种的土壤时,要先明确知道前茬作物品种,有规划的倒茬口,别重茬种植,尤其要避开花生和大豆等豆科植物。
若已重茬种植,则要加强各项管理,增强抗逆能力,抵消重茬种植产生的危害。
适合倒茬口的作物品种有棉花、蔬菜、薯类或者禾类,具体的品种选择要以实际为准。
通过轮作倒茬,能调节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减小病虫害问题出现的概率,促进植株健康成长。
三、施肥管理花生的根系能利用根瘤菌固氮,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需求量不大,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量大。
施肥原则是要重基肥,合理追肥,重视磷钾肥,具体说:1、重施基肥。
基肥要选缓效的农家肥,农家肥要充分腐熟,以免病菌虫害潜入土壤,烧根烧苗,施用量要按5000斤-8000斤的标准施,可配合施碳铵和磷酸钙或者硫酸钾来施用,具体施用量能调整。
2、合理追肥。
追肥要轻,施肥时间要选择在关键的生长阶段:苗肥要轻追,花生3-4叶时,兑水浇施粪尿水或者尿素。
荚肥要巧施,这时期花生的水肥需求量大,基肥充足的话,要追施硫酸钾或草木灰,补充钾元素;叶面肥要补,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矮壮素,来控制长势,补充营养物质。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好 种植技术有哪些.doc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好种植技术有哪些近段时间不少朋友咨询春花生种植的问题。
提醒广大农户。
春花生生育期相对较长,不比夏花生麦子收割后要抢种,春花生早几天晚几天差别不大,所以一定要在温度稳定后再播种。
那么,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好?种植技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好概括来说:花生是一种喜温作物,所以温度一定要适宜,而且花生播种适宜的稳定是在12℃左右,同时它的开花适宜温度是在23-28℃,低温为19℃。
一般花生播种时期:花生播种时土壤10公分深的土壤地温持续5天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播种,切记温度低于11度千万不要播种,防止出现烂种死苗现像,就是花生能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壮,影响产量。
一般花生的种植时间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也就是谷雨前后这段时间是花生播种的好时间。
地膜覆盖可提前到3月中下旬播种。
不过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在种植花生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过一定要保证不要在温度太低的时候播种!花生的种植方法春花生播种前整地改土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地块,应安排春花生与小麦—水稻或小麦—玉米实行两年三熟的轮作制。
秋作物收获后,秋(冬)耕(翻)20~30厘米,耕后耙地保墒。
冬季对黏性土地,每亩压沙或磷风化石10~15立方米,进行改良。
机械深耕要选用深耕犁和深松机,耕深超过25厘米时,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
1、耕作时间:深耕时应在深秋初冬进行,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保墒蓄水,不晚于第二年清明前,深松可以在播种前进行。
2、耕深要求:不浅于20厘米,一般沙土涝洼地不宜深耕;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平原,半山坡壤土地宜深耕,可深耕30~50厘米;山岭旱薄地不宜深耕,以25厘米为宜,地表植被应覆盖在10厘米耕层以下,覆盖率在95%以上,要求耕深均匀一致,耕后地表平整,无重耕、漏耕。
3、起垄作畦:早春土壤解冻后,抓紧起垄作畦。
起垄前,将地耙平耢细,地平沉实,蓄水保墒。
播种春花生10个技巧

播种春花生10个技巧一、选地的技巧种植春花生的地块,应当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土质疏松通透、保水保肥保墒性强、浇水排水方便的地块,在土壤类型上尽量选择中性偏酸的沙质土壤地进行种植。
除此之外,长期重茬种植的春花生容易出现重茬生长障碍和较为严重的土传病虫害,重茬年数越多,花生的长势越差、产量越低。
因此,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最近3年内从未种植过花生的地块进行种植。
二、整地的技巧春花生种植前需要进行精细化的整地,以便为春花生的发芽、出苗、长根、吸收水肥养分、多开花多结荚和减少病虫害发生率等创造优良的土壤环境。
对于计划种植春花生的地块,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现在上一年冬前进行一次25-30公分的深翻耕,然后在春季播种春花生前10-15天时再进行一次10-15公分的浅翻耕,同时此时要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的整理,使种植地达到使土壤上松下实、疏松通透、墒面平整,起垄时要做到平、直、均,尤其是覆膜种植的花生一般不需要揭膜,所以更需要进行精细化的整地。
对于冬前没有来得及进行农田深翻的种植地,必须在春季播种春花生前半个月左右时进行1次25公分左右的全田深翻,然后再进行精细化的整地施肥。
除此之外,春花生播种前的整地管理一般配合农家肥施入一起进行比较好,正常情况下,结合土地整理建议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左右腐熟农家肥,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保持土壤疏松通透。
三、底肥使用的技巧种植春花生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最有利于保证长势和产量,如果大家有条件就尽量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如果大家没有条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那么大家可以大体参考以下的施肥方法为春花生播种施足且施好底肥。
一般来说,春花生播种前施底肥时,可以按照每亩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重茬种植地用量建议增加到3000-45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建议硫酸钾型)40-50公斤+30-40公斤钙镁磷肥的用量方法使用,也可以按照每亩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南方用钙镁磷肥)30-40公斤+钾肥10-15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建议选择硫酸钾)+尿素10-12公斤(尿素可以促进花生形成根瘤固定氮素)的用量方法使用。
春花生种植时间和方法

春花生种植时间和方法
春花生建议选择在每年清明前后进行播种,具体的播种时间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播种时,生长健壮的种子,并喷洒杀菌药剂进行消毒。
种子花生时,需选择养分充足、土层深厚且方便灌溉的地块,然后便可将花生种子均匀的播撒到土壤中,深度需控制在5厘米左右,播种完成后需覆土并压实土壤。
1、种植时间
春花生可选择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待气温稳定到15~18℃时再进行播种,此时气候较为适宜,能提高春花生播种后的存活率。
此外在根据气候的不同,种植时间也有所不同,在广东、海南等南方地区可在3月份进行播种,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则需等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2、种子的处理
种植春花生时需挑选出颗粒饱满圆润的种子进行栽种,以提高播种后的存活率,播种前还需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而使花生能够健康的生长发育,放置到通风阴凉处晾干后便可进行播种。
3、选地与整地
在播种春花生时,需选择肥力充足、土层深厚且排水方便灌溉的地块进行栽种。
栽种前还需对地块进行适当的翻整,需将土地深耕30~50厘米,整地后,便可起垄作畦,垄距约为80~85厘米,垄高约10米。
4、播种方法
地块翻整好后,便可将花生种子采用点播的放法,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到土壤中,播种深度需控制在5厘米,播种完成后需覆土压实土壤,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使种子与土壤的结合在一起,使春花生能够尽快发芽生长。
春花生种植时间种植温度种植方法

土壤肥力
充足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花生生长的基础。
种子选择与处理
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 的品种。
种子处理
进行晒种、选种、药剂拌种等处理,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
播种密度与深度控制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密度, 一般为每亩10000-12000穴。
播种深度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
温度影响发芽
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提高 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 快速萌发。
温度影响植株生长
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促进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 产量和品质。
温度影响开花结果
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促进 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提 高结实率。
温度调节措施
保温措施
温度监测
在春季低温时,可以采用地膜覆盖、 搭建小拱棚等保温措施,提高土壤温 度,促进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
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0-15℃,避免过 高或过低。
湿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花生受潮发霉 。
通风换气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储存环境空气新 鲜。
防虫防鼠
储存时要注意防虫防鼠,以免损害花 生品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春花生种植时间种植温度种 植方法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春花生种植时间 • 春花生种植温度 • 春花生种植方法 • 病虫害防治策略 • 收获与储存技术指导
01
春花生种植时间
春季播种时间
01
早春播种
春播花生
02
03
夏播花生
在土壤升温并有更多的阳光时进 行播种,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上 旬。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
01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为宜?春花生拌种注意事项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为宜?春花生拌种注意事
项
春花生播种一般在清明节以后,也就是4月10-15号为最佳播种时期,播种过早气温太低,影响种子的出芽率,导致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等问题;花生出芽的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1度以上。
花生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对花生种子拌种包衣,花生种子包衣后有助于保护花生种子不被地下害虫破坏,以及有效避免中后期地下害虫对花生果实的啃咬。
一、春花生播种
1、花生出芽最适宜土壤温度为11度以上,种子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简单点来说就是拌种包衣。
花生种子经过包衣后,有助于保护花生种子不被地下害虫破坏,有效避免中后期地下害虫对花生果实的啃咬。
2、多雨、连阴雨天气,会造成春花生发生闷种、烂种、不出苗。
花生种子生长在潮湿多水的土壤环境中,无法正常呼吸空气,导致胚芽的憋闷、沤种、腐坏,即便胚芽露出,最终慢慢枯死。
因此种植种子春花生时,要避开多雨和连阴雨天气。
二、春花生拌种
1、春花生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忽冷忽热的生长环境下,会造成花生的闷种、烂种现象,导致花生不出苗。
即便是不拌种的种子,在温度不利的条件下播种,也会出现不出苗现象。
2、当前花生拌种剂最流行的是含毒死蜱和吡虫啉成分的药剂了。
毒死蜱属于有机磷类药剂,安全稳定性不如吡虫啉成分的,但其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要略优于吡虫啉成分。
使用毒死蜱成分的拌种剂拌种的时候,要注意药剂使用剂量和浓度。
拌过种的花生种子,要晾干后播种,避免堆闷或阳光暴晒。
春花生怎么种?春花生栽培关健技术

春花生怎么种?春花生栽培关健技术
冬天逐渐远去,春天的脚步声来临,种植春花生的农户也要开始忙起来了,他们都开始准备种子,以期在农历三月份左右播种,那么,春花生怎么种?春花生栽培关健技术要点有哪些呢?
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应选择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经耕耙整平后待待播。
二、选用高产稳定品种
宜选用具有抗性强,生育期短、适宜密植、丰产稳产、单产300-350公斤的花生品种。
三、适时旱播,推广地膜覆盖和化学除草
地膜覆盖可提前播种半月左右,铺膜前每亩用0.2公斤“拉索”除草剂兑水50公斤喷厢面和边,起除草作用。
喷后覆盖地膜,保护含有除草剂的表土层。
能促进早开花下针结果,提高饱果率和增加百仁重量的作用。
同时可缩短生育期,为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六、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
及时破膜露苗,查苗补种。
地膜花生播后15-18天齐苗,当子叶平展时,要及时人工破膜,以防高温烧苗,破孔大小以子叶能长出地面为宜。
对缺苗断垄的田块及时补种。
要及时中耕除草,雨后清沟排涝,保持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有利于早形成根瘤菌,促壮苗早发。
对危害花生的青枯病,可用4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种植方法:春花生播种的几个关键事项
前一段温度起伏,这几天温度逐渐升高,让春花生种植区的农户悬着的心放下了,目前江西、湖北、福建、河南等区域陆续进入春花生播种期,不过提醒广大农户还是要及时关注天气,避开低温天气。
春花生生育期相对较长,不比夏花生麦子收割后要抢种,春花生早几天晚几天差别不大,所以一定温度稳定后再播种。
春花生播种后,苗前常发生烂种,严重的烂种率达20-30%,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
有的是由于种子质量差,储藏不当和储藏期过长;有的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高,土壤黏性大,种子出苗时间过长,芽势降低;整地不够,坷垃过大,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苗弱;没有精选种子,大小不匀,播种不细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低温持续时间长,造成发芽出苗迟缓而烂种;;多年连作不换茬,苗期病害发生严重,造成缺苗断垄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肥料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影响出苗。
所以以上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以上情况,福达花生网专家团老师列出春花生播种要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一、播种时间
判断花生播种时间,以10厘米地温高低来确定,一般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就可播种,最好是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
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适宜播种期为2-3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花生发芽的温度:珍珠豆型、多粒型在12℃以上就能发芽,而普通型和龙生型在15℃以上才能发芽,播种期稍迟。
春花生适期播种,可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使植株生长矮壮,节间密、分枝多、根系生长好,干物积累多,开花、结果多,饱果率高,易于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
过早播种,因温度低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出苗慢,增加土壤病虫侵害的机会,出苗率低,幼苗生长不良,并影响花芽的分化发育;但过迟播种,南方产区处在高温多雨环境下,花生容易徒长倒伏,结荚少;中部和北方的花生,特别是普通型花生,在结荚成熟期间,往往碰上秋旱和低温,影响荚果发育和养分积累,导致饱果率、出仁率和含油率低而降低产量和质量。
二、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用方面应根据市场需要、栽培方式、播期等因素合理选用优良品种类型和品种。
在很多区域花生连年留种,习性严重退化,
还是要适当的进行种子更换。
选种要因地制宜,以当地品种为主,跨区域的品种可以适当的试种,然后再引进。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选用良种是增产的基础。
在挑选种子时应选择粒大、饱满的作为种子。
宜选用具有抗性强,适宜密植、丰产稳产。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充分暴晒荚果,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生理活动,增加吸水能力,增强必芽势,提高发芽率。
一般在播前晒果2~3天,晒后剥壳,同时选粒大、饱满、大小一致、种皮鲜亮的籽粒作种,不可大小粒混合播种,以免形成大小苗共生,大苗欺小苗,生成减产。
据试验,播种一级种仁的比播混合种仁的增产20%以上,播种二级种仁的比播混合种仁的增产10%以上。
播前做好发芽试验。
确保使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以利出苗快而整齐。
种子包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保护种子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在国内在花生上经过近十年的推广,已经成为成熟的技术,成为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最省力、最简便的方式。
播种前每亩种子(15-17kg)用高巧(60%吡虫啉种衣剂)30ml+适乐时(2.5%咯菌
腈)25ml+水250ml或高巧(60%吡虫啉拌种剂)30ml+卫福(20%萎锈灵
+20%福美双)40ml+水250ml拌种或丰洽(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及杀菌剂+水250ml拌种,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根腐病、茎腐病等)和地下害虫,晾干播种。
四、播种深度和密度
播种时要注意合理密植,大花生一般8000-10000穴/亩左右,小花生一般10000-12000穴/亩左右,每穴播种两粒为宜。
可采用挖穴点播、冲沟穴播或机械播种方式。
播种深度播种深浅和适时覆土是花生全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播种深度以5厘米为宜(指开沟深度,不是覆土深度)。
具体情况还应根据土质、墒情灵活掌握,即土质粘、墒情好,可适当浅些,但不能浅于3厘米;砂性土、墒情差,适当深些。
播种后镇压播后还要注意覆土深浅一致,适时进行镇压,特别是干旱多风的地方,更应镇压,以免播种层透风跑墒,造成种子落干缺苗。
镇压的时间视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差应立即镇压,墒情好,土壤水分多,应等土表水散失后有一层干土时再镇压。
(福达花生网专家团,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