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_八年级物理教.doc

合集下载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演示实验】利用示波器观察泡沫塑料块刮擦玻璃板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泡沫塑料块刮擦玻璃板敲打音叉发出声音【播放视频】——《噪声的波形》实验现象:泡沫塑料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产生的声音的波形有规则。

噪声的波形音叉的波形实验结论: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而乐音的波形有规则。

【引出噪声的概念】1. 噪声与乐音(1)噪声与乐音①乐音:有规律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例如:音乐会上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钢琴演奏声;清晨鸟儿清脆婉转的叫声。

②噪声: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

例如: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的轰鸣声;放鞭炮时震耳欲聋的声音;车辆的喇叭声等。

2. 噪声的界定(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如图所示,看看这些声音的特点。

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建筑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货车行驶时的马达声。

共同特点:难听、刺耳、发声体振动无规则。

结论: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看看这些声音的特点。

a. 我们班正上物理课,隔壁班级大声播放音乐。

b. 夜深人静,有不少人进入入睡状态,广场舞大妈比赛时的乐曲还嘹亮动听。

c. 在音乐厅听音乐时,周围的人窃窃私语。

这些声音妨碍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和学习、干扰了要听的声音。

归纳: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声都是乐音。

3. 乐音和噪声的区分乐音噪声概念悦耳动听的声音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发声体按一定规律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波形图【提问】你周围有哪些噪声?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归纳】(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化工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噪声实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噪声的控制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控制方法的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噪声测量仪器。

学具:学习手册、实验器材。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街头噪声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噪声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噪声问题。

2. 讲解: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示例: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影响睡眠、引起耳鸣、损害听力等。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噪声测量实验,了解生活中不同场所的噪声水平。

引导学生发现噪声源,并思考如何控制噪声。

5. 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噪声控制方案,应用于实际场景。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噪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控制方法的的实际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理解噪声的危害,是否能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是否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噪声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境教学的引入:我选择了街头噪声的视频作为课堂的引入材料,这是因为我相信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点:噪声的危害、计量单位分贝(dB)、噪声的控制方法。
2.技能重点:使用分贝尺测量声音响度,分析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重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自觉采取行动降低噪声污染。
教学难点:
1.噪声危害的理解: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其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具体影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是由不规则振动产生的,能够区分乐音与噪声。
2.了解噪声的计量单位分贝(dB),学会使用分贝尺来估算不同环境中声音的响度。
3.掌握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危害,如听力损伤、睡眠质量下降、心理疾病等。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噪声污染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至少三种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并说明其原理和效果。
2.设计一份关于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噪声的定义、危害、计量单位、控制方法等。要求排版美观、内容清晰,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噪声污染问题。
(4)案例分析
1.教师提供噪声污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调噪声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噪声污染问题,并采取行动降低噪声污染。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准确、书写工整。
3.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做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 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教具准备】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 1 :噪声从哪里来?生 2 :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生 3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生 4 :噪声有什么危害?生5 :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进行新课】知识点 1 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1. 噪声的来源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2 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进行补充讲解)(1)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大致可分成四类: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4)举例: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杀U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声等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针对思考题(1)中提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就一起做个实验来证实一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乐音声音的波形作比较•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乐音声音的波形有规则•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噪声的来源: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 噪声的来源包括:(1 )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乐音和噪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和联系.沁亠次亠为亠,c亠次亠:史亠鹫亠状亠次亠加乐育和曝声.寥録悻济斗定义听遐来伏舅功听的声■s',如音东家演奏乐器箭爲未哂合列帝旳冷音,如各种机器发f 的声昔产主浄年咸宥机别據胡产生的声音拚'本俶无规刈振功产主的声音别角度/ /凡是夥晌人叮1正捋儿更、学习和工咋殆声皆,以及财人们募听的产音起干扰柞用的声音郡席于嗔声氓形图A A A A A A A VvVVv/ vv/v IVJW兵音如嗨声都是由韧体拒談产土的,并浚有广确的界Pit*苗昨證盲从物埋翠角度灵着尽于乐音」旦以环保的角度看却属于嗓声.无论乐音和噪声,声音的為小都是用“为氏|曲"做单位耒淖兔.£-■弓例题1 (多媒体展示)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A. 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 乐音的音调低,噪声的音调高D. 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解析:乐音和噪声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它们的音调、响度无关. 乐音不仅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是乐音,噪声也不仅是机器发出的声音,一些爆炸等都能发出噪声.答案:D2.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教师播放以下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多媒体播放)(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或阅读教材P43页《小资料》中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音为 _______ 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的声音为_________ d B 以上;能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的声音为______ d 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d 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_ dB.⑶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补充)(1)0 30~40 70 90 150(2)90 70 50(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例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板书:噪声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2)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例题2 (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A. 使人失去听力B. 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 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 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EHdB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是68dB,低于保证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的上限50dB的噪声标准.答案:C课堂演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本课时课堂作业部分知识点2 控制噪声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4 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教材P44 页图2.4-3 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教师指导、补充)(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4)①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③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板书:控制噪声(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①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强度②在声源处加防护罩③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音器等(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①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声源与外界隔离起来②在城里植树、修隔音墙等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①塞上防噪声耳塞②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③用手捂住耳朵。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单位,知道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2. 使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单位、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

2. 教学难点:声强的计算、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噪声相关课件、案例资料、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等。

1.2 引入噪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噪声危害和控制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1 讲解噪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和特点。

2.2 介绍噪声的单位,如分贝(dB),并解释声强的计算方法。

2.3 分析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如影响睡眠、提高血压等。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噪声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必要性。

3.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4. 实验演示4.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器材测量噪声强度。

4.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分析结果。

5. 知识巩固5.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噪声的控制方法。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噪声控制的措施。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6.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7. 作业布置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危害和控制方法。

7.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技术和法规,如城市规划、建筑隔音等。

2. 让学生了解噪声与声音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噪声污染。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2年版课标要求】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课件、视频资料,学习噪声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知道噪声的危害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课前准备】关于噪声的视频资料、闹钟、纸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优美音乐和刺耳噪声,让学生感受——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作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作噪声。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已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二、进行新课(一)噪声的来源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除了水污染、空气污染外,噪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另一个污染,请找一找噪声都来自哪里?学生找出噪声的来源:如:交通运输噪声:如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施工噪声:如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如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展示图片:生活中的各种噪声分布图(附:插图)教师:由此可见噪声指的是……(学生回答出噪声的定义)。

教师强调噪声的两个定义(环保角度的定义和物理学角度的定义)。

展示噪声的波形:将乐音波形与噪声波形对比展示(化虚为实,使噪声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学生:观察二者差异,理解噪声的物理学定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问题,阅读教材,自主解决问题(附:展示问题)(1)声音等级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表示为________。

(2)0分贝的含义是什么?是不是没有声音?(3)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________分贝。

会干扰人们的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是________分贝。

严重影响听力导致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是______分贝。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手段: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手段与媒体: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二、导入新课演示: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三、进行新课(一)、噪声的来源: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2.4-1噪声的波形。

(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图2.3-5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阅读44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三)、噪声控制: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解噪声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危害,如听力损伤、睡眠障碍等。
3.介绍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的控制。
4.结合实例,讲解我国关于噪声控制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噪声污染的实例,如街头噪声、工厂噪声等,引发学生对噪声问题的关注。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噪声污染吗?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总结噪声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小组合作完成噪声控制方案,如设计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成果和经验,促进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噪声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互评,评价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6.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可以使人奋进。

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

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1.将课前刻印好的本课阅读提纲分发给每位学生(或板书在小黑板上)。

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认识什么是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阅读课文、读图,并进行讨论。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噪声的来源”后,按四人一组讨论提纲中的(1)、(2)、(3)、(4)问题(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

(板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演示: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讲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鸣叫声,商店内招揽顾客收录机大声播放音乐声等,这些都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干扰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干扰学校正
常教学。

!!(3)讲述”分贝”,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

讲述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3-13和第三段课文。

读后连续组织学生讨论提纲中的(5)和讨论”为什么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
教师归纳后板书: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4)阅读课文”怎样减弱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

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喇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

(教师板书: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三、小结本课内容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总结本章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